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经济、科技,特别足军事科技相当发达的大国,其发展走向一直是世人所关注的。作者从“帝国学”的角度来研究俄罗斯的复苏之路,向我们展现了另外一种研究俄罗斯的模式。
作者阿尔伯·雍杜宁从俄罗斯地理、人口、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入手,对“俄罗斯帝国复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特别是,对支撑“帝国复苏”的关键因素——资源和军事等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信,《俄罗斯帝国的复苏》的出版对了解俄罗斯,研究俄罗斯发展的末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俄罗斯帝国的复苏》由阿尔伯·雍杜宁编著。
《俄罗斯帝国的复苏》内容简介:
俄罗斯人是欧洲的文明民族,对世界的命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共产主义失利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陷入十分困惑的境地。俄罗斯新的崛起建立在其地理、文化和历史的基础之上。令西方国家感到惊讶的是,俄罗斯并没有追随西方民主现成的榜样,而是走上一条自主开创新型社会的道路。
安全人员进入国家领导层,决定俄罗斯的发展战略和政治目标。他们认为俄罗斯联邦是一个帝国,不臣服于其他国家。俄罗斯不接受由美国领导的单极世界。俄罗斯的奋斗目标是上升为世界重要政治中心之一,并与欧盟、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其他各方一起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集中全社会的财富与资源。自1996年起俄政治权力就集中在总统和总统领导下的行政机构手中。在弗拉基米尔·普京领导下,俄社会以专权的方式实现稳定。尽管有许多猜疑,俄行政机构顺利完成2008年的总统更迭。
在经济上,俄罗斯具备实行现行政策的经济条件。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不依赖外国能源和原材料的大国。自2002年到2008年年底的能源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支撑了俄罗斯经济的增长。收入的增加使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大多数人对现行政策感到满意。
俄的一个大问题是出口工业单一,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原材料领域。这使得俄经济严重依赖世界经济的发展。由国有大企业领导的经济领域并不利于鼓励人们的经营积极性,而这一点正是所有创新的基本前提。
国家领导下的专权不能使所有人满意,但是按照传统的俄罗斯方式,反对的声音被压制;对来自国外的批评,俄罗斯人会说他们实行的是俄罗斯式的“可控式”民主。
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是帝国极为重要的工具。国家领导下的专权经济为军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军队发展的障碍并不是经济,而是技术和创新上的落后。2003年俄开始启动军事领域的改革,其成果在2008年8月以俄军胜利而告终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的战事中已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