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路走来(从无名灾童到信息先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薛华成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路走来(从无名灾童到信息先锋)》的主人公薛华成,一路坚持不懈,一路乐观向上,从一名无名灾童成长为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的先锋。他绝不相信什么聪明、天资,绝不感到自己比任何常人有更高的智商,相反,经常在搞不懂问题时感到比许多同学更笨,但凭着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走通了成功之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虽然没走出一条光辉灿烂之路,但他探索出了一条稳健的路、现实的路,一条对自己无愧、对人民有利的路。

希望有兴趣的读者,也能从他的酸、甜、苦、辣中理解别人,帮助别人和你的孩子获得更大的成功。

内容推荐

《一路走来(从无名灾童到信息先锋)》是我国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奠基人之一薛华成教授的自传性人生记录。作者兼具传奇性与现实性的成长历程,不仅反映了一个灾童如何在苦难的环境下奋发图强,乐观成长,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从而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信息管理先锋;而且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几十年的变迁和进步。本书读来既不乏趣味,又使人从中得到颇多感悟和激励。

目录

Ⅰ 苦难的童年

 第Ⅰ-1 回难童小学筹开学 无名灾童来报名

 第Ⅰ-2 回不速男婴降人间 和谐家庭起波澜

 第Ⅰ-3 回民族灾难降华夏 小家难逃生死劫

 第Ⅰ-4 回为国修路葬他乡 妻儿老小陷困顿

 第Ⅰ-5 回灾童生活似地狱 九死一生听天命

 第Ⅰ-6 回孩儿错,妈妈泪 孩儿知过记一辈

 第Ⅰ-7 回穷苦孩子不怕险 艰难蜀道变乐途

 第Ⅰ-8 回暂读成绩惊全校 无力自立又得离

 第Ⅰ-9 回得了第二却流泪 难过究竟为哪般

 第Ⅰ-10 回黎明前有最黑时 挺过恐惧迎新生

Ⅱ 闪光的青春

 第Ⅱ-1 回迎来解放脱苦难 一路高歌奔光明

 第Ⅱ-2 回浩荡大军入秦关 一路留恋中学情

 第Ⅱ-3 回撰稿赞师惹争议 稿差反得好声誉

 第Ⅱ-4 回腾飞路上有跌宕 峰登三好领头羊

 第Ⅱ-5 回自觉学习掌方向 入党确立终生愿

 第Ⅱ-6 回海外关系否留苏 发奋高跃毕业关

Ⅲ 迟到的成熟

 第Ⅲ-1 回艰辛旅途奔职场 首发工资寄母亲

 第Ⅲ-2 回兴奋走进清华园 清风扑面心生敬

 第Ⅲ-3 回激浪汹涌顺水流 务本冲前把住舟

 第Ⅲ-4 回听话出活入干列 初验厚德得业绩

 第Ⅲ-5 回特殊年代得锻炼 务本进取历人生

 第Ⅲ-6 回干校改造绩难言 务本锻炼总有益

 第Ⅲ-7 回生产创新业绩高 受冤挨批心不解

 第Ⅲ-8 回信息革命概念生 公开演讲惹担忧

 第Ⅲ-9 回树挪死,人挪活 死活要靠自把握

 第Ⅲ-10 回留学难成终成行 信守承诺按时归

 第Ⅲ-11 回当退不退赛老骥 回首前瞻探规律

Ⅳ 未了的心愿

 第Ⅳ-1 回一生历练告来者但愿旅途少坎坷

 第Ⅳ-2 回事业未成身欲退未了心愿托后人

后记

试读章节

