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I
咀嚼光影
隐秘的癫狂——评《让子弹飞》/003
经典的拆解与史诗的终结——评《赵氏孤儿》/007
谁的南京?——评《南京!南京!》/013
“纯粹”的局限性与叙事表征——评《山楂树之恋》/020
无望之战与赤膊英雄——评《天狗》/024
让石头成为石头——评《图雅的婚事》/031
讲述与寓言——评《——》/036
宁氏喜剧的续貂——评《疯狂的赛车》/047
尴尬的贺岁——评《非诚勿扰》/052
凤爪的阴谋——评《无穷动》/056
后王家卫时代的“民族寓言”——评《伊莎贝拉》/059
不够彻底的“轻盈”——评《圆明园》/061
偶像片的穷途——评《第601个电话》/065
我愿为吴宇森辩护——评《赤壁》/069
理由比表象更重要——评《理发师》/073
文字与影像的暧昧遇合——评《手机》/077
迷津中的镜像
病症与自赎——中国式大片诊断书之一/089
重构与迷失——中国式大片诊断书之二/101
“红色”文本的叙事奥秘一评《恰同学少年》/114
文本的选择与被选择的文本——评《敌营十八年》/120
张艺谋的文学魔杖/127
“第六代”:迷失的青春镜语/144
“谍战”与谍战剧漫话/156
时髦的舌头
也谈文怀沙的倒掉/163
超级女声:娱乐物种的欲望图腾/168
孔子还是章子,是一个问题/173
博士上书与王菲待产/176
时尚的秘笈/179
烟花不会谢/182
后记/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