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如鲜花怒放、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一年,而堕落的种子已悄然萌发。在文学、艺术和音乐方面,所有的极端情绪都在肆意燃烧自己,仿佛再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引人入胜的全新写作结构……凭借卓越的智慧和理解力,伊利斯展现了推动人类朝向现代艺术、新的思维方式与战争而去的社会和文化转变。弗洛里安·伊利斯编著的《1913(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是一场真实与模仿之问的游戏,伊利斯从这通往灾难的一年中,变幻出一场现实的历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1913(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德国)弗洛里安·伊利斯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1913,如鲜花怒放、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一年,而堕落的种子已悄然萌发。在文学、艺术和音乐方面,所有的极端情绪都在肆意燃烧自己,仿佛再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引人入胜的全新写作结构……凭借卓越的智慧和理解力,伊利斯展现了推动人类朝向现代艺术、新的思维方式与战争而去的社会和文化转变。弗洛里安·伊利斯编著的《1913(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是一场真实与模仿之问的游戏,伊利斯从这通往灾难的一年中,变幻出一场现实的历险。 内容推荐 弗洛里安·伊利斯编著的《1913(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讲述了:弗兰茨·卡夫卡给菲丽丝·鲍尔写极长又极美的求婚信;普鲁斯特在追忆他的似水流年;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被无休止的丑闻缠身;在米兰,第一家普拉达连锁店开业;杜尚把一个车轮安在一把餐椅上;弗洛伊德与里尔克一起开怀畅饮;一个叫作阿道夫·希特勒的奥地利年轻画家在兜售他清新的城市风景画……《1913(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是开始,也是结束。这个夏天过后,天翻地覆,漫长的19世纪终于让位给破碎与极端的20世纪。 目录 1月 希特勒在美泉宫花园散步时遇见斯大林,托马斯·曼差点儿出柜,弗兰茨·卡夫卡几乎为爱疯狂 2月 纽约的“军械库展”引发了现代艺术的大爆炸;一些女人在弗洛伊德博士面前袒露自己的灵魂,每小时100克朗;可可·香奈儿小小的帽子店扩大了经营 3月 阿诺德·勋伯格在公众场合吃了一记耳光,维特根斯坦在剑桥开始他的郊游和他的新逻辑,弗吉尼亚·伍尔芙写完了她的第一本书 4月 希特勒在流浪汉之家里庆祝他的二十四岁生日,托马斯·曼在构思《魔山》,卡夫卡靠每天下午除草工作来治疗他的“倦怠症” 5月 施尼茨勒与妻子激烈争吵,甚至梦想饮弹自尽;希特勒登上去往慕尼黑的火车;斯特拉文斯基和未来的情人可可·香奈儿初次相遇 6月 卡夫卡起草了一份求婚书,D. H. 劳伦斯发表了《儿子与情人》,德国军队继续膨胀 7月 度假去!埃贡·希勒和奥地利皇位继承人弗兰茨·斐迪南玩铁路模型,马蒂斯带给毕加索一束花 8月 弗洛伊德晕厥了,毕加索和马蒂斯一起骑马,赖纳·玛利亚·里尔克有女客来访,有人送给弗兰茨·马尔克一头温驯的鹿 9月 弗吉尼亚·伍尔芙和卡尔·施米特想自杀,弗洛伊德和荣格唇枪舌战,查理·卓别林签下他的第一份电影合同 10月 先锋派们聚在一起搞神秘剧,德皇威廉二世给民族大会战纪念碑举行落成典礼,奥古斯特·马克在瑞士阳光明媚的图恩湖边发现了天堂 11月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出版,普拉达的第一家时装店在米兰开业,杜尚把一只车轮放在一把餐椅上 12月 马列维奇画了一个黑色的四方形,《蒙娜丽莎》在佛罗伦萨,里尔克情愿变成一只刺猬,施尼茨勒开球迎来1914年 试读章节 这是1913年的最初时刻。