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龙在《房龙地理》中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地理的基本知识,然后分析了各国的地理环境,并阐释了地理对历史演变、国民性格的影响。他还回顾了人类与自然相互协调和适应的漫长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发掘自身潜力并努力探求地球这一人类唯一的家园达到和谐的最终方式。此外,作者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趋势也有着自己的见解。所以,它是一本提供丰富的人文知识的有价值读物,不仅将枯燥的历史地理内容演绎成饶有兴味的生动文字,而且让人在身处社会的迅速发展中,抚今追昔,感悟到历史的沧桑和厚重,生动地演绎了“人文地理”这一概念。《房龙地理(人类的家园)》是一本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兼具,可读性很强的简明世界地理。
《房龙地理(人类的家园)》是房龙的经典著作之一,打破了传统地理书罗列数据的写作方式,用生动感性的文学语言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融会贯通。他讲述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类是如何去适应自然环境,又如何去尝试改变环境,进而获得幸福的过程。《房龙地理(人类的家园)》是一本深入浅出的科普书,也是一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发展史。“历史是地理学的第四维,它赋予地理学时间和意义”,体现在这部著作中,那就是以历史为经、地理为纬的人类生存史。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以人为中心的地理书,生动地演绎了“人文地理”这一概念。
第一章
人类及其家园
尽管这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却是真实存在的。关于人类,如果我们作一个大胆的设想:假设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是6英尺高、1.5英尺宽、1英尺厚(这比真实的人要高大,很多人还达不到这样的尺码),那么,只要用一个长、宽、高各半英里的巨型集装箱就能够像装沙丁鱼一样,把所有的人类(根据最新统计资料,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大约有20亿人)全部装进去。就像我前面所说的,这听起来似乎荒诞无稽,让人不可思议,但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只要你动手略加计算,就会发现我的计算是正确的。
我们把这个大箱子运到亚利桑那州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那是一个自然界的神奇之境,它是由永恒之手在静默之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就把这里作为人类最后的安息之地。大峡谷的美景是那么雄伟壮观,为了避免人类被它所震撼而望断了脖子,我们把那个塞满人类的集装箱巧妙地放在那道低矮的石墙上,然后,找来一条德国种的小猎犬(这个小家伙非常聪明,而且非常听话),让它用它那棕褐色的小软鼻子拱向那个笨重的庞然大物。大木箱往下掉的时候,不时地撞击山石、灌木和乔木,发出长长的轰隆声和撕裂声,装着人类的集装箱一路砸树碾石,从山崖一直朝谷底滚落,随着最后的一声訇然巨响,集装箱的边缘撞上了河岸,人类便撞进科罗拉多河的怀抱之中。
尔后,一切复归于沉寂。
很快地,人类就会被遗忘在墓穴之中,好像一切从未发生过一样,任由月圆月缺,而大峡谷将一如既往,依旧与风霜雨雪相伴。在这个神秘的宇宙间,地球也将继续在太空中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
对地球上发生的这个变化,星际间的远居近邻,还有那些外星球上的天文学家即使天天观察太空,也不会注意到究竟发生了什么异乎寻常的事情。 一个世纪之后,也许那个小小的青冢依然覆盖着一层层密密麻麻的绿色植物,而这就是人类曾存在过的唯一物证。
人类的故事到此落下帷幕。
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有些读者不大会喜欢这个故事。把不可一世的人类贬抑到这样微若尘芥的地步,看到引以自豪的人类落得如此可卑的下场,他们感到非常难受。然而,我们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这个角度把人类数量的微小和弱小躯体的无助变得具有深远的意义。
人类在这里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群哺乳动物罢了,既卑微软弱,又孤立无助。从出生的前一天黎明开始,我们就被成群结队的其他物种包围着,它们已经为生存斗争做了更充分的准备,因此比我们更适应这个物竟天择的环境。在人类早期的对手中,有长达100英尺、重得像小火车一样的庞然大物;有牙齿像锯一样锋利的猛兽;也有身披像中世纪骑士盔甲、每天只是吃喝玩乐的家伙;还有一些是人的肉眼所无法看见的,但它们却以惊人的速度成倍地繁殖,如果没有以同样惊人的速度去消灭它们的天敌存在的话,它们可能用不了一年的时间就会占据整个地球。很显然,人类的邻居具有在任何自然条件下生存的能力与决心,对高寒的山峰、深邃的海洋,它们从无半点畏惧。然而,人类只有在最适宜的环境中才能生存,只能在高山与大海之间那些小块的干燥陆地上择地而栖。
根据确凿的证据我们了解到,有些种类的昆虫能够在石油中欢快地嬉戏(如果让我们可以把石油这种东西作为日常饮食的主要成分,实在令人难以想象),还有一些昆虫可以在极大的温差条件下生存,而这种悬殊的温度可以在几分钟内夺去我们的生命。更让人惊奇的是,那些令人讨厌的棕色小甲虫似乎非常热爱文学,总是不厌其烦地光顾我们的书橱,即使失去两条腿,甚至三条、四条腿,仍能日复一日地在书橱中爬行。而我们人类呢?只要有一个脚趾被针扎了一下,都可能会行动艰难,甚至卧床不起。这时我们开始认识到,在这个冷漠的宇宙问,为了避免有一天消亡在某个黑暗的角落里,从我们一出生在这个旋转的星球上开始,我们不得不进行不懈的斗争,以确保继续生存下去。
对于我们这些麻木不仁的现代人,人类的经历似乎有些可笑。我们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抛开树枝、手杖,努力学习用后肢走路,一开始这也许有些滑稽可笑。然而,正是由于这笨拙的行走,人类才开始了从原始向文明的迈进。
而那些昔日的主宰者,它们曾凭借蛮力和机智狡猾对地球上两亿平方公里的陆地和海洋进行过至高无上的统治,如今它们的命运又如何呢?
