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梦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苏伟贞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苏伟贞编著的《梦书》是一本日记体形式的小说。记录一名女子以两年时间,主使梦及思考贯穿自身生活及心境遭遇。省视女性世界在真实与内在中间层最游离的光束。当小说在进行,并没有主要事件,每天的记录自成独立篇章,向读者展示生命光谱。全文以主要人物性格、情爱观照、自由想像为轴心,反映一位现代女性最机灵的感光面向,还原人心、性、成长……的本质。在作者笔下,一次又一次神秘如预言的梦,仿佛等待读者来解;不见源头的思想角度,处处带领读者进入想像的极地。

内容推荐

《梦书》是一名女子用两年时间凝视自己的梦境。

以梦,中景象审问自身生活及心灵遭遇,省视女性世界在真实与内在之问最游离的光束。每天的记录各自独立成篇,并以主要人物的性格、情爱见解和想象为轴心,呈现了位现代女性最机灵最敏感的种种面向,还原本真状态的心灵、性、成长。

《梦书》由苏伟贞编著。

试读章节

八月第一天

我尝试这么想情感——它像一篇单薄的小说,主题是遗弃。

我们这么假设吧!一段卑微的恋情往往以一个形式高尚的过程向前推演。我从来都以为爱情是欺骗——自我满足或取悦他人。现在我有另外的结论:它可能是人对人的一种遗弃,及遗弃的过程(因为这段恋情没有用了)。

一个人一旦失去了他的爱,他失去的往往不是一份爱情,而是爱情的本质,接近一种友谊,真正的关心。

人在失去爱的坚持后,失去了孤独的意义,而生活中一些庸俗的受苦也没有了具体的、故事性的转化。

八月第二天

人生的秩序,也许整个颠倒、延搁了。真正的秩序是什么呢?我想象也许应该是这样——一个人生下来时是个老人,有人生必须的智慧、思想与行事能力,然后他去享乐、与人交往、写作或者改变社会,他逐渐“长”成中年、壮年,他开始工作,真正的工作,赚钱、养家。他慢慢活成小孩,也失去了任何抵抗力。当他变成“婴儿”的时候,他无知、软弱、无语言能力、无生存能力。当他长成一个刚出生婴儿的样子,他开始死亡。

还有另一种人生,像童话故事——有人喜睡,走着走着便睡着了,如另一种龟兔赛跑,在等待生活追上来。

八月第三天

好好做人,平常做事。勇敢的,安于一种单调。不要让生活本身充满了可耻的符号或心事。我想我会这么想,大约是快疯了。只有快疯的人才会再三强调一件简单的事,完全因为他自己也不确定。

梦见有一种做爱的气息在梦境中,然后气息完全消失,整个空间只有一个芒果,青绿镶黄边。我拿起这个芒果,神色如取一枚禁果。结果芒果中间的果核部分(褐暗色)落下。然后我对自己说:性不是新鲜的,它是腐烂的,发出一种败坏的气味,潜藏着败坏的内容与形式。

它,永远不会进步!

八月第七天

如果我要求的只是一份平庸日子,那么,我不需要别人的平庸来加强我的平庸。“平庸本身已经够了”。看看我们周围的人,我终于相信,这个世界存在某些有权力的阴谋家。他们以一位平庸者为蓝本,大量复制这个人。

八月第八天

今天是父亲节,没有力气过任何节日。只不过不停修改一个得了暂时性健忘症的女孩的故事。那种改法,仿佛我很喜欢那样简单凄惨的故事似的。

八月第九天

坐在四楼办公室看落地窗外的雨,由点而面而雷声轰隆,这世界的意见由此开始。这世界的悲剧由此延伸。人与天与地都无法直接接触。这刻,只有雨是存在的,而且是连续的。你没有办法叫它停。我喜欢人的没有办法,人就是受到“进化论”的控制,要不断证明自己活着,有时候想想人真累。人生跟着累。

八月第十天

梦见在海边租了间房间,只一间,却很大很大,屋子向外那面完全是竹帘编织成的,有条走廊,经过的人都可以看见里面的人在做什么。我们是一群人去租房子,有人租不起,便合租,那些人的面孔我都认得,但是在梦里他们不叫我认得的名字。而且这些人,在梦里清楚意识到,他们是我一生中最讨厌的人的集合。

我们安顿好了就去海边玩,海浪高滔,但是没有半个人害怕,我们在海里举行一种仪式,升高又降下地埋在海里行走,并且抬着一顶轿子!