一声枪响划破漆黑的夜空。人们听到短促的咔嚓一声,扣在扳机上的手指绷紧了,然后是第二声沉闷的枪响。被惊动的警察匆忙赶到,立刻逮捕了射手。他的名字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这位来自新奥尔良的十二岁少年想用一把偷来的手枪迎接新年。警察把他关进牢房,在1月1日一大早就送他进了一家叫作“彩色流浪儿之家”的感化院。在那儿他依旧率性而行,感化院的负责人彼得·戴维斯无计可施,只好随手塞给他一把小号(他本来是想给他一巴掌的)。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却突然沉默了,几近深情地接过乐器,他的手指在前一夜刚刚紧张地搬弄过手枪扳机,现在再度触摸到冰冷的金属,不过,这次不再有枪响。还在负责人的办公室里,他就让小号发出了第一阵温暖而野性的声音。 “正是那午夜的枪声。巷子里和桥上的叫喊。钟鼓轰鸣。”来自布拉格的报道:弗兰茨·卡夫卡博士,供职于波西米亚王国工人意外伤害保险公司。他的读者坐在遥远的柏林,在伊马努埃尔大街29号的整层套房里。读者只有一人,然而对他来说却是整个世界:菲丽丝·鲍尔,二十五岁,淡金色头发,身形瘦削,动作有些笨拙,她是卡尔·林德斯特伦有限公司的速记员。8月里下着倾盆大雨的一天,两人匆匆相识,她的双脚湿淋淋的,他的脚也很快冰凉。但是从此以后,他们在深夜里写信,在家人都已入睡的时候,他们写热情如火的、不可思议的、稀奇占怪的、疯狂迷乱的信。经常在午后还追发一封。有一次,菲丽丝连续几天杳无音信,他从惶恐不安的梦中醒来,满心绝望地开始写《变形记》。他曾对她讲过这个故事,稿子在圣诞节来临前夕完成(如今它躺在他的写字桌抽屉里,被菲丽丝寄给他的两张她自己的照片捂热)。不过,从这封除夕夜的信中她才得知,她遥远的、深爱着的弗兰茨何等迅速地变形成了一个可怕的谜。他没来由地问,要是他们约好了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见面,在参观完一场展览之后再去剧院,而他躺在床上不动,她会不会拿伞狠狠地揍他。卡夫卡先是连用三个虚拟式提出这个问题。接着他似乎是毫无恶意地对他们共同的爱情起誓,梦想着菲丽丝和他的手紧紧相牵,永不分开,以便能继续话题:“毕竟有可能的是,一对夫妻以这种方式联系在一起,被带上绞刑架。”多迷人的情书写法。两人还没有亲吻过,男人就已经在想象一同走向绞刑架的道路。卡夫卡自己一时好像也被他突然冒出来的想法惊到了:“那时候我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啊?”他写道。解释相当简单: “是新的一年的数字里的13造成的。”以此,世界文学史上的1913年开始了:以某种暴力的想象开始。 寻物启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见了。1911年它被人从卢浮宫中偷走,迄今还没有找到可靠线索。巴勃罗·毕加索受到巴黎警方的审讯,不过他有不在场证明,又被释放回家。卢浮宫里,悲伤的法国人把一束束鲜花倚放在光秃秃的墙壁上。 在1月的开头几天,确切的日子我们不知道,一个稍有些衣冠不整的三十四岁俄国人从克拉科夫坐火车来到维也纳北站。外面下着暴风雪。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他的头发今年还没有洗过,乱糟糟的小胡子在鼻子下面如同蔓生的矮树丛,却掩盖不了脸上的麻子。他脚穿俄式农民靴,提着一只塞得鼓鼓囊囊的箱子。刚一到站,他就立即上…… P3-4 书评(媒体评论) 伊利斯整合材料的方式与其说像个学者,毋宁说像个语言大师,一个具有强烈戏剧感和组织能力的讲故事的人……近年来最愉快的一次阅读体验! ——《世界报》 这本书是一场真实与模仿之问的游戏,伊利斯从这通往灾难的一年中,变幻出一场现实的历险。 ——《明镜周刊》 引人入胜的全新写作结构……凭借卓越的智慧和理解力,伊利斯展现了推动人类朝向现代艺术、新的思维方式与战争而去的社会和文化转变。 ——《柯克斯书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