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其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不但广为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学习和运用,而且被众多哲学家、文学家和企业家所借鉴,其思想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指导和成功指南。《三十六计》素有兵法、谋略奇书之称,《孙子兵法》被人们尊奉为“兵经”。
周华主编的《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在原著基础上增设计名探源、解语注释、原书按语、按语阐释和用计例说等栏目,扫除阅读与理解障碍,丰富原著内涵,深入挖掘《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智慧,加深读者的感受和思悟,从中汲取营养,启迪智慧,成就人生。
200余幅精美图片,涵盖人物画像、武器装备、古战场遗址、战争示意图等,营造真实直观的场景,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广阔的想象空间,使读者在充满时空场景感的历史长廊中领略杰出军事家的必胜智慧。
科学的体例、精美的图片、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彻底打破古代典籍的艰涩,打造出一部晓畅易懂、立体丰满的《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是快速掌握原著精髓,高效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的理想读本。
《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
《三十六计》作为我国古代一部讲述战争谋略的智慧读本,一经问世就受到兵家的关注与推崇,素有兵法、谋略奇书之称。《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兵书之一,以精练、隽永的语言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这两部著作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不但广为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学习和运用,而且被众多哲学家、文学家和企业家所借鉴,其思想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指导和成功指南。
周华主编的《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的精神实质;以谋略故事为例加深读者的感受和思悟,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这两部经典的深刻内涵与博大精深,从中汲取营养,启迪智慧,成就人生。此外,《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在原著基础上还增设了计名探源、解语注释、原书按语、按语阐释和用计例说等栏目,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等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丰富原著内涵,为读者扫除阅读与理解障碍,使读者在充满时空场景感的历史长廊中领略杰出军事家的必胜智慧。
上篇 三十六计
胜战计
瞒天过海
【用计例说】飞渡长江,隋军灭陈/宋太祖借酒收巨资/蒙古军擂鼓破坚兵/罗斯福不露声色获敌密码/勤杂工原来是卧底
围魏救赵
【用计例说】“啃”掉敌人的韦银豹/单个劝降,化敌为友/李秀成巧计救天京/“沙漠盾牌”行动/可口可乐亚运大打温情广告牌
借刀杀人
【用计例说】借人之力,秦昭王打败对手/晏婴二桃诱三士争功残杀/“碧眼小儿”移祸曹阿瞒/猜忌心重,崇祯自毁长城/无辜丧命的图哈切夫斯基
