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王安石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梁启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复盘推演王安石的制度创新,是理解当今中国现状的锁钥。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帝制时期最激进的改革。

黄仁宇赞评,王安石的全面变法如能成功,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将全面改观。

梁启超的《王安石传》是中国传记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全书22个章节,系统论述了王安石所处时代政局及其思想成长轨迹、执政前后的活动、变法内容及成败等。梁任公凭借其严谨的史家笔法和深厚的国学功底,大量引证史料,资料宏赡,并将历来对王安石的批评作深入“考异”,分析透彻。

内容推荐

《王安石传》简介:王安石一生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当过知县、通判、太守,一直干到宰执。他有勇气,有担当,敢于打破陈规陋习,甚至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他临危受命,以激进的国家主义为理想,对帝国进行了一次整体配套性的体制改革,却最终无法打破历史闭环,反而创造出一个贪婪的集权制度,使北宋在五十七年间由半衰走向灭亡。

王安石身后,遭遇历史的长期无视。其是非功过,千载之后犹难论定。不过,从制度创新的层面来看,“王安石变法”堪称帝制中国自发走出传统经济模式的最后一次建设性探索。

《王安石传》由梁启超所著。

目录

自序

例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王安石的时代(上)

第三章 王安石的时代(下)

第四章 王安石小传

第五章 执政前的王安石(上)

第六章 执政前的王安石(中)

第七章 执政前的王安石(下)

第八章 王安石与宋神宗

第九章 王安石施政——总论

第十章 王安石施政——民政及财政

第十一章 王安石施政——军政

第十二章 王安石施政——教育及选举

第十三章 王安石的武功

第十四章 罢官之后的王安石

第十五章 王安石新政的成绩

第十六章 王安石新政的命运(上)

第十七章 王安石新政的命运(下)

第十八章 王安石的用人及交友

第十九章 王安石的家庭

第二十章 王安石的学术成就

第二十一章 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上)

第二十二章 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下)

附录 王安石年谱彻。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绪论

国史氏说:了解一个人,评论一个时代实在是太难了。以我所见,宋代王安石先生,他的胸襟像千顷大湖一样宽广,他的气节像万仞之山一样巍峨。他的学术集合了各家精华,他的文章扭转了八代的衰颓,他所建立的功业,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革除了积弊。他的一些变法措施和高远设想,到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没有被废除;而那些被废除的,又大都合乎政治原理,至今在世界各国行之有效。唉,皋陶、夔、伊尹、周公这些上古三代的先贤,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他们的事迹我们不得其详;如果要在三代以下寻求完人,那唯有王安石当之无愧。悠悠千年以后,才诞生这样一位伟人,这是国史的荣光,人们应该买丝线为他绣像,铸金身以祭祀他才对。自王安石作古以后,又是一千年过去了,这一千年中,人们是怎么看待王安石的呢?我每读《宋史》,都不能不把书放到一边而大哭。

以非凡的才能,而蒙受天下人的诟骂,换了朝代也不能洗冤的,在西方有克伦威尔,在我国则有王安石。西方那些见识平庸的史家,认为克伦威尔是乱臣贼子,是巨奸大恶,凶残迷信,专制伪善,人们众口铄金,历经百年,但是今天已经为他昭雪。英国国会大厦有先哲画像数百尊,那居于首位的,就是克伦威尔。而我国百姓对荆公评价如何呢?人云亦云,如蜀犬吠日,肆意诋毁他,竟和宋代元祐绍兴年间没什么两样。即使有正面评价,也是赞赏他的诗词文章;再好一点的,也不过肯定他勇于承担责任;而对于他事业的恢宏,目光的远大,毫无认识。而他高尚的人格,就好像深埋在地下的美玉,没有机会显露光芒。我每读《宋史》,都不得不把书放到一边而大哭。

曾国藩曾说宋代的儒者对小人宽,而对君子甚严。唉,难道只有宋儒是这样吗?这一流毒深入中国社会的骨髓,至今愈演愈烈。孟子反对因为求全而对人毁谤。求全,就是不看一个人的优点,专找他的缺点;然而憎恨一个人,还从来没有将他的优点都忽略而无中生有地加以诬蔑的,如果有,那就是从宋代的儒者们诋毁王安石开始的。中国人,天性偏于保守,不愿改变现状,而对于荆公的大力改革,自然先是惊骇,继而阻挠,这不足为怪。但是政见归政见,人格归人格,为何因政见不合,就党同伐异呢?如果胜不了,就捏造事实,攻击别人的私德,这是没见识的村妇才干的事,没想到士大夫们竟也这么干。于是千年以来就形成了我们这个不黑不白不痛不痒的世界,使光明伟大的人,无法存在于社会,而全都用伪善欺世来相互勉励。唉!我每读《宋史》,都不得不把书放到一边而大哭。

