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讲说红楼梦/王蒙文集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王蒙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古今辣评红楼第一人,王蒙动情说红楼,参人情世故品悲欢离合,大观园里的青春万岁!一个写了一辈子小说的人当真的爱过、苦过、做过、牛过,也受过,他当真懂得曹雪芹,解得开《红楼梦》!《讲说红楼梦》是王蒙在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作讲座的文字增订本,是其几十年阅读研究《红楼梦》的精华集结,交织出《红楼梦》的悲喜共鸣!

内容推荐

《讲说红楼梦》是王蒙在山东电视太“名家讲坛”专题讲座的文字本。王蒙以他对《红楼梦》的独特认知,引导读者从中体验人生百味,读出自己的《红楼梦》。

“呜呼红楼,再陪你走一遭儿吧,得其悲,得其乐,得其俗,得其雅,得其虚空,得其富贵,得其腐烂,得其高洁,它陪你,你陪它,一生又一世,一劫又一轮回,哭到眼枯又叹到气绝,恋到难分又舍到天外,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人生百味,情意千般,一梦又一梦,摇头又摆尾……我们中国的读书人都有两辈子经验,一辈子是自己也许乏善可陈的一生,一辈子是贾宝玉与他的家人情人的大欢喜大悲哀大痴迷的一生!”文学巨匠王蒙,兼任《红楼梦》的超级拥趸。

《讲说红楼梦》是王蒙在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作讲座的文字增订本,是王蒙几十年阅读研究《红楼梦》的精华集结,共计21讲。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讲 永远的谜语

第二讲 永远的遗憾

第三讲 瞬间的荣枯

第四讲 贾宝玉的性启蒙

第五讲 瞬间的悲喜(上)

第六讲 瞬间的悲喜(下)

第七讲 黛玉的天情

第八讲 我为妹妹一身的病

第九讲 该出手时便出手

第十讲 打,打,打

第十一讲 大祸现真身

第十二讲 谁耍谁的猴

第十三讲 中国的情面文化

第十四讲 鸽派、鹰派与夺权

第十五讲 不可没有的红楼二尤

第十六讲 钗黛对决还是钗黛合一

第十七讲 无懈可击与偶露峥嵘

第十八讲 大观园里的青春万岁

第十九讲 扫荡青春

第二十讲 林黛玉之死

第二十一讲 独一无二的红楼梦

专题讲说一 《红楼梦》的自我评价

专题讲说二 《红楼梦》纵横谈

专题讲说三 《红楼梦》与现代文论

专题讲说四 《红楼梦》的文化情怀

专题讲说五 《红楼梦》中的政治

专题讲说六 放谈《红楼梦》诸公案

答讲座听众问

跋 人生百味,一梦又一梦

附:作为小说的《红楼梦》

 伟大的混沌

 《红楼梦》的研究方法

试读章节

我开篇的题目叫“永远的谜语”,因为《红楼梦》给我们留下了动人的故事、深刻的印象,但它也留下了一些谜。比如说古往今来的读者和学者都在猜测研究秦可卿是怎么回事、史湘云的那个麒麟还有薛宝钗的那个锁是怎么回事,还有王熙凤与贾蓉的关系、贾母与张道士的关系、妙玉的身世、贾元春之死等等,都有人说三道四。而它一个最根本、最大的谜还是贾宝玉的那块玉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我们要讲的就跟这块玉有关系。

《红楼梦》的结构,是从大到小,从远到近,从天上说到地上人间,从高处嘹望到从具体处说事儿。它一上来先从空空道人、癞头和尚、甄士隐、贾雨村、冷子兴这些人说起,慢慢介入,它真正要讲的故事是在贾府,是在大观园。而真正故事的开始是林黛玉来到了贾府——用越剧唱词,就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掉下一个林妹妹,从此各种恩怨情仇、悲欢离合、刻骨铭心的故事就开始了。林妹妹是从苏州来的客人,亲戚关系很近,是贾母的外孙女,但她对贾府,眼光是陌生的,是生人的眼光书中用林黛玉的眼光先观察了贾府对于林妹妹来说,贾府也是气象非凡、派头很大、又威风又豪华的。林黛玉刚到贾府,可以说大气也不敢出的,这里比她原来在林家不知道神气多少倍。也在林黛玉到来这个事件上,显现了贾府一些主要人物的形象、心态和地位。贾母不用说,是贾府金字塔宝座顶尖上的人物,大家都围绕着她转,众星捧月。整个贾府的气派,对于林黛玉来说不同寻常。林黛玉也并不简单,书里交代了,她爸爸是林如海,林如海曾高祖往下四代本也是侯爵贵族,但到了他,因为已经是第五代,没了侯爵的身份。可以说他是原贵族、原侯爵,或者叫老贵族、老侯爵。一方面是骄、娇、倔、高、傲、自命不凡都有,一方面又不能不面对开始走下坡路的事实,而且人丁不旺,要不也不会托付一个其实八竿子打不着的私塾先生贾雨村来送黛玉。