以逸待劳
【用计例说】周亚夫巧解“七王之乱”/坚壁清野,陆逊破刘备/马燧变劳为逸得胜利/美国“汽车城”的没落
趁火打劫
【用计例说】乘人之危,齐宣王兴兵占燕/曹操助袁氏兄弟相残后渔翁得利/多尔衮乘势人中原/摩根因机而发,玩转美国白宫
声东击西
【用计例说】冯谖谋划,孟尝君官复原职/韩信偷渡黄河/跨海越洋,郑成功收复台湾/拿破仑铤而走险,声东击东/植树带活宾馆生意
敌战计
无中生有
【用计例说】追名图利,楚怀王割地求和/石显以真讹真/吴用施计,卢俊义逼上梁山/小店主导演王妃购物秀
暗度陈仓
【用计例说】吕蒙夺荆,关羽败走麦城/绕着弯子修城防敌的李允则/拿破仑的真假预备队/闪电战前的烟幕弹/免费拍照引来茶生意
隔岸观火
【用计例说】陈轸献计,秦王坐山观虎斗/苏代点离间之火乱秦/诸葛亮未折一兵得渔翁之利/英迪拉智坐总理宝座/复印机厂相机行事坐收渔利
笑里藏刀
【用计例说】被“温柔之刀”割鼻的美人/关云长大意失荆州/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出口骗局
李代桃僵
【用计例说】牺牲亲子,程婴义救赵氏孤儿/完子以身救国/孙膑献计,田单赛马一输二赢/稀缺的替罪羔羊/博士伦轻装上阵得兴隆/“椰菜娃娃”开创新潮流
顺手牵羊
【用计例说】赵匡胤“出师湖南,假道荆渚”/打劫邀功的败军之将/天天低价的沃尔玛巧取微利
攻战计
打草惊蛇
【用计例说】弦高惑敌救国/甘露寺东吴招亲/刘备深入“蛇穴”娶娇妻/萧衍两封信引蛇相斗/李白成大破开封
借尸还魂
【用计例说】借鸡下蛋在称帝上的妙用/一呼百应,陈胜揭竿而起/引狼入室,刘璋痛失益州/杨延昭借水筑冰墙/面对资源缺乏的新思路
调虎离山
【用计例说】楚汉人才之争/日夜兼程,虞诩平羌乱/里应外合,夏侯悖战关公/诸葛亮与司马懿同用“调虎离山”计/范先生得天困之巧破“卜内门”/如此出价
欲擒故纵
【用计例说】先予后取,石勒设计平复幽州/后发制人,尚婢婢鏖战大夏川/忍中求胜的冒顿单于/“三缺一”的妙用/罗斯福智取巴拿马运河
抛砖引玉
【用计例说】五只神牛换国土/契丹骑兵重创唐军/小铜牌招来大主顾/“金鹰”巧购“宫灯”后名声大振
擒贼擒王
【用计例说】李想夜擒吴元济/战场上的亲情牌/明军遭伏土木堡/屈臣氏巧用名人效应
混战计
釜底抽薪
【用计例说】楚鹿之征/美女逼走孔夫子/
曹孟德夜袭乌巢
混水摸鱼
【用计例说】魏吴相争,孔明坐收渔利/李渊趁乱而夺天下/朴正勋搅浑水乱中取利
金蝉脱壳
【用计例说】虚张声势,毕再遇惑金兵/狄青分身有术/斯巴达克分身计脱逃
关门捉贼
【用计例说】刘邦轻敌陷白登之围/以退为进,黄巢两占长安
远交近攻
【用计例说】群雄并起,郑庄公成就霸业/虚怀若谷,赵匡胤海纳人才/古耕虞舍近求远获大利/化工厂舍近求远得工艺/布拉特“远交近攻”赢支持
假道伐虢
【用计例说】蔡息反目,楚文王一石二鸟/荆州计败,诸葛亮气死周瑜
并战计
偷梁换柱
【用计例说】韩赵魏三家分晋/偷梁换柱,李晟“回敬”李怀光/吕后矫诏杀韩信/哈默偷梁换柱挖人才
指桑骂槐
【用计例说】刀下无情,孙武演阵美女战/魏徵以古喻今谏太宗/萨克斯委婉进言罗斯福
假痴不癫
【用计例说】孙膑装疯卖痴脱险境/老谋深算,司马懿诛曹爽/铜钱的妙用/姐妹俩变相降价搞促销
上屋抽梯
【用计例说】项羽破釜沉舟败秦军/背水一战,韩信破陈馀/凤姐设套,尤二姐吞金/洛克菲勒的贷款诱饵
树上开花
【用计例说】屡设巧计,田单破燕军/春申君命丧李园之手/秦王“树上开花”统天下/利用总统大做广告的书商/服装行业的三强联手、优势互补
反客为主
【用计例说】诸葛亮智激周瑜联吴抗曹/联回纥,郭子仪抗敌兵/林教头火并王伦/八字保住乌纱帽
败战计
美人计
【用计例说】刘邦巧用“美人计”脱险/貂蝉献色,吕布董卓反目为仇/英雄一世,洪承畴难过美人关
空城计
【用计例说】单枪匹马,赵云退曹兵/临阵布疑,飞将军巧脱虎口/张齐贤因变生变退敌兵/松下不动声色渡难关/核武器面前的较量
反间计
【用计例说】扬州移兵,韩世忠计惑金兵/苏联“蒋干”中计/硅谷热闹上演间谍与反间谍大战
苦肉计
【用计例说】最不值当的“苦肉计”/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岳飞大战朱仙镇
连环计
【用计例说】巧使连环,王允除董卓/高价买卖陷阱
忐为上计
【用计例说】楚庄王灭庸国/戴高乐出走救法国/保存实力,东山再起的日立公司
下篇 孙子兵法
始计篇
【用计例说】
