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编著的《有一种境界叫舍得大全集》采用精炼而富含哲理的语言,结合生动的事例,对“舍得”这一人生智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从为人处世、职场、商场、婚恋、家庭、社交等各方面阐释了“舍得”的真谛,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健康的人生心态、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一种获得成功与幸福的方法、一种达观的人生境界,让你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成就大业,更好地经营自己的人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有一种境界叫舍得大全集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张宁 |
出版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宁编著的《有一种境界叫舍得大全集》采用精炼而富含哲理的语言,结合生动的事例,对“舍得”这一人生智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从为人处世、职场、商场、婚恋、家庭、社交等各方面阐释了“舍得”的真谛,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健康的人生心态、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一种获得成功与幸福的方法、一种达观的人生境界,让你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成就大业,更好地经营自己的人生。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张宁编著的人生哲学读物《有一种境界叫舍得大全集》。《有一种境界叫舍得大全集》的告诉我们: 当你学会舍弃的时候,困难和厄运会远离你;名缰利锁不会羁绊你;乌纱铜锈不会玷污你;纷争算计不会困扰你。 当你想要获取的时候,就能平和豁达,坦荡磊落,从容洒脱,不刻薄,不猜疑,不气恼的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目录 上篇 舍得——人生的境界 第一章 人生在世,有舍有得 1.有舍才有得——舍得的真滋味 2.输赢在舍得之间 3.要想得到必先舍得付出 4.该舍则舍,该得会得 5.得失平常事,坦然面对就好 6.放下心头的欲望,生命更精彩 7.以退为进,以舍求得 8.隐忍退让,放长线钓大鱼 9.退却是前进的第一步 第二章 淡然处世,先舍后得 1.要想得到回报,需先满足他人 2.风光不可占尽,懂得与他人分享 3.“雪中送炭”要胜过“锦上添花” 4.送人情不吝啬,多为自己开条路 5.关系再铁也要常联系 6.善于倾听,是一种美德 7.赞美是最低的人际投资成本 8.放下猜忌,获得友谊 9.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 第三章 情感世界,取舍方能见 1.放弃错误的感情,与对的人相逢 2.1寸出一点爱,你会获得整个天空 3.舍得问懂得珍惜眼前人 4.结婚还是要“门当户对” 5.以柔克刚所当然地索取 7.用钱讨来的爱情一定不会长久 8.占有欲让人失去理智 9.选择配偶不能被美貌所迷惑 第四章 职场之道,舍得下的付出与收获 1.加班不是吃亏,是翻倍的收获 2.放弃对外界的过分依赖 3.职场充电,要舍得投入 4.忍耐是成大事者必备品质 5.放弃什么也不要放弃忠诚 6.比别人多做一点,收获大不同 7.有人情味才能抓住下属的心 8.与人为善才能获取人心 9.职场新人,要懂得放下自己的身段 第五章 商海茫茫,在取舍中获益 1.舍得舍得,舍小求大是技巧 2.生意人要懂得放弃之道 3.明则吃亏,实则得益 4.做生意人要懂得抓住消费者的心 5.要长远收益,就要主动让利 6.以退为进,让自己掌握主动 7.不能吃独食,有钱一起赚 8.做生意和行善两不误 9.做生意要以和为贵 中篇 “舍”——人生在世的智慧 第一章 舍弃昨天,全心过好当下 1.尘封痛苦的过去 2.不能重复的人生 3.在失去后学会感恩 4.接受不可避免的现实 5.此路不通,就绕道而行 6.失败也是一种经历 7.任何时候都要心存希望 8.不要盯着自己的弱势不放 9.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第二章 丢弃消极心理,为心情加分 1.解开心中的绳结 2.摆脱沉重的痛苦 3.扫除没有必要的忧虑 4.不要事事都追求完美 5.让内心远离恐惧 6.不要被内疚所掌控 7.选择遗忘才能斩断坏情绪 8.积极主动,改变冷漠的自己 9.凡事都要往好处想 10.敢于“出丑”才能获得机会 第三章 舍弃不必要的物欲,懂得知足 1.舍弃贪婪,保护灵魂 2.不要把利益看得太重 3.尊严比金钱更重要 4.不做金钱的奴隶 5.为自己卸下名利的枷锁 6.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7.抛弃物欲一身轻 8.丢弃复杂,享受简单 9.知足常乐,才能终身不悔 第四章 放下无谓的忙碌,留一点时间给心灵 1.有些忙碌没必要 2.不过分追求,才能获得成效 3.你完全可以不那么累 4.让自己忙得有条不紊 5.忙于工作,更要高质量生活 6.跳出自己忙碌的圈子,在合作中获得成功 7.生活不要太复杂 8.忙,并快乐着 第五章 舍得放下面子,人生才能更辽阔 1.放下你的身份,路才能更多 2.学会低调,深藏不露更安全 3.放低人生的姿态 4.远离浮躁,懂得静心 5.自嘲是一种智慧 6.敢于承认自己的过错 7.人在屋檐下,要懂得低头 下篇 “得”——享受人生的本事 第一章 学会选择才能得到 1.用心选择才能把握人生 2.越想得到越得不到 3.看清形势再做决定 4.有所为有所不为 5.选择做生活的强者 6.把握好理想与现实 7.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第二章 得到永远在行动之后 1.生命经不起蹉跎 2.