它们中的大部分在地球上已经永远地消失了,只有在自然博物馆中,它们才能以“展品A”或“展品B”的形式占有一席之地。还有一部分生存下来了,但它们不得不降尊屈贵,被迫从事劳动,而且仅仅为了生存,做了人类的家畜。为了取悦人类,它们只好把自己的皮毛、蛋、奶以及肋间的肌肉贡献出来,甚至由于人类的懒惰,它们不得不替人类拖拉一些人类力所不及的重物。还有不少动物则是迁徙于荒郊野地,人类允许它们在那里吃草,保存和延续它们种族,其实人类也仅仅只是认为那些地方现在还不值得一争,没必要把它们的土地占为己有。于是,这些可怜的生物才得以暂时在那里生息、繁衍。
简单来说,在仅仅二三十万年的时间内(对于无尽的时间长河而言,这只不过是短短一瞬间),人类已使自己成为这个星球上每一块土地不容置疑的统治者,而且现在又有可能把大气和大海纳入自己的版图。所有这一切竟然是由几亿人类成员创造出来的。然而,除了神奇的理性之外,人类所具有的优势并不比那些竞争对手多。
在这儿,我有些言过其实了。实际上,尽管这种神授理智和为自身利益打算的能力是以最高贵的形式出现的,但也只是人类中一小群男女才能拥有的特权,其他大多数成员并不被允许拥有这种权力。因此,这一小群人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大多数人的主人。其他人无论对现实如何愤愤不平,也只能俯首听令。人类的进步就变成了这样一个怪诞而踯躅的进程。不管人们如何努力,数千个不断奋斗的人中真正的先锋只有一个。P1-4
告读者
我现在将对你10年前的来信进行答复。下面是你写给我的信的内容(我引用了原文):
“……是的,地理学究竟是什么呢?对于我来说,我所需要的仅只是属于我自己的地理学,而不是那种全新的地理学。我的地理学里有我想了解的东西,我不想了解的东西则丝毫不会提起。你要为我写的就是这样的地理学,这是我所希望的。我任职的那所学校对所有的课程都有着一丝不苟的态度。所有国家的大致情况以及它们的疆界形成的原因,我都学习了;不同城市的概况以及各个城市的人口数量情况,我也学习了;同时,我还学习了所有高山的名称和高度,连同它们煤的年产量。但遗憾的是,我刚刚学习完,又全都忘掉了。这些东西就像一个被塞满了图片的博物馆,又如同一个冗长的音乐会,彼此之间没有关联,又混乱无序。对我而言,这些东西是毫无价值的。在需要了解事实的真相时,我只有去翻阅地图和地图册,或者去求助于大百科全书以及蓝皮书。对于我这样的经历,我想应该有很多人碰到过吧!在此,我代表所有可怜的受害者对你提出恳切的请求,希望你能为我们写出一本有实际帮助的新的地理书。请把所有的高山、城市、大海一个不落地全部写进这本地理书里,这本书只需要向我们讲述生活在那里的居民的情况、他们居住在那里的原因、他们从什么地方来以及他们来做什么,诸如这些人类关心的故事,请你写进地理学中去。并且,请不要对那些只是有一个名称的国家浪费过多的笔墨,应该将那些着实有趣味的国家放在突出的位置,这样的话,我们就有可能记住它们了,不然的话……”
一如从前,当你们的命令到达的时候,我就急切地去完成。
“亲爱的,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