越灭吴之战/李渊定鼎关中/
收垃圾得法宝,靠信息发大财/
重福利公司得发展,花小钱亨利赚大业/
原告蛮横无理玩敲诈,律师不经意间破天机
作战篇
【用计例说】
襄阳之战·顺昌之战·郾城之战/
万历三大征之出兵朝鲜/
尤伯罗斯以会养会,奥林匹克盛况空前/
马助理盯上菲亚特,葛厂长抢做网球鞋
谋攻篇
【用计例说】
晋楚城濮之战/烛之武退秦师/靖难之役/
兵不血刃当皇帝,不放一枪占巴黎/
小老板从小做大,“步步高”步步高升/
推销员知己知彼,营销业大有学问/
爱德集团遭冲击,上下一心获生机
军形篇
【用计例说】
田单复齐/秦赵邯郸之战/
淝水之战/蒙古窝阔台攻金三峰山之战/
莫里哀顽强拼搏,小演员终成大师/
烟台啤酒巧胜英法,中国品牌霸占上海
兵势篇
【用计例说】
官渡之战/刘裕灭南燕与后秦/
李世民灭郑之洛阳、虎牢之战/
海尔服务甲天下,大妈广告传全国/
两兄弟出奇制胜,小公司名声大噪
虚实篇
【用计例说】
齐魏桂陵、马陵之战/
成吉思汗西征花刺子模/
雅克萨之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确面对方可成功/
独辟牛仔服装新天地,李维顺应市场赚大钱/
闻一多借“雨”发挥,纪念会顺利进行/
雀巢行剑走偏锋,三步“走”来大市场
军争篇
【用计例说】
刘秀攻蜀之战/松锦之战
九变篇
【用计例说】
晋齐鞍之战/周亚夫平七国之乱/
黄天荡之战
行军篇
【用计例说】
关羽水淹七军/东西魏沙苑一渭曲之战/
萨尔浒之战
地形篇
【用计例说】
井陉之战/成皋之战/
雍丘、睢阳之战/采石之战
九地篇
【用计例说】
巨鹿之战/李想奇袭蔡州/襄樊之战/
明宁远保卫战/太平军北伐之战
火攻篇
【用计例说】
火烧博望、新野/赤壁之战/火烧连营
用间篇
【用计例说】
皇太极用间杀袁崇焕
苏代点离间之火乱秦
战国后期,秦猛将自起(武安君)在长平一战中,创下了歼敌40万大军的纪录,大败赵军。接着,他又拿下赵国的17座城池,杀到国都邯郸附近,赵国的城墙指日可破。赵国情势危急,国内一片恐慌。不想当亡国奴的赵王与群臣商议,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表示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之急。无计可施的赵王决定依计而行。
经过一番准备,苏代带着厚礼到成阳拜见应侯范雎,开始对范雎吹耳边风:“长平一战,赵括被活捉还做了刀下鬼,现在邯郸也不保了,白起军的气势很盛呀。您想一想,赵国一旦灭亡,秦王就要称帝。白将军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肯定会被秦王当成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那您到时候的处境我很担心呀!您现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将来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再说像白起这样不好相处的人,将来一旦得宠,您的日子还能好过,所以最好不要让他再得到灭赵的功劳。”苏代一番煽阴风,点鬼火,把范雎心里说得七上八下的,没了主意,倒向苏代求对策。苏代乘机说:“赵国已很衰弱,需要好好休整,不如暂时宣谕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范雎果然如此去向秦王吹风了。糊涂的秦王依了此计,结果,以赵国献出6城而休战。
胜仗正打得过瘾的白起突然被召回,心中老大不痛快,后来知道是应侯范雎的建议,表面上无可奈何,但心里结下了冤仇。两年后,秦王又发兵攻赵,白起此时正闹病呢,不能出征了。于是改由王陵率10万大军前往。这时赵国已不同往日了,老将廉颇出马,严防死守,秦军久攻不下,气得秦王吹胡子瞪眼。恰巧这时白起病好了,于是秦王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白起听后说:“现在赵国的统帅廉颊,精通战略,不是当年乳臭未干的赵括可比了,再说,两国已经议和,现在进攻,会失信于诸侯。所以,这次我也无能为力。”秦王又派范雎去动员白起,白起便装病不搭理。看到白起如此不给面子,秦王赌气地又派王陵攻邯郸,但连攻5个月也没有攻下。秦王只好又令白起挂帅,白起却假装病重,拒绝出征。秦王的面子这下挂不住了,把白起炒了鱿鱼,赶出咸阳。这时范雎还不放心,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肯定是秦国的祸害。”秦王一听,赐白起自刎。可惜曾为秦国当牛做马立下赫赫战功的白起,因中了挑拨计而落此下场。
