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百度、吉利、加多宝、阿里巴巴等大公司都推崇的狼性管理法则。
王剑所著的《管理不狠公司不稳》针对目前很多企业在管理上松散、制度不严,导致企业运营效率极其低下,有针对性的从“狠”字入手谈管理,告诉管理者严格管理、制度为王、用人技巧的重要性。力行强势的管理,才能创造稳固的基业。
从管理要“狠”的角度出发,对管理的重要性、制度为王、战略决策、用人技巧、团队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为读者提供最全面、最实用的管理之道。
针对企业管理的具体问题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让读者明白了“为什么”之后,更懂得“怎么做”。极具实用性和操作性。
案例经典,逻辑严谨,说理透彻,论述的同时抛开了专业、晦涩的经济理论,用故事或案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通俗易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上的狠是为了出效益,管理上的狠事实上是对公司的“慈”。一个严格规范的公司,其员工为人处世必然“严谨规范”,敢于承担责任;一个松松垮垮的公司,其员工必然“懒懒散散、阳奉阴违”。王剑所著的《管理不狠公司不稳》主要是针对目前很多企业在管理上松散、制度不严,导致企业运营效率极其低下,有针对性的从“狠”字入手谈管理,告诉管理者严格管理、制度为王、用人技巧的重要性。力行强势的管理,才能创造稳固的基业。《管理不狠公司不稳》针对企业管理的具体问题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让读者明白了“为什么”之后,更懂得“怎么做”。极具实用性和操作性。
第一章 适者生存,谁“狠”谁才能活下来
1做狼一样的企业家
2危机之下,停止奔跑,意味死亡
3企业一定是先做精,再做强,后做大
4小公司的战略就是挣钱和活下来
5学会野蛮生长,财源才能不断增长
6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
7永不放弃,企业家不要给自己留退路
8世界上伟大的公司,一定是非常强悍的
第二章 制度为王:奖要奖得心花怒放,罚要罚得胆战心惊
1你不讲制度,别人就跟你讲条件
2制度化:用铁的纪律约束每一位员工
3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4规则是防止人犯错误,制度是惩罚犯了错的人
5奖要奖得心花怒放,罚要罚得胆战心惊
6要明确告诉员工: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7令出如山,决不妥协
8榜样的力量:老板要做遵守制度的表率
第三章 用人要“狠”:感情和关系永远替代不了利益
1人才是公司的资产,有“人”才有“财”
2坚决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
3老板要学会恩威并施
4用好“望梅”“画饼”这两张牌
5对自己有用的人要舍得下血本
6对亲属的放纵就是给自己身边埋炸弹
7引进“鲶鱼”,让员工紧张起来
8末位淘汰制——企业任何时候都不需要庸才
第四章 慈不掌兵:老板要“狠”,清除一切消极因素
1拉不下面子是老板的大忌
2坚决不用与公司核心价值观不一致的人
3要不断地给自己的下属上“发条”
4干净利落地清除那些传播流言蜚语的人
5坚决清除那些吃回扣、手脚不干净的人
6避免成员建立自己的“小帮派”
7杀一儆百,非常之人非常手段
8一旦发现大错,敢于壮士断臂
第五章 铁血团队:注入狼性血液,打造狼性团队
1小老板创业绝不是一场个人表演
2团队,战无不胜的利器
3铁的纪律,造就铁的团队
4荣誉是团队的灵魂,让员工视荣誉如生命
5用目标和利益把团队成员紧紧绑在一起
6传递正能量,激励团队创造奇迹
7良性换血,让团队始终保持战斗激情
8优化团队成员,消除团队中的短板
第六章 战略决策:当机立断,纵是刀山也要闯一闯
1没有战略,企业将死在今晚
2走土路还是跑高速?战略选择决定小公司未来
3做战略最忌讳面面俱到,一定要重点突破
4战略要落实到目标和结果上面
5成功的决策者,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6不断更换项目,无异于一次次失血
7看准了就下手,优柔寡断难成大事
8适时完成战略转换,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第七章 赢在执行:没有执行,再伟大的战略都等于零
1没有执行力,企业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2令出必行,清除执行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3没有任何借口,坚决不折不扣地执行
4执行一定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
5合理授权,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
6没有胜算就换条路,将执行贯彻到底
7有效的执行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
8团队执行力:现在、立刻、马上
第八章 攻心为上:恩威并施,感情投资笼络人心
1感情投资是一本万利的无“薪”激励
