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周末读完德国史/欧洲最受欢迎的国别史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美)罗伯特·科尔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周末读完德国史/欧洲最受欢迎的国别史丛书》由罗伯特·科尔著,是周末读史系列之一。本丛书延续了第一辑的主体风格,选取了欧洲四大经济体当中最为优秀的德国这个国家,并且在译本的选择上也做了较大的改变,努力为读者带来更佳的阅读享受。

周末读史·枕畔生香

内容推荐

罗伯特·科尔编写的《周末读完德国史/欧洲最受欢迎的国别史丛书》为《周末读史丛书》(第二辑)之一。德国,这个被公认为欧洲四大经济体当中最为优秀的国家,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是当今欧洲乃至世界一流的强国。日耳曼民族特性中的复杂和天才一面在政治、文化、商业等方面都一览无余:异常繁荣的文化和音乐、浪漫主义以及革命的哲学、早期的社会福利主义和当代的“绿色”政治、高品质的德国啤酒和葡萄酒等都令人惊叹。《周末读完德国史/欧洲最受欢迎的国别史丛书》通过精炼的语言、轻松的笔调讲述了德国国家、民族的发展史,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目录

第一章 德国人与公元800年之前的德国

国土

民族

日耳曼人

后期移民

基督教与日耳曼人

罗马帝国的灭亡

法兰克人

基督教圣地罗马的胜利

查理大帝

加洛林文艺复兴

传奇查理

第二章 中世纪德国:800~1300年

第一帝国

日耳曼帝国

奥托大帝

奥托复兴

教会、帝国与公国

授权仪式的争论

为帝国的奋斗

“巴巴罗萨”

骑士制度

从霍亨斯陶芬到哈布斯堡

“国之无君的恐怖时期”

社会、宗教和文化

第三章 亲王、城市和皇帝:1300~1519年

城堡和中产阶级

城市文化

一如故往的政治

查理四世

其他困境

帝国的转变

“永远的哈布斯堡”

瑞士

进入16世纪时的德国艺术与科学

德国的人文主义

德国人文主义者及教会

第四章 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1519~1648年

教皇制的问题

印刷术

马丁·路德

宗教改革运动

查理五世

宗教改革运动趋向极端

反宗教改革运动

三十年战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第五章 从蛮荒到启蒙运动:1648~1789年

被摧毁的德国

不断衰退的帝国浪潮

瑞典、法国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亲王们的胜利

专制主义社会

帝国战争

乱世中德国人的思想

文学

建筑、雕塑和绘画

德国音乐的伟大时代

神圣罗马帝国走向灭亡

第六章 普鲁士时代的到来:1640~1786年

普鲁士的起源

大选帝侯

普鲁士的国王

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二世与帝国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瓜分波兰

一个时代的结束

第七章 创立第二帝国:1789~1871年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

维也纳议会

维也纳议会后的奥地利和德国

民族主义的兴起

工业化

1848年革命

俾斯麦

普鲁士的宰相

统一战争

德国的统一

第八章 俾斯麦时代:1871~1890年

经济“腾飞”

俾斯麦帝国

政党政治

妇女权利

俾斯麦的外交政策

德意志帝国的精神生活

艺术与音乐

文学

俾斯麦下台

第九章 威廉二世时代:1890~1918年

后俾斯麦时期的德国

瓜分欧洲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奥塞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

奥匈帝国的覆灭

威廉二世时代的终结

巴黎和会

凡尔赛条约

第十章 魏玛共和国:1919~1933年

建立共和国

一个混乱的时代

混乱的文化

国家社会主义的崛起

魏玛政治危机

第十一章 纳粹德国与二战:1933~1945年

初始阶段

希特勒的德国

出售帝国

零星的反对

为战争做准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十二章 1945年后:凤凰涅檠

战后

被占领的德国

重启德国

分裂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后阿登纳时期

从勃兰特到两德统一

今日的德国

附录

统治者年表

大事年表

历史地名词典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德国人与公元800年之前的德国

早在德国建立之前,德国人便已活跃在欧洲的西部、中部以及东部地区。他们拥有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语言、文化以及种族渊源,也常因为政治、领土、种族、宗教、经济以及意识形态上的纠纷而争论乃至大动干戈。这些问题当中就包括:德国究竟应由一个中央集权的帝王来统治,还是应保持众多半独立诸侯国和城邦并存的状态。即便是在此时,德国人仍在不断挑战智力、艺术和技术上的极限。直到1871年,德国人才在普鲁士国王的带领下建立了德意志民族国家,后普鲁士国王被称为德意志皇帝。可即便如此,德国人仍旧只是一个众多部落的集合。

