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是《假话国历险记》的作者罗大里儿童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他继承了安徒生用童话反映现实的传统,又以共产党人的进步观点使童话容纳进更为广泛的社会内容。他认为童话是认识世界的武器,又是发展想象力和研究生活的手段,应当用旧童话的形式来谈今天的事情。他在童话创作中鞭笞统治者的虚伪、贪婪,颂扬劳动者的勤劳、善良。他的童话构思奇巧、新颖,风格轻松幽默,大多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和娱乐性。罗大里善于化严峻于诙谐,他的童话既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又极富儿童情趣,受到许多国家儿童的喜爱。1960年,罗大里因其对儿童文学所做的卓越贡献而获得国际安徒生作家奖。
罗大里编著的《假话国历险记》原作名为《小茉莉在说假话的国家里》,这是一部童话。主人公小茉莉天生有一副稀奇的大嗓门,一张嘴说话就能震碎玻璃,因此人们禁止他开口。于是他来到一个由海盗当国王的假话国,那里黑白颠倒,不准讲真话。他在假话国结识了三条腿的小猫和老人本韦努托。他们一起救出所有讲真话的人,推翻了海盗国王。
《电话里的故事》是写一位父亲出差在外,每晚通过电话给他的女儿讲一个小故事。这部作品描写了意大利的儿童和大人的生活,引导小读者去认识好事和坏事,美和丑,注意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一起来翻阅《假话国历险记》吧!
有一个小男孩,名叫小茉莉,他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他本人的故事。听故事时我用两大团棉花把两只耳朵堵上,再用带子固定住,像在脑袋两边拴了两个大皮球。尽管如此,等到我把他的故事听完,耳朵差不多都要给震聋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小茉莉嗓门太大了。就算他压低嗓音说话吧,你坐在1万米高的喷气式飞机上,一飞过他的头顶上空,就能听见他的声音。
现在,小茉莉是个大名鼎鼎的男高音歌唱家,从北极到南极,不管什么地方,没有人不知道他的。成了音乐家以后,他就给自己起了个又响亮又漂亮的艺名,可在这里咱们不叫他这个名字,因为大家读报时对这个名字都熟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他小时候的名字叫“杰斯米诺”,意思就是小茉莉。在故事里,我们仍旧叫他小茉莉吧。叫小名更显得亲切,你说是吗?
小茉莉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个子可能比别的孩子还小一些。可他有一点与众不同,就是嗓门儿大得出奇。关于这一点,他生下来第一次开口,大家就发现了。
小茉莉是半夜出生的。他出世后的第一声啼哭,就使全村人都从床上蹦了起来,他们以为是听到了工厂的汽笛响,召唤他们去上班呢。其实这是小茉莉呱呱落地,试试嗓子。所有的婴儿刚出生时都是这么做的。还好,他很快就学会了从晚上睡到大天亮,所有的正派人也都是这么做的。当然,报社里的人和值夜班的人不在此列。从此以后,他每天早晨准7点钟开始哇哇大叫。这个时间正是人们都该起床去上班的时候,所以工厂的汽笛也就用不着了,因为用不着,很快也就生锈了。
小茉莉6岁时就开始上学了。老师点名点到他的时候叫:
“小茉莉!”
“到!”这位新学生高高兴兴地答应。
只听见噼里啪啦一阵响,讲台上方的石黑板碎成好多片,撒落了一地。
“你们谁往黑板上扔石头了?”老师一边严厉地问大家,一边伸手去取戒尺。
全班同学中谁也没有吱声。
“好,我来重新点名,一个一个地问,”老师说。
“是你扔石头吗?是你扔石头吗?”他挨个儿问学生。
“不是我。不是我。”孩子们回答,都吓坏了。
老师问到小茉莉,小茉莉也站起来,老老实实地回答说:
“不是我,老……”
他刚说出一个“老”字,“师”字还没出口,窗户上的玻璃已经噼里啪啦一阵响,碎落在地上了。
这一次,老师仔细地盯着全班看,看在全班40个同学中,有没有拉弹弓的。
“准是有人从街上把玻璃打破了,”老师心里想,“大概是个小流氓,不上学,却专门淘气掏鸟窝。我要逮住他,扭着他的耳朵,把他送到警察局去。”
这天早晨的事情就到此为止。第二天老师又点名,又点到了小茉莉的名字。
“到!”小茉莉挺有精神地回答。他当上小学生,觉得很神气。
窗子马上又乒乒乓乓响起来!玻璃重新装上才不一会儿,又碎落到下面马路上去了。
“真奇怪,”老师说,“每次点到你的名字时就出事。啊,明白了!我的孩子,你的嗓门太大,你的声音使空气震动得像刮飓风的时候一样。从今天起,只许你压低声音说话,否则,整座学校,甚至整个村庄都会震成平地啦。你一定要这样做,好吗?”
小茉莉羞得满脸通红,想提出反对意见:
“老师,这不是我!”
他一开口,新黑板又是咔吧一声碎裂了。这块黑板,是校工从商店买回来刚刚装上的。
“这就是证明啦,”老师说。
但是,老师看到小茉莉显出可怜兮兮的样子,大滴大滴的泪珠从他的脸蛋儿上滚下来,就从桌子旁边站起身子,走到孩子身边,温和地抚摩着他的头说:
“孩子,你好好听我的话。你的嗓子也许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不幸,也许会给你带来莫大的光荣。所以,现在你最好尽可能少开口。而且大家都知道:说话是银,沉默是金。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