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记编辑部编著的这本《揭秘(名人传记精华本)》取自《名人传记》杂志“揭秘”栏目近年发表的文章,这些文章讲述的是发生在民国以来数十位传主身上的人生故事,他们包括周恩来、粟裕、陶铸、许光达、胡适、苏雪林、徐志摩、孙中山、章太炎、柳亚子、蒋介石等。这些文章精中选优,具揭秘性。且可读性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揭秘(名人传记精华本)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名人传记编辑部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名人传记编辑部编著的这本《揭秘(名人传记精华本)》取自《名人传记》杂志“揭秘”栏目近年发表的文章,这些文章讲述的是发生在民国以来数十位传主身上的人生故事,他们包括周恩来、粟裕、陶铸、许光达、胡适、苏雪林、徐志摩、孙中山、章太炎、柳亚子、蒋介石等。这些文章精中选优,具揭秘性。且可读性强。 内容推荐 苏雪林为胡适辩诬、孙中山与“革命圣人”张静江、萧红与胡风一笑泯恩怨、粟裕将军三次蒙冤、潜伏在张学良身边的中共秘密党员——潘文郁、陆小曼前夫王赓“泄密”军事地图、戴笠香港“蒙难”记…… 名人传记编辑部编著的这本《揭秘(名人传记精华本)》取自《名人传记》杂志“揭秘”栏目近年发表的文章,这些文章讲述的是发生在民国以来数十位传主身上的人生故事。 目录 恩怨 苏雪林为胡适辩诬 徐志摩陪蒋百里坐牢 孙中山与“革命圣人”张静江 柳亚子和周恩来之间的“疙瘩” 梅光迪与胡适:从诤友到对手 章太炎与孙中山的失和与君子之交 周一良与陈寅恪的师生恩怨 萧红与胡风一笑泯恩怨 爱因斯坦与蔡元培的“北大之约” 载沣和汪精卫奇诡交错的历史命运 汤恩伯与蒋介石之间的怨怼 秘闻 许光达四次逃脱敌特追捕 粟裕将军三次蒙冤 陶铸大起大落中南海 陆定一蒙冤始末 国民党军统局中唯一的女少将——姜毅英 唐生智胞弟唐生明卧底汪伪内部 潜伏在张学良身边的中共秘密党员——潘文郁 黄浚:潜伏在蒋介石身边的日本间谍 郭潜:成为特务首脑的中共叛徒 真相 陈嘉庚的曲折延安行 陶启明与震惊全国的金圆券泄密大案 陆小曼前夫王赓“泄密”军事地图 蒋介石气死国民党理论权威梁寒操 蒋经国公开信声讨蒋介石始末 戴笠香港“蒙难”记 江青与她的“斯诺”——维特克 宋美龄与孔二小姐在台贪污内幕 试读章节 《犹大之吻》 完成了她声讨唐德刚的主体工程,她的“正义的火气”仍然很旺,老觉得心里还有话要说。她便在正文之后写一篇结论,阐明她为何要把这篇长文题作《犹大之吻》。 她说,唐德刚自称是“胡适的再传弟子”。他在美国的时候,胡大师对他特别厚爱,她列举了胡大师提携关爱他的诸多故事和细节后说,这是“何等的恩深义重,即使居师门五年的罗尔纲也望尘莫及。谁知竞被这个丧尽天良的‘胡适最好的后学’把他这样败坏!这也可说明胡大师心地太忠厚,遂致变成没有‘知人之明’,竟然‘引狼入室’,深为大师惋惜。但也可说,‘君子可欺其方’吧”!她接着写道:“从前耶稣将犹大收为门徒,列之十二宗徒内,竟被这个恶徒以一吻为记,把他送上十字架,耶稣能说没有‘知人之明’吗?况且像胡大师这样一个人,又岂是唐某所能推得倒的?正如佛经所说:‘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污己身;逆风尘,尘不污彼,还污己身。贤者不可毁,祸必灭己!’唐某目前虽猖狂,将来历史自会给他以应得的评判。”她继续写道:“唐某惯于‘以己度人’,前文屡及。