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遐思录/随笔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林鹏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士人文化与帝王文化的对立

历史总是这样,“胜者王侯,败者贼”。总是这样就应该吗?不对吧。总应该讲点道德,道德是文化的基石。如果一个社会,一个群体,不讲道德,这就不好说了。胜者王侯败者贼,这就促使人们为强者说话,为不择手段的胜利者说话,为当权的“圣人立言”,也就是为野心家说话,等等,其害无穷。经常是以成败论英雄,我却以为应该“不论成败以千秋”。对历史人物,尤其应该注意此点。最重要的就是秦始皇,与其相关者就是荆轲。谁是谁非,这里面有政治立场,也有道德问题。若说政治不讲道德,这就不好说了。实际上,就是用不着谈什么是非,什么善恶等问题了,这就等于取消了自己谈论历史的资格了。

秦国用客士而强,六国用亲戚而弱。这形势谁都清楚。秦国的客士都是法家,它不可能用儒家。苟子说,“秦无儒”,至少在朝中掌权的人中没有儒者。儒者们留在哪里?留在六国,这就是无权无势的士人们。六国贵族们软弱至极,一提秦国,谈虎色变。士人们却不惧秦,视秦为“虎狼之国”。于是就出了一个宁肯蹈海而死也不肯承认秦有资格称帝的隐士,他叫鲁仲连。有人说,鲁仲连暗中铸了一个铁椎留给后世,这就是张良博浪沙大椎一击的那个椎。

荆轲是在秦始皇称帝之前刺秦的,张良是在秦始皇称帝之后刺秦的。说什么反历史潮流而动,那潮流不过就是权势而已。张良是什么人物,后人谁能比张良水平更高,谁敢说这话。这个时间,士人中儒法两家早已分道扬镳了,那真是泾渭分明啊!法家早已臭得狗屎不如。20世纪70年代的尊法反儒是必然的,儒法是对立的,这就是士人文化与帝王文化的对立。光讲统一不行,统一以后的政策最为重要。

传说的孔子的诗歌,“天下如一欲何之”(《家语》),这就是说,天下就是统一了,又怎么样?所以光知道瞎吹天下统一是不妥的,“欲何之”,往哪儿去?秦始皇、隋炀帝都知道统一,都不顶用,吹不吹不吃紧。说是为了和平而统一,那只是一个说法,一句空话。事实与空话正好相反,秦始皇统一后,战争连年不断。没有战争,他可以发动战争。南征百越,北伐匈奴。南征百越是利越之犀角珠玉,北伐匈奴是听了术士的预言:“亡秦者胡”。都是为了自己,为了个人的私利。说的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什么六王削平,天下大安,哪有大安,战争不断,口赋箕敛,税赋重于统一前十倍,人口锐减……饿死人无数,战死人无数……全国人口减少20%以上。这些史书中有明文,后人不好赖账哟。

司马迁把《伯夷列传》放在七十列传之首,盖有深意焉。伯夷唱道:“以暴易暴,不知其非兮……唐虞已远,吾将安归……”武王开了以暴易暴的头,后世益发不可收拾,这就到了荆轲刺秦。我们说荆轲只是为替燕丹报仇,就说他是反暴政,亦无不可。难道秦不是暴政吗?六国士人反秦不是反暴政吗?后来居然发生了焚书坑儒,不正是证明了六国士人的看法是对的吗?硬说秦始皇焚书没有焚多少,坑儒没有坑多少,汉朝人普遍认为“秦焚书六经绝”。不能说汉朝人说的都是瞎话。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除挟书律(挟,藏也)。现在的六经,都是汉朝人从民间挖掘出来的。秦朝统一后时间很短,只有十五年,老人们还活着,旧典还有个别收藏。这就是当时的历史情况。如果秦始皇的理想实现,一世、二世以至万世,中国人还能到哪里找十三经呢,历史学中没有“如果”二字,这大概是对的。

