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志历史源远流长,已有2000多年历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长盛不衰。有幸于1984年9月参与这项文化建设基础工作。一干就30个寒署。那时兴起的全国第一轮新修地方志,作者刘志安是从机关部门安排到县地方志办公室,对这项工作从未接触过,不知为什么要编修地方志?志书是记的什么?怎样编纂志书?这些问题一无所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组织需要他在这里干,就要好好干。不知不懂的事向老同志请教,向书本请教,向外地修志单位请教,在实践中学,边学边干。于是作者用功读完长寿历史上编修的现存旧志,有清代康熙五十三年,光绪元年,同治年间的《长寿县志》,民国17年、33年《长寿县志》。又读了外地的一些新编志书。阅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有关修志工作的文件和《规定》。阅读了自1981年后全县编纂的乡镇志,部门志和企事业单位志。又到外地修志部门学习。其目的是尽快把自己置身于修志事业工作之中。
这部《方志纂修--长寿一二轮修志》,选录了环境、修志、编研、评论、常识、服务、附录等54篇文章,拟纪录长寿区(县)一二轮修志的全过程,以利前者总结修志经验,后者参与修志借鉴。
《方志纂修--长寿一二轮修志》的作者是刘志安。
地方志纂修,记述特定地方的历史和现状。《方志纂修--长寿一二轮修志》首先是记述特定的长寿地区的地方志纂修,因此开篇是环境。特地介绍长寿区的国土、资源、建置、政区、人口等。修志,主体记述长寿一二轮修志的实际情况。在纂修过程中,为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省、市地方志指导机构的规定及要求,在纂修过程中开展对方志理论的编研、评论等活动。方志工作要争取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注,必须搞好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服务,选录若干专题资料。附录,专载长寿地方志编纂机构,将编纂工作者载入史册。
环境
国土
资源
建置
政区
人口
环保
修志
地方志工作保障
长寿古近代修志
新修《长寿县志》
编纂《长寿县志(1986-2001)》
编纂《重庆市长寿区志(2002-2006)》
整理旧志
地方志应用
获奖志书
方志管理
长寿建县及设区——撤县设区补遗
编纂《重庆市长寿区志(2002-2006)》资料长编业务培训提要
《重庆市长寿区志(2002-2006)》编纂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改革修志工作
编纂县志分志承包责任制
编研
方志研究
方志与方志学
新修《长寿县志》篇目初探
应重视政治志编纂
县志《经济综述》编纂
新修《长寿县志》总纂及审稿
志书质量与资料
评论
评《重庆市万州区志(评议稿)》农业、扶贫开发篇及全志篇目
评《开县志(1986。2005)评审稿》街道镇乡政法社会生活篇
《璧山县志(1986-2005)初审稿》纲目探讨
《城口县志(1991-2005)评审稿》浅议
读《巫山县志稿》卷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有感
读《垫江县志(1986-2005)》评议稿刍议
《长寿县人事志》稿评
《重庆市长寿区志(2002-2006)》稿评
常识
编拟志书纲目与搜集整理资料
编纂长编初稿与总纂统稿
初审与审查验收
编纂志书行文规范
修志40题
服务
修志和县情
长寿县领导与修志工作
搜集整理资料为编纂县志打好基础同时也为经济建设服务
——1986年10月为参加四川省川东片会准备资料
长寿水力发电站
长寿是重庆商品鱼生产基地
长垫公路修筑始末
长寿“八景”古今之说
长寿“凤城”之得名
长寿报史
长寿之最30例
附录
长寿修志10年
创新之举结硕果
——记长寿修志30年
长寿区县志联结
长寿部门志乡镇志专业志一览表
长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长寿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长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辑室
《长寿县志》总编室
《重庆市长寿区志》总编室
《长寿县志》审稿委员会
《长寿县志》审稿成员
《长寿县志(1986—2001)》审稿人员
《重庆市长寿区志(2002—2006)》审稿人员
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寿县志》审稿组成员
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长寿县志(1986—2001)》审稿人员
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重庆市长寿区志(2002~2006)》复审人员
长寿县地方志办公室人员
编纂《长寿县志(1986—2001)》区志办公室工作人员
编纂《重庆市长寿区志(2002—2006)》区志办工作人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