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陈云与马寅初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诸天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统战人物传记系列”自出版以来,不仅成为统一战线工作者的案头书,更受到众史学工作者和读者的欢迎。从统一战线的视角、采用纪实的手法,聚焦钩沉老一辈革命家与爱国民主人士的历史交集、人生交往,以丰沛的细节再现中国近现代史的演进历程,本套书属于首创,是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现代史研究的一项富有开拓性意义的重要成果。

这本《陈云与马寅初》(作者诸天寅)是其中一册,通过客观公正的叙述、朴实简单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描绘,真实地记载了两位世界级巨人各自光辉灿烂的人生历程及相互交往中结成的深情厚谊。

内容推荐

陈云与马寅初,一位是我国众所周知的老一辈革命领袖、政治家,一位是著名的民主人士、学者。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让本书作者来帮你揭开这个疑问。《陈云与马寅初》通过客观公正的叙述、朴实简单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描绘,真实地记载了两位世界级巨人各自光辉灿烂的人生历程及相互交往中结成的深情厚谊。

《陈云与马寅初》的作者是诸天寅。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1949年陈云与马寅初共事于中财委

第一节 选良将,陈云受命组建中财委

第二节 巧乔装,马寅初脱险辗转赴京城

第三节 马寅初为和平和国事而不辞辛劳

第四节 马寅初了解陈云身世,备受鼓舞

第五节 拍电报,陈薄马互通情况,做好公债发行工作

第二章 1957年陈云赞同并支持《新人口论》

第一节 陈云出色的领导艺术

第二节 陈云支持北大基本建设

第三节 陈云为马寅初聘请俄文教师

第四节 陈云为马寅初审阅文稿

第五节 陈云赞同马寅初的人口理论

第六节 风云突变,《新人口论》横遭厄运

第三章 1979年陈云批示马寅初应该平反

第一节 人生难得是知己

第二节 马寅初最后一次回乡视察

第三节 陈云在江西蹲点的日子

第四节 乱云飞渡仍从容

第五节 陈云批示马寅初应该平反

第六节 马寅初最后一封信写给陈云

第七节 陈云为《马寅初传》题词

第八节 陈云的晚年岁月

结语

余韵流芳

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附言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党和人民选择了他们,陈云和马寅初分别出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主任和副主任。他们互相尊重、密切协作,在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全国财政经济统一、稳定金融物价以及在结束国民党政权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和安定人民生活等一系列丁作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共事期间,他们建立了真挚的、深厚的革命友谊。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彼此相识之日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马寅初逝世止,他们之间的友谊始终维系着,成为党内外人士团结合作、肝胆相照的楷模。

1949年,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不同寻常、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相继取得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政权已经摇摇欲坠,行将解体。

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西柏坡,一个坐落在太行山东麓、默默无闻的小山村,随着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由延安迁移至此,这座掩映在绿树丛中、风光秀丽的普通村庄一下子成为闻名世界的中国革命领导中心,在这里展开了中国命运的大转折。历史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特别强调了巩固政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夺取了政权,全党工作的重心将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能否管理好城市,使生产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这是世人瞩目的焦点,也是关系到新生人民政权能否巩固的大问题。

要收拾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迅速恢复经济,必须有适合领导经济工作的将才。从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成立算起,将近30年的革命斗争,时代的智慧集中造就了一批政治、军事人才,可谓群星灿烂、数不胜数,但是真正懂经济、能胜任领导经济工作的人才却寥若晨星、屈指可数。1949年初,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总统的信中断言,没有任何一个中国政府能解决数以亿计的人民的吃饭问题。国民党人士也认为中共管理不好经济;资产阶级则声称,共产党“军事一百分,政治八十分,经济打零分”。上述这些言论尽管出于不同的目的,但认为中共在经济工作上将一败涂地,则是他们的共识。

谁来出任领导全国经济工作的主帅,以卓有成效的经济管理才干来回应国内外敌人的挑战,这就成为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在这一紧急历史关头,周恩来慧眼识才,当机立断向毛泽东和党中央提出了最佳人选——陈云。

早在建党初期,周恩来就发现了当时担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所职工会委员长的陈云很有经济头脑。为给党中央筹备活动经费,20世纪30年代陈云在上海开办过一些商业机构,他的出色经营活动曾受到党中央和共产国际的表扬。

1944年春,陈云到西北财经办事处主持工作,贯彻“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全面深入开展大生产运动,使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面貌焕然一新,为迎接抗战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45年9月15日,根据党中央的决定,陈云与彭真、叶季壮、伍修权、段子俊、莫春和等同志一起,乘飞机赴东北,他的财经方面的才干得到充分施展的机会。他曾出任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对东北经济的复苏、成功地接管大城市以及支援大部队顺利进关作战,作出了突出贡献。周恩来十分赏识陈云的理财本领,1949年初曾派薛暮桥就全国货币发行问题向陈云征询意见。

在遵义会议上,陈云是毛泽东正确主张的坚决支持者。会后,他撰写了《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并亲自到部队传达。这个《提纲》成为在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关头留下的一份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献。