要说荆轲是小丑,张良也是小丑吗?敢说张良是小丑的人,不是小丑是什么?仔细想想吧,替圣人立言,为尊者讳,这只是后世小丑(小人儒)们为了吃饭,不得已而为之。这不长人,不长人可以,别丢人。掌权人,统治者,前头说了话,后头不算数,丢了人,可以不认账。这是因为大权在握,谁敢揭他的老底?文化人就不同了。白纸黑字印在报刊书籍里,还怕没人记得……同“胜者王侯,败者贼”的话一样的,还有一句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

(《伯夷列传》其辞日:“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林洁注)

P36-38

目录

被遗失的真理——仁者无敌

仁者根本没有敌人

仁者二人也,二人者,天下也

仁者爱人

伯夷、叔齐以“仁”居列传之首

狐死正首丘,仁也

良心就是初心,就是本心

认识自己是件要紧的事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中国古代文化即士人文化

中国古代士人的思想意识

士人与士人文化

杂谈士君子文化

士人的反抗

士人文化与帝王文化的对立

隐士与士君子

隐士鲁仲连

儒法斗争争什么

最可行的社会主义思想

“私有制”自古就有

人类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公有制”

“大同世界”“天下为公”未必是公有制

人类社会的“劣胜优汰”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事情

中国说不清中国的事

中国人长期看不清世界历史

写自己的历史是为欧洲人写的吗?

中国人得的是皮毛病

中国古代政教不同于西方的政教

血缘之生存发展,此不可忘记

中体西用与西体中用

说排外

强权与外交

日本不反思,原因在中国

辜鸿铭说“日本危险”

小人得志非当皇帝不可

所谓“千古一帝”

说皇帝

一个人说了算?

站在帝王立场,只赞赏商韩

帝王思想与商韩政策致秦速亡

君权与暗杀

农业是最早的文明

耕三余一

不计而耦,不约而成

20世纪中国人的中国经济学

我的文化宣言

文化人们各有所属

二手货无法与原本的东西相比

疑古与批判

与思想史有关

拿破仑由革命的利剑变为暴君

罗素的中国问题

阿克顿的告诫

看威尔·杜兰批黑格尔

历史有历史的清算方法

历史没有目的

历史学中没有“如果”二字?

哲学上分什么唯心唯物,殊属无谓

伪先知

伪忠诚

极端就是异端

所谓概率论

不与盗贼相处

无神与造神

谈中医

少谈主义

谈西太后废科举

一个甜蜜的苦果,吃了一百年

“道德相对论”是无稽之谈

有文化的民族不好对付

时代病

扁鹊与帝王

骂孔不是批孔

做鞋

吾从周

司马迁和班固

讨厌韩非

我对钱穆的认识

我的读书路子

名人开书单

帝王文化影响下的“四库”选本

说古书版本

翻译或引用文章应注明出处

好书应尽早翻译

中国人三千年不断实践的书

再说21世纪初的四本好书

一本伪译著

蒙斋遐思录

内容推荐

《遐思录》全书内容庞杂,涉及的范围极广。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类:一是对中国古代的一些经典著作及其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突出的是作者对“仁”的认识。二是对一些古今社会现象、制度、政策、思想、理论、观点等作了评论。三是对一些中外历史人物,包括帝王、文人、政治家等提出自己的观点,这部分内容中,谈的较多的是中国古代的士人及士文化。四是作者对人性及人自身的认识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遐思录》中,作者林鹏从他自身知识积累的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犀利,评论独特。

编辑推荐

林鹏编著的这本《遐思录》是“随笔文丛”系列之一,收录作者的随笔八十九篇,包括《士人与士人文化》、《中国说不清中国的事》、《辜鸿铭说“日本危险”》、《好书应尽早翻译》等。既对中国古代的一些经典著作及其中的观点提出作者自己独到的见解,评论了一些古今社会现象、制度等,也有对一些中外历史人物提出自己的观点,还有对人性及人自身的认识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