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首先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其次指的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它限定在“中国大陆”这一范围之中“当代文学”的另一层含义是,它的文学时间,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一体化”趋向的全面实现,到这种“一体化”的解体的文学时期。
这套“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介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编年史。
这本《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6卷1985.1-1989.12)》(作者蒋原伦)是该系列第6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6卷1985.1-1989.12) |
分类 | |
作者 | 蒋原伦 |
出版社 | 山东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文学,首先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其次指的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它限定在“中国大陆”这一范围之中“当代文学”的另一层含义是,它的文学时间,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一体化”趋向的全面实现,到这种“一体化”的解体的文学时期。 这套“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介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编年史。 这本《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6卷1985.1-1989.12)》(作者蒋原伦)是该系列第6卷。 内容推荐 10卷本《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属于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基础性的学术工程。它不仅是山东文艺出版社向建国60周年献礼的重点出版项目,而且也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11三期建设的子课题之一。参与编纂的同志主要为本院的教师和学生,此外还有几位是外校学有专攻的中年学者。 这本《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6卷1985.1-1989.12)》(作者蒋原伦)是“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系列第6卷,介绍了1985.1-1989.12之间的事件。 《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6卷1985.1-1989.12)》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部分教师和研究生通力合作的结果。 目录 总序 1985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本年 1986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本年 1987焦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本年 1988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本年 1989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本年 本卷主要作家人名索引 本卷后记 本卷主编简介 试读章节 文化部发出《关于在协作出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的通知》,提出协作出版对出版社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但要严格禁止“卖书号”、“卖牌子”。2004年6月18日,该文件由新闻出版总署第25号令(《新闻出版总署废止第二批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宣布失效。 文化部发布《关于颁发(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和(图书约稿合同)、(图书出版合同)的通知》。指出,《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已于1984年6月颁发,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制定了《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请出版单位结合《试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内部掌握,参照执行。为便于作者(包括译者)向出版单位转让版权,还制定了《图书约稿合同》和《图书出版合同》供各出版单位制定本单位的约稿合同和出版合同时参考。2003年12月4日,该文件被国家版权局发布的《废止一批有关著作权管理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所废止。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日,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新剧本》(双月刊)创刊。 3日,共青团中央邀请正在北京参加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的一百五十名青年作家举行座谈会。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刘延东在讲话中勉励作家们为青少年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更好地展现青少年的精神风貌。 文化部、教育部联合转发《关于高等学校申请建立出版社审批情况和意见的报告》。 《小说选刊》第1期发表雷达的评论《我的心哟,在高原——评(麦客)》。 5日,为期8天的中国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王蒙代表大会主席团致闭幕词:《社会主义文学的黄金时代到来了》。他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出新”的时代。作家应该用自己的作品来传达时代的新意,生活的新信息,人们心灵的新的萌动,科学知识的新成果和艺术的新探求。 《文艺报》从第1期起开辟“怎样看待文艺、出版界的一个新现象”专栏,就如何看待社会上大量出现的武侠、言情、侦破小说问题进行讨论。同期,还辟有“话剧面临危机吗?”讨论专栏(至第5期结束)。该刊的“编者按”认为,“话剧创作、演出正面对着严峻的挑战;据说也面对着一场潜在的‘危机’。