诸葛亮未折一兵得渔翁之利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算计到周瑜必乘势攻南郡(今湖北江陵东北),而且他还料定曹操也知晓这个情况,于是开始布置“隔岸观火”之计。实际上最想得到南郡的人是诸葛亮,但他不会和曹操真刀真枪。诸葛亮觉得要取南郡,设鹬蚌相争、从中渔利之法最好,既可不战而夺地,又可让周瑜没话说。
曹操顾不得修一下在赤壁之战中被烧焦了的胡子,急令曹仁持破敌之策固守南郡。诸葛亮为周瑜打气:“快去打呀快去打呀,将军是常胜将军,是智慧的化身,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是你进攻的最好时机啊……”一席话说得周瑜飘飘然,于是他就率领众多将士气势汹汹地杀将出去,与曹仁拼命厮杀。诸葛亮则派赵云伏于南郡城郊,他算定,无论哪家得胜,必会追击对方,伏兵即可乘势夺城。后来吴将甘宁打败曹仁,果然挥兵掩杀,周瑜等大队人马在后,埋伏在城郊的赵云已乘机夺占了南郡。然后诸葛亮又以南郡兵符星夜诈调荆州守军来援,却教张飞又乘机袭了荆州。接着他又用兵符去襄阳诈称曹仁求救,诱曹兵出援,关羽又乘机袭取了襄阳。至此,诸葛亮未折一兵而得南郡、荆州、襄阳三郡。周瑜拼命厮杀,却一无所得。
《三国演义》所描写的诸葛亮使用的这一连串的隔岸观火、乘机取利之计,真可谓是环环相扣、妙不可言,读后足可使人拍案叫绝。掩卷而思,又可使人举一反三,益智增慧。
英迪拉智坐总理宝座
英迪拉·甘地从出生起就注定她不同寻常的人生之路,她是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之女。她遗传了父亲的很多优秀基因,也走上了从政的道路,并在1966年当选为印度总理。
不过,这个位置对她来说是来之不易的,因为她的政治旅途一直就不平坦。当年1月,印度总理夏斯特里突然去世。消息传出,印度政坛各派纷纷摩拳擦掌,准备把新总理职位一举拿下。
当时,英迪拉就其政治实力而言,算不上强大。最具竞争力的是国大党最有资历的德赛和代总理南达。但英迪拉很有角逐的决心。如何打败强劲的对手呢?经过和幕僚们冷静的分析,英迪拉决定等到政敌们两败俱伤时再予以出击。主意已定,她表面对竞选无动于衷,暗地里却静观形势的变化,等待时机到来。
一切都在英迪拉的预料之中。对手们的弱点都暴露出来了,骄横固执的德赛,以唯一候选人的身份自居,他的这种表现伤害了党内擅长于幕后操纵的辛迪加派的感情。有势力的辛迪加派对德赛的表现很不满,决定阻止德赛上台,并开始物色新的候选人。当时的代总理南达也不甘示弱,四处奔走,为其升任正式总理摇唇鼓舌,与政敌明争暗斗。各派争斗愈发激烈,互相攻击,各不相让。
静观其变的英迪拉由于没有趟入这场混水,因而政坛各派无人向她发难。在公众心目中她仍是一个有谦恭风范的政治家。就在人选难定的情况下,英迪拉不失时机地开始行动。她凭借尼赫鲁之女的有利身份,党内各派及社会舆论对她无恶感等有利条件,施展其卓越的政治才华。她说服了辛迪加派和担心专横的德赛上台的人,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接着,她又利用政治手腕把国大党的多数党员笼络在自己的麾下。经过辛迪加派的疏通,国大党执政的10个邦的首席部长表示愿意支持英迪拉。南达见称雄政坛无望便退出了竞选。唯有德赛欲与英迪拉决一死战。德赛对英迪拉大肆攻击和谩骂,意在抓住英迪拉反击时露出的破绽而大做文章。而英迪拉仍然保持谦和的风度,舆论大加赞赏。
结果英迪拉在几乎一边倒的优势中当选为印度总理。
复印机厂相机行事坐收渔利
一架豪华客机徐徐降落在东南亚某国首都机场。从机上走下一位个子不高、穿着讲究的中年男子,他就是日本富士现代办公用品公司驻该国的业务代理加藤先生。
此次前来,他肩负着一项重大的使命,即与该国的恒达公司签订一个有关进口日本某型号复印机的合同。复印机在这个经济刚刚起飞的国家还完全是个新事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占领这一市场对公司的前景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走出机场,加藤先生却惊奇地发现,恒达公司并没有如约派人来接他。加藤先生以自己多年在商海中摸爬滚打积累起的经验,敏锐地觉察到事情有变。他来不及细细思考下去,迅即叫了出租车赶往恒达公司。
