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陈龙主编的《新闻作品评析概论(第2版)》主要讲述了:传统的新闻学研究分为新闻理论、新闻史论、新闻业务三大领域。学习新闻理论,其目的是为了了解什么是新闻,新闻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以及新闻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进行新闻实践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学习新闻业务,就是掌握新闻工作具体的采、写、编、评的具体的方式、方法;学习新闻史论,就是要了解新闻的起源和发展变化过程,对前人的新闻实践进行梳理,从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中寻找到某些规律性的信息,来作为我们今天的借鉴;学习新闻评析,其任务就是在进一步理解新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新闻作品加以验证,考察作品的成败得失所在。用具体的理论来评价和分析新闻实践,用新闻实践来验证和检验新闻理论。新闻评析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之间的桥梁。通过指陈新闻作品中的优点和缺陷,建立起新闻评析鉴赏的价值体系。
《新闻作品评析概论》的作者陈龙把评析新闻作品的实践系统化为一门课程,其中既有理论的阐释,又有个案的解读,尽量使之学科化、条理化。作者在《新闻作品评析概论》中通过新闻作品评析的基本原则、特点、方法、类型、写作、批评尺度等九章内容的设置,全面地展开新闻传播学评析所应涉猎、探讨的各个视角、各种对象、各方面的问题。这样的研究和这样的成果,无疑具有学科开拓的意义。
中南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告诉我,他们将出版陈龙教授主编的新作《新闻作品评析概论》,我很是高兴。作者也传来了部分书稿让我首读。编者和作者共同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他们把新闻批评这门学科向体系化方向大大推进了一步,又将新闻作品评析这门课程提高到新闻传播学学科系统的高度来构建。我脑际中油然跳出两句话:使新闻批评体系化,令作品评析学科化,我就把这两句话作了这篇序言的主题。 新闻批评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媒介生态下,运用一定的观点和规范,对新闻传媒、传媒工作者、新闻作品、新闻思潮、媒介行为所作的探讨和评价。新闻批评的基本涵义是“鉴识”和“认定”,即描述媒介行为,分析新闻作品,解说新闻现象,评定传播效果,论证规范观念。《新闻作品评析概论》这本书的出版,表明我国学者的研究工作,已经把新闻批评这门学科的体系化、细致化作为努力的目标,而不像过去那样,大而化之,笼而统之,泛泛地进行议论和分析。如果说,新闻批评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的话,那么对于媒介生态、新闻思潮、新闻传媒、新闻理论的批评一般可以归入宏观批评之列,而对于媒介行为、传媒工作者、新闻作品的批评则一般可以划为微观层面的批评。换言之,新闻批评可以细化为多种类别、多个层面、多个方面,它本身应该构成一个新闻学下面的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新闻作品评析概论》的出版,标志着这种分类研究的一个成功的尝试。 对新闻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和论说的活动,几乎从有报纸起就开始了。读了报纸,读者总会有所议论,有所评说。走进报社大楼,常常可以看到墙上贴着当天出版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