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14“雄猫”战斗机问世的那个时代,它是世界上拥有最先进的气动布局、拥有最强劲的雷达射控系统、拥有最强大的武器系统的“超级战斗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对手”能挑战其地位。彭俊、耿志云所著的《凌云壮志(F14雄猫战机传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具体地讲述了F-14“雄猫”战机的设计、生产,在实战中的表现,及其著名中队的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凌云壮志(F14雄猫战机传奇)/经典战史回眸兵器系列 |
分类 | |
作者 | 彭俊//耿志云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F-14“雄猫”战斗机问世的那个时代,它是世界上拥有最先进的气动布局、拥有最强劲的雷达射控系统、拥有最强大的武器系统的“超级战斗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对手”能挑战其地位。彭俊、耿志云所著的《凌云壮志(F14雄猫战机传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具体地讲述了F-14“雄猫”战机的设计、生产,在实战中的表现,及其著名中队的故事。 内容推荐 《凌云壮志(F14雄猫战机传奇)》简介:F-14“雄猫”战机是格鲁曼公司为美国海军设计生产的双发重型舰载战斗机。于1970年试飞,1972年开始装备海军。日后成为可变后掠翼战机设计的经典。 F-14“雄猫”战机以其超酷绝美的造形。强大的战斗力而受到全球军迷的喜爱。挂载不死鸟导弹的F-14战机,是20世纪70年代直至2006年美国航母制空的利器。到21世纪初,由于美国全球战略的转变,它才为“超级大黄蜂”战机所取代。彭俊、耿志云所著的《凌云壮志(F14雄猫战机传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具体地讲述了F-14“雄猫”战机的设计、生产,在实战中的表现,及其著名中队的故事。 目录 第一章 F-14“雄猫”发展史 第二章 F-14“雄猫”作战史 第三章 F-14“雄猫”中队史 附录一:格鲁曼的“猫群”——格鲁曼航空工业公司简介 附录二:与F-14相关的机构 附录三:F-14涂装欣赏 附录四:F-14诙谐布章赏 附录五:戏里戏外话“雄猫” 附录六:F-14常见问题Q&A 试读章节 ●机身 F-14为双座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其气动力布局采用美国航空航天总署(NASA)在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提出的双发双垂尾可变后掠上单翼设计,后来发展的F-15、Su-27、MiG-29等美苏主力战斗机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这种双垂直尾翼、双发动机舱分列机身两侧的基本设计。F-14出于减重的目的大量使用了钛合金材料,占到了全部结构件的24.4%。此外,F-14还使用了39.4%的铝合金、17.4%的钢材和4%的复合材料,其机体的设计疲劳寿命为6000飞行小时。 “雄猫”的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采用机械加工框架、钛合金主梁以及轻合金应力蒙皮。机身扁平,后机身从前至后逐渐变薄,纵向呈翼剖面状,这样的机身结构可以起到减少阻力、增加升力的作用。整个机身可分为三段:前机身由机头和座舱组成,装有雷达、航电和主要的飞行操控设备;中机身主要是简单的盒形结构,设有机翼的中央翼盒和储存燃料的整体油箱;后机身主要包括发动机、垂尾、平尾、腹鳍、减速板和拦阻钩等部分。 F-14机头使用直径很大的玻璃纤维做的雷达天线罩,主要是为了容纳大直径的雷达天线,在机头长细比上作了折中。