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企业线上线下如何互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屡屡掀起营销的神话,直销、互动性连锁商、资本运作渐渐的成了企业关注的对象。传统销售渠道如何与电话网、互联网、实体连锁网、直销网、物联网……融汇结合?这就是全网连锁!是连锁商业模式的变革!更是未来优秀连锁企业的必经之路!全网连锁理论的核心就是整合资源,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习惯,结合科技力量,建立和消费者的多重接触点,构造一张和消费者接触的巨大网络,降低社会无效成本,帮助企业、消费者、资源合作伙伴找到利益共赢点。
这本《全网连锁》(作者马瑞光)是关于介绍这一课题的专著。
这本《全网连锁》(作者马瑞光)是关于介绍全网连锁这一课题的专著。
《全网连锁》包括了连锁变革;新技术;需求大转移;连锁大未来;全网连锁本质;全网连锁的力量;网网结合;消费者争夺战;等待or行动等内容。
第一章
连锁变革 门店即将走向消亡?
第二章
新技术 颠覆企业的竞争格局
第三章
需求大转移 消费者更讲究随时随地、无时无刻获得满足
第四章
连锁大未来 全国连锁 举到无限
第五章
全网连锁本质 接触、沟通、体验、互动
第六章
全网连锁的力量 从线上到线下,消费者无处不在
第七章
网网结合 不做加法做乘法
第八章
消费者争夺战 虚实结合的零售业
第九章
连锁之外 全网的触角能伸多远?
第十章
等待or行动 如何打造一个全网平台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就是互联网和IT技术发展基础上建立的购物平台,成为亚洲最大的网上零售商圈。商圈,是指商店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简单地说,也就是来店顾客所居住的区域范围。传统的商圈是由百货公司、专卖店、杂货铺,甚至包括地摊等多种零售业态形成的。由于互联网没有地理距离的分割,淘宝网上各种各样的店,不管规模多大,产品如何,聚集在一起,就像一个“超级百货公司”。在这个“超级百货公司”里,既有个人的小店,如淘宝网集市;也有商家的店铺,如淘宝商城(天猫)。随着网络交易竞争的激烈,有的店专门以低价取胜,于是有了“促销区”,相当于“折扣店”;另外,还有“二手闲置区”,类似于国外的跳蚤市场;更神奇的是,淘宝网还有“全球购”,就是说,你可以托人在世界各地采购商品。这在互联网没有产生之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但是,互联网推平了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改变了人们的购物行为。通过电脑屏幕,连接互联网,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生活和购物。
现在,上淘宝网购物不再是一种时尚,而是一种常态,逛淘宝网已经成为多数人的一种休闲方式,成为年轻一代的习惯。
网上购物,除了淘宝,还有京东商城。
京东商城的创始人刘强东曾是全国最大的光磁产品零售商,他的公司在全国开设了12家分店。2003年,“非典”让刘强东的事业陷入低谷,为了寻找出路,他和留下来的同事疯狂地在备大网站论坛发帖,组织团购,却意外地发现网上生意很火爆,这让他意识到互联网零售非常有前景。于是,在2004年,刘强东正式决定在网上销售电子产品。当时他认识到,网络这个销售渠道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门店,而且也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环境。中关村是一个电子产品比较集中的消费市场,但去过中关村卖场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面对林林总总的柜台和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消费者很容易迷失,即便是相同型号的产品,不同店铺价格不同,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先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鉴别产品的真伪,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价格比较。
刘强东深谙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于是他投注精力,计划建立一个具有公信力的购物平台,他觉得这是优良客户体验的基础。正是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京东商城成立不到10年的垂直B2C平台,在电子消费市场犹如一个新物种,其发展如同坐上了高速列车,每年保持着300%一400%的盈利增长率,销售额直线上升,由2006年的1000万元飙升到2007年的3 6亿元,2008年则达到了14亿元。它的成长甚至引起了家电零售商业巨头国美和苏宁的“不安”。在业界,大家都知道,要想获得这样的市场规模,传统的模式只有通过投资开店或者进行并购、加盟等方式。苏宁通过不断投资开店,从创立开始,花了近20年的时间,建立了1000多家连锁店;国美则通过大规模并购的方式获得规模,占据了零售巨头的位置。
与传统卖场相比,京东商城的产品销售还是具有很大优势的:一方面,没有实体开店的投资,运营成本降低,商品的价格就可以比实体门店便宜20%左右:另一方面,在这个信息透明的互联网平台上,跨地域的消费者能清楚地查看到各种产品的价格、网友评价,并能以低成本获取各种产品信息和价格信息,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必须在实体卖场“货比三家”;最为重要的是,京东商城所有的商品都是正品,质量有保证,并且可以享受到与传统店面一样的售后服务。如果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有质疑,不仅可以找品牌商的售后服务部门投诉,也可以找京东商城投诉。
