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近代洋货进口与消费转型研究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郭立珍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郭立珍编著的《中国近代洋货进口与消费转型研究》以消费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考察了洋货进口在中国近代消费转型所起的作用,揭示出近代中国洋货进口与消费转型是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中发展演变,且消费转型是以外力催生、中西消费模式由并存走向融合以及转型的复杂渐变性、不平衡性为基本特征。

目录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四、关于消费转型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六、本书结构

 七、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1842年前中外贸易与中国传统消费模式概述

 第一节 中外贸易概述

一、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二、清政府的海外贸易管理制度

三、清政府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关系

四、进口洋货的规模和结构

 第二节 中国传统消费模式概述

一、中国传统消费模式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二、中国传统消费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洋货进口对中国传统消费模式产生的影响

一、洋货进入广州、上海、北京等地

二、已经在局部地区开始出现崇洋消费现象

三、鸦片的输入使消费模式畸形化发展

第二章 1842~1894年洋货初步打开中国市场

 第一节 1842~1859年洋货进口的趋势和特征

一、洋货进口趋势

二、洋货进口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

 第二节 1860~1894年洋货进口趋势及其特征

一、洋货进口的稳步增长

二、洋货进口的特点

 第三节 洋货市场和消费主体

一、1842~1859年洋货的主要市场和消费主体

二、1860~1894年洋货的主要市场和消费主体

 第四节 洋货初步打开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

一、价格优势

二、不平等条约几乎扫除了中外贸易的一切障碍

三、消费洋货边际效用高于土货

四、洋商采用多种多样的促销手段

五、洋商对中国居民消费习惯、消费需求了解增多

六、销购结合

第三章 1842~1894年洋货进口与中国居民消费模式的初步转型

 第一节 洋货进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产生的影响

一、洋货进口与中国自然经济的初步解体

二、洋货进口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第二节 洋货进口与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及消费方式的初步转型

一、洋货进口在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初步转型过程中的作用

二、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初步转型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洋货进口与中国居民消费观念的初步转型

一、洋货进口推动了崇洋消费观的发展

二、洋货进口与国货消费意识的萌芽

三、洋货进口助长了上海等地奢靡之风的发展

四、洋货进口加速了等级消费观念的解体

第四章 1895~1937年洋货在中国市场上优势地位的建立

 第一节 洋货进口趋势及其变化

一、洋货进口趋势

一、洋货进口的主要变化

 第二节 洋货市场和消费主体

一、洋货的主要市场

一、洋货消费主体的平民化大众化

 第三节 洋货在中国市场上建立起优势地位的原因

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一、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发展

三、洋货价廉物美

四、洋行采用多种促销手段

五、中国消费者对洋货的偏好

六、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1895~1937年洋货进口与中国居民消费模式的进一步转型

 第一节 洋货进口激增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变

一、洋货进口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二、洋货进口激增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中国居民消费转型条件的成熟

 第二节 洋货进口与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进一步转型

一、洋货进口激增在消费结构、消费方式进一步转型过程中的作用

二、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进一步转型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洋货进口与中国居民消费观念的进一步转型

一、崇洋消费风气盛行

二、国货消费意识的形成

三、助长了奢靡风气的蔓延以及催生了享乐主义的出现

四、消费观念上求新慕异

第六章 中国近代消费转型的基本特征及其转型的不平衡性

 第一节 中国近代消费转型的基本特征

一、外力催生

二、消费模式内容的多样性

三、消费方式的融合性

四、复杂渐变过程

五、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产生双重影响

 第二节 中国近代消费转型的不平衡性

一、地域上的不平衡

二、社会群体上的差异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