国土

尽管德国气候不像俄罗斯北部那样恶劣,但也较潮湿、多雾而寒冷;其西部和南部广袤的森林却得益于潮湿的气候。德国北临北海(North Sea)和波罗的海(Baltic Sea),南部以阿尔卑斯山脉(Alps)为界。境内最高峰为楚格斯皮茨峰(Zugspitze)(海拔2963米),远远低于法国勃朗峰(Blanc)和瑞士马特洪峰(Matterhom)(海拔均远在4000米以上)。德国最负盛名的滑雪胜地加米施—帕滕基兴(Garmisch-Pantenkirchen)也几乎坐落于德国与瑞士的边境线上。阿尔卑斯山前沿地带向北一直延伸到多瑙河流域,以冰河时期的冰川湖以及被森林覆盖的山丘为特色。前者如德国与瑞士共有的博登湖(Bodensee),后者最著名的如黑森林(Schwarzwald)、施瓦本山(Schwiibische Alb)、弗兰肯汝拉山脉(Frankishe Alb)和波希米亚森林(BOhmerwald)。

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地形以丘陵和大平原为主,该平原一直从乌拉尔山(Ural Mountains)绵延至北海,并被作为数千年来部落迁徙的通道,中世纪德国向东扩张至俄罗斯边境时也取道于此。普鲁士王国在此扎根扩张,丰富的风积土资源使这片土地适于小麦、甜菜和大麦的耕作,因此其农业也一直较商业更为繁荣。由于德国河流众多,且北接波罗的海和北海,所以城市经济在西部得到了发展。

河流

德国境内河网极为复杂。数百年来,它既方便但同时又阻碍着移民的进程。此外,河网还充当了部落、公爵、王侯和帝王领地的分界。就连曾经叱咤风云的罗马帝国也未曾越过莱茵河(Rhine)半步。德国的河流流向除南方以外的各个方向。涅曼河(Niemen)在东普鲁士流入波罗的海;维斯杜拉河(Vistula)流经前西普鲁士,并在波兰的格但斯克(Gdansk,德国称之为“但泽”(Danzig)汇入波罗的海;奥德河(Oder)以尼斯河(Neisse)与瓦尔塔河(Warta)为支流,在流经勃兰登堡州(Brandenburg)和波美拉尼亚州(Pomerania)之后流向波罗的海。易北河(Elbe)与莱茵河(包括相比之下短得多的威悉河(Weser))为德国北方最长的河流,它们最终流入北海。莱茵河的支流为美因河(Main)和鲁尔河(Ruhr),易北河的支流为施普雷河(Spree)。在成为德国首都的几百年前,柏林就已起源于施普雷河河畔。只有多瑙河(Damabe)源于阿尔卑斯山,并在向东流经巴伐利亚、奥地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之后,最终流人黑海(Black Sea)。多瑙河全长超过1800英里,是迄今为止德国最长之河,也是欧洲第二长河,仅次于俄罗斯境内的伏尔加河。

境内河网为长距离商品运输提供了便利,因此也对德国贸易以及各个半独立的小公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河网同时也增添了德国的魅力。莱茵河与美因河流经之地无不美丽而富饶;莱茵河河谷被树木覆盖的高地上,德国神话中的罗蕾莱(Lorelei)曾在此歌唱,中世纪城堡也点缀着从美因茨(Mainz)向南至瑞士的莱茵河谷。

民族

德国土地上最早的居民为旧石器时代的印欧人,他们于8万年前从地中海盆地向北迁徙至德国。在数千年中,他们在德国国土上迁徙,并在骨头、象牙、石块、兽角和岩洞壁上留下他们生存和文明的踪迹,这其中就包括隆重的葬礼和图腾仪式。他们可能是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Schleswig—Holstein)地区最早的常住居民。新石器时代

