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UC系统和SINUMERIK802D系统机床操作指导部分,主要是介绍这两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数控系统的操作面板的各个按键及按(旋)钮的操作方法,使学生基本掌握这两种系统机床的各项操作和技巧。项目模块的实践报告部分主要是针对《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中所选用的项目模块而设计的实践报告单,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详细地记录装夹工件、对刀、零件加工、精度控制以及零件检测等各环节的具体内容和问题及对策,指导并帮助学生实践操作。多元化评价部分主要是根据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角色分工,专门制定的相关职责测评表,具体职务的职责范围在《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的绪言部分已有详细介绍。本书编写这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为更好地体现“能力本位”的培养思想,指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合理评价。
《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实践及评价手册(全国机械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马俊等主编。
《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实践及评价手册(全国机械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实践与评价手册的编写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加工中心机床的操作,以及对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内容的编写上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FANUC系统机床操作;第二部分为SINUMERIK802D系统机床操作;第三部分为项目实践报告;第四部分为多元化评价。第一第二部分系统地介绍了FANUC系统和SIEMENS系统的机床操作方法。第三实部分实践报告是按照零件的加工过程进行编写的,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记录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部分为评价部分,构建了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制定了各责任人所负责测评范围的评价表单,提高学生在加工中心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养。
《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实践及评价手册(全国机械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由马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