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王卫华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滚滚历史红尘,千古帝王叹息。王卫华编著的《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用最新的历史观念和较全面的史料,集中描写每一个王朝灭失的故事。新奇、厚重、感怀、坦荡……给你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带你走进历史,揭秘王朝更替的玄机、奥秘、传闻和真相!

内容推荐

由王卫华编著的《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将殷商以来的中国十五个主要朝代最后导致王朝灭亡的帝王的所做所为,以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十五章,就是十五篇断代史。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的特点之一是由“亡”带面。虽然主写每个王朝的灭亡,但作为对照,王朝最初的成功也要写出来作为衬托。其实看历史,以历史为镜又何须知道太全?知道一个王朝的成功和灭亡也就了解了最核心的方面。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特点之二是既忠于史实,又有较强的故事性。忠于史实,不是戏说,而是立足社会和历史的根基;写出故事性,则让严肃的题材有了可读性。

由此,《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既可当历史教科书来读,又是一本很好的休闲读物。

目录

第一章 殷商之鉴

 第一节 裙下之王

 第二节 牧野之兵

 第三节 鹿台烈焰

第二章 悲哀的子婴

 第一节 万世只传二世

 第二节 立君弑君

 第三节 子婴自缚

第三章 黄土高原的孤魂

 第一节 红颜祸水或有说

 第二节 七朝元老皇太后

 第三节 丧钟之鸣——王莽专权

第四章 旒冕下的傀儡——刘协

 第一节 聪慧的皇弟

 第二节 从皇帝到公爵

第五章 奴仆皇帝——司马邺

 第一节 变态王朝

 第二节 奴仆皇帝

第六章 护卫哥哥的皇帝

 第一节 亲王司马德文

 第二节 东晋末帝

第七章 燕赵秋风

 第一节 冤死白马公果敢冯太后

 第二节 河阴之变血雨腥风

 第三节 善见登基北魏覆亡

第八章 帅哥隋炀帝

 第一节 英明开国帝

 第二节 铁腕治内后

 第三节 太子次子争皇位

 第四节 认识杨广

 第五节 夕照半亩园

第九章 大唐哀帝李柷

 第一节 皇权与相权——和之兴

 第二节 王朝女子竞风流

 第三节 白马驿之祸

 第四节 天不佑哀帝

 第五节 不是尾声的尾声

第十章 父子囚徒

 第一节 为内和不惜舍大将

 第二节 守内虚外

 第三节 灭亡的拐点——徽宗

 第四节 靖康之难

 第五节 雪域游魂

第十一章 半日皇帝

 第一节 从辽国说起

 第二节 辽国的内讧成就了金国

 第三节 逃命,一路向南

 第四节 元帅改做皇帝

第十二章 仍旧是赵家天下

 第一节 泥马渡江

 第二节 宋金五次战争

 第三节 孤臣不是泥马

第十三章 天仍顺汝——元天顺帝

 第一节 美丽的神话·睿智的老祖母

 第二节 苦水里泡大的成吉思汗

 第三节 从上都到大都

 第四节 全身而退忧郁而死

第十四章 君非亡国之君——明崇祯帝

 第一节 成功的农民

 第二节 良好的经济黑暗的朝政

 第三节 魏忠贤与贪玩皇帝熹宗

 第四节 帝后同自尽

第十五章 末日悲歌

 第一节 清朝建国

 第二节 在列强炮口下急速衰亡

 第三节 什刹海边的王府

 第四节 登基再登基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仁爱的成汤

契后第十一代为子天乙,其去世后谥号为成汤,后代史书便也尊称这位有为的君王为成汤。关于汤的含义,谥法曰:“除虐去残曰汤”。成汤迁自己部落至亳。

成汤是一个很有仁爱之心的人。关于他的仁爱之心有两个最典型的故事,一为网开三面。故事说,部落的人在野外张网捕鸟,成汤看到了,说,这一网把所有的鸟打尽岂不太残酷了么?于是张网的人说,那就网开一面吧。但仁慈的成汤仍认为这还不够,让他们将网的三面都撤去了,只留下一面。他还说:“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史记·殷本纪》)。”意思是说,能从左绕过去的就从左绕过去,能从右绕过去的就从右绕过去,只有命中该有此难的就入网吧!天下诸侯们知道了这件事后都说:“成汤竟将自己的仁爱扩大到了鸟兽,真是个仁君!”