我如今要为王安石作传,有一件事是很尴尬的,就是《宋史》的内容不足信。《宋史》不足信,并不是我一人这么说,在我之前已有很多人说过。这些人对王安石来说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而他们的话应该可以使天下人相信的。就是孟子所说的“污不至阿其所好”(纵然他们知识低下,但也不至于徇私情),这里就抄录下来以证明我说的话是正确的。

南宋陆象山先生在《荆国王文公祠堂记》中说:

(前略)仁宗在位时,他写了著名的万言书,奏书中批陈时事,剖析弊端,内容详尽,切中肯綮。王安石以前的学问,之后的变法革新,都在这份万言书中体现出来;而排挤王安石的人,有的说他曲意逢迎,有的说他改变自己的操守,有的说他违背了自己当初所学,这些人还能说是了解王安石的吗?才智超群,不屑于蝇营狗苟;坚定执着,绝不为名利萦怀;纯洁的节操,堪比冰雪,这就是王安石的品质。扫除平庸鄙陋的学说,反对因循守旧,用孔孟之道治理国家,向伊尹和周公的功勋看齐,这是王安石的志向。他本不期望别人了解自己,然而却名扬四方,超过了所有的人。王安石能有这样的际遇,难道是偶然的吗?神宗任用王安石,正是时候,这样的君主也是很难得的,他先向对方学习,然后才将他作为臣子,可以说是像商汤、武丁一样贤明的君主啊。王安石所遇到的皇帝,可以说是专一的。新法一提出,整个朝廷哗然,新法施行没有多长时间,守旧派就群起而攻之。王安石执行周礼,自信准确而没有差错,经过极力争辩后就放弃了。那些善于投机的小人却围了上来,曲意迎合他的政策。正派的人隐退了,诡诈的人得志,王安石没有意识到这些,他被蒙蔽了。熙宁间排斥攻击王安石的,大都是非议和诽谤,不以真正的道理服人,能平心静气评论的不过十分之一二,偏激的占到十分之八九。他们所说的话,上不能取信于神宗皇帝,下不能去除王安石所受的蒙蔽,反而坚定了他推进新法的决心。新法的过错,这些君子们也有份儿啊。元祐间的那些大臣,把新法一股脑儿全废除了,难道他们没有偏颇没有成见吗?古语说瑕不掩瑜,他们是把美玉整个抛弃了。古代的信史,直陈其事,是非善恶,无不展现出来,其镜鉴和惩戒之意,为后世所信赖。可是,如果对人的褒贬评议加入了自己的好恶,事情就失去了真实面目,那些投机的小人就会借此泄私愤。

P2-4

序言

自余初知学,即服膺王荆公,欲为作传也有年,牵于他业,未克就。顷修国史至宋代,欲考熙丰新法之真相,穷极其原因结果,鉴其利害得失,以为知来视往之资。而诇诸先史,则漏略芜杂,莫知其纪,重以入主出奴,谩辞溢恶,虚构事实,所在矛盾。于是发愤取《临川全集》,再四究索,佐以宋人文集笔记数十种,以与宋史诸志诸传相参证;其数百年来哲人硕学之言论足资征信者,籀而读之,亦得十数家。钩稽甲乙,衡量是非,然后叹吾畴昔自谓能知荆公、能尊荆公者,无以异于酌潢潦之水、而以为知海;睹瓮牖之明,而以为知天也。而流俗之诋谟荆公、污蔑荆公者,益无以异于斥之笑鹏、蚍蜉之撼树也。不揣寡陋,奋笔以成此编,非欲为过去历史翻一场公案,凡以示伟人之模范,庶几百世之下有闻而兴起者乎,则区区搜讨之勤为不虚也。

书评(媒体评论)

王安石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但是王安石的社会主义政权却要由结果来判断。事实上,国家消除了私人垄断,却建立了自己的垄断制度。小商人失业了,农民付不出强迫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只好卖妻鬻子或全家逃亡,不然就典当财物。监狱常常爆满,每一郡县都有数千件查封的抵押品和没收的财产,衙门诉讼不绝。就算没有异族侵略,暴政也会把国家拖垮。

——林语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