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当代中国著名人物美德故事(第1辑)
分类
作者 陈晓光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陈晓光主编的《当代中国著名人物美德故事(第1辑)》选取的这些杰出人物,无一不对国家、民族有巨大贡献,也无一不深受社会的尊崇和爱戴。在这些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企业家,乃至普通劳动者的身上,既体现了立志勤学、爱国爱民、尊师敬业、勤劳节俭等传统美德,又凝聚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等时代精神。他们以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谱写着当代中华美德一个个动人的乐章。

内容推荐

《当代中国著名人物美德故事(第1辑)》是为中小学生而编的,但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孩子家长乃至其他社会公民来说,也不失为一部好读本。其意在此,其意也深。

陈晓光主编的《当代中国著名人物美德故事(第1辑)》选取的这些杰出人物,无一不对国家、民族有巨大贡献,也无一不深受社会的尊崇和爱戴。在这些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企业家,乃至普通劳动者的身上,既体现了立志勤学、爱国爱民、尊师敬业、勤劳节俭等传统美德,又凝聚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等时代精神。他们以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谱写着当代中华美德一个个动人的乐章。

目录

袁隆平百折不挠搞科研

许振超勇破世界纪录

卫士的忠诚

“一代神刀”吴孟超

播洒法律阳光的人

吴仁宝的故事

慈爱无垠霍懋征

无声舞者的快乐人生

鲁冠球美德故事二则

何达平坦坦荡荡行事做人

顾明远——选择耕耘,坚守一生

让国旗飘扬在法国上空

“鞋王”汪海的故事

刘彭芝——为梦想插上翅膀

他用爱托起了希望

陈吉红——华中数控的一支“标杆”

礼花一样的绚丽人生

让岁月见证忠诚

劳模宋明德的人生故事

少年张思民

中华赤子钟志华

振翅飞翔的沧州雄狮

让想像展翅飞翔

一身正气的好书记

“爱琢磨”的陶艺家

一路艰辛一路歌

仁者李铮

时刻把责任放在心上的人

魏书生——心诚智亦高

小裁缝迈向航天工程

一个爱讲奉献的人

焊花燃烧的青春最动人

问鼎“珠峰”

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人生

时刻想着群众

李希贵——敢于突破

范现国——为创新而求索

药海寻宝济世人

一份特殊的协议

勇闯难关的陈朴先

写满故事的人生

真人曹德旺

熊文清奋不顾身救旅客

环保先锋田桂荣

黄鸣——用太阳能感动世界

“爱心妈妈”史改梅

冯恩洪——创造奇迹的校长

做好每一件小事

水利专家王浩的故事

阳光照耀兴学之路

没有花边的“新闻”

有德乃盛

生命在事业中闪光

学会画“句号”

“高人”郭晋龙.

精心酿造美好品质

南极科学考察历险记

一片丹心只为民

丁祖诒和他的“第二希望工程”

一个有志者的人生足迹

化险为夷马宝山

林圣雄和一百所希望小学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李寿明心系嘉陵不忘本

牛根生情系“三农”

张双旺的名牌人格

好人康金环

一个慈善大使的爱心路

勤奋创新的王国泉

不怕挫折的刘玠

大庆精神映云霞

舍己救人的文花枝

井冈之子——王翔

心灵的彩虹

陶一山的登攀精神

冠军梁兵的故事

微笑天使李素丽

敢破敢立的张瑞敏

大爱仁心

妙手仁慈钟南山

“蓝领专家”孔祥瑞

试读章节

医德崇高 甘露普施病人

吴孟超的一双手,救治了无数病人,其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名流、海外人士,更多的则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农民。他对他们一视同仁.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才华和深沉的爱。

吴老总是亲自查房,在查房时他总是教医生们先把手在口袋里捂热,然后再去接触病人身体;每次为病人做完检查之后,他都顺手为他们拉好衣服,掖好被角,并把鞋子放到病人最容易穿的位置。

一天下午5时30分,吴孟超像往常一样开始查房。在一位刚动完手术的老人的床前,他停下了脚步。常期的肝癌病痛消耗了病人的血肉和精神,老人支持不住了,没有食欲,连稀粥都难以下咽。吴孟超握着老人瘦得皮包骨的双手,和蔼地说:“老人家,不吃饭可不行。一点不吃,怎么跟病魔斗争呢?”

吴孟超边说边端起稀饭,一勺一勺地喂着老人。平时走路都要带小跑的吴孟超,此时却像个慈爱的母亲,像哄孩子一样,耐心地哄着老人。老人终于张开嘴吃饭了。他一边吃,一边流着眼泪。二两稀饭,老人吃了半个小时,瘦削的脸上,重又现出生命的光泽。

“这个老人.八成是个百万富翁!”

“不是富翁.也得是个大官!”

