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千古英雄(湖北三国传说选)/湖北民间文化丛书
分类
作者 刘守华//陈建宪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飞审案》、《荆州城》、《刘备借荆州》、《黄金口》、《太子桥》、《娘娘井》、《子龙街》、《徐庶救子龙》、《刘备与豆芽湾》、《诸葛亮从师》、《诸葛亮出山》、《三试刘玄德》、《诸葛亮娶媳妇》、《木牛流马》、《孔明车》……这本《千古英雄(湖北三国传说选)》(作者刘守华、陈建宪)从二三十种湖北故事传说集中摘选特色篇目编辑而成的。

内容推荐

汉未魏、蜀、吴三国争雄,留下了许多震撼人心的历史故事,其中有许多发生在湖北。从诸葛亮隐居隆中,到刘备借荆州;从蒲圻赤壁大战,到夷陵火烧连营;从张飞在当阳长坂坡尽显神威,到关公败走麦城……三国英雄与湖北的壮丽山川相映生辉,光耀千古。

这本《千古英雄(湖北三国传说选)》(作者刘守华、陈建宪)从二三十种湖北故事传说集中摘选特色篇目编辑而成的。

《千古英雄(湖北三国传说选)》是“湖北民间文化丛书”之一。

目录

桃园结义

张飞认输

打烧饼的为啥拍案板

张飞审案

荆州城

刘备借荆州

黄金口

太子桥

娘娘井

子龙街

徐庶救子龙

刘备与豆芽湾

刘备兵败□亭

诸葛亮从师

诸葛亮出山

三试刘玄德

诸葛亮娶媳妇

木牛流马

孔明车

诸葛菜

竹筒保驾

诸葛亮和周瑜对诗

诸葛亮买泥鳅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八阵图

孔明是怎样葬在定军山的

司马懿扒诸葛坟

马良传说

马谡祠

诸葛亮救玄孙

关公降凡

关公姓庹

龙凤斗

火龙与关公

青龙偃月刀

石马槽

掷甲山

关帝庙和土地庙

赵云是怎么死的

棋盘坟

磨刀雨

子龙滩

吕蒙城

丁母山

吴主庙

孙权种麻

不能小看一兵一卒

脚盆鼓

吴帝庙前不演《刘备招亲》

周郎石

太平城与潘河

火烧乌龟

陆逊金城戏青蛙

神笔阚泽

曹操三请诸葛亮

“嫁荆州”

糜夫人之死

诸葛瑾暗助孔明

篇目出处索引

《湖北民间文化丛书》跋

试读章节

街上打烧饼的不停地把案板敲得叭叭响,这是从三国时刘备那儿兴起来的。

刘备在荆州失言取祸,蔡夫人跟蔡瑁合计,以聚筵为名要谋害他。多亏伊藉告密,龙驹显神,他才马跃檀溪脱了险。过檀溪后,他昏昏沉沉地往南漳方向走去,天黑时,走到七里店附近,一个牧童把他领到水镜先生家里。原来水镜先生早知刘备是当世英雄,专门叫牧童去等候的。这时候水镜先生已吃罢晚饭,正在屋里等着。他见刘备果真登门而来,欢喜不禁,一将刘备迎进门来,就前三皇后五帝地高谈阔论起来。又是荐才举贤,又是商讨安天下的良策大计,两人像有说不完的话,越谈越来劲儿。忽听得一声鸡叫,才晓得夜已至三更,水镜先生就安排刘备歇息了。

这水镜先生也真是,谈得来了兴致,竟忘了给客人准备饭菜,殊不知刘备已经两顿没吃饭,肚子饿得咕咕叫。刘备是个要面子的人,咋好意思开口要饭吃呢?只得忍着点儿。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到了四更时分,忽然闻到一股香味,不觉涎水直流。他忍不住,喊醒那牧童问道:“这是哪儿来的香味?”牧童说:“烧饼店里打烧饼。”刘备一听,恨不得伸手就拿个烧饼来吃,立马披衣起床,悄悄溜出门来。出来一看,他又犯难了,四下黑乎乎的,烧饼店在哪儿呢?再问吧,又舍不下面子,只好瞎闯去。他一连找了好几家都不是的,没讨到吃的不算,反倒累得更加饿了。正在叹气,看见不远处有一家点灯的,他一步三晃地摸去一看,嗨,还真是烧饼店!刘备买了几个烧饼吃下肚,长出一口气说:“你们打烧饼的要是顺手把案板敲敲,有个响声,我早一步来,也不会饿这么狠呀!”后来,店掌柜才晓得买烧饼的是刘备。

刘备在蜀中称帝、功名大了以后,店掌柜想起自己跟帝王的这段瓜葛,就照着刘备说的那样,顺手把案板敲几下,这个习惯一直传到现在。

相传,刘、关、张兄弟三人失散后,张飞路经古城县,因县官激怒了他,他一怒之下夺了县印,做了几天县官。

一天,县衙来了两个告状的,张飞急忙升堂。他见两人中一个是老实巴交的卖锅人,一个是缺胳膊断腿的残疾人,便问:“你们二人状告何人?”卖锅人指着残疾人说:“大老爷呀,我告的就是他。”张飞问:“为何告他?”卖锅人说:“我俩歇在一个店里,住在一间房里,每天早晨起来,就发现我的锅少了。我想,这个房间只有我俩,因此怀疑是他偷了。”张飞又问残疾人:“你告的是何人?”残疾人指着卖锅人说: “大老爷呀,我告的不是别人,就是这个卖锅的。我一个残疾之人,行走不便,哪还能去偷他的锅?所以我告他个污赖好人之罪,请大老爷明断。”

张飞听罢供词心想,他俩说的都有理:这个人的锅被偷是实;但那个残疾人,缺胳膊断腿,走路都困难,怎能偷锅?可张飞又看了看两人的神色,见残疾人贼眉贼眼,慌里慌张,便心生一计,喝道:“人家一个残疾人,走路还要拄拐棍,怎能偷锅?卖锅人分明是诬赖好人。左右!给我把卖锅人拿下去,听候发落!”

