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乘物游心(乐美真诗话散文选)
分类
作者 乐美真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乘物游心(乐美真诗话散文选)》是作者乐美真的回忆录,一诗一文都是当时跳跃的点,串起来是一条人生轨迹。一生的经历感悟,立德立言,留给青年的一代。毕竟生活在国家变革的大时代,从作者那代人眼里观察天地万物,有他们那一代人的心得,有他们的理想和浪漫。

内容推荐

《乘物游心(乐美真诗话散文选)》以诗词日记为经络,以散文为铺陈,所记所述所感,亦为作者亲历。作者乐美真透过百篇诗文缅怀前辈先贤,思念家人朋友,讴歌祖国锦绣山川,诠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抒发了对人生理想和高尚情操的憧憬与追求,反映了作者对时代沧桑的感悟思索和心路历程。《乘物游心(乐美真诗话散文选)》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揉进了作者诗词创作的实践体会,对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做了有益的探索。

目录

登泰山

总理亲

清明语丝

英雄山

游上房山云水洞

狼牙山和白洋淀

游沟崖登天寿山

密云行

百花山和妙峰山

行军

冷风浴

祛病

父亲与世界语

我的母亲

泰山仰止

安魂曲

故乡行

说说我的姓名

石榴红

——记吴伯伯与延力

啊,朋友

“快”与“慢”的争论

悼念总理

将军本色是诗人

于无声处有英豪

——缘自《潜伏》的话题

常念廖

悼杜重远、侯御之

沈公和蔡老师

合欢树下

救灾曲

香岛一日

忆西花厅海棠

四季之夜

天雨流芳

兴趣:另一种读书

看球

围棋杂谈

雕塑与收藏

品茶

说梅

兰韵

品竹

咏菊

松树的畅想

吟风

赏花

雪歌

赞月

维也纳随感

访泰杂咏

环球拾穗(一)

环球拾穗(二)

青山问答

木棉花开

潮汕行

姑苏园林

湖湘吟草

微风皖韵

浙江潮

赣水苍茫

跨过娘子关

走西口

新疆好地方

八闽雄风

金门之行

情系台湾

极目楚天舒

天地之中与河洛文化

香格里拉

黔岭新姿

天堂物语

峨眉天下秀

漓江美

长白山游

找北

回家

情回坡上村

银杏颂

国庆忆怀

长城随想

上善若水

雨兴

观瀑

说牛

爱屋及乌

英雄交响曲

诗苑学步

我谈格律诗

回文曲与回文诗

向太阳:激情的火焰

静思:寻诗的心境

诗与对联

题诗小议

悼诗:断肠追忆,山高水长

雾:朦胧诗及其他

漫话打油诗

诗的锤炼

意译外文诗

再谈意译外文诗

三谈意译外文诗

附录:丰碑之歌

试读章节

登泰山

我小学、中学在山东生活了10年。“登泰山而小天下”,一直是我年轻时萌动的心愿。

读杜甫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云水胸襟、凌云壮志是当年我们一群风华正茂的学生所憧憬的。

捧读古诗,唐朝王勃“青山高而望远,白云深而路遥”,宋朝王诜“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小”,唐朝李白“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告诉人们境界要开阔广大。而晋朝陶渊明“猛志选四海,骞翮思远翥”,唐朝杜甫“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李贺“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告诉人们立志要雄壮高远。

我沉想:古往今来,站在五岳之首泰山之巅,骋目抒怀,应会找到这种感觉。

登泰山看日出,更是使人心仪而热血沸腾。我们这一代人当年读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其形容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时说:“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多么激动人心!这分明已不是什么比喻文字,而是气魄恢弘的诗章。

泰山因为泽被四方,古代都要祭祀和举行封禅大典。因为天地赐予万物,养育万民。所以封禅泰山,就是感恩和敬畏天地。泰山玉皇顶玉皇庙前有一个元字碑,是秦皇还是汉武所立,莫衷一是,或许是千古之谜。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高士都吟诵过泰山。杜甫的《望岳》,已耳熟能详。李白一口气吟出六首《游泰山》诗,其中第三首一段:“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读来颇有气势。

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听其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不畏艰难,刚正不阿,人说“泰山压顶不弯腰”。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毛主席引司:马迁语,称死得其所,“重于泰山”。泰山,仰其巍峨,颂其千钧,它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季羡林称之为“国之魂魄,民之肝胆”,他写的《泰山颂》,读后给人以无限的力量:

巍巍岱宗。众山之巅。雄踞神州,上接九天。吞吐日月,呼吸云烟。阴阳变幻,气象万千。兴云化雨,泽被禹甸。齐青未了,养育黎元。鲁青未了,春满人间。星换斗移,河清海晏。人和政通,上下相安。风起水涌,处处新颜。暮春三月,杂花满山。十月深秋,层林红染。伊句桃源,谁堪比肩。登高望岳,壮思绵绵。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

台湾诗人钟鼎文写《登泰山》颇有主宰沉浮的气魄:

它站着,它是泰山。/在它的上面,我站着,/而我的上面,是天……以我为轴,划出宇宙的浑圆……在天的下面,我站着,/而我的下面,是山……啊啊,泰山,/你且站在下面!

1967年10月,秋高气爽,万里晴空。那年我20岁,与大学同学王平、刘苏阳等相邀登泰山。那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已停课,我们有时间去走进自然。我们从济南坐火车到泰安,即确定登山沿西线上东线下,发誓不走回头路。一路松柏夹道,溪壑回转。我们拾阶而上,谈笑风生,登顶历时四个小时。虽然是年轻人,到达山巅上十八盘时,几乎是“四脚”爬上去的。泰山南天门有联说: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这时天色已暗,看不清四周奇观胜迹。饭后夜宿南天门凌霄阁。高山之夜,备感寒冷。我们喝了点酒,解下皮带,将被子捆在身上睡觉。

凌晨在昏迷朦胧中被叫醒,走出房子,天幕漆黑。山上人多,已无棉大衣可租。我们几个人都披着棉被在寒风中站立。凭栏远眺,静待晓日跃出的那一刻。徐志摩写过一篇《泰山日出》,形容等待的心情:“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地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

我们一群青年就这样静静地等待着、盼望着。终于来了——红日露头,满天彩霞;火球一跳,怦然心动;千山万壑,尽在眼底。“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在旭日晨风下登高望远是多么心旷神怡!我们都知道李叔同写过“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送别》,岂不知他还写过激动人心的《朝阳》:“观朝阳耀灵东方兮,灿庄严伟大之荣光。彼长眠之空暗暗兮,流绛彩以辉煌。”第二段重复两句后写:“彼冥想之海沉沉兮,荡金波以飞扬。”在泰山看日出,我已完全融进李叔同《朝阳》词的感觉。

此情景几十年后仍历历在目。

岱宗曾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自登泰山后,我开始写诗。当年一首《登泰山》是我的处女作。中学时我已是语文课代表,若不是服从需要去学外文,我定会考中文系。在大学,我读了很多唐宋诗词,也学着写诗。但那时不懂格律,只是信口吟来,大致合韵。步人中年,我已可运用平仄格律。《登泰山》虽然后来被我改过,却未见斧凿之痕,似乎仍有当年的风格抱负:

登泰山

书酣笔醉始从容,漫步人间几处雄?

抱石听松临溪涧,扶云攀雾向葱茏。

南天门览山河月,十八盘留天地风。

晓梦倚栏千壑静,日观峰唱大江东。

(1967年10月)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4:5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