病房里的病人,以及探望病人的家属,都在悄悄议论着。可直到这位老人出院结账时,大家才知道,他不过是上海的一个流浪汉。

在常人眼里。年过八旬的吴孟超可谓功成名就,该享享清福了。可是,吴孟超教授雄心依旧。他说:“我现在身体很好,一天做三台手术没问题!”不仅如此,他还要建成世界一流的肝胆外科研究基地.办出世界一流的肝癌研究中心,使中国的肝胆外科研究,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阅读提示】

有公正才有秩序,有阳光才有和谐。无论你长大后从事

什么工作,都要做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

1966年,宋鱼水出生在山东省蓬莱县的一个偏僻小村里。在农村长大的她,小时候常常坐在田间地头或是母亲织花边的房廊里.听大人们聊着家里家外发生的事:谁家被生产队少分了两捆柴.谁家儿媳妇受了婆婆的气……从生产队分柴、分粮中,她感受到公平、合理是老百姓最底层、最朴实的需要。她就想:“我要是能像包公那样,给他们排解纷争就好了。”1989年,她作为一个法律系的本科毕业生,走进了海淀法院的大门,实现了自己当一名法官的夙愿。

在法庭上,宋鱼水从不尖酸刻薄,咄咄逼人,而是轻声细语,还时不时带出点山东口音。但是,她依靠准确地认定事实,恰当地运用法律,显示出司法的巨大威力,让法律的阳光去照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我把公正献给你

宋鱼水刚担任经济庭副庭长的那年冬天,老家突然来了一个亲戚,找宋鱼水帮忙。

看到老家的人,宋鱼水挺高兴的。心想:老家的人来到北京,一定要好好招待他们,想办法让他吃好,玩好。但谁知,老乡一开口,却让宋鱼水犯了难——

原来,这个亲戚所在的企业有一个案子,正好就在宋鱼水所在的经济庭。案情大致是这样:这家企业委托北京海淀区的一个广告公司在电视台播出广告,但电视台没有在约定的时段播.并且播出的次数也大大减少。所以,当广告公司催要剩余的广告费时,老家的企业觉得吃了亏,不愿再出钱,结果被广告公司起诉到了法院。企业领导知道他和宋鱼水是亲戚,就委托他到北京去说情。亲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宋鱼水讲了一遍后,说道:“鱼水,这事你就关照关照吧,让我回去好做人。”

在宋鱼水看来,家乡来人,难得求自己一次,本应该帮忙。如果是其他的事,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去办:如果自己是律师,也会竭尽全力去帮助诉讼。可是,她是法官,她不能因乡情而影响司法的公正。宋鱼水心里很矛盾,也很难受,真不知道和老乡说什么好。看到宋鱼水这样的为难,那位朴实而又通情讲理的亲戚说了这么一句话:“要是真让你为难就算了。我要做人.你更要做人.我不会怪你。”

这句话使宋鱼水心中充满了歉疚和感激。

后来.老家的企业输了官司。输在当初很多说好的要求没有落在纸面上。

通过这件事,宋鱼水看到:大多数老百姓托人情,只是希望得到一个公正的判决。只要公正,老百姓是会理解的。

我把真诚献给你

“能坐下来,能听进去”,“宽容、理解、耐心和尊重”,这是宋鱼水在审判实践中练就的职业品格。

有一家电子租赁公司,经宋鱼水的手打过两场官司,一胜一败。他们第三次打官司时,正巧还是宋鱼水承办。

经审理查明,该公司出资30万美元,按照南方某电视机厂的要求,买了一套显示器生产设备.租给他们使用。但电视机厂长期拖欠租金。租赁公司要求该厂偿还22万美元的租金、逾期利息及罚息。同时,还要求担保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当时,这类融资租赁的案子很少,法律规定也比较原则。如何适用法律?宋鱼水到处请教,收集信息,还专门买了相关的书籍资料,认真阅读、研究。最后判决:电视机厂偿付租金和逾期利息,驳回租赁公司要求罚息和担保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的诉讼请求。

判决后,这家租赁公司有些难以接受。代理人拿着法律条文、司法解释找到宋鱼水询问。宋鱼水不厌其烦,一条一条地耐心解释,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临走时,这位代理人说:“在你这儿打官司不是一次两次了,还真是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明明白白。”

两天后.租赁公司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了海淀法院,上面写着八个大字:“辨法析理,胜败皆服”。

我把勇敢献给你

宋鱼水说过:“在危险面前,我不是天生的无所畏惧,而是因为我有追求和维护正义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给了我勇气和战胜邪恶的胆魄。”

1996年夏天,宋鱼水受理了一件与外省市人有关的案件,被告是某地的陈某。法院曾多次向陈某邮寄起诉书,都没能通知到本人。如果总是找不到被告当事人,就会耽误后续的很多工作。为了案件的进一步审理,宋鱼水便带着书记员,按照原告提供的地址来到该地。

由于时间紧迫,宋鱼水决定进行“夜抄”。凌晨一点钟左右,宋鱼水和书记员来到了陈某住所。敲开门后,果然见到一位形同原告描述的中年男子。

“我们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有公司在我们法院已经起诉了你,我们是来向你送达起诉书的。”宋鱼水单刀直入,说明来意。