20世纪30年代的石家庄,已由一个农村小镇发展成为不小的城市。平汉铁路和正太铁路在此交会,人流、物流急剧增加。虽然军阀混战影响了这里,但并没有挡住它发展的势头。

在石家庄火车站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铁路高层人员的公馆区,其中有一个有名的向公馆。公馆最早的主人是一位留法的学生,回来工作一段时间后,就担任了正太铁路局的中方局长,另一位是法方局长。当时的局长可说是官僚贵族。公馆的建筑有着中国传统的四合院风格,又有着西欧建筑的品质。红砖墙、机器瓦顶,里面的电灯、电话、自来水、抽水马桶、浴缸等已经达到当时现代化的水平。庭院分前后两院,还有一个西方式的后花园,至少也有20间房。在这个家庭的鼎盛时期,家庭成员就有老爷、大太、姨太、6个男孩、7个女孩,再加上管家、老妈、奶妈、厨子、司机,少说也有20来口,甚至30口。

1929年老爷离世,大儿子向长坤成了掌门人,撑起了这个家。相对于老爷的局长地位,儿子的工程师头衔和铁路段长职位就低了一大截,尽管每月也有200多大洋,但支撑起这个家就显得有点儿紧巴巴的。未成年的弟妹已习惯了大手大脚地花钱,成年的弟妹高不成低不就,没有什么职业。家庭的积蓄耗尽,老爷的丧事又债台高筑。长坤每日心急如焚,愁容满面。老管家建议他以喜冲忧,尽早回福州老家完婚,将大少奶奶接来。

在福州的衣锦坊有一个50多岁的老秀才,自从他20多岁中秀才以后,功名就再无进展。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更不用说做生意,只能以教书谋生,过着清苦的日子。衣锦坊呀衣锦坊,其实大多为这种自命清高、日子清贫的读书人的安乐窝,多数不是衣锦还乡的达官贵人的豪宅。老秀才膝下无儿,只有一女,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娇惯,女扮男装,甚至没有裹足。女儿小时受到家庭的熏陶,也学到一些文化,甚至也出去上过职业学校。十几岁时,虽然个子矮小,但也如花似玉。经媒人介绍,许配给了长坤,从此就忠心不二。长坤多年在外不归,也有亲朋劝说另觅,女儿总以哭泣回答。父母无奈,只好等待。等呀等,盼呀盼,女儿已经29岁,眼看就要跨过30,父母心急如焚。那时的旧社会,不像现在的自由婚姻,女过30就很难找婆家了。听说准女婿要回来完婚,父母喜出望外。无论是为了冲丧,无论婚后就要带到北方,也无论婚事简办,一概统统答应。全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婚礼操办得很简朴,婚后大约在老家待了一个月,小夫妻就搭乘海轮,到上海,再乘火车抵达石家庄。

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女孩,进入一个没落官僚的大家庭,面对的困境可想而知。好在现在仍处在治丧期,全家老少都还戴着孝,人们都处在悲痛之中,相互之间也较少说话,风言风语也没有掀起。过了丧期,大嫂就开始掌管全家的财务大权。大嫂和全家一起讨论了预算,每个月长坤的薪水,扣除水电、伙食以及工人的工资以后,再计划出每月还债的数目,剩余的钱也以发工资的形式发给弟妹做零花钱,以后不再允许弟妹随时要钱。即使是零花钱,也比工人每月6块大洋要高,面对着家庭的巨大困难,弟妹们也无话可说。经过了几年治理,这个家已还清了欠债,并稍有结余和积蓄。长坤也很满意,全家和睦。更使长坤高兴的还有,大嫂真的争气,第一个孩子就是个男孩,向家有后了。他早早地就为孩子起了个好名字——斌成,就是文武双全的意思。孩子给家庭带来的欢乐一直持续了一年多。

当大嫂生下第二个男孩时,欢乐的气氛已是今不如昔。第三个、第四个男孩给家里带来的欢乐已经降低到零点。长坤多么希望有个女孩呀。由于想要女孩的激励,使他没有放弃再生的愿望。有空的时候,就想许多女孩的名字,还兴致勃勃地和他的好友讨论。加之当时家业已有些殷实,这种愿望更得到了加强。“大嫂又怀上孩子了。”小叔小姑们竞相传告。

