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擎编著的《纷争的年代(当代西方思想寻踪2003-2012)(精)》的第一部分汇集了近十年来的西方思想界重要事件综述,反应出西方思想变化动态的多个方面及其更为开阔的背景,有助于把握西方思想界的趋势和状况。具有当代思想史的史料价值。第二部分,通过与四位当代著名政治理论家(桑德尔、贝拉米、里拉与米勒)的访谈,展现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界最近的辩论焦点和各种立场。
西方知识界重要事件综述(2003—2012)
2003年 国际著名学者发出反战呼吁/003
施特劳斯学派与美国右翼势力/004
“华盛顿共识”引发新的辩论/005
托派组织“第四国际”召开第15次世界大会/006
美国著名知识分子杂志《党派评论》停刊/007
《伽达默尔传记》引起争论/008
考拉克夫斯基获人文科学终身成就奖/009
爱德华·萨义德去世/010
罗伯特·默顿去世/011
2004年 电影《华氏911》的政治风暴/013
德里达去世的风波/014
反对“弱智化”的文化战争/016
同剿乔姆斯基/017
法国知识界讨论民族的认同危机/018
亨廷顿新作引发争论/019
沃尔夫对布鲁姆的指控/020
电影纪录片《多瑙河》追忆海德格尔/021
第二届克鲁格人文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布/021
2004年的告别:逝去的作家与哲人/022
结语/024
2005年 萨特百年诞辰纪念/026
安德森批评“自由左翼”的国际政治理论/027
新教皇对理性与宗教的看法引起争议/028
西方公共知识分子评选/029
保罗·利科去世/030
女性主义风潮再起/030
言论自由与“政治正确” /031
美国主流报刊开展阶级问题讨论/032
英国历史学家大卫·欧文在奥地利被捕/033
2005年辞世的文化界著名人物/034
2006年 拉美政局与左翼思潮的复兴/036
纪念阿伦特百年诞辰/037
福山再度成为焦点人物/038
漫画引发的文化战争/040
国际知识界声援贾汉贝格鲁/041
反击对施特劳斯的妖魔化/042
英国“思想战役”开辟新的公共空间/043
格拉斯迟到的自白/045
余英时教授荣获克鲁格奖/046
2006年辞世的学者与作家/046
2007年 欧N50年:纪念与沉思/050
宗教与政治:神学灵光的再现/052
委内瑞拉政局引发的讨论/053
“大屠杀工业”与学术自由/054
《齐泽克研究国际学刊》创刊/056
泰勒与德沃金分别获得学术大奖/057
2007年辞世的学者与作家/058
2008年 金融危机下的新“终结论” /061
奥巴马的意义/063
自由市场与道德腐败/065
1968激进运动:40周年的纪念与反思/067
数码时代的文化愚昧/069
关于《犹大福音》的争论/071
2008年人文学科重要奖项/073
2008年辞世的学者与作家/074
2009年 柏林墙:20年后的纪念与思考/077
新资本主义还是新世界? /080
备受瞩目的中国模式/082
达尔文进化论:在争议与误解中传播普及/087
“气候门”事件号怀疑派的声音/090
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旧问题新争论/092
保守主义的衰落与思想多样性的危机/095
美国著名大学的开放课程/097
2009年人文与社会学科重要奖项/099
2009年辞世的学者和作家/099
2010年 维基泄密:喧哗中的辩论/102
《经济学人》刊登中国特别报道/107
道德与理性:跨学科的对话/110
重新思考社会主义/111
《流浪者》引发文化争论/112
新视野下的罗尔斯研究/114
2010年人文与社会学科重要奖项/115
2010年辞世的学者和作家/117
2011年 第四波民主化? /119
占领运动:另一种民主化浪潮/124
2011年:觉醒的时刻与开放的未来/126
欧盟危机与哈贝马斯的方案/131
苏联解体的道德根源/133
哈维尔的遗产/134
帕菲特的哲学巨著问世/135
明星学者弗格森引发争议/137
2011年 人文社科领域的获奖者与辞世者/138
2012年 新利维坦:国家资本主义的崛起/140
美国衰落论的迷思/145
科学与人文的再次交战/149
欧洲危机的政治根源/154
马克思主义的再兴起/157
探索国家失败的新著引起反响/160
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获奖者与辞世者/162
访谈录
现代民主与公民政治——桑德尔教授访谈录/167
对自由主义的历史反思——贝拉米教授访谈录/177
现代性的内部张力——马克·里拉教授访谈录/187
我们可以从德国政治文化学习什么——米勒教授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