出乎意料的是,陈某不仅坚决不收法院送达的起诉书,而且还表现得非常恼怒。一进门,他就“命令”宋鱼水他们脱鞋,并且说:“别弄脏了我家的地毯!”紧接着.他又打电话叫上来两个气势汹汹的彪形大汉,一左一右横在门口,拦住宋鱼水的去路。

深更半夜,人地两生,宋鱼水还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阵势。她先让自己镇定了’一下,接着暗示书记员去联系当地的公安机关,然后在独自面对的情况下。直视着对方,一字一顿地说:“你现在面对的是处理民事案件的法官!如果你再这样嚣张地妨碍公务,站在你面前的,就将是审理刑事案件的法官了!”

面对宋鱼水的凛然正气,外强中干的陈某终于软了下来。经过交涉,当事人不得不在送达回证上签了字。

我把智慧献给你

北京海淀法院地处中国的硅谷一一中关村,处在经济发展的前沿。2002年,宋鱼水通过竞岗,成为了全国第一家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庭——海淀法院知识产权庭的庭长。

2002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发生了一件某著名学者诉一家数字图书馆的侵犯著作权纠纷案。

数字图书馆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过去图书馆是“书上架”,数字图书馆是“书上网”。当时,对数字图书侵不侵权,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更没有审判实践。这起案件的审理,不仅影响到双方当事人的实际利益.而且事关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众人瞩目,翘首以待。宋鱼水和她的法官同事们,知道这起案件的分量。他们把探索法律前沿问题和园区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融合在一起,查资料,搞论证,找依据。他们认为,这个公司不属于公益性的,其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数字使用方式会给著作权人带来更大的损害和影响。因而判决:构成侵权。这个案例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著作权侵权案件之首。

像这样“全国首例”、“全国第一起”的案例,宋鱼水和她的同事们办理了多起。针对近几年来互联网纠纷、著作权侵权、不正当竞争、侵犯商业秘密等案件的大量出现.宋鱼水和她的同事们着眼发展大局,创新适用法律,通过追求法律精神,给出明确判断,既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法律与社会行为规范的整体互动.又引导了一个行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我把亲情献给你

为了工作,宋鱼水把不满周岁的儿子送回山东老家,请父母照料。

有一次,她回老家去看儿子。当她蹲在儿子面前,满怀欣喜地伸出双臂,轻声叫着儿子时,儿子却紧紧贴在姥姥怀里,不肯答应,只是不断用眼睛的余光偷偷打量这个陌生人。

 “儿子不认识我了!”

 在泪光中,时间似乎凝固了。

 过了好一会儿,儿子的眼神才开始变得热切,伸出小手试探着触了一下她的脸颊。突然,他一头钻到妈妈的怀抱里,轻轻地叫了一声:“妈妈!”

宋鱼水的心一下子被揉碎了,猛然涌起的酸楚和委屈使她泪流满面。

假期一满,她毅然把孩子带回北京。她说:“为了工作,我可以暂时把孩子送回老家;为了孩子有个完整的母爱,再苦再累我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

2004年12月7日,是儿子的12岁生日。因为工作忙,妈妈竟然把儿子的生日给……P12-15

序言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一脉,为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基本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历史的接力棒已交到了我们手中。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这种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2006年底,本书的编者为我送来书稿,邀我作序。由于整日忙于事务,无暇分身,本想婉言谢绝,但是一瞥书名,我便又改变了主意,答应先看看书稿再说。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编者的那种社会责任感也深深打动了我。更让我倍感欣慰和深受鼓舞的是,本书不仅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赋予了传统美德以时代的涵义。

大凡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腾飞,除了全民族的觉醒和奋斗外,还有赖于这个民族的杰出人物。正是他们的不知疲倦的工作、奋发向上的进取、默默无闻的奉献,才推动了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他们的身上,往往集中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美德,有传统积淀的,也有契合时代发展而形成的。

本书选取的这些杰出人物,无一不对国家、民族有巨大贡献,也无一不深受社会的尊崇和爱戴。在这些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企业家,乃至普通劳动者的身上,既体现了立志勤学、爱国爱民、尊师敬业、勤劳节俭等传统美德,又凝聚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等时代精神。他们以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谱写着当代中华美德一个个动人的乐章。

胡锦涛总书记说得好,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这些杰出人物身上的富于时代意义的中华关德,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道德规范吗?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也正是当代中华美德的精义所在吗?

21世纪,人类第三次站在了世纪的起跑线上,未来的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无疑,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尤其对于全国3亿多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的实践者。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一代身上,寄托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但是,由于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再加上某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教育方法不当,致使一部分中小学生道德滑坡:怕苦、怕累、懒惰、自私、经不起挫折、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等。这一现象势必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编者说,本书是为中小学生而编的,但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孩子家长乃至其他社会公民来说,也不失为一部好读本。其意在此,其意也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