1935年6月,在长征途中,陈云受党中央委派,以中央代表身份,从四川到达上海,恢复和开展党的秘密工作。同年9月他抵达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向西北战略转移及遵义会议的情况,并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为了广泛传播鲜为人知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他撰写了《随军西行见闻录》,1936年3月起先后在法国、苏联和中国出版发行,出版时他化名廉臣。在国内发行的单行本: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发行的叫《红军长征随军见闻录》;明月出版社发行的叫《从东南到西北》,并在封面注明“红军长征时代的真实史料”;大文出版社印行的叫《长征两面写》。

陈云的出色才干得到毛泽东的重视和信任。1936年,毛泽东曾向到延安访问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介绍14位中共最有才华的领袖人物,陈云是其中之一。此后,陈云在兼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和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期间的出色表现,更是使毛泽东赞赏不已。

因此,周恩来的推荐一经提出,当即得到毛泽东及其他中央领导人的一致赞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军事战场如此,经济方面也如此。1949年2月6日,毛泽东致电东北方面:请陈云到中央一谈。

陈云接到电报后,立即乘坐“毛泽东号”机车牵引的列车先到北京,与林彪、罗荣桓直接商谈东北野战军入关后的后勤保障问题,随后与罗荣桓一道乘吉普车经保定到达西柏坡。在党中央驻地,陈云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彻夜促膝长谈。陈云表示服从中央决定,调离东北到中央主持财经工作。陈云深知肩负担子的分量,但只有勇挑重担这一种选择。他在西柏坡来去匆匆,只停留了两天时间,连即将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都来不及参加,就匆忙返回沈阳,待交接东北的一摊工作后,接手全国的财经工作。

选择陈云担任财经工作的主帅,这是党中央的一着妙棋。选贤任能,任何时代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历史证明,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任命陈云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是英明而及时的举措。

七届二中全会上,党中央正式决定成立中央财经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财经工作。随后,党中央和周恩来连续致电东北局,请陈云火速来京。在中央的催促之下,5月14日,陈云在辞去了东北方面的工作之后,抵达北平。P1-3

序言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犹l虫口旱苗之望甘霖,万民庆幸,迅即响彻神州大地。改革开放的大潮,一泻千里;终于以势不可挡的威力,打开了将近30年闭关自锁的大门,迎来了一个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图书版业亦如沐春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新开张的大小书店应运而生,书店内飘溢着一股浓郁的书香气息:各类书报期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一利知识的强烈关切和渴求,标志着人民大众的文化索质已有了迅猛的、普遍的提高.这是令人感到十分欣慰的。不地让人回忆起那段“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岁月真有天差地远之感,恍如隔世!目前文坛活跃,文学园地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小说、散文、随笔、杂感、报告文学、回忆录等,大量涌现,异彩纷呈,在书市中十分畅销,这是版业繁荣的一而,但在繁荣的背后,却也潜伏着隐忧我指的是,能让人在价值观上受到教益;能激发起人们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眷恋能在人们内心深处,点燃起在世俗生活中,难得进发的那种激情昂扬的文章和作品,客观地说,毕竟还是为数不多。作为一名普通的渎者,我总认为一部优秀的作品,绝不仅仅是为了在文学艺术上的欣赏,更主要的,是应突出主题,具有强大精神、思想上的感染力,留给人们的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印象比较深的是前年,《甲午风云》、《红岩》等影片在全国公演后,起了空前的反响,好评如潮。足见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人民心目巾树起的形象,犹如松柏常青,是历久不衰的。所以,在文艺创作中,爱国主义的主题应该放在突的位嚣上,加以鼓励。历史是需要经常同顾的,为的是更珍惜今天。要上历史和历史人物的声音,也在找们的文坛中震响,这样的作品是时代的要求,将是人民大众竭诚欢迎的。

……

作者数次邀约,嘱为此书写一序言。为这样一本沉甸甸的书写序,我实在不胜惶愧,很难应承下来。但作者盛情难却,又受到季羡林老前辈文章的指点:“序无定型,自古已然”,始不揣谫陋,谨将阅后感受成篇如上,是为序。

马本寅

1998年6月10日于北京东总布胡同寓所

后记

《统战人物传记系列》是本社列入国家“九五”规划的重点图书。初版时,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同志亲自作序,并指出:“编撰和出版这套丛书,既具有重要文化价值,更可以发挥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的作用。”丛书自出版以来,不仅成为统一战线工作者的案头书,更受到众史学工作者和读者的欢迎。从统一战线的视角、采用纪实的手法,聚焦钩沉老一辈革命家与爱国民主人士的历史交集、人生交往,以丰沛的细节再现中国近现代史的演进历程,本套书属于首创,是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现代史研究的一项富有开拓性意义的重要成果。

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特别是为满足今日青少年学习历史、汲取智慧、健康成长的需要,本社决定修订再版此书。在此,我们向给予此书诸多支持的作者们、读者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华文出版社

2012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2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