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诺贝尔文学奖大师作品精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海明威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重温世界百年文学经典,品味百年文学饕餮盛筵。

一本汇聚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经典作品的精选集,小说、短诗、散文……全面展现诺贝尔文学百年风采。

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今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奖?

为什么每个人一生中必须要读一读诺贝尔文学奖大师作品?

从海明威等专著的《诺贝尔文学奖大师作品精选》这本书中,你能找到答案。

内容推荐

百余年来的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作品,无疑是人类文学的最高成就。海明威等专著的《诺贝尔文学奖大师作品精选》采取编译和缩写的方式,选辑具有代表性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在尽可能保持原著风貌的前提下,力求以较短的篇幅呈现这些伟大作品的思想精髓。《诺贝尔文学奖大师作品精选》不仅汹涌着百年世界文学风云激荡的历史,也凝结着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永为垂范的审美之思。

目录

你往何处去——[波兰]亨利克·显克微支

莫格里的兄弟们——[英国]吉卜林

特雷庇姑娘——[德国]保尔·海泽

飞鸟集——[印度]泰戈尔

约翰·克利斯朵夫——[法国]罗曼·罗兰

磨坊血案——[丹麦]卡尔·耶勒鲁普

幸运儿彼尔——[丹麦]彭托皮丹

大地的成长——[挪威]汉姆生

克兰比尔——[法国]法朗士

农民——[波兰]莱蒙特

母亲——[意大利]格拉齐娅·黛莱达

克丽丝丁的一生——[挪威]温塞特

布登勃洛克一家——[德国]托马斯·曼

巴比特——[美国]辛克莱·刘易斯

福尔赛世家——[英国]高尔斯华绥

安东诺夫卡苹果——[俄罗斯]蒲宁

蒂博一家——[法国]杜伽尔

大地——[美国]赛珍珠

少女西丽亚——[芬兰]西兰帕

谢士婷的最后历程——[丹麦]约翰尼斯·延森

荒原狼——[德国]赫尔曼·黑塞

浪子回家——[法国]安德烈·纪德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美国]威廉·福克纳

大盗巴拉巴——[瑞典]拉格奎斯特

身份——[法国]莫里亚克

乞力马扎罗的雪——[美国]海明威

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

沙尔卡·瓦尔卡——[冰岛]拉克斯内斯

日瓦戈医生——[苏联]帕斯捷尔纳克

德里纳河上的桥——[南斯拉夫]安德里奇

愤怒的葡萄——[美国]约翰·斯坦贝克

附录: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年表

试读章节

你往何处去

[波兰]亨利克·显克微支

亨利克·显克微支(1846·1916),波兰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早在中学时代就写过不少优美动人的短篇习作。在大学学习期间,他开始给报刊写文学评论,同时进行小说创作。他的作品人物性格鲜明,情节引人入胜,语言优美流畅,深受人们欢迎,因而也素有“波兰语言大师”的称号。显克微支的代表作有历史小说三部曲《火与剑》《洪流》《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这些小说描写的是波兰和立陶宛反对十字军骑士团入侵的故事。除此之外,他最著名的作品当属歌颂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战斗的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在这些作品中,显克微支彰显了民族文学所特有的痛苦的呼号、愤怒的控诉和抗争的呐喊,却从来没有透露半点对占领者的谄媚和对亡国者的绝望哀鸣。百折不挠、宁死不屈,是显克微支作品内容的一大特色,他的小说因此还受到中国作家鲁迅的喜爱。1896年,显克微支完成了反映古罗马暴君尼禄覆灭的充满异国情调的长篇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并因这部作品荣获19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你往何处去》被公认是显克微支的巅峰之作,它使显克微支获得国际声誉。小说出版以后的两年时间内便销售了大约两百万册,获得了罕见的成功。小说通过罗马贵族青年维尼裘斯和基督徒少女黎吉亚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反映了罗马帝国暴君尼禄荒淫骄奢的生活、惨无人道的暴政以及对早期基督徒的无情迫害,同时描写了尼禄焚烧罗马城直至最后灭亡的故事。作者试图以早期基督教运动的悲壮斗争来启示人们,人性必将战胜“兽性”,仁爱定能制服暴政的信念,他借助历史事实和文学虚构的手法,把当时的时代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赞扬了人性美好的一面。