“这回可一定该是个女孩了。”

“再是个男孩一定会把大哥气坏的。”

1935年一个初秋的夜晚,在向公馆宽大的客厅里,一个中年男子在屋中踱来踱去。看不出他是喜悦还是忧愁,但是掩饰不住他的焦虑。今天,他在等候着妻子的临产。妻子和白衣护士在里屋做好了一切准备,只等喜悦时刻的来临。他多么期待着这个时刻,但又在担心着。

里屋突然传出了小孩的“哇”声,他被这一声惊醒了,停止了踱步,心里“嘣嘣”地跳着。这个孩子的哭声很弱,所以没有使他放弃这久久的期望。

妹妹从里屋走出:

“恭喜你,大哥,你又得到了一位白白胖胖的公子。”

一句话好似晴天霹雳,他多少年的愿望,就在这一瞬间破灭了。他已经控制不住自己,也顾不得对妹妹说一句礼貌的话,呆呆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大屋中的人们纷纷离去,他甚至没有听到他们告别的话音,随后他没进屋看一眼就匆匆地离去。

这第五个男孩真是个不速之客,你怎么就来的那么不是时候。P7-9

序言

人生是一条路。路,有高有低,有平有险。人生也一样,有顺有逆,有福有祸。幸运总不多见,坎坷总难避免,而坎坷未必是祸。是福是祸,全靠自己把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小时吃苦,多有后福。寒门出贵子,豪门走傻痴。世事总是辩证的。

我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相信世界将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走向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幸福的、和谐的社会。在这个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它的高级阶段将达到“四全”,即全信息、全自动、全智能和全地域。人们做任何事将能留下大量信息,社会将能更准确地确定每个人的功过是非。所有笨重的体力劳动和烦琐的脑力劳动将全部自动化。劳动将不再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人们的需求由物质转向精神。计算机和智能设备除了可以做程序化的工作外,还可以帮助做些非结构化的事情和进行决策。人们不必纠缠于琐碎的手续性工作。工作和地点无关,人们已无必要赶公交车上班。每个人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按自己的方式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劳动变成了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将与现在大不相同,人人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人人都在从事信息工作,人人也都在信息的帮助下快乐、高效地工作。

面对未来的环境,人们都要养成进取和学习的精神和习惯。进取是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正能的态度,才能在坎坷的路上走出康庄大道。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改变过去,拥有未来,只有学习才能丰富精神需求。

本书不仅告诉你,人人都要有梦想,而且让你相信,人人都能通过努力走向成功。只要你有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本书的主人公,生在战乱的年代,没有任何权钱的背景,历经种种艰难困苦,没好好上过小学,只在偏远的四川小县城简短地上了中学,后来进了大学,又考上清华的研究生,依靠国家的政策和自身的辛勤努力,一路坚持不懈,一路乐观向上,从一名无名灾童成长为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的先锋。他绝不相信什么聪明、天资,绝不感到自己比任何常人有更高的智商,相反,经常在搞不懂问题时感到比许多同学更笨,但凭着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走通了成功之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虽然没走出一条光辉灿烂之路,但他探索出了一条稳健的路、现实的路,一条对自己无愧、对人民有利的路。

薛华成

2014年6月

后记

我不是一个最成功的教授,但却有一条坎坷的成长路。有着许多成功的欢乐,也有不少挫折的烦恼。有些是社会造成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原因。因而,我的信念是“如果让我再活一次,我会比这次活得更好。”我希望后来者能早点感悟,让你的后半生至少多活半次。我希望年轻的同学们能认识生命只有一次,从年轻开始,就要纵览全生命周期,让你的人生更加自如,让你的生命更好地发光。希望有兴趣的读者,也能从别人的酸、甜、苦、辣中理解别人,帮助别人和你的孩子获得更大的成功。

薛华成

2014年8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