一个不同寻常的视角、一个眼光、一个感受,林黛玉自远而近地看贾家也有一个并非简单的过程。

林黛玉进了贾府,里头有垂花门,有抄手游廊,有紫檀架子,有大理石屏风,还有鹦鹉在那儿报信——“来客人了”,这些都是林黛玉过去没有见过的,不仅黛玉不熟悉,读者大多数对这些玩意也不会多清楚多习惯;大富之家,高贵之家,熟不熟悉,光这些道具布景和名称已经把你唬住了。无怪乎孔子要搞“正名”,人是语言的动物,一堆新奇高雅的名称已经把你震慑住了,已经让你目瞪口呆,如果不说是垂涎三尺的话。

林黛玉一进来已经感觉到这个气魄,跟家那儿不一样。林黛玉这时是小心翼翼的,她刚来,还没有多么任性,那些很情绪化的东西她还没有。从显见衰落的林家来到至少当时还挺热闹挺红火的贾家,当时的贾家叫做“鲜花著锦,烈火烹油”——鲜花够美的了吧,还要点缀上锦缎;烈火够热的了吧,还要浇上吃用的香油花生油。所以她有一种小心翼翼的心态。

贾母一上来对林黛玉非常宠爱,肝啊肉啊地搂着她哭。贾母有权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情绪,封建社会谁地位高,谁的自由度就大。请设想一下,别人岂敢那样放肆地哀哭?再后边最突出的就是王熙凤的出现。

古往今来很多人评论许许多多著名小说中的人物出场,像王熙凤这样出场得有声有色的,非常少,写得是极成功。她还没进来呢就在那儿喊叫起来了,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请看她是多么重要,一个不重要人物根本不存在来早还是来迟的问题,不值一提,更不敢一喊。前边描写的是林黛玉见着贾母,周围的人都毕恭毕敬,因为贾母的地位高、辈分高、资格老。但王熙凤一出来,好像满不在乎,有点满不论的那劲儿,喊叫着就过来了,让人觉得很少有这样的人。

贾母对王熙凤的反应就更奇怪了。贾母一听到王熙凤的声音就告诉黛玉:她是我们这儿一个有名的泼辣货,她是凤辣子,你就管她叫凤辣子好了。这种话本来不太好听——说一个女性,说一个二十多岁的女性是泼辣货——但在贾母的嘴里它变成了一个爱称昵称,就像一个母亲说自己的爱子是“小坏蛋”,就像一个少女说自己的情人是“没良心的”,就像一个男人说自己的情侣是“小妖精”一样。她跟王熙凤的关系特别近,她过得着她才能这样说话,如果换一个别人,王熙凤早就火了,生气了。

比如说,贾母对很多人都有看法,但她没有当众说过别人任何不好听的话,就是跟她大儿子贾赦(他们间过节最多了)也不说那样的话。她说王熙凤“泼辣货”“凤辣子”,拿她开玩笑,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和人关系太近了以后,有互相利益勾结的关系,有互相感情靠拢的关系,有互相表扬、互相抬笑、互相吹捧的关系,也有一种互相数落的关系。这个就不能叫批评,泼辣货也不叫批评,这叫数落。数落是什么意思呢?极亲近的人,通过言语的游戏,似贬实褒,曲线夸奖,也可能略有恨铁不成钢的指点,但更多是亲近的戏谑。最多的是妻子对丈夫,一面数落一面表达心满意足;老板对宠臣对爱将,也可以数落几句,彼此开心。我们也许可以分析,人心里有一个略显黑暗的角落,他不可能天天说光明正大的话和主流主旋律的话,浩浩荡荡如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他还有一部分淘气的话、怪话、没脸没皮的话、耍无赖的话、涉嫌不高尚不正确的话要说一说,要发泄发泄,只有与关系最好的人才能说这样的屁话、昏话、丑话、不负责任的话。所以你就已经感觉到王熙凤跟贾母的关系不一般。所以黛玉也很谨慎,贾母那儿可以说“这是泼辣货”“这是凤辣子”,但是黛玉毕恭毕敬,只能叫“琏嫂子”,客客气气。她可不能跟着说“这就是那个泼辣货”,她是绝对不敢这样说的。  然后王熙凤说了一大堆话,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抹眼泪,像是独角戏,一个人什么都占全了,她简直是满场飞,占领了全部舞台、全部追光,吸引了全部注意,就像她是主角——你完全看不到凤姐有任何顾忌、任何收敛。用歌唱演员的行话,王熙凤算彻底抖搂开了、放开了、撒开了,如入无人之境了。黛玉在旁边只能很礼貌地跟他们对付,来对应每一个人。