他心地龌龊,就觉得世人都和他一样,就是胡大师也和他一样。这又像叔本华所说:‘一头驴子照镜,镜中反映出来的,必是一头丑陋的驴子,绝不会显现出一位美妙的天仙!’” 她最后写道:“我所替犹大可惜者,他卖耶稣,不过得了三十块钱;而唐某卖胡大师,把这本‘杂忆’歪书,竟卖了百多万本(这才知他拼命毁胡的缘故,原来有心卖个好价钱),比当年犹大所得强百倍。犹大卖了耶稣,良心发现,还痛哭跑出,上吊而死。而唐某好不逍遥自在,犹大哪能及他!” 苏雪林希望《犹大之吻》能为更多读者读到,因为台北是台湾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传播广,传播快,影响大,她就想在台北的大报上连载,以便更好地消除唐著对胡大师诬谤攻讦的影响,使其流毒灰飞烟灭。全稿完成后,她就给几家大报的编者写信,把她完成这部作品的消息告诉他们,希望他们能主动索稿。让她寒心的是,他们对她的“正义的火气”褒奖了一番后,以文稿太长为借口,拒绝刊用。她是多么敏感聪明的人,当然明白他们的真实心理,不愿为她这篇“檄文”得罪正走红文坛的唐某和他的朋友们。她在感慨一番后,也理解了。不能在台北与读者见面,就退而求其次,只要能刊出来,就能传播,对胡大师在九泉之下,也是个安慰。她就写信给在台南发行的《台湾新闻报》副刊《西子湾》主编魏端先生。 魏先生在当天收到的邮件中,一眼就认出苏雪林那别具一格的笔迹,那是他非常熟悉的字,不算美,有点儿向一边倾斜,但遒劲有力,力透纸背。她有几个月没给他寄稿了,就挑出来先看。不是文稿,是告知他,她完成了一篇大文章,并简约地介绍了内容提要。他不由暗自一喜。收起信,便向同事打了个招呼,说他去看苏雪林教授,就坐车往她家来了。 自从她任教成功大学,他就经常约她写稿。他喜欢她的文章,优美、老辣又犀利。不管她写了什么,也不管文长文短,他都如获至宝,以《西子湾》能刊登到她的文章而感荣耀,他也从不因她的某些文章要让某些人不高兴而畏怯过,他算是她的一个知音,她也引他为知己。 魏端拿走稿子的第三天,《犹大之吻》在《台湾新闻报》副刊《西子湾》上开始连载。这个题目就很醒目,文章又吸引人,只要读了开头,就想继续读下去。影响逐渐扩展开去,文艺界、学术界也在悄悄传播着她讨伐唐德刚的消息,很多人都想看《台湾新闻报》,想先睹她是如何骂唐的。《台湾新闻报》只得加印。连载未完,台北的文镜文化有限公司就与她联系,要出版《犹大之吻》,这正是她希望的。既然有人愿意把它出版成书,她就把十多年前写的《评(胡适评传)》一文也收了进去,作为附录,印在后面。她把出版权给了文镜。连载刚完,书也出来了。 《犹大之吻》一时洛阳纸贵,一版再版,一连印了三版。 尾声 苏雪林对人对事论战,这并不是第一次,作为一位优秀文学评论家,她的《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一书曾获台湾最高文艺奖之文艺批评奖。在她百年人生中,因她的批评文章引发过五起论战风波,由她批评易君诗集引发的《呜呼苏梅!》笔战,很多大学者大名人都参与了其间;她批评李金发象征诗引发的波澜壮阔的新诗论战,全台湾的诗人几乎都加入了讨论。而奇怪的是,这次她为胡适辩诬而作的《犹大之吻》却没有引起笔战。她指名道姓批评的唐德刚先生也没有出来应战,甚至没有出来辩解,更没有双方的支持者出来对垒。 辩诬不但没有挑起大战,而且,苏雪林的《犹大之吻》和唐先生的《胡适口述自传》还同时在书店发行,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他们的书畅销不衰。P8-1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