成汤第二个典型的故事是他对友邻部落的爱。《史记·殷本纪》记录了这么一个故事:

商部落边上有一个葛部落。成汤有天到葛部落时发现葛部落的首领葛伯没有在祭日祭祀鬼神。成汤便奇怪地问,昨天是祭日,可您的祭坛上为何没有牺牲?看到这个刚当上首领的毛头小伙如此多管闲事,葛伯没好气地回答:“我自己还没有吃的呢,拿什么来给鬼神吃呀!”

成汤没有计较葛伯的态度,倒是想,葛伯说的是大实话,葛部落确实太穷,拿不出什么来祭祀。但不祭祀他的部落将得不到鬼神的护佑,那老天就会降灾于葛伯的部众的呀!想到这里,成汤一回到自己的部落后就派人送了一批牛羊给葛伯。但是葛伯把牛羊杀掉吃了,却仍没祭鬼神。

成汤闻讯后,又派人去问,祭鬼神不是首领您一个人的事呀,这事关乎您部落的安危呢。葛伯十分生这个爱管闲事的小首领的气,说:“光有牛羊有什么用呀,还得有米面做糕才能祭鬼神呢。我没有米面!”听了他这句话。成汤马上再派人去教葛伯部落的人种麦种粟,还派自己部落的老人和孩子去给教种地的人和学种地的人送饭送酒。

对成汤的仁爱行为,葛伯很不领情,认为成汤这是在笼络他部族的人心,便一气之下杀了成汤部落送饭的一个小孩。

葛伯的行为激起了各部落及自己部落人的公愤。成汤当即发兵,灭了葛部落及其附属部落。而成汤的仁爱之举,不但远播天下,也为他赢得了一个重要的人物——伊尹。

这天,成汤娶有莘氏部落之女为妻,举行大婚。成汤发现,自己妻子带来的一个奴隶伊尹十分有趣。他身材短小,貌不出众,却背了一口跟自己个头差不多高的鼎来,自称非此鼎不能做出好汤,非此鼎不能熬天下之汤。果然,他的汤做得有滋有味。品着他的汤,成汤回想起他“非此鼎不能熬天下之汤”的话,品出他实有问鼎天下之才。于是大婚典礼的第二天他就将伊尹召进帐来单独交谈。交谈中才知道,伊尹为天下奇士,故意降身为奴,随女陪嫁,就是看到夏桀无道,天下唯有成汤厚以待人,所以想找机会来辅佐成汤,取代夏桀。

听了这番话,成汤当即免去伊尹奴隶身份,任他为宰相。之后,伊尹就开始不断找寻夏朝的破绽。有一天,他终于发现了时机:夏桀为让妃子施妹喜高兴,大兴土木,建造宫殿,用尽了财富,也尽失了民心。于是成汤约集诸侯举行了誓师大会。按商人敬鬼神的习俗,成汤让伊尹当众占了一卦,得到了“夏桀暴虐,成汤代之”的卦相。于是成汤说:“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意思说不是我要叛乱,实乃夏桀作恶多端。上天要我取代夏,我不能不听从天的旨意呀。于是商军出征,在鸣条大败夏军,灭亡了夏朝。

成汤定都朝歌(现河南淇县),称为商朝,开创了由公元前1562年至公元前1066年共五百六十四年王朝的基业,其间有三十一主、十七世。成汤在伊尹辅佐下,励精图治,仁政爱民,诸侯宾服,四海平定,王朝走上了繁荣强胜之路。之后第十位王时起王室有些内乱,但自盘庚(第21代王)迁殷后,商朝(此后又称殷商)又中兴起来,发展得又十分顺利。这时,历史的车轮由成汤开朝后不知不觉又滚过了五百余年,殷商的最后一个帝王诞生了。

英俊聪明的大王

纵观中国历史,一般王朝灭亡时的帝王大多为昏庸无能之辈。但殷商王朝最后的帝王却不一样。他是一位壮硕魁岸的帝王,是一位英俊聪明的帝王,又是一位懂音律有文采的帝王,他还是殷商王朝国力达到最鼎盛时继位的帝王。但不幸的是,他却也成了一位亡国的帝王。他就是子受辛,后人给他的谥号是商纣王。