有梦想,就能突破和超越自己 3.挑战让你获得满足感 4.当机立断,不放走任何一个机会 5.与其抱怨失败,不如重新行动 6.做好每一件小事 7.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 8.努力争取,而不是坐等良机 9.不要放弃任何一个成功的机会 第三章 宽容才能得人心 1.宽容是上策 2.宽容别人的无理 3.给他人留余地是一种理智的策略 4.以宽容的姿态消除对抗 5.遇事冷静,才能更懂得宽容 6.放下对他人的指责 7.不要迁怒于他人,心胸宽广些 8.一时冲动会酿成大祸 9.得理要饶人 第四章 合作共赢,大度才能立大业 1.妥协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2.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3.算计别人也害了自己 4.保持虚心学习的姿态,不要好为人师 5.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6.为共赢做出努力 7.和你不喜欢的人合作 试读章节 3.要想得到必先舍得付出 付出和得到是人生不变的经典论证话题,是永远达不到平衡的两个端点。因为人的本性含有贪心自私的元素,所以注定这个论题永远没结果。对于每个人来说,总是认为自己得到的永远要比付出的少得多,心理的天平永远达不到平衡点。他们总是心安理得地认为,得到对于自己来说是正当的权利。但要知道,上天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要想得到什么,就必须先舍得付出。世界就是在不断的付出和获得中轮回,人生也在不断的付出和获得中向前推进。 付出是得到的前提 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总是在不断地索取,向自己的父母,向大自然索取。他们已经习惯了索取,他们总希望别人为自己做些什么,认为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就是理所当然的,从而造就了人性中自私的一面:总是想让别人给予,自己从未想过要付出点什么。但是,这种索取与给予的不平衡必然会导致自己一无所有,“付出才有回报”这句话也是经得起验证的。有人会说:付出也不一定有回报。但你是否明白,如果不付出,就必然没有回报。其实人生就像是一本零存款的存折。你投入、给予的越多,索取、拥有的才会越多。 当一个人不断地向别人索取时,他的贪欲就会越来越大,他就永远也无法得到满足。禅者说:“布施是实现的空间。”通俗地讲就是,付出是得到的前提。人若拥有很多东西而不愿去布施、去给予,便体验不出自我实现的喜悦。一个人之所以感到自己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那是因为他懂得付出,对他人和社会有所贡献。人若不懂得付出,便体会不到自己的价值。也就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十分吝啬的人,人们都叫他吝啬鬼。吝啬鬼家里粮满仓、柴成垛,可他还总是装穷叫苦,想占别人的便宜。一天,一个多年没有来往的老朋友来到了吝啬鬼的家里。吝啬鬼就悄悄地把家里所有的好东西、好吃的、好喝的都藏了起来,还装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到邻居家里借了点米和菜。用稀饭“招待”了这个老朋友。晚上等客人走了以后,他才把自己家里上好的酒和美味的饭菜端了上来,自己美美地吃了一顿。 吝啬鬼要去祭神,他想让神保佑他更加富有。古时候,祭神是需要献上供品的,他摸了摸雪白的米饭、馒头,闻了闻香喷喷的腊肉、熏鱼,碰了碰盖得严严实实的成坛的老酒,最终还是没舍得拿出来,而是跑到邻居家里借了一碗小米,从当天吃剩的菜中拣了几条小鱼,又将未喝完的半瓶酒带上,就很“慷慨”地出门了。 到了祭神的地方,他摆上那些供品,认真地祈祷说:“神仙爷爷,我拿了酒、鱼、米饭来供奉您老人家,请您保佑我更加富有。让我那干旱的高坡地也都长出茂盛的庄稼,让我那水涝的湖洼地也都收获粮食吧!请将这些财富和您的保佑传给我的子孙后代,让他们也年年丰收,永远大富大贵吧!”但之后的几年,他的庄稼开始减产,后来竞到了颗粒无收的地步。他的儿子也把他多年的财富败光了。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吝啬鬼”太多了,他们总是希望别人给予自己想要的东西。总是希望从别人身上得到更多的好处,但从不舍得让自己破费一点,无论是金钱、时间,还是感情。这种心态是一种贪婪的索取,他们的心永远是不满足的,他们会不停地想要获取和占有。殊不知,想要得到的时候,如果不懂得先付出,不舍得先付出,又怎么可能如愿以偿呢? 给予是为了更好地得到 给予和索取就像人的呼吸一样,当你吸入空气,而没有呼出废气,你的肺就充满二氧化碳。只有在这一吸一呼之间,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平衡,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和呼吸是一样的道理。有舍有得才是智慧的人生态度,也是聪明的生活方式。如果你觉得你不够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少,而是因为你不懂得舍得的智慧。如果你紧紧地攥着糖果不肯放手,那你就注定会把自己的手陷入细小的瓶颈中无法抽出,这样做的结果反而是一无所获,空忙活一场。 一棵苹果树,经过漫长的分枝抽叶,终于在一年的春天开花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被人拿走了9个,它自己只得到一个。苹果树愤愤不平,干脆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只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了,自己依然得到一个。 “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我得到了20%,翻了一番。”苹果树心里平衡了很多。 而另一棵树恰恰相反。它在第二年更加努力地吸收阳光雨露,疯狂生长,结出100个果子,被拿走99个,自己只得到一个,却乐在其中:第三年,它依然蓬勃生长,保持勃勃生机;第五年它结出500个果子,成为苹果林中辉煌一景。