后来我又带了一个人去海边,那个人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是我叫他时是一个好友的名字,我告诉他我住的房间,我跟他去他的住处,他是一个陌生人,和一名女子在那里住下,进去以后,那是我的房间。……P3-9

序言

与小苏认识很早。近些年来,她是我最亲近的朋友之一。相识接近二十年,猜想日后这友谊大约也不会改变。想到日后可以和小苏“共话白首”,觉得很快乐。

其实文坛上的朋友,有认识得比小苏更早的,但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们相识之时,彼此在各方面都旗鼓相当,可能是这段路所以能走得长远的原因。

当年“联副”痖弦先生推出“新人月”活动。整整一个月,推出不同新人的作品。苏伟贞在上面写《陪他一段》,这也是她第一篇作品。我那时刚刚获得我第一次“联合报小说奖”。身为新人,自然是非常注意新人们的作品。那时就贸然向痖弦大哥说:《陪他一段》的那个新人写得很好;而痖弦就得意地说:“那是我的学生”。苏伟贞是政战学校毕业的。

后来“联副”的一次活动,似乎就是颁奖典礼;痖弦领我去看一个小小女生,那就是苏伟贞。

想起第一次见面时,我自认是记得很正确和很清楚的:小苏戴一顶米白色法兰绒帽,淡米色毛衣和长裙,穿了双马靴。之所以记得这么仔细,是因为早期我的记忆或者是用颜色和形状来储存的;想起过往时,老是些衣服、鞋子、头发、领巾、背包……去过的地方也总记得大片大片的颜色,或者形状:长的方的圆的多边形的……近年来没有如此能耐了,颜色和形状,还在面前的时候就已经模糊了。随着五觉的退化,我开始与世界和解,现在的世界于我是平和并且谐调的,一切都好。我想我已经过了我的青春期。

小苏年纪比我轻,但是早慧。而我是很幸运的晚熟;我是三十岁以后才开始叛逆期的。我们虽然外表年岁有差距,而内在大约正好同龄。总之一开始就很谈得来,之后也几乎是同步成长;但是小苏上了四十岁就不是如此了,我逐渐老去,而小苏开始返老还童,开始渐渐像小孩。到现在我才了解她年轻的时候其实比较老。

她是越活越敏感越天真越不能适应这个世界,越来越认真越’热情越不能妥协;小苏,革命是年轻人的事啊!你为什么到现在才开始到处撞得头破血流呢?

小苏一直是小小的。在文坛上,她除了可以和人比得奖次数外,还可以和人比瘦比轻巧。就算在写作圈子里,也真是少见这样“蝇量级”的身材。脸小头小手小脚小,大约是占的空间小,上天就恩赐她活得少一点,她活到四十岁,大概只用了二十来年,到现在还一副大学女生的样子,跟我初识她时一样的来如风去如云。

以前写过一篇短短的散文,叫做《像风一样》,现今不知散佚何处,即是写小苏。那时候我们好得蜜里调油,一天到晚在马路上走来走去。这喜欢走路绝不是我的习惯,写信也不是。小苏那时刚毕业,正在服役,听说军中和学校都是让人最愿意写信的场所。我那时已然结婚生子,时常在柴米油盐里捧读她用特殊的棉纸或十行纸写来的信,并且回信。而我们还三天两头见面,简真是无聊。不过我说过我是晚熟的,尚未到达我的叛逆期,“小”女生不都是写信来写信去的吗?小女生也喜欢谈心事,我们常常沿着马路一直走一直走,聊许多当时以为很重要而现在已然遗忘的事。小苏是我认识的人里最爱走路的,她总是宁愿走路,明明可以坐车也一样。现在她开车,前阵子出车祸,车撞毁了,坐出租车像要她命似的;若不是从前陪她走路的人现在已经长多二十公斤,觉得唯一适合我的运动是“不运动”的话,相信小苏还是宁愿走路。她很奇妙地要坚持“自己来”的自由。从前是自己的脚走在路上,现在是自己的轮子走在路上,就算是辛苦,就算是乏味,她还是愿意亲身一步步走。

所以小苏的一些行事方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大约就是因为这种喜欢一切亲自来的个性,让小苏做许多不可想象的事。她喜欢交朋友是我们共同知道的,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她是如何“交”朋友。现在已经不兴这样了。现在哪还有人没事玩两肋插刀,而她还是个小小女子。她什么都管,朋友要是失了业,她忙不迭地替他打听机会;老婆挨了老公的打,她骂得比那做妻子的还悍;让人怀了孩子却不肯娶人家是不?她三天两头地说服你那是大男人该负的责任;好好同居着的一对,她偏是要撮合人结婚,怕你吃亏。这些“不关紧要”的事她都能管得这么热心,可以想见朋友若是生了病,她一定在场,有人弃世,她一定陪伴。她出身军校,军校是上下纵横交织的大网络,每个人跟每个人几乎都有关系。在军校之前,苏伟贞和我一样生长于眷村。军校是关系的亲密;眷村是人情的亲密,大半辈子生长在这样“你的事就是我的事”的生活环境里,苏伟贞因此一生从未学会的事就是淡漠。她老是有意见,说:“你真不敢相信你看到的!我真不懂……”跟她说:“那关你什么事啊!那是别人的事!”她还是无法理解。她有一种奇特的是非感。