这种挑战和‘危机’,一方面来自外部原因,如影、视、音乐的冲击,一方面也由于话剧事业内在的各种因素”。该专栏陆续发表了亚之的《困境中的话剧》、叶长海的《戏剧危机小议》(第1期)、刘厚生的《从话剧的传统谈继承与发展》 (第2期)、曲六乙的《由话剧的困境想起“无为而治”》、英若诚的《话剧必须朝“高、精、尖”发展》 (第3期)、凌申的《也谈话剧的困境——兼与亚之同志商榷》(第4期)、陈白尘等的《振兴话剧之我见》、方杰的《话剧将在困境中新生》(第5期)等讨论文章。同期,还发表季红真的评论《变革的时代与文学主题——兼论近年改革题材小说创作的发展》、鲍昌的评论《一个引人瞩目的新的文学现象》、严文井的评论《一个勇敢的有意义的尝试》、李陀的评论《“这一个”69届高中生》。 《莽原》第1期发表刘恒的中篇小说《狼窝》,[英]约翰·福尔斯著、刘宪之和蔺延梓翻译的长篇连载《法国中尉的女人》。 《延河》第1期发表陈忠实的短篇小说《马罗大叔》。 《文学月报》第1期发表古华的中篇小说《凤爪》、何立伟的中篇小说《斑斓》。 《新疆文学》改名为《中国西部文学》。第1期发表章德益的诗《大西北抒情诗》、周涛的诗《在死亡的岸边歌唱》。 《陕西戏剧》更名为《当代戏剧》。 6日,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巴金当选为作协主席。 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青年文学家》(月刊)在齐齐哈尔市创刊。 沈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诗潮》(双月刊)在沈阳创刊。 10日,《文学评论》在京召开首届中青年作者优秀论文发奖大会,乐黛云、余斌、陈孝英、黄子平、钱中文、刘纳、许子东、陈伯海、王元骧等人的论文获奖。这次评奖是中国社科院举办的13个学术刊物评奖活动的一部分。 《批评家》第1期发表谢冕为《中国当代青年诗选》所写的“导言”《中国最年轻的声音》。 福建省文联主办的文艺评论刊物《当代文艺探索》在福州创刊。创刊号发表谢冕的理论文章《诗:审美特征的新变》、张同吾的理论文章《希望,在艰辛中孕育——关于诗歌现状的随想》、舒婷的理论文章《以忧伤的明亮透彻沉默》。 《文汇月刊》第1期发表顾骧的理论文章《兰叶春葳蕤——读周扬同志近两年来的文艺评论》。 14日,《中篇小说选刊》第l期刊载张炜的中篇小说《秋天的思索》和创作谈《为了葡萄园的明天》、史铁生的报告文学《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和创作谈《詹牧师及其他》。 15日,《钟山》第1期发表张辛欣、桑烨的口述实录小说《北京人》、浩然的中篇小说《男大当婚》和创作谈《作品与人品》(附浩然小传、浩然主要作品目录)、董健的评论《历史车轮与英雄末路——读中篇小说(拂晓的葬礼)》。同期在“新时期文学漫谈”专栏刊登了吴强、茹志鹃、王西彦、林斤澜、邵燕祥、叶文玲、刘梦溪、何镇邦等人的笔谈。P4-6 序言 20世纪90年代以降,一方面是唐弢、施蛰存诸先生“当代文学不宜写史”的劝诫言犹在耳,有关当代文学学科内涵和属性的讨论众说纷纭,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所取得的实质性进展。据不完全统计,1990—1999年,学界共出版了“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44部,2000—2006年则为15部。这类著作不仅出版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其中包含了一批可圈可点的精品力作。 …… 所有这些“以类相从”的技术性安排,都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即帮助读者在“散乱”中建立“秩序”,在“琐碎”中提供“线索”,扬编年体之长,避编年体之短,借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阅读、学习和研究的需要。 从接受编纂任务到现在,业已两年有余,诸位同仁为之付出了巨大的辛劳,其间的甘苦自知,恐怕不是我一句简单的“谢谢”所能表达得了的。但是,我仍然要对各位分卷主编和编纂组的全体成员送上真诚的谢意,感谢他们对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文学学科的关爱,感谢他们对于学术事业的责任感,感谢他们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尽管我们是以一种极为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次编纂工作的,但是由于经验和能力所限,加之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这部有近百人参与编纂的《当代文学编年史》必然还会存有缺憾,对此给各位读者带来的不便,在此一并表达诚挚的歉意。同时,也欢迎各位同行给以批评、补充和订正。 最后,我要感谢山东文艺出版社。在一个浮躁喧嚣、急功近利的时代,这家出版社一直恪守着支持几乎无利可图的学术著作出版的可贵传统。这一次是他们把十卷本的《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列为重点出版项目,付出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正是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才有了本书最终的面世。 张健 2009年6月25日 后记 撰写编年史是十分繁琐并有点乏味的工作,总算到了杀青的时候,也是一种解脱。 这些文学事件和文学现象发生在八十年代,有些对于我来说是历历在目,但是对于参与编写的我的年轻的学生来说不啻是一桩“勾沉稽古”的“考据”,他们在师大图书馆、资料室、国家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之间奔波,花了几乎整整一年的时间,翻阅文献,查找和核对资料,修正谬误,反反复复,真是辛苦多多。尽管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但是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和可能遗漏之处,还望读者批评指正。 本卷编年史的分工如下: 李晓军1985年1月至9月; 李宁梓1985年10月至1986年6月; 董瑞雪1986年7月至1987年3月; 李明毫1987年4月至1987年12月; 边远1988年全年; 杨乐1989年1月至6月; 庄妍1989年7月至12月。 另外,在编年史初稿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吸收了以下成果: 陈 晖教授主持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专题史料》; 秦艳华教授主持的《中国当代出版专题史料》; 谭五昌副教授主持的《中国当代诗歌专题史料》; 梁振华副教授主持的《中国当代报告文学专题史料》; 梁振华副教授主持的《中国当代影视文学专题史料》; 岳永逸博士主持的《中国当代民间文学专题史料》; 张国龙博士主持的《中国当代散文杂文专题史料》; 徐健主持的《中国当代戏剧专题史料》。 着手20世纪80年代文学编年史于我是旧梦重温,借此机会,我对以上全体参编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其中特别要提到边远同学,她除了承担自己那一部分的编撰工作外,还担任了部分联络和组织工作,付出了更多的辛劳。 蒋原伦 2009年6月 写于北京师范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