其实,得到多少果子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永远在成长!不是吗?最后,第一棵苹果树死掉了,而第二棵苹果树却还在快乐地生长着,奉献着,被人们赞赏着。第二棵苹果树给予了人们甜美的果实,同时也收获了快乐和他人的赞美。 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交一个朋友,就先帮他一个忙。”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你想得到一样东西,你就要先付出某种东西。 在春秋时期,晋国当权贵族智伯倚仗权势向魏桓子强行索要土地。魏桓子的谋士献计,同意给土地,这样智伯就会更加贪婪,再向其他贵族要地,其他贵族就会联合对付他。后来智伯被贵族联合打败,魏桓子得到了更多的土地。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在追求利益时犯了鼠目寸光的错误。他们看见的只是金钱,而从来没有看到财富;只看见自己的利益,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互惠互利:他们只看见眼前的蝇头小利,看不见远方取之不尽的“宝藏”。我们都曾被表面上的利益蒙蔽双眼,在获得真正财富的路上迷失方向,也将自己困在贪婪的迷宫里。很多人一生都在追逐那些蝇头小利却一无所获,只有到了蓦然回首时,才幡然醒悟,才开始懂得学会给予。其实给予是最好的得到的方法,如果能懂得这个道理。将会使你一生都受用不尽。 西方人信奉“施比受更有福”,也深信“凡你所施予别人的,最终都会回到自己身上。”而中国自古推崇“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老黄牛精神,《道德经》也言:“将与取之,必先予之。”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要想更好地得到,就必须先学会给予。有时给予也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至少会得到别人的尊敬,也会因此而实现自我的价值,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而如果一味保留或索取,不但会让别人离你越来越远,还很可能最终一无所有。 P8-11 序言 对于人们来讲,最先学会的是“得”,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不愿意舍弃。世间,人们往往面临多种选择,取舍往往乱人心扉,让人难以抉择。早在两千年前,孟子就说过这样的话:“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这正是从取舍的角度说明,只有能够做到舍弃,才能够有所收获。 据说,“舍得”一词源自明人袁了凡的《了凡四训》,而“舍得”的精义出自佛家。佛家认为,只有将一切习气都舍掉,人的智慧才能到达空明的境界,自己的整个人生也会随之改变。 其实,“舍得”的道理非常简单,假如人生是一只空杯。无论你装进什么东西,如果一切不舍,不懂得倒掉,结果会怎样呢?里面的东西会陈旧、腐朽、发出恶臭。只有把旧的不断舍掉,不断得到新的补充,才能保持杯中空气的新鲜。人的思想也一样,只有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才能保证思想不落伍。 但是,应该舍去什么、得到什么,需要的是智慧。有一些东西不可舍,比如你的梦想、信念、美德、真知;有一些东西不可得,比如偏见、谬论、错误信息、有毒的观念。聪明人知道应该舍去什么、得到什么,随时为自己的思想寻找最佳配方,妙处都在一舍一得中。你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给这只空杯装进一些东西,知识、经验、技能、价值观、个性、习惯,它们融入在你的思想中,共同构成了你的思维模式。如同将各种原料放在水中,调和成一杯饮料。这杯饮料的味道,取决于原料的配方和水的质量,如果你不加考虑。任意放原料,或者什么原料都放,结果味道一定不怎么样。 一个人得到了什么,就决定了他拥有怎样的思维模式。于是,贫穷和富有,以及名声、地位,都成为这种思维模式带来的必然结果。穷人有穷人的思维模式,富人有富人的思维模式:成功者有成功者的思维模式,失败者有失败者的思维模式: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思维模式,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思维模式。对待同一事物,思维模式的不同,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角度和取向的不同。一舍一得之间,便可以构成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人们的命运轨迹也会随之改变。一舍一得之间。便可以让物质富有、情感富有、精神富有。 舍得是富有的开始,《左传》中有句话:“君以此始,则必以此终”,你选择了一个人、一个事物甚至是一个起点,对于你所选择的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你要有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勇气。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人的智慧,那么你就要能够容忍和迁就他的狡诈: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人的勇猛,你就要能够忍受他的暴戾……如果你不能承担自己的选择,那么你就要学会舍弃,舍弃是一种智慧,得到更是一种本事。 舍得是人生在世的智慧,也是享受人生的本事,更是选择与承担的达观境界。你若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懂得如何“舍”,如何“得”,便等于把握了人生的钥匙和成功的机遇。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