以我看,身为作家,她是做了太多不该做的事,干嘛帮人打听医院打听偏方找房子找工作呢?干嘛去管人家上不上学出不出国结不结婚出了国住哪吃哪呢?又干嘛去管人家生活过得好不好寂不寂寞呢?我是经验过小苏随传随到的能耐的,有事找她,绝对一口答应,需要她的时候,她随即来,比生命线还可靠。想到她身边那广大的人脉网络,想必她对待他们也像对我一样。苏伟贞待人没有亲疏之分,一律是近的,只有喜欢和不喜欢之别。喜欢的人她掏肝扒肺,不喜欢的她懒得理你。因为对人的分类法完全不按着社会常情来,所以她有时会欠缺些礼数。我真不知道该不该说,真相其实是跟你的社会成就地位性别做或没做什么一点关系也没有。只不过这小女子的脑袋里哒哒哒忽然打出了四个字:“我不喜欢。”于是你便万劫不复了。这种偏执的另一面是,假如她对你的意见是“喜欢”,那你立刻成为完人,什么都对,什么都好。而我很幸运的是一开始就被她哒哒哒到“我喜欢”那一边去了,因而在苏伟贞的世界里成为了不起的人。她常爱说一句话:“××坐我左边,袁琼琼坐我右边,两个全台湾最好的小说家和我坐在一起。”那个××是美丽又有才华的女作家,我才不要把她名字写出来,我妒忌她。但是小苏的是非世界里没有这个元素。

我因为发现自己是“伟大”的作家,长久以来就用这借口逃避一些我不想做的事。而小苏不一样,她为人子、为人妻、为人媳妇、为人父母,该做的事全都在做,从不规避。纵容自己在某些时候任性地以喜欢不喜欢“二分”,大约就是为了缓和生命中那些“即使修伯特也无言以对”的情境。

有人以写作为毕生职志,一辈子的生活是为了写书这件事。苏伟贞不一样,写书对她大约是一种平衡和发泄。她这样不合时宜的性情自然造成她许多的挫折和痛苦,在见到是非被淹没、真诚被扭曲的时候,她就坐下来写书。她的书都和她的痛苦有关,既然外在世界如此难以适应,她于是构造书里的世界来平衡自己。

我以前不知道她是有梦的。她一直有睡眠的问题,很难入睡,却又很容易清醒。而在这些困难的睡眠里,这个四十岁的女人梦了,梦着与四十岁或女人全然无关的事。仍然与痛苦有关。

我记得有一次和小苏谈话,她说到自己的直觉让她受了不少苦,别人尚没知觉的事情,往往已经让她受不了。她说:“但是我又很害怕哪一天这种直觉会消失了。”这使我想到,与生命和世界的格格不人可能是苏伟贞竭力要维护的状态。她靠这种不和谐写作,也许一生也不准备妥协。在这件事上,她是既霸又野。

你一定曾经做过梦,顶着烈日绕梦而行,或在月光铺照的夜里,如一只冬眠恐龙,兼具真实与传说。恐龙冬眠吗?我们很自然地这么相信吧?生命没有性别,无所不在。

有两年时间吧!你看到的记录,是一个好梦者的符号城堡。没有更好的语言来解释思想或梦,所谓生命痕迹,我们这辈子所拥有的,除了潜意识,就是我们自己了。  暴露这个王国的内在律则,是遗弃抑或拯救?使人的属性更明确?说起来,人的脑际皇朝,如传说中烟雨漫漶的心灵殿堂,供奉生活的思考之神,神有性别吗?梦有深浅吗?

这是时间的开始或者结束?阳性或者阴性?生命有她自己的魔力。

后记

《梦书》是奇特的日记体小说,反映了现代女性最机灵最敏感的灵、性、成长。

书评(媒体评论)

任何看国内报刊的人还有不知道苏伟贞的?以前没读过的全都拜读了,最近收到四本,有一本没看过,也看了,都觉得非常充沛而有实质,是真是言之有物的。

——张爱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