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非洲——一个女记者的非洲之行》是素有“独行女侠”美誉之称的范春歌的第一本非洲游记。坐在岸上的棕榈树林里,看着阿拉伯式的独桅三角帆,宛如展翅的鸽子在丝绸般的海面上滑行,船缓缓地向海岸靠拢,那里有洁白的清真寺映衬着碧蓝的天空……难道如此动人的美景还没让您产生对非洲的向往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蓝色的非洲--一个女记者的非洲之行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
作者 | 范春歌 |
出版社 | 长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蓝色的非洲——一个女记者的非洲之行》是素有“独行女侠”美誉之称的范春歌的第一本非洲游记。坐在岸上的棕榈树林里,看着阿拉伯式的独桅三角帆,宛如展翅的鸽子在丝绸般的海面上滑行,船缓缓地向海岸靠拢,那里有洁白的清真寺映衬着碧蓝的天空……难道如此动人的美景还没让您产生对非洲的向往吗? 内容推荐 《蓝色的非洲——一个女记者的非洲之行》作者范春歌在中国传媒以远行采访著称,有“独行女侠”的美誉。曾骑单车穿越中国,只身中国陆疆万里行,赴南极长城站考察。2000年只身追访郑和下西洋航线,深入沿线18个亚非国家。 在非洲东海岸的一个港口,我的脑海突然被“蓝色的”这个词浸染了。因为,长期以来非洲这片神奇的大陆总是和一望无际的黄色的大沙漠联结在一起的。当一捧蔚蓝的海水从我的手指间珠玉般滑落的刹那,我决定要向人们描述一个别样的非洲——蓝色的非洲。 从非洲回来后,有人问我下一个旅行目标是哪里,我说还是非洲。即便不能,也希望它是我梦里永远的栖居。你要问为什么,看了这本《蓝色的非洲——一个女记者的非洲之行》就知道了。 目录 埃及 军警守卫的幸福城市 清水荡漾的陶罐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谁来保卫斯芬克斯 我也钻进了金字塔 到了埃及不识阿拉伯数字1、2、3 奇妙的国王圈 失去灯塔的亚历山大 孤独的庞培柱 让苏伊士运河静静地流 马蹄声碎卢克索 肯尼亚 雨季的见面礼 内罗毕惊魂 邂逅华人程丽珍 四十岁生日在非洲过 沧桑耶稣堡 阿拉伯神灯 夜行热带雨林公路 中国的拉姆 半夜启航寻找法茂人 海上迷途 相会中国亲戚 纳库鲁的火烈鸟 两位中国人的非洲经历 路遇马赛族放牛娃 女人的伤心之地 坦桑尼亚 野生动物园的枪声还未叫停 我看见了乞力马扎罗的雪 又当一回国际盲流 一条铁路和一段难忘的历史 在非洲吃到四川火锅 寻访奴隶堡巴加莫约 桑给巴尔岛的丁香 岁月留痕 莫桑比克 黑孩子幼儿园 列宁大道遭劫记 他乡闻乡音 我的中国功夫 拍照的代价 死亡和狂欢在世界上并驾齐驱 南非 无人接机 1个人与18张床 约翰内斯堡的遭遇 海角小镇开普敦 见到期盼已久的中国古地图 和中国留学生结伴驱车行 迪亚士的足迹 德班奇遇记 再会,好望角! 试读章节 谁来保卫斯芬克斯 有关狮身人面像有一个千古传说,那就是斯芬克斯之谜。相传,它卧在那里让每一个经过身边的人猜一样东西:小时四条腿,大了两条腿,老了三条腿。谁回答不出就将他杀死。后来终于有人说出了它的谜底——人。 不过,当地还流传着斯芬克斯的另外一个传说,但经历史学家一考证,就出了道道。 十八王朝时期,已历经千年的金字塔成为黄沙遍地、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飞沙走石淹没到狮身人面像的脖颈。一位年轻的太子到此狩猎,在石像下纳凉歇息,睡梦中听见石像开口对他说:“沙石憋得我透不过气来,如果你能为我除去沙土,我将封你为埃及之王。”王子承诺一定照办,后来果然为王。他履行诺言,不但清除了堆积石像的沙石,还在石像周围筑起一道土坯墙,防止沙石的再次侵袭。 那道土墙至今犹存,每块土坯上还刻着国王的名字。为了纪念那个梦,国王还在石像前立了一座记梦碑。 后来的学者们当然不会相信这个离奇的梦,和中国古代的一些想做皇帝的人一样,那位王子显然是假借做梦,以神的名义夺权篡位。但他们一致认为他的确为石像治过“病”,当是历史上给斯芬克斯石像清理的第一人。 从那时开始到现在的数千年中,狮身人面像一直多劫多难。不管传说中它的法力再大,但毕竟只是人工雕琢的一块巨石而已。 相传4600年前,这里是一片为建金字塔而开辟的采石场,金字塔竣工后,采石场剩下了一座含有贝壳等杂质的石头小山,搬走颇费人力,留下有碍观瞻,设计师别出心裁地将它雕刻成有国王头像和雄狮身躯的艺术品。集人类的智慧和雄狮的勇猛于一身,一件千古不朽的杰作就这样诞生了。 太出色了,难免激起人的占有欲。