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英启所著的《培根:真实与假相的故事》是一本让孩子能读懂、能体会的哲学普及读物。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选取孩子生活中的爱好、经历,把哲学家复活,放在孩子的身边,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进行思想交流,将哲学家培根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用非常简明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一听就能明白,就能对这些哲学家有所认识,感到他们很亲切。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可以从中感悟到不同的生活道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培根(真实与假相的故事)/有趣的哲学启蒙书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作者 | (韩)康英启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康英启所著的《培根:真实与假相的故事》是一本让孩子能读懂、能体会的哲学普及读物。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选取孩子生活中的爱好、经历,把哲学家复活,放在孩子的身边,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进行思想交流,将哲学家培根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用非常简明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一听就能明白,就能对这些哲学家有所认识,感到他们很亲切。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可以从中感悟到不同的生活道理。 内容推荐 康英启所著的《培根:真实与假相的故事》试图以族类的假相、洞穴的假相、市场的假相、剧场的假相四种假相为中心向我们揭示培根的伟大哲学思想。《培根:真实与假相的故事》中的故事围绕因意外事故致残的叔叔和三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展开,通过三个孩子与残疾人叔叔接触的过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受到假相或偏见的影响。 目录 卷首语 楔子 一 好奇的三兄弟 1.“鬼屋” 2.“拔不掉的钉子” 3.凌霄花盛开的院落 4.一知半解 ·哲学放大镜 二一定要揭开谜底 1.翻墙而入 2.“鬼屋”的真相 3.亲切的叔叔 ·哲学放大镜 三培根四种假相的故事 1.神杆 2.四种假相 3.我们的秘密 ·哲学放大镜 四理性认识 1.制作神杆 2.做鸟儿 ·哲学放大镜 尾声 综合论述题 综合论述题题解 回头看培根 试读章节 越过高墙看院子,只能看见院子里的大树。不管你跳得多高,也不管你脖子伸得多长,谁都看不到院子里的其他什么东西。围墙里面寂静无声,似乎这所房子已经荒废了很久。冬去春来,年复一年,花开花谢,草木枯荣,这所房子依然如故。 但是我们相信那个房子里面一定有什么秘密。有人说,他们听到过从里面传出来的“咕噜噜咕噜噜”的声音,还有人说自己亲眼看到过草木的缝隙里透出微弱的灯光,但是谁也没亲眼见过有人从那个院子里出来。到底有没有人住,谁都不敢保证。只是小朋友们认为房子’里面住着鬼神。 可如果真有人住,不可能那么长时间一直大门紧闭。再说,谁也没进去点灯,怎么会有灯光从里面透出来呢?不是鬼火又是什么?小朋友们管那儿叫“凶宅”“鬼屋”“怪物住的地方”,他们每次从门前经过都浑身起鸡皮疙瘩,觉得毛骨悚然。但是我们勇敢的三兄弟每次集合都选在那里。我们三个兄弟约定见面时,从来都是只说见面的时间不说见面的地点,因为地点是永远不变的,就是那座“鬼屋”门前。 我们把那座“鬼屋”定为见面的地点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为了让小朋友们知道,我们三兄弟不是胆小鬼。其实说心里话,我们也发怵,茂盛的大树和疯长的野草被风一吹便会发出刷刷的响声,就好像女鬼在发出凄凉的哭泣声。下雨时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就好像里面有小鬼在走动。 第二,是那里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景。城市里以前带花园的老房子都被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前面没有花园,也看不到花草树木四季变化的风景。但是“鬼屋”就不一样了。宽敞的院子里面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茂盛的野草。草木虽然没人修剪,却另有一派自然风景的美丽。特别是仲夏时节,凌霄花的藤蔓爬满了围墙和大门,开出灿烂夺目的花朵。 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凌霄花吧。凌霄花就是像爬墙虎一样在墙壁或大树上攀援伸展的藤蔓植物,一旦朱红色的喇叭花一排排、一簇簇地盛开,其景象就特别壮观,来往的行人不管是谁都要驻足观赏一会儿。 我们三兄弟特别喜欢凌霄花,因为凌霄花给人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在乡下,每家每户的围墙上都爬满了凌霄花,这些可爱的凌霄花都伸长脖子,热情地向过往的行人打招呼。可惜这种花在城里不常见。 哎呀,对了,各位同学是不是很想知道我们三兄弟到底是谁啊? 我们是现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姜浩哲、白镇亨和金钟会。我们是四年级的时候认识的,见面的第一眼就觉得彼此是意气相投的人,不只是脾气相似,而且爱好也基本相同。我们特别喜欢观察新事物,发现新问题。只要一有时间,我们仨就一起去捉昆虫、做实验,碰到不懂的问题就查百科辞典。所以,我们比别的小朋友知道得更多。我们在学校的学习成绩算不上特别好,只是比别的孩子多懂得一些常识而已。 最近一段时间最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是那座神秘的房子,就是被大家称作“鬼屋”的那座房子。但喜欢观察新事物,勇于发现新问题不就是我们三兄弟的特点吗?,除了我们三兄弟,还有谁有胆量去那座阴森恐怖的房子里探险呢? P5-7 序言 孩子和大师之间的桥梁 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人的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至大无比。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明白、欢欣、宁静的;没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糊涂、烦恼、躁动的。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所谓智慧,就是能想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唯有这样,才会懂得如何做人,从而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优秀的人;也唯有这样,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种价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从而真正获得和感受到幸福。 哲学对于人生有这么大的意义,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走近它、得到它呢?我一向认为,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直接阅读大哲学家的原著,最好的哲学都汇聚在大师们的作品中。不错,大师们观点各异,因此我们不可能从中得到一个标准答案,然而,这正是阅读原著的乐趣和收获之所在。一个人怎样才算是入了哲学的门?是在教科书中读到了一些教条和结论吗?当然不是。唯一的标准是看你是否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生信念。那么,看一看哲学史上诸多伟大头脑在想一些什么重大问题,又是如何进行独立思考的,正可以给你最好的榜样和启示。 常常有父母问:让孩子在什么年龄接触哲学书籍最合适?我的回答是:顺其自然,早比晚好。顺其自然,就是不要勉强,孩子若没有兴趣,勉强只会导致反感。早比晚好,则要靠正确的引导了,方法之一便是提供足以引发孩子兴趣的适宜读物。当然,孩子不可能直接去读原著,但是,我相信,通过某种方式让他们了解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家的基本思想,仍然是使他们对哲学真正有所领悟的必由之路。 正是基于这一想法,我乐于推荐黄山书社出版的《有趣的哲学启蒙书》系列丛书。这套丛书选择了东西方哲学史上50位大哲学家,以各人的核心思想为主题,一人一册,用讲故事做诱饵,一步步把小读者们引到相关的主题中去。我的评价是,题材的选择颇具眼力,50位哲学家几乎囊括了迄今为止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最重要影响的精神导师。故事的编撰,故事与思想的衔接,思想的表述,大致都不错,水平当然有参差。我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韩国的儿童教育学家和哲学家极其认真地做了这件事,在孩子和大师之间筑了一座桥梁。对比之下,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应该感到惭愧,但愿不久后我们也有原创的、高水平的类似书籍问世。 周国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