历史在走进公元前十四世纪时,中西方历史上同时出现了一个奇观:西方古希腊斯巴达王国和中国强大的殷商王朝,都在为绝伦的美女而折腰,而美女都毁灭了一个国家。西方古希腊的英雄们在为被抢走的美女海伦而战,十年后以木马计毁灭了土耳其半岛上的特洛伊王国;东方中国的美女妲己,她则是用自己的身体毁灭了自己的国家——强大的殷商王朝。女人真的有这么大的毁国灭宗的力量么?在这个大大的问号下,一个标志性的名字——妲己进入历史。

问题放一放,还是回到历史中去:

关于殷朝最后一个帝王子受辛,《史记·殷本纪》称他“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他年轻时一继位,就由中原向东南方向用兵,志在臣服东夷各部落。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东夷各部落相继宾服。于是少年得志的子受辛就“知足以踞谏,言可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意思是自己就是真命天子,天下人皆不如他,于是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了。在他继位四十年,功成名就,年过六十时,他遇到了天下第一美貌且第一聪慧的妲己。那年,妲己才十五六岁,正值青春少艾。

大禹治水,将天下分为九州,即冀州(河北平原与山西高原),兖州(黄河与济水之间),青州(山东半岛),徐州(淮河平原),豫州(中原),雍州(关中与陇西),梁州(秦岭以南与四川盆地),扬州(长江下游)和荆州(长江中游)。这妲己就是九州之首冀州侯苏护的女儿。也有一种说法是她是一个叫“有苏氏”的部落(在今河南省武陟东)的女子,皇甫谧注释《史记》时说妲己是“有苏氏美女”,说她姓己名妲。其实在那个半农耕半游牧的时代,冀州没有城的意思,全中华除都城朝歌有城外,其他各州并无城池。所以冀州也罢,有苏氏部落也罢,妲己的家一定是一顶帐篷,她的家族一定是一个部落。

在公元前1047年,当子受辛向东南连年用兵时,妲己的父亲苏护突然反叛。子受辛闻讯,率兵掩杀过来。年代久远了,史书没有给我们留下这场战争的资料。但近年众多史学研究者认为,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妲己以自己的美貌救了部落,她是子受辛的战利品。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出当年的情况:

子受辛的中央军兵锋一到,苏护军便难以招架,节节败退。P2-5

序言

历史是什么

(自序)

历史是面镜子,从中可以借鉴人生与政治的得失,让无信仰者在遗臭万年面前心存畏惧;

历史是胜利者的丰碑,让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而成功者流芳千古,从而鼓励人类永远奋进;

历史,还是小品,用戏说娱乐着人们,快乐着社会正气;

历史,又是婢女,由主人指使着说话行事,这是一种悲哀却也是一种存在。

这就是历史的现状。

历史学家因此也分为严肃的研究型学者、历史文学作家、通俗历史作家。

成为哪一类学者或作家,是个人的自由,但做历史研究者,当有一个基本底线,那就是,说话要有证据。“孤证不立”是严肃的历史研究的一个要求,最起码要说明史料出处,或注明自己所说的是孤证,再注明相反的证据,这是历史文学写作的要求。达不到此底线,那只能说不是在做历史研究,而是在戏说或是为了某种需要而写作。

做历史另有更高境界,即写书当有主线,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如曾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的蒋廷黻先生,曾用两个月时间一气呵成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他在书中就以曾国藩及李鸿章、康有为、义和团这三个“近代化方案”来概括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并提出全书的主线:“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他以此书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相比于成功的史书,拙作《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是守住了历史写作的底线的,所以就有了可信度和阅读价值。本书切入的角度也算好,即从王朝末代帝王切入,将开朝帝王与末朝帝王对比来写,这样一个朝代的兴亡得失瞬间便全在眼底了,让读者省去把一个个王朝从头读到尾的麻烦。但由于作者是新闻工作者出身,虽能详尽地收集正反材料,把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但想站到历史研究的高峰上,即像蒋廷黻先生那样引领历史研究的一个方向,功力还欠火候。好在此书虽然不“高”,却有证有据,“有鼻有眼”,且史料较丰富,可读性也好,因此还是被出版社看中。

感谢中国纺织出版社的编辑,感谢读者。感谢那些在历史各个领域里认真研究并为我提供了自己研究成果的学者们。最后,要特别感谢刘玲丽女士,是她热心地推荐此书稿,以娴熟的业务整理书稿,才让拙作得以付梓。

著者王卫华

2012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6: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