果然,恒达公司的老板见到他只是冷冰冰地抛过来j句话:“对不起,加藤先生,我公司已有新的打算,不准备签订这项合同了,很遗憾。”说完,一摊手走开了。面对这迎面而来的打击,加藤先生黯然神伤。想到临行前公司老板的嘱托,加藤先生果断决定,不能再沮丧、抱怨下去,唯有冷静头脑,振奋精神,查清事实真相才能解决这个大问题。
在他看来,恒达公司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复印机这个大生意不做,无缘无故松开牵着财神爷的手。那他们现在拒绝签合同,又该作何解释呢?难道又有了新主顾?对,很有这个可能。哪儿的呢?其他国家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就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复印机来说,只有日本产品才是一流的,恒达公司绝对不会见利忘义,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及信誉着想也不会贪图便宜买进现已淘汰的产品。那么,与恒达公司做生意的肯定也是一家日本公司。
他们是以什么样的优惠条件吸引恒达公司更张易辙、舍此适彼的呢?所有这些问题都要一一搞清楚。
加藤先生理清思路,谋划好了行动方案。他首先向国内公司汇报了有关情况,并请公司协助查清事情原委。不久,公司有了回音,证明国内确实有一家公司从中作祟,暗中与恒达公司取得联系,要为其提供价格更低、性能更高的某型复印机,致使恒达公司改变初衷并拒绝签合同。
目前,要战胜竞争对手,需立即着手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赶在对方前面尽快与恒达公司签约;二是立刻与厂家联系,无论如何都要取得某型复印机在该国的经销权。
作战计划已定,公司便兵分两路,仍由加藤先生负责与恒达公司签订合同,公司另派人马去厂家联系进货业务。
当加藤先生第二次出现在恒达公司老板面前时,还未等对方开口,他便开门见山地说:“总裁先生,别来无恙,我未约而至,您不会介意吧?我这次来是与您专门洽谈关于某型复印机的进口问题的,想您一定是感兴趣的吧?不错,此复印机确实比其他机子优越。所以,我们决定在这方面与贵公司合作,而且我还要高兴地告诉您,我们提供给贵公司的产品比贵公司前些天联系的那一家价格要低3%。”
听罢此言,恒达公司老板好生奇怪,“怎么只短短的3天,这个日本人就什么都知道了?不过,这与自己又有何关系呢?只要有利可图,和谁做生意还不一样?既然富士公司价格比那家公司优惠得多,我又何乐而不为呢?”他马上笑容满面地上前与加藤先生握手成交,并随即签订了进口1500台此机的合同。
待合同一到手,加藤又马上飞回日本,找到复印机生产厂家。其实厂家早已从近日富士公司不同寻常的举动中发现了问题,经过调查才知道他们在与另一家公司争夺复印机客户及东南亚的独营权。厂家暗自高兴:看来自己发大财的机会来了!他们明明知道富士公司急于促成此项生意,为从中渔利,便对来者不慌不忙地解释:因与其他公司达成协议,授予其在该国的经销权,为了自己的信誉,表示不能再与富士公司签约或干脆顾左右而言他。藤野先生当然知道其用意,便告知对方:富士公司已拿到合同,抢先占领了该国市场,请厂家把复印机及辅助材料与设备的经销权授给富士,富士愿意把其进价全部再加一成。
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复印机生产厂家认为近来一段时间的“坐山观虎斗”好戏该收场了。现在对方出价已足够高了,超过了自己的预期目标,若不趁势取利,恐怕“时不再来”。于是,他们便爽快地答应与富士公司签约。
当然,精明的商人也不会吃亏,他高买低卖复印机倒赔的几百美元也从随后高价卖出的辅助材料与设备中得到了补偿。
◇简评
此计的精义是:缓和敌人外部矛盾,使其内部矛盾凸显,从而达到令其自败的目的。
在失控、脱序的局势中,作壁上观往往是最佳的策略。《孙子兵法》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而止。”领导者、政策执行者不可意气用事,合于利才采取行动,不合于利就要观望。