将近中午的时候,有着“风雅裁判官”之称的裴特洛纽斯从梦中醒来,他像往常一样感到浑身无力。因为他头天晚上参加了罗马帝国皇帝尼禄的宴会,一直熬到深夜。最近这一段时间,身体每况愈下的裴特洛纽斯多少感到有些萎靡不振。不过,晨浴后,仆人们为他全身按摩了一番,使他的血液加速了循环,他又变得生机勃发、精神振作,身体也舒服多了。两个健壮的奴隶将他抬到一张按摩台上,上面铺着白色的埃及麻纱。奴隶们用涂满了橄榄油的双手,在他那健美的身体上来回按摩着。他闭着眼睛,享受着袭满全身的蒸汽和按抚,疲乏逐渐消退了。就在这个时候,有个仆人走上前来通报,年轻的马库斯·维尼裘斯求见,他刚从小亚细亚归来。

维尼裘斯是他姐姐的儿子,裴特洛纽斯非常喜欢他,达到近乎溺爱的程度,因为他的这位外甥不仅是一个俊美的青年,还是一个竞技的能手,在放荡的生活中仍旧知道怎样保持美感,这是裴特洛纽斯最为重视的美德。他们闲聊着,谈到了城中的一些见闻,舅甥二人相处甚欢。在他们的闲聊中,维尼裘斯告诉舅舅,他魂不守舍地爱上了一个被留在罗马当作人质的姑娘。她的名字叫黎吉亚,是一位被称为蛮族的黎吉亚军团统帅的女儿,现在寄居在奥鲁斯家里。这位女神般的女子已经牢牢地占据了维尼裘斯的整个心灵,让他整日整夜地思念,魂不守舍。听到这些,裴特洛纽斯也想为维尼裘斯做点什么。他想起自己和奥鲁斯多少有一些旧交,似乎可以从这个方面来帮助外甥。为此,他们准备专程去拜访一下奥鲁斯。

他们来到城中,这里每天都有禁卫军或巡逻队,他们踏着整齐的脚步穿过人群,负责城市的治安。维尼裘斯新奇地观望着这座久别的城市,这里既是统治世界的海洋,同时又遭受着外来人口洪流的入侵,因而这里也被称为“没有罗马的罗马公民的巢穴”。事实上,在这个由许多种族组成的社会中,地域特点早已没有了踪迹。这里居住着黝黑的埃塞俄比亚人,身材魁梧、头发浅黄的不列颠人、高卢人、日耳曼人等,斜眼的塞尔维亚人,褐色胡子的欧拉夫底人或印度人,还有叙利亚人、阿拉伯人、犹太人、埃及人、非洲人和希腊人。这些各色人等聚集在此,与罗马人共同执政。

城里几乎所有的人都认识裴特洛纽斯,因为他的仁慈善良,人们都很敬重他,尤其是他还曾经为了营救一个受谋杀指控的奴隶而在皇帝面前求情,更是在人们心中建立了崇高的威望。然而,在群众中获得威望是一回事,能不能有良好的结局却是另外一回事。裴特洛纽斯深知皇帝尼禄的为人,他性格残酷,和他在一起实在是一件非常凶险的事情。

裴特洛纽斯和维尼裘斯一道来到奥鲁斯家,果然见到了寄养在此的姑娘黎吉亚。奥鲁斯一家非常喜欢这个女孩。见到自己心爱的女人,维尼裘斯内心的欲望更加强烈了,他对裴特洛纽斯叫嚷着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把她弄到手。裴特洛纽斯劝他冷静些,毕竟要迎娶一个野蛮人的女儿还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但好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计划,并承诺只需三四天的工夫就能让外甥美人在怀,这一点令维尼裘斯无比开心。“亲爱的舅舅啊,你简直比皇帝还要伟大!”维尼裘斯兴高采烈地叫起来。