由于飞机在海上使用,维修是在甲板下很拥挤的机房内进行,所以其雷达维修都不是向前拉出和折下来的,而是把雷达罩的铰链设在机头的上方。电子设备大部分都在前机身段,主要包括自动飞行控制、导弹控制、电子对抗、武器管理等设备,它们的重量与安装在后机身段主要重量的发动机形成全机平衡。 座舱采用串行双座式设计,可以安装附加装甲。前座舱为飞行员,主要负责飞机的飞行操作、导弹发射等,后座舱为导航员,主要任务是进行飞行导航、雷达操作和电子对抗等。因为F-14要进行空中缠斗和着舰等动作,所以对座舱前视角和左右前后视界的要求非常高。座舱盖分两部分:前面挡风玻璃厚31.75毫米,重18公斤;后面是定向航空有机玻璃制成的座舱盖,通过其后的铰链控制向后开启。 前舱有操纵杆、脚踏板、发动机操纵系统等设备,前仪表板最容易看到的是平显(平视显示器)、空战机动板、陀螺仪和水平姿态仪等。后舱未设置飞行操控设备,舱内前左、右仪表多半是用来显示发射导弹、电子对抗、导航和情报信息等。飞行员和导航员座席都配备有马丁贝克GRU-7A型“零-零”(即零高度、零速度)弹射座椅(后改用马丁贝克的MKl4型海军航空人员通用弹射座椅,靠近头部的拉环被取消),前后两个座椅的差别仅在于弹射火箭助推器喷嘴直径的不同。在进行紧急弹射时座舱盖会被整个向后抛出,飞行员与领航员的座椅会分别偏左、偏右弹射而出,其中领航员的座椅会先弹射,大约经过0.4秒的延迟后再弹射飞行员座椅,这样可防止后座受到前座弹射时产生的火焰的灼伤。 F-14的机身设计中最独特之处就是其背部结构复杂的大型中央翼盒(Wing Box),由中翼的前、后梁和翼肋构成,其最外侧是转轴耳接头,与可变翼翼根转轴相连接。翼盒是可变后掠翼结构的重点之所在,也是整个飞机的重心之所在,因此随之而来可能存在的超重问题就必须由材料的选择来克服。由于钛合金的强度/重量比、硬度等指标远较钢质材料要好,所以整个翼盒结构就由钛合金打造而成。但钛合金的加工用普通焊接方法相当的困难,所以格鲁曼公司专门发展了一套真空电子束焊接技术,所得的焊接强度只比均质的合金板低3%而已。除了翼盒使用钛合金以外,主翼上下方的应力蒙皮也是钛合金材质的,用以承受掠动时剧烈变化的应力。复合材料的应用包括雷达罩、水平尾翼、风挡、座舱罩与机腹蒙皮等,其中水平尾翼上首次采用了硼纤维/环氧基复合材料,拥有比碳纤维材料更好的韧性和更大的抗疲劳强度。 “雄猫”的发动机短舱宽间距布局虽然增大了干净构型下的摩擦阻力和震波阻,但是在挂载武器的时候却可以借由适形挂架挂载AIM-54导弹,以及借由机身半嵌方式挂载AIM-7导弹,比起完全外挂武器减少了相当多的飞行阻力。发动机舱的内壁为钛合金,外壁为铝,上壁是固定的,下壁有两个舱门,可供发动机的维修与拆装使用。发动机舱内有两个主要的隔框:前框用来连接垂尾的前梁和平尾作动筒;后框则连接垂尾后梁和平尾转轴。 F-14的尾翼由双垂直尾翼和差动式全动水平尾翼组成,其中前者是在计划研制后期才决定采用的,具有极佳的大攻角飞行稳定性和作战生存性,搭配一对高展弦比的腹鳍,可进一步提高飞行稳定性。略向外倾的双垂尾,可使飞机在大攻角飞行状态下不易受到机身涡旋气流的影响,并能提高飞机的战场生存率。机身下高展弦比略向外倾的双腹鳍,在某些飞行状态下比垂直尾翼更能提供飞机所需的稳定性,在侧滑时也抵消一部分垂直尾翼所造成的扭矩,减轻机身G力负荷。 差动式全动水平尾翼的偏角范围为+15度到-35度,它主要控制飞机的俯仰,并在主翼后掠角大于50度时充当副翼使用,控制着滚转运动。而在后掠角度小于50度时,平尾则与扰流器配合控制滚动。 后机身上部有1块、下部有2块减速板,电控收放操作,可偏转34度,但在飞机着舰使用拦阻钩时,则下部左、右减速板只能偏转18度。机身尾部安装的拦阻钩是海军舰载飞机必备装置,钩杆长2.6米,杆上用一个液压缓冲器连接在机身上,并有一收起作动筒,收上后有锁固定。拦阻钩使用220KSI钢制成,可承受676360牛顿的冲击力。 由于降落在航空母舰飞行甲板时的冲击能量惊人,F-14配备有与A-6攻击机类似的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主起落架向前收起时机轮翻转90度收入发动机进气道下部,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机身舱内。机轮为无内胎轮胎,内充加压氮气。前起落架为双轮式,并装有前轮转弯机构。 ●机翼 F-14在飞行时,机翼后掠角度的变化范围为20-68度,最大改变角速度为7度/秒。当F-14停放在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时,机翼的最大后掠角度可达75度,可大幅减少甲板占用空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雄猫”的机翼掠动是由机上的中央大气数据电脑(CADC,Center Air Data Computer)根据飞行状态(高度和Mach速度数)自动调整的,而同时期的可变后掠翼战斗机大部分都是飞行员手动控制的。 P12-15 序言 很久很久以前,大自然母亲为鸟儿准备了可变后掠的翅膀。从此以后,鸟儿在它的帮助下就能够自由地在天空中飞翔,可以进行快速的转弯,可以进行节省能量的滑翔,可以进行高速的俯冲,可以进行短距离的降落。 可变后掠翼是上天的恩赐,是大自然最伟大的杰作。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如果鸟儿长的是一对固定翼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它将变得更重; 它需要消耗更多的食物; 它将要费好大的劲才能转弯; 它将飞不远; 它降落时的速度会非常快; 它需要一个更大的巢来栖身。 必须承认的是,我们“雄猫”的可变后掠翼是对鸟儿的完全复制,我们只是希望大自然母亲能够理解这种复制是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真诚赞美。 我们认为,可变后掠翼是天生为鸟儿准备的! ——格鲁曼 1970年12月21日的午后,美国纽约长岛格鲁曼公司卡维顿试飞基地,一架体形庞大的战斗机缓缓地在飞行跑道上开始发动起来。是的,它就是格鲁曼公司的杰作——F-14“雄猫”重型舰载战斗机,日后成为了可变后掠翼战斗机设计的经典。在格鲁曼公司首席试飞员鲍伯·史密斯和专案试飞员威廉‘米勒的共同驾驶下,F-14战斗机在太阳落山之前进行了约半个小时的首次空中飞行测试,然后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这次成功的试飞标志着F-14专案开始全面实施,同时也标志着美国海军航空兵一个长达三十余年的“雄猫”时代的开始。 在F-14“雄猫”战斗机问世的那个时代,它是世界上拥有最先进的气动布局、拥有最强劲的雷达射控系统、拥有最强大的武器系统的“超级战斗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对手”能挑战其地位。即使是到了最后的岁月,F-14“雄猫”战斗机被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所取代,也并不是因为“技不如人”,而是在新的世界格局之下美国军队的作战思想相对于冷战时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冷战产物的F-14也已经没有了存在下去的必要。 作为第三代战斗机中最早投入使用的“雄猫”,第一个走下历史舞台也没有什么可丢脸的,相反它像一个武林高手,闯荡江湖多年却最终孤独求败。跟前几代战斗机相比,性能上的不足反而并不是其退役的最主要因素,直到现在也没有多少竞争对手敢说对F-14占有明显优势。无论是反对还是支持“超级大黄蜂”的人,相信都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雄猫”可能是最好的舰载战斗机。而拥有F-14的时代,美国航母战斗群可能是最令人望而生畏的。 在F-14“雄猫”战斗机退役之际,为了向这一伟大的人类智慧的创造物致敬,“F-14主题中文站”(www.Tomcat521.com)聚集数十位资深“猫迷”耗费近一年的时间撰写完成了本书。在我们的眼中,F-14已经不再单纯只是一种战争工具,而是深化成了一种战斗机文化,相信读者阅读完本书后一定会产生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彭俊 2006年7月于华工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