观望,可以等到竞争者两败俱伤,此时便是最佳的介入点。企业竞争、商场规则亦如此。在现代的经营活动中,利用此计主要是在国内外市场激烈的竞争之中,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等待有利的时机一举进入,趁机占领市场。
运用此计应该注意的是:对敌方的矛盾判断要准确,并且最好还要创造条件,促使敌方内部加速分裂,矛盾激化,相互倾轧,势不两立。
P52-55
《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
《三十六计》作为我国古代一部讲述战争谋略的智慧读本,一经问世就受到兵家的关注与推崇,素有兵法、谋略奇书之称。它所体现的朴素的军事辩证法和所叙述的切实可靠的谋略计策,成为古代兵家行军作战的决胜宝典,是中国人无形的“智慧长城”,对后世影响深远。今天,三十六计已远远超出军事斗争的范畴,被广泛用于政治、商业、人生等各种领域,成为人们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孙子兵法》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其作者是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该书大致成于春秋末年,共分13篇,总计5900余字,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也是世界现存的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如今,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不但广为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学习和运用,而且被众多哲学家、文学家和企业家所借鉴,其思想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指导和成功指南。
可以说,《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人人都在读,在国内外的军界、政界、商界以及职场中广为流传,但真正能领悟其博大智慧,并把它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以获取成功的人却并不多见。“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的精髓在哪里?怎样在具体的做人做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智慧?本书即是讲解如何在工作、生活中灵活运用“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的理想读本。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的精神实质;以谋略故事为例解加深读者的感受和思悟,便于读者更好地领悟这两部经典的深刻内涵与博大精深,从中汲取营养,启迪智慧,成就人生。此外,本书在原著基础上还增设了计名探源、解语注释、原书按语、按语阐释和用计例说等栏目,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等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丰富原著内涵,为读者扫除阅读与理解障碍,使读者在充满时空场景感的历史长廊中领略杰出军事家的必胜智慧。
在这里,我们详细阐述了每个计谋的适用情况及其优势所在,教会读者在现实生活中见机行事,娴熟地运用《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中的策略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灵活应对各种局面,成为生活中的强者,获得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