罗马统治年代,这里已是旅游胜地,一些到此观光的罗马人,在石像的前肢上题词留名,还有人在它的前爪上刻下一首热情洋溢的诗篇。更有甚者,19世纪一位英籍意大利人还将挖掘出的石像头上掉下的圣蛇浮雕和一块长须,殷勤地献给了大英博物馆。据说直到今天,埃及人还在与英国交涉胡子的归还问题,埃及文化部部长多次亲自赴英国索要本属于埃及的胡子,但英国提出交换的条件是,由英国从埃及博物馆挑选一件相当级别的文物,这个条件被埃及文化部部长愤然拒绝,直到现在,这块重达千斤的胡须还和斯芬克斯身分两处。 有关狮身人面像遭人为破坏的传闻中,拿破仑受世人指责最多。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拿破仑进军埃及的时候,他的士兵把斯芬克斯的鼻子当炮靶轰掉了。对这一说法,学者们另有定论,倾向于中世纪阿拉伯著名历史学家马格里齐的记载,说是一位叫沙依姆·台赫尔的伊斯兰教徒,因不满偶像崇拜而砍掉了斯芬克斯的鼻子。 狮身人面像是人类文化的瑰宝,这一点已成为愈来愈多的人的共识。即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军对垒你死我活,但人们还是关注它的安危。为防附近的英国炮兵阵地的炮火震塌石像,同时防御德军飞机的轰炸,人们在石像的头部以下筑起一道高墙,直到二战胜利后才拆除。 然而岁月是无情的,数千年的风沙侵蚀,斯芬克斯即使不说话,人们也看到它明显地老下去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它后腿的一声轰响传遍全世界,原来早年修补的部分塌成一个硕大的窟窿。 科学家还分析,除了岁月的剥蚀,附近一些工厂、别墅、夜总会、汽车的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也是罪魁祸首。埃及政府当机立断采取措施,用推土机推掉了胡夫金字塔附近的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对周围成片的别墅区也未放过。需要交待一笔的是,推土机首先是从已故总统萨达特的别墅开刀的。这种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和魄力的确令世人对埃及刮目相看! P23-25 序言 很多时候,一个梦想常常是因一本书而滋生的。梦想着去非洲,就是这样。 家里有丰富的藏书,是我的当画家的父母收藏的。巨大的书橱是我少年时的乐园。那时的我是一个落落寡欢的女孩,不合群,沉耽于漫无边际的幻想中,而藏书中描述的神奇生活,还有从事油画创作的父母到遥远的他乡带回的写生,便成为我的灵魂信马由缰的牧场。 长大后,我成为一个酷爱旅行的人,毫不奇怪。 许多与我同龄的人,都是在台湾作家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中了解非洲的。而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当我还不足10岁的时候,就从家里的藏书中读到了一本厚厚的非洲游记,是由两位捷克青年旅行家写成的。作为一个孩子,我对书中关于那片大陆的民族纷争的叙述,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倒是那些美妙的风土人情照片,强烈地吸引了我。 书里的图片是黑白的,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印刷也很粗糙,但毕竟让我第一次领略了非洲的魅力。它是巨大的,令人惊骇。 许多年以后,当我只身走遍了中国,领略了美洲大陆,又登上了南极冰原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想奔向非洲。恰好,重走郑和下西洋航线的采访,使我有了圆梦的机会。 坐在岸上的棕榈树林里,我惊讶地看着阿拉伯式的独桅三角帆,宛如展翅的鸽子在丝绸般的海面上滑行。船缓缓地向海岸靠拢,那里有洁白的清真寺映衬着碧蓝的天空。乘客们从船上走下来,女袍纯黑,男袍纯白,他们瘦削的脸庞如青铜铸成,显得神秘而高贵…… 在非洲东海岸的一个港口,我的脑海突然被“蓝色的”这个词浸染了。因为,长期以来非洲这片神奇的大陆总是和一望无际的黄色的大沙漠联结在一起的。当一捧蔚蓝的海水从我的手指间珠玉般滑落的刹那,我决定要向人们描述一个别样的非洲——蓝色的非洲。 从非洲回来后,有人问我下一个旅行目标是哪里,我说还是非洲。即便不能,也希望它是我梦里永远的栖居。你要问为什么,看了这本书就知道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