2嘘寒问暖,让员工感到是管理者的“自己人”
3施些“小恩小惠”,他们才会“生死相许”
4让员工为工作感到自豪,哪怕是在擦地板
5记住每一位员工的名字,让他们体会到“被尊重”
6及时赞美员工的长处,夸死人不偿命
7洞悉员工的需求,想员工之所想
8公司文化建设,是加强员工归属感的关键
第九章 自我修炼:再忙也别疏于拓展和维护人脉
1不懂积累人脉,再过十年你还是原地打转
2充分利用各种人力资源建立公司关系网
3尽可能多地结交同行业中的大老板
4做老板应该学会和不喜欢的人相处
5有礼走遍天下——送礼的艺术
6人脉是喝出来的——饭局中的学问
7搞好客户关系,他们是公司最值钱的人脉
8要懂得利益共赢,请牢记人情交换的背后是利益
第十章 居安思危:做老板时刻要有危机意识
1百年老店也会破产,老板千万不要自我陶醉
2企业家天天要想的就是危机在哪里
3成功就是把所有的潜在风险都干掉
4防微杜渐,不要忽略任何一个错误
5处理危机要果断彻底,坚决不留后患
6公司完整的危机预警机制不可少
7小公司在危机中更容易调整战略
8危机也蕴藏着商机,把握“重新洗牌”的机会
1.做狼一样的企业家
为什么有些人在做老板之前,一个人干事是一条龙,而当他带领团队创业时,却变成了一条虫?因为他缺乏狼性战斗力。为什么你的员工借口泛滥,抱怨冲天?因为你的团队缺乏狼性凝聚力。为什么老员工越来越懈怠,新员工做事一点都不积极?因为公司缺少狼性进化力。一句话,因为老板缺少狼性,不能像狼一样管理自己的团队。没有狼性的老板,就像是长着双角,却无法攻击敌人和保护自己的羊儿,最终的命运只能是沦为狼的美食。
众所周知,温柔的羊儿是以食草、乔木树叶为生,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丰沛的野菜和乔木,羊儿想吃就能吃到,生存比狼容易得多。然而,羊儿有天生的弱点,那就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没有危机感。对一家企业而言,如果老板是一只羊,那么这家企业就会被羊性主导,不要说到国际市场上去寻求发展,恐怕在国内发展下去都很难。
与羊性老板不同,狼性老板经营的企业会具备天生的优势,也充满发展壮大的希望。因为狼性老板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狼性老板不会在自己弱小的时候一味要求尊严,他们懂得忍辱负重;狼性老板懂得一个互相协作的团队永远比个人更强大;狼性老板懂得顺势而为,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狼性老板明白,竞争关系的产生源于资源稀缺,如果他不淘汰别人,别人就会淘汰他,竞争的根本目的是超越对手,比别人更高,比别人更强。
曾经的畅销书《狼图腾》一度风靡全中国,狼性企业文化赢得了诸多企业家的认同。青岛海尔集团的董事长张瑞敏就无比推崇“狼精神”,他认为这是对企业文化无与伦比的超前认识。而华为集团则是中国企业狼性文化的“始作俑者”。华为总裁任正非将狼的性格融人管理文化,把培养处于饥饿状态的“饿狼”当做一个长期目标,他曾告诫所有华为员工要居安思危。
“狼性”企业文化具体表现为三个特征:
特征一:保持敏锐的嗅觉,善于捕捉机会。
在茫茫的大草原上,狼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自己的目标——羊或羊群,窥视着羊的蛛丝马迹,一旦发现机会,就会立马出击。其实,在企业经营上,从行业的发展到战略的制定,从产品价格的变动到竞争对手的动静,企业家都应该像狼一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迅速地捕捉市场信息,果断地制定竞争策略,牢牢地把握商机。
特征二:保持进取心和攻击性,不轻言放弃。
当狼群袭击羊时,只要咬住了羊,就会死死不放,绝不轻言放弃。更可怕的是,狼不是咬死一只羊就罢手,而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咬死更多的羊。这种强烈的攻击欲望和执著精神,反映到企业经营上就是尽一切努力去争取企业的生存。
特征三:追求团队精神,不做孤胆英雄。
狼很少单独作战,它们总是团队作战,所以,就算猛虎也对它们心存三分胆怯。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行业浪潮中,团队精神越来越受重视。在一个企业里,员工之间要有团队协作的意识;在同行之中,为了达成双赢,企业之间也应该有团结协作的观念。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活得更长久,发展得更稳固。
对于狼性的三个特征,百度公司的李彦宏曾说:“狼性的三个定义,对现在的百度非常合适: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这种狼性文化何止是对百度非常合适,其实对每个发展中的企业都非常有借鉴价值,也值得每个企业家去学习。
然而,在实践中,很多老板自身没有具备狼性,却把狼性当成“敲打”员工、逼迫员工拼命的口号。殊不知,这是对狼性的一种误解。
2010年,华为给员工出了一道选择题:做奋斗者,还是做劳动者?员工如果愿意做奋斗者,就要提交一份自愿申请,如果不想做奋斗者,而是只想做劳动者,则可以不提交申请。但是做劳动者在考核、晋升、股票分配等方面,将会失去竞争优势。而做奋斗者的员工,在这些方面则可以享受更多的优势,但是要放弃带薪年假,还要放弃非指令性加班费。
作为企业老板,首先应该让自己成为狼一样的老板,再领导员工成为一只只“狼”,不断为企业的发展获取利润。为此,老板应该注意几个原则: 原则1:整体至上,目标一致