然后黛玉说去看望贾赦。贾赦那儿很奇怪,说不用见了——一见到你,想起你妈来了,我挺难受的,不用见了,以后有机会再见——这个贾赦的脾气也有点儿与众不同,用北京话说就是有点各,他不随和。大老远来了一个亲戚,你好赖跟人家见一面,哪怕不说什么话……不,你越是贾母那儿迎接得隆重,他越要表示一点儿并非和他们完全一致的态度,他硬是要与众人拉开距离,与贾母拉开距离。P1-4

序言

写在前面的话

或问:《红楼梦》已经谈得够多了,你本人也写过三四本书了,干吗还要再讲一遍呢?

过去多是写作,是写文章和写书论说点评《红楼梦》,这次则是比较完整地在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讲说《红楼梦》的种种话题。

讲说与写作是两种体验、两种气场、两种心绪。写是自我陶醉、沉吟徘徊、自思自叹、摇头摆尾;而讲说呢,是交流沟通、解释答疑、通透明白、拍案惊奇、抬杠完了再劝慰。写是自斟自饮,像李白似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讲说是与你对饮,猜拳行令,高谈阔论,兴高采烈,一吐心中块垒。

我对讲说的要求是口语化、即兴化、现场化、透明化、生活化,就是说,我讲的是活人的话,是充满活气息的话,说的是生活中的活人与活事,是与你一来一往一呐一喊一应一个逗哏一个捧哏的话。

哪怕准备了好几次腹稿与大纲了,哪怕讲前二十分钟还在那儿伏案磨枪,可我一讲起来,稿子全放到了一边,我和你说了起来,聊了起来,砍(不只是侃)了起来,也抡了起来了。人生多少快意事,首推尽兴讲“红楼”!

这么一讲就有了新发现。比如宝玉一见黛玉就摔上玉了,这样关键的情节,此前本人始终没有得到也没有作出一个满意的解释。我终于明白了:这是少年之恋,这是天生的绝配之恋,这是天真无邪的互相认同!宝玉各方面和黛玉各方面,二者必须且应该互相匹配。一句“可有玉没有”(我老觉得应该是“妹妹,你有玉吗”),他那个天真纯洁的美好与完满的期待,令人泪下。如此这般,二人的“有情人不成眷属”的悲哀,就从他们的符号上的不对称上表现出来了。

如果你还不明白,不妨倒过来想一想——如果宝玉一问,黛玉回答:“是啊,我这儿正好也有一块玉啊!”两个孩子能不乐疯了吗?读者能不乐傻了吗?

比如我写过多次,说是抄检大观园时探春的一段话,更像作者曹雪芹的话,探春小女子说不了那么深。但是讲着讲着我又想起,从一开头,对于大观园内的治安形势,探春与贾母的观点就针锋相对。探春比较客观,贾母忽然凶相毕露。这反映了贾母老一代当年冲杀格斗杀出一条血路的背景;而探春在与宝钗、李纨三驾马车执政期间了解府内更多的腐败,她对于抄检有强烈的反应,应是可能的。

我特别喜欢写秦显家的夺权一段,因为它太能叫人产生联想了。过去,我注意的是处理玫瑰露事件中平儿的鸽派路线与凤姐的鹰派路线。这次讲到平儿,我更注意的是她对“偷”玫瑰露的彩云的态度与彩云的回应。我是把重点放到中国的情面文化上来讲,讲的内容不但对于读者是新鲜的,对于我本人也是新鲜的。  讲说《红楼梦》是真享受,在讲说中,在交流中,在碰撞中出火花,来电,有新收获,有新感想,有电闪雷鸣。在全力地通俗化、口语化、生活化、真切化的努力中,你才能还原《红楼梦》的活气活力活态动态。这就是我爱说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假;同时,欲知人间事,更下一层楼。你有什么学问也好、见解也好,要与老百姓对话呀!《红楼梦》可不只是什么“红学”,《红楼梦》是生活,是世界,是大活人、好人和坏人、男的和女的,是你我他(她)都能感染体悟的人生!

《红楼梦》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还时时处处谈情说爱,谈得那么仔细,说得那么平常,而又是生离死别,杜鹃啼血。世间最说不清的是爱情,不用多说,给他(她)一部《红楼梦》与王蒙的讲说、评点看一看吧,如果他(她)不能为之动容,请少女少男们仔细,他(她)乃无情人也!

说一说,再说一说《红楼梦》,说《红楼梦》就是说中国,就是说自己,就是说咱们的五行八卦、酸甜苦辣。你活了七十七岁了,你的人生历练跟感情经验不足以说完全它;再活七十七岁吧,你的人生历练与感情体验也不一定说得准、说得全它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2: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