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作者 陶火生
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本《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由陶火生著,全书以现实为指向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原则立场和解答现实问题的思想方法。立足生态问题业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的现实,深刻阐明了发展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就是要立足于当代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时代要求,转变实践方式和发展方式,以发展促进生态和谐。

目录

导论 自然“复活”路径的深度探索

 一、自然的价值返魅:新自然主义的伦理路径

 二、生态危机的制度批判路径

 三、资本控制权的彻底消解:走向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四、基本观点和研究思路

 五、基本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整体架构

 一、自然哲学发展史中的几种主要范式

(一)宇宙论自然观

(二)神学自然观

(三)认识论自然观

 二、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出发点:人与自然的统一

(一)人的自然存在

(二)自然的人的存在

(三)自然的社会化存在:以自然生产力、生产的自然条件为例

 三、人与自然的现代分离,马克思对异化劳动与资本的批判

(一)异化劳动与自然的异化

(二)资本的超越性扩展活动形成了人与自然的社会性对立

(三)生态领域中的资本中心主义批判

 四、“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途径

(一)以“革命的实践”实现“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

(二)以社会革命实现“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

(三)真正的社会共同体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复活”的社会

第二章 哲学革命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超越性质

 一、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路向

(一)近代实体性形而上学的基本形态之一:物性形而上学

(二)近代实体性形而上学的基本形态之二:意识性形而上学

(三)现代西方哲学的存在论革命:海德格尔

 二、马克思对近代形而上学的革命

(一)马克思的历史观革命

(二)马克思的认识论革命

(三)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

 三、哲学革命带动了马克思生态思想对近代自然观的超越

(一)从自在的实体性存在到对象性的实践生存论的变革

(二)历史维度的缺失与开创

(三)从“解释世界”的自然观到“改变世界”的自然观的变革

第三章 生存眷注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价值关怀

 一、“生存眷注”题解

(一)生存眷注是哲学的核心价值关怀

(二)价值关怀的多元样态与核心价值

(三)核心价值与哲学的理论立场

 二、“人的方式”的复归:马克思的生存关怀

(一)马克思对“非人的方式”的批判

(二)“人的方式”的实践论阐释

(三)“人的方式”的复归与“真正的共同体”的建构

 三、马克思生态思想中的生存眷注

(一)自然是人的感性生存世界

(二)自然的统治即人的自然生存方式被资本所统治

(三)自然的解放是人的自然生存方式的解放

 四、以生存指向的价值原则来构建生态和谐社会

(一)生态需要: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价值动力

(二)生态正义: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道德原则

(三)生态自由: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人本导向

 五、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与现实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接受与长效机制

(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第四章 时代主题的转换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当代境遇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从社会革命到社会发展

(一)时代主题与思想的时代性

(二)马克思所处时代的时代主题:以社会革命来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

(三)当代的时代主题:以怎样发展来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

 二、从革命到发展:历史辩证法的形态更替

(一)革命的时代主题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辩证法

(二)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辩证法

(三)革命辩证法与发展辩证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交织更替形态

 三、社会发展的时代境遇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当代性质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二)限制资本扩展与环境

(三)转变发展方式与环境

(四)重建社会秩序与环境

(五)规避科技风险与环境

 四、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中坚持与发展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进程

(二)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第五章 生态实践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新思考

 一、科学实践观的生态解读

(一)科学实践观的形成与内涵

(二)科学实践观的生态解读

 二、现代实践方式及其生态化转向

(一)现代实践方式及其主要局限

(二)现代实践方式的生态化转向

 三、生态实践:生态哲学的新奠基

(一)生态实践的基本内涵

(二)生态实践是自然、社会和人本三维立体向度的辩证统一

(三)生态实践的伦理辩证法

(四)生态实践的基本特征

 四、生态实践: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新思考

(一)生态实践是人的生态存在的基本方式

(二)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生态实践史

(三)生态意识是人类生态实践存在的意识形态

第六章 对话、创新与坚守: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遭遇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与生态伦理学的对话与分歧

(一)生态伦理学的形成及其发展

(二)当代生态伦理的主导精神

(三)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生态伦理学的对话式遭遇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创新与误解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形态

(二)詹姆斯·奥康纳的生态学历史唯物主义路径

(三)立足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批判路径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坚守与实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集中体现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主张

 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坚持与发展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

(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余论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对当代生态哲学的启示

 一、当代生态哲学要立足现实问题与时代主题

 二、当代生态哲学要有着研究方法的创新

(一)整体主义、有机论的生态学方法

(二)需要的动力学方法

(三)历史批判与伦理批判相结合的方法

(四)有限性预设方法

(五)以生产、生活与生态为三位一体的立体评价方法

 三、当代生态哲学要促进生态和谐,应答生存要求

 四、立足中国国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哲学

(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哲学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实际

(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哲学必须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

(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哲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

(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哲学,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性特征与当前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8: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