在漆黑的夜里,没有哪一种声音比狼群的嚎叫更阴森、更凄惨、更可怕,又更动听。它们似乎在向自己的对手宣布:“虽然我们声音略有不同,但是我们有一致的目标,所以,最好不要惹我们。”老板也应该像狼一样,在包容员工不同的声音的前提下,告诉全体员工:“我可以容忍大家有不同的声音,但是大家必须服从公司的整体利益,要把一致的目标牢记于心。”
原则2:自知之明,细分市场
英明的狼王明白,自己不是老虎,无法成为兽王,但是它也想当兽王。于是,它选择了草原这一细分的市场,这是典型的差异化战略。作为一名企业老板,如果你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儿,你就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领域去打拼天下,而不是不自量力地去当一切动物的王。
原则3:顺水行舟,利益至上
狼懂得跳上一块浮冰到达对岸,知道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这就是它们对时势的理解。对企业老板而言,要坚持利益至上的经营原则,要尽一切努力获取企业利益。
原则4:知己知彼,有备无患
狼从来不轻视任何一个对手,它们尊重每个对手,而且在每次攻击之前,都会充分地了解对手,因此,狼的一生很少在攻击对手时失败。作为企业老板,应该认识到:胜利不一定依靠自己的强大实力,有时候取决于自己比对手更用心,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盲胜。
P3-5
在激烈的市场丛林中,强者战胜弱者,快者淘汰慢者,这永远是不变的竞争法则。商场竞争不相信眼泪,不相信空泛的口号,相信的是实力,相信的是效益。在行业分工越来越细、技术变革越来越新的今天,每天都有公司破产,每天都有公司倒闭,这些企业倒下去的原因千千万,但是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管理要“狠”。
或许你会惊讶于这个观点,但是细想一下你就会发现:“狠”老板才能带领企业团队直面竞争,获得胜利。古代军事家孙武,当着吴王的面斩杀两名不守纪律的吴王爱妃,树立了军纪的威严,凝聚了人心,这才有了后来的战无不胜。再看看诸葛亮斩马谡、曹操杀杨修……我们不得不承认“狠”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生存之道。
放眼当今,当我们看到华为集团的任正非采取“末位淘汰制”的用人策略,坚决不用“庸才”时,当我们看到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采取“萝卜加大棒”的管理策略,对员工恩威并施,督促员工在短期内取得工作成果时,当我们看到通用公司、松下公司、索尼公司辉煌而坎坷的发展史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管理要“狠”,才能财源滚滚!
管理要“狠”,不是让老板心狠手辣、面露狰狞,更不是让老板用奴隶主对待奴隶的方式管理员工、剥削员工,而是要求老板狠下心来,以结果为导向,以企业效益为导向,以利润为导向。在面对企业困境的时候,老板要有不认输、不放弃、不慌乱的狠劲;在面对激烈竞争的时候,要有一股热血豪情,用充满威严的制度严明军纪,带领团队杀出一条血路;在面对稍纵即逝的机遇时,要有果断取舍、壮士断臂般的勇气和魄力;在企业日渐强大时,要对自己“狠”一点,绝不得意忘形,不迷失自我,保持危机意识。
老板要“狠”,财源滚滚。这里的“狠”是一种领导风格,是一种王者风范,是一种充满激情的斗志,更是一种经营智慧。“狠”无非是对自己狠,对员工狠,对竞争对手狠、对客户狠。这看似有些残忍,但如果不这样做,企业就难以真正做强做大,难以走得更远,到那时,市场竞争就会对你“残忍”——被淘汰。
柒牌有一句广告语叫“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做老板的同样要对自己“狠”一点。“狠”不是让老板面目凶狠,也不是野蛮地自我折磨,而是指不要一味软弱,一味妥协,不要有太多的同情,更不要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因为你是在做企业,而不是玩游戏,如果你总是“菩萨心肠”,无视或者经常破坏企业制定的制度和管理规则,那么你就会被别有用心的员工、竞争对手、客户牵着鼻子走,企业就会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向心力。
老板要“狠”,财源滚滚。这里的“狠”是指多用脑袋思考、用脑袋做事,多创新、多变革,不要懈怠,不要满足于现状,要时刻把危机意识牢记于心;是指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场合,做事要有手段,手腕要狠一点;是指多了解市场,多研究同行,多观摩竞争对手,多研究顾客的需求;是指考虑问题要理智,不要掺杂太多的情绪和义气,该忍则忍,当让则让,该舍即舍;是指不要顾及太多的儿女私情,当然,这并不是让你做一个六亲不认、冷酷无情的老板,而是在经营企业时不能任人唯亲,更不能包庇袒护。
其实,不仅是老板自己要“狠”,更应该鼓励员工这样“狠”,尤其是在工作中,老板要下狠心要求员工,要求员工对自己“狠”一点。比如,要求员工多跑市场,深入一线,多研究同行,知己知彼,多按制度办事,而不要感情用事。唯有这样,企业才能从软弱的绵羊进化成野狼,才能凭借强大的团队精神,团结一心,目标一致,勇猛向前,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