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祥、吴太昌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不发展”为研究的中心线索,全面考察和探讨1927-1937年,即国民党政府成立最初10年间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特点。
导言是全书的总纲,内容涵盖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国民党政府的建立及其经济政策、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衰退、工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新民主主义的萌发等四个部分,重点阐述1927-1937年间中国资本主义的生存环境、发展演变和新民主主义的萌芽,揭示半殖民地半封建条件下,中国不可能顺利和正常发展资本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真实和社会发展规律。
刘克祥、吴太昌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考察国民党政权最初十年间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揭示了日本侵略劫杀暴行、列强转嫁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危害;承续前卷“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的中心线索,重点阐述中国资本主义“不发展”和衰变态势及其原因;浓墨重彩地分析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萌发及其艰难生长,从中归纳出若干规律性认识。《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由人民出版社2012年最新出版。
前言
导言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资本主义的危机和新民主主义的萌发
一、日本侵略、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国民党政府的退让妥协
(二)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打击
二、国内形势与国民党政府的经济政策
(一)蒋介石独裁地位的确立和对苏区的“围剿”与蹂躏
(二)、国民党政府的经济政策
三、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蜕变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停滞衰退
(二)国民党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
四、工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雏形
(一)武装起义和农村根据地的建立
(二)土地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经济雏形的建立
第一章 新式工矿业的危机及不平衡发展
第二章 农业与农村经济
第三章 手工业的兴替嬗变
第四章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第五章 对外贸易、外国投资和国际收支
第六章 商业流通和国内市场
第七章 金融业的发展和变化
第八章 财政和内债
第九章 革命根据地经济
征引文献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