裴特洛纽斯没有违背诺言,为了解决外甥的心事,他同尼禄做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求皇帝大人派人帮忙干预。果然,裴特洛纽斯的请求奏效了。就在第三天,一个小队长率领着十多个禁卫军出现在奥鲁斯的家门前,他们正是为黎吉亚而来。小队长派人用锤子敲着奥鲁斯的家门,很快大门打开,士兵们一拥而入,进了门道。这个时候,前庭总管不得不赶紧通报,而突如其来的消息无疑令全家人惊骇万分。很快,他们明白了这群不速之客的来意,他们是奉罗马皇帝的命令来带黎吉亚离开的。迫于压力的奥鲁斯虽感到极为愤怒和痛苦,但也不得不依命令行事。因为统治这个世界的并不是神明,而是一个疯狂而又凶恶的怪物,他的名字便是尼禄。  ……

P7-9

序言

2012年12月10日,全中国的主流媒体都在报道同一件事:在这一天,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里,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隆重举行。中国作家莫言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为什么是莫言?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原则给出了明确答案,那就是“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那么,你知道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吗?

每年9月,负责评选工作的委员会会向世界各地的相关团体和被认为有资格提名的个人发出邀请,征求次年诺贝尔奖候选人。如今,文学奖评委会每年要发出大约600份邀请。当然,并非任何人都有资格成为诺贝尔奖提名人,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瑞典文学院院士和各国相当于文学院士资格的人士,高等院校文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各国作家协会主席。提名人递交正式提名信,同进还需附上候选人的相关资料,于次年2月1日午夜前送达相应颁奖机构,逾期则列入下一年度名单。按规定,诺贝尔文学奖最多只能由两人分享,因此每位提名人最多可提名两人。

从2月1日开始,包括文学奖评委会在内的各个诺贝尔奖评委会正式开展评选工作。评委会先抽出不够格的提名信,并于同月将有效提名信提交给瑞典文学院审核,通常这份“长名单”上会有约200人。接下来,评委会开始进行初选,淘汰大部分候选人,到4月时提出一份“半长名单”,有15至20人,再次提交文学院审批。5月底,评委会提出一份“短名单”,第三次报文学院审批,文学院有权更换或添加人选。

从6月开始,瑞典文学院全体院士的工作就是阅读5名候选人的作品,每位评委还需要写一份推荐报告。这当中,大多数候选人都是上一年度的最后落选者,因此评委一般只用读一两位新人的作品以及“老候选人”最近一年的新作品即可。这些工作完成后,每位评委还需要写一份推荐报告。

到9月中旬,最终的决选开始了。从这时开始,文学院复会。在这之后的3个月里,也将完成对“决选者”近况的调查。

当然,诺贝尔奖究竟谁能获得,其最后决定权在颁奖机构手中,它可以推翻评委会全体一致的推荐,并且不接受任何上诉。

文学院从复会到公布评奖结果,只有两到四周时间,一切进行得紧锣密鼓。文学院每星期四晚上都会举行会议,进行讨论、评议、表决,直到有一名候选人得票数超过投票数的半数以上,也就是说必须至少获得8票。当然,也有意外情况出现。经过多轮投票,没有一位候选人的得票数过半,这时会出现两种状态:第一种,达成妥协,评选出两人共同分享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迄今为止,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出现过4次这种状况);第二种,无奈之下,当年获奖人只得空缺,留到下一年再评。

时间进行到当年10月,诺贝尔奖得主通常会在15日之前确定。其中,文学奖的公布时间通常是在这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四,少数情况在第二个星期四。在举世瞩目中,评委会公布最终的颁奖决定以及相关赞辞。不过所有评议和表决纪录都是保密的,保密时间50年。对于颁奖结果所引起的争议,颁奖机构及其成员都不予置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3: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