在公元前7000年新石器时代开始时,印欧人(Indo-Europeans)便已遍布德国土地。当时,他们已精于制作独木舟、武器(包括鱼钩、弓箭头、斧刃)和炊具。同时,他们也开始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并将狗用于狩猎和放牧。手工建造住房的先例也始于这个时代,例如,瑞士湖居民(Swiss Lake Dwellers)把木桩插入湖滨水底,并将木屋建造在这些木桩上。安葬时有土耳其式女袍、通道墓穴和棺形石柜,而根据死者身上装饰用的琥珀护身符和项链推断,葬礼是有固定仪式的。此种墓葬方式及其相关的文化习俗都是南斯堪的纳维亚(Southem Scandinavia)、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和德国西北部所特有的,并且在公元前3000年前便已传播到了图林根(Thur’ingia)、萨克森(Saxony)、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和南俄罗斯大草原。这使我们得以了解最早的德国人。

P001-004

序言

在所有西方大国中,数德国的历史最为动荡,长期处于分裂之中,难以统一。只是在打败拿破仑三世领导下的法国之后,德国诸州才在普鲁士的领导下实现了所谓的统一,而这也不过区区130年而已。而到了1919年,第一帝国覆灭,德国的东西边界被重新划定。14年之后,希特勒掌权,开始其疯狂的扩张和征服期,直到德国1945年蒙受无条件投降以及国家分裂的羞辱之后,历史才告一段落。即便是在两德统一20多年后的今天,对不断扩大并不断重塑的欧盟来说,德国只是其一成员而已——尽管是十分重要和有影响力的成员。

公认的近代德国建立于1871年,此前的德国则更为变幻不定,令人迷乱。罗马人曾妄图征服高度独立的日耳曼各部落,但最终也放弃此地。此后,除了语言和某些文化,德国特质就在不断兴衰交替的公国、教区、选侯国、帝国和同盟间迷失了。德国也就成了传统意义上的“地理概念”。

更糟糕的是,德国身处那些强悍而又充满敌意的欧洲列强之间。东临斯拉夫人;西部与西南部是日益强大的法国、西班牙和英国。当德国牧师马丁·路德开启宗教改革的闸门时,德国也随之被分为新教教徒居多的北方和天主教教徒居多的南方。此后,三十年战争爆发,这场激烈的宗教战争一直持续到1648年,德国在战争中受到的打击比任何国家都大。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种种,都意味着德国在这中间很难被当作国家来对待。德国领导人所面临的长期难题之一便是,德国究竟应该走哪条路?是向混乱、“野蛮”、“衰退”的东方;还是向“渐进”却又高度有组织有竞争力的西方?正是由于希特勒1941年在仅仅部分控制西部的情况下,做出在东部开辟“生存空间”(lebensraum)的重要决定,才给了英国及其盟友喘息的空间,让他们重整旗鼓,开始其绝地反击,并以1945年的全胜而告终。

德国在欧洲势力平衡中不确定的角色,以及对自身身份与目的的疑惑,可能导致了其强硬的态度以及对秩序的热爱,而这种对秩序的热爱至今仍是许多讽刺漫画的题材。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19世纪的德国只能在俾斯麦纪律严明的军国主义普鲁士的领导下才能实现统一。

科尔教授是这套优秀丛书中畅销书《周末读完法国史》的作者。如今,他在这部新作中又以他一贯严谨治学的作风和高度的可读性阐释了当代德国的起源。

然而,伴随着历史神秘的一面,德国人特性中复杂与天才的一面也一览无余:异常繁荣的文化,尤其是音乐;浪漫主义以及革命性的哲学;早期的社会福利主义和当代的“绿色”政治;让大众(Volkswagen)和宝马(BMW)成为卓越代名词的商业和技术能力;高品质的德国啤酒和葡萄酒,以及很多其他的东西。

在完成统一且内外关系趋于缓和之后,德国步入21世纪,正吸引着人数屡创新高的游客。游客们应将鲍勃·科尔这本见闻广博的书放入口袋,随身携带。

丹尼斯·贾德(Denis Judd)

塔恩-加龙省

法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