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20几岁要读的名人智慧(共4册)》融汇李嘉诚、比尔·盖茨、乔布斯、松下幸之助等中、美、日四位商业巨擘的成功经验、处世之道、做人心得、生活哲学、生存智慧。
零距离接触他们的所想、所说、所做,给20几岁年轻人最有益处的启示、最有价值的指导,教你如何做人、做事、创业、投资、理财。
谁的青春不迷茫,人生也需要经营,只有向大师看齐,你才能成为大师;只有站在巨人们的肩上,你才能看得更远。
为大学生、职场员工、20几岁年轻人指点迷津,是你规避投资风险,成就非凡人生,立于商界不败之地的好帮手。
《20几岁要读的名人智慧(共4册)》包含四部励志文学作品。《20几岁要读的名人智慧(共4册)》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
1.《经商从做人开始》
《经商从做人开始》一书把最经典的经营理念和生意心得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青年人的目的。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做生意的书,但更是一本教你如何做人的书。相信每一个深谙李嘉诚经商之道的人,都能赚到大钱,赚到开心钱。
李嘉诚说:“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
从现在开始,就全力经营自己的生意吧!只要你相信,你的生意就有强大的那一天。
2.《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适应它》
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公平,生活从你那里夺走的,一定会以另一种形式补偿给你。只有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才算是读懂了生活。正因为生活是不公平的,才显示出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者的出类拔萃!正因为生活是不公平的,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有了更多追求,活的更加有劲!生活很酷,也很残酷。如何在不公平的社会中争取属于自己的公平,在不能存盘的人生游戏中一路通关,在不仅仅是填空题的人生试卷中成绩优异?世界超级富豪比尔·盖茨的人生理念,知名畅销书作家砍柴人的全新演绎,11条建议送给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3.《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乔布斯可与当代最受尊敬的商界天才比尔·盖茨比肩,甚至可以说,已经超越了后者。他的激情、不拘一格和本能直觉融合在一起,成就了非凡的创造力。他证明了自己是一位桀骜不驯的领导者。因为乔布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本书通过对乔布斯成功背后暗藏的闪光点集中描述,给自己创业或者正在职场中奋斗以及即将走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供一些参考。这些忠告将让你避开绊倒你的石头或木桩,让你找到一条充满花香的小径。善用这些忠告,将可使自己的生活多姿而充满喜悦,引领你走向幸福的成功之路。
4.《生意人的活法》
松下幸之助是一个善于冥思的智者,在他深邃的眼神中,我们可以探求其对于人生的诸多观点,比如:“物质的力量再大,也不能真正俘获人的‘心’。”“只知责备别人的人固然愚蠢、妄自尊大,但是自命不凡的人更令人不齿。”“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不能再用前人的观念与方式生活,应当互相尊重和关怀。”“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满怀希望,就不会觉得劳累与辛苦。”
本书作者在对松下幸之助的生平、思想和著作进行深入研究后汇编此书,期待大家能够真正领悟大师的智慧。面对这样一位经营之神的成功心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阅读和领悟一番呢!
第一章 先做人后经商
未学经商,先学做人。
——李嘉诚
“未学经商,先学做人”,这是李嘉诚经常说的一句话。
有人说,传统文化与商业文化大相径庭,水火不相容。成为商界巨子的李嘉诚,却能将这两者很好地结合成一体。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他体现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传统美德。
这种传统美德是李嘉诚为人处世的基础,并由此延展为他从商的准则。这些都得益于他父亲的熏陶。
1943年,李云经英年早逝。他没有给李嘉诚留下一文钱,相反,给李嘉诚留下了一副家庭的重担。但另一方面,李云经给李嘉诚留下了终生受益的丰厚遗产,那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
生活重担与做人之道,在李嘉诚的商业生涯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李云经临终前,哽咽着对李嘉诚说了两句话:
“阿诚,这个家从此就靠你了,你一定要把它维持下去啊!”
“阿诚,阿爸对不起你……”
就是因为对父亲的承诺和对家庭的责任,年仅14岁的李嘉诚谢绝了舅父继续供他上中学的好意,毅然决然地辍学求职。他要挣钱,要挣好多好多的钱。14岁的少年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养活母亲和弟弟妹妹,他必须挣钱。残酷的生计,迫使李嘉诚别无选择地走上从商之路。
李嘉诚的理想是当一个教育家,而不是商人,如果不是迫于无奈,他是不会去从商的。李嘉诚后来回忆说,就是立业之初,他的理想还依然是“赚一大笔钱,然后再去搞教育”。由此可见,李嘉诚从商实在是身不由己、逼上梁山。别无选择使李嘉诚义无反顾,在商海搏击,最终成为香港首富、世界华人首富。
父亲生前教给李嘉诚许多丰富而珍贵的做人道理。比如“贫穷志不移”、“做人需有骨气”、“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等。
父亲的熏陶和遗训,李嘉诚永志不忘,并延展为从商准则。李嘉诚在香港乃至国际商界树立起良好的大家风范,因恪守商业道德而赢得了高度的信誉。这千金难买的信誉又回馈了李嘉诚无数的财富。
从善生意隆
善是财源,善是财路。
——李嘉诚
在李嘉诚的经商原则中,以善从商是始终不变的,因为他懂得唯有从善才会生意兴隆。
李嘉诚终生难忘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饭碗危机”。
他在茶楼跑堂时,有一天,一位生意人在大谈生意经,李嘉诚听得入迷,竟忘了侍候客人茶水。待听到大伙计叫唤,才慌里慌张地持茶壶为客人倒茶,结果不小心把水洒到茶客的裤脚上。
李嘉诚吓坏了,木桩似地站在那里,一脸煞白,忘了向这位茶客赔礼谢罪。茶客是茶楼的衣食父母,是堂馆侍候的大爷,若是挑剔点的茶客,必会甩跑堂一个耳光。
李嘉诚进茶楼是顶一个小伙计的空缺。该小伙计犯的是李嘉诚同样的过失。该小伙计倒霉,那茶客是“三合会白纸扇”(黑社会师爷)。老板不敢得罪这位“大煞”,逼小伙计下跪请罪,然后当即责令他滚蛋。
李嘉诚深知不妙。这时,老板跑了过来,正待斥责李嘉诚,不料那生意人茶客却为李嘉诚开脱说:“不怪他,是我不小心碰了他。”
茶客走后,老板对李嘉诚说:“我知道是你把水淋了客人的裤脚。以后做事千万得小心,万一有什么错失,要赶快向客人赔礼,说不定就能大事化小。这客人心善,若是恶点,不知会闹成什么样子。开茶楼,老板伙计都难做。”
母亲知道后,说:“菩萨保佑,客人和老板都是好人。”她又告诫儿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积善必有善报,作恶必有恶报”。
李嘉诚后来再也没见过那位好心的茶客。他成巨富后对友人说:“这虽然是件小事,在我看来却是大事。如果我还能找到那位客人,一定要让他安度晚年,以报他的大恩大德。”
知恩图报,以善从商,是李嘉诚商业生涯的准则。即使后来在股市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李嘉诚始终恪守善意收购的原则。他总会将刀光剑影化作和风春雨,皆大欢喜。以至于有人戏称,要挫败李嘉诚的收购计划很简单,只要说一声“我不愿意”,李嘉诚绝对不会恶意收购的。
此外,李嘉诚一生所做的慈善义行不胜枚举。善心佛性为李嘉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生意滚滚而来。正如他自己说,善是财源,善是财路。
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