在苏宁和国美两家零售巨鳄面前,京东商城虽然还是个“小人物”,但是它‘借互联网,像疯长的巨婴一样让零售巨鳄感到不安。从京东商城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运营开始挤压和侵蚀传统商业模式的利润,并逐步占领传统行业的发展空间。为此,传统行业的企业也开始寻求突破,或者从线下走到线上,或者与网络“联姻”,或者利用以往的优势结合互联网寻找“蓝海”。
国美,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总门店数量达到1700多家,覆盖了全国416个大中城市。2011年,国美电器总销售规模达1100亿元,位列中国家电业零售榜首。但即便如此,国美也在积极拓展线上业务,先是收购库巴网,接着国美网上商城上线,然后联合当当嘲展开战略合作。在其合作中,国美将协同其全品类入驻当当网,当当网也将为国美提供专属的频道页面,消费者在国美电器线下门店能购买到的商品在当当网上也将全部有售。而且,在当当网购买的家电商品都将享受国美待遇,也就是说所有大家电产品的物流、供货、售后都将由国美提供。
国美为扩大线上业务,实现线上、线下协调发展,2012年3月5日,国美宣布成立全新的组织架构,将多个业务中心变为事业部,在采购和销售体系,成立了通讯、电脑/数码、彩电、白电、厨卫、小家电六个事业部;在门店运营体系,成立了标准店、旗舰店、大中超级店、永乐畅品店四个事业部:还专门成立会员经营事业部。各事业部独立核算,增大自主经营权,使决策和响应更快。由此,国美进入以“全网连锁”为特征的扩张期。引人注目的是,新成立的“国美在线公司”成为国美实体店之外新兴渠道的管理平台,它除了统一管理国美网上商城、库巴网等电子商务外,还将进入其他新的在线业态。P22-24
苏宁、国美与京东的价格之争,从“对决”演化到各电商参与进来的“混战”,期间饱受争议、质疑,虽已告一段落,但足以引起我们反思:当当网经营了13年,为什么会被京东反超?苏宁、国美为何会受到京东这个“小人物”的威胁?我想是因为京东抓住了当当网物流配送慢,顾客体验差的软肋;是因为京东网上购物不受时问、空间的限制,满足了广大消费者“便捷、放心、可靠、性价比高”的需求。由此可见,如苏宁、国美这种实体店连锁经营模式已经不觉落后于市场的发展,可能已经不再是实现核心顾客价值的最佳手段。
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以往的连锁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消费者的消费主体在改变;消费需求与行为、购买习惯在改变;商品交易的场所在改变;甚至你会发现,一切有关商业行为、商业环境的各个要素都在不同程度的转变。对此,传统连锁企业如何面对网络经济的挑战与冲击;如何应对新技术的发展;如何应对资源的大规模整合?传统连锁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实力的提升,如何转型、升级,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答案就是“全网连锁”。全网连锁是连锁经营的二次革命,是连锁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全网连锁,就是整合资源,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习惯,结合科技的力量,建立和消费者的多重接触点,构造一张和消费者、客户接触的巨大的立体化网络,帮助企业、消费者、资源合作伙伴找到利益共赢点。
全网连锁的核心在于接触、沟通、体验、互动。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就是让消费者随时随地,无时无刻,都能接受、接触和体验到产品与服务。如消费者可以通过门店、电话、互联网、移动终端、直销、卖场、店中店等多种渠道和方式体验、消费产品和服务。从企业角度来说,全网连锁是规模的扩大、是管理的全面提升、是新技术的全面应用,可随时随地与消费者进行对接、沟通和交流,最大化地捕捉消费者的需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全网连锁将传统渠道网、实体连锁网、直销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话网……融合为一张立体化大网,打造了一个全网平台,建立了一个立体化的网络体系,促使连锁企业在经营上没有了地区、界限之分。并且,在这样一个体系下,消费者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消费者不再是被动,而是更加的主动与积极;企业经营的主体发生了转变,企业的功能也发生了转变,企业不再仅仅是生产产品,通过各种渠道简单地把产品卖给消费者,而是创建更多的方式和消费者沟通,提供更多更好的体验与服务给消费者。
现在你会发现,线上线下的互动协作、产业链的合作与融合正开始一幕幕上演,拉开了连锁商业模式变革的序幕:
传统行业竞相开展网上商城,打通网络渠道。苏宁电器提出“有苏宁的地方就有苏宁易购”;国美整合旗下的两家电商,完成供应链和IT系统的对接,打破物理连锁网的瓶颈;百丽集团线上线下连锁经营:以上海麦考林、广州小康之家为代表的大型邮购公司纷纷开展B2C业务,向多渠道零售商转型……
国外连锁巨头积极“触电”,备战全网连锁时代。美国实体连锁零售商饱受亚玛逊等网络零售巨头的困扰,积极谋划反击;沃尔玛、梅西百货、希尔斯百货以及Container Store等实体连锁零售商纷纷“触网”,开辟多元化渠道;优衣库亦在美国推出在线销售网站,拓展渠道范围:百思买努力“触网”以转型自救,力挽业绩持续下滑的颓势;星巴克借助020模式深度结合移动互联网、移动支能英国零售连锁巨头Argos已经成为全网连锁的代表……
全网连锁的时代已经来临,对于所有的连锁企业,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谁能抢占先机,抓住每一个难得的产业机遇,进行战略性的发力,谁就有可能成为行业里的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