衙役们把卖锅人拉到后堂后,张飞对残疾人说:“你受委屈了,现在我把他的锅全部赏给你,你好卖了作回家的路费。”残疾人一听心里美滋滋的,赶忙熟练地把拐棍夹在胳肢窝里,弯下腰去,伸手拿起一口锅就往头上顶。残疾人把锅顶好刚准备往外走,张飞猛地喝道:“胆大的刁民,竟在老爷面前耍花招,赶快向老爷我从实招来!”残疾人看到自己的破绽露出,只好从实招认了。从此,古城一带的老百姓都说,张飞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荆州城又叫“芦席城”。传说三国的时候,关公守荆州城,他看荆州城又矮又小,就想再筑一座新城。哪晓得,九仙女看上了这地方,也要在这里筑一座城。关公不肯让地盘,又怕得罪九仙女,就对她说:“我们俩打个赌,你在东边筑,我在西边筑,天黑开始,鸡子叫为止,哪个先筑起,城就归哪个。”关公心想:你一个女子家,哪里比得过我?九仙女心想:你一个凡人,哪是我的对手?两人就把事情定下来了。

天刚煞黑,双方一齐动手。九仙女施展法力,一衣兜土就筑起了一个城垛,不到二更,就筑起了大半边城墙。关公这边,挑的挑,抬的抬,搞得黑汗直流,还是比不赢九仙女。关公一急,就想了一个法子。原来,荆州城外产芦苇,家家户户都打芦席。关公叫老百姓把芦席全都弄来,只半个时辰,就夹起了一座芦席城,隔远看,和真的一样。这时,鸡子还没叫,关公吩咐老百姓各自回屋里,拍打簸箕,假装鸡子“扑翅”。九仙女一听,以为鸡子叫了,看到关公的城已筑起,自己的城还差一个缺口,只好认输,倒下衣兜里的土就走。后来人们就把这堆土叫“九女冢”。

九仙女往北走了几十里,来到石桥河,刚过桥,就听见一声鸡子叫,才晓得上了关公的当,一连说出三个“悔”字。后人就把这座桥叫“失悔桥”。

还有张飞,听说关公和九仙女打赌筑域,就借了一担大箩筐,连夜从公安赶回荆州,给二哥帮忙,离城老远,他就装了满满实实一担土,一手提一筐,飞也似地赶到东门。一看关公赢了,张飞才落了心,双手一拍,两筐土全倒在地上。这就是现在的“张飞一担土”。

附记:

荆州城在春秋战国时为楚船官地和楚王行宫——渚宫,现为荆州市和江陵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始建年代不详。秦灭楚后,一直是历代封王置府的重镇。今存砖城为明、清建筑,保存完好。城高8~9米,厚10米左右,周长10千米余,计有6组城门建筑、3座藏兵洞、24座敌楼炮台。城内外古迹众多,风景如画。P8-13

序言

汉末魏、蜀、吴三国争雄,留下了许多震撼人心的历史故事。明代成书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以高超的叙事艺术演绎三国故事,使相关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广传于世,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在《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中,涉及湖北的就有七十多回.一从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到刘备借荆州;从蒲圻赤壁大战,到夷陵火烧连营;从张飞在当阳长坂坡尽显神威,到关公败走麦城……三国英雄和湖北的壮丽山川相映生辉,光耀千古。三国故事覆盖湖北全境,流传极广,使湖北人民备感亲切。这本《千古英雄——湖北三国传说选》就是由湖北各地丰富多彩的三国传说选编而成的。

我们选编的这58篇传说,按它们叙说的中心人物来看,刘备、诸葛亮、关羽、孙权和周瑜的故事较多,由此便自然地形成几个系列。从襄阳到荆州、从宜昌当阳到蒲圻咸宁的湖北居民,将这些英雄好汉的历史伟绩和本地的风土人情融合在一起,展开有趣的叙说,赞美他们在龙争虎斗中出奇制胜的谋略和超凡品格。这些历史故事虽然发生在公元2~3世纪的一百年间,但由于它们早已深深融人当地风土人情之中,不仅存活于口头文学中,而且依托相关的地名、习俗、建筑等有形遗产为大众所津津乐道,因而具有历经岁月而不朽的巨大生命力。

这里需要略加说明的是,作为口头传说体裁,虽有某些历‘史记载和实际遗存事物作为依托,却往往是有虚有实、虚实参半的,并非信史。出自于不同地区、不同讲述者之口的故事也常常不甚相同。还有出自鄂东的“反三国故事”,是口头文学家有意识地同小说《三国演义》唱反调,例如将“刘备三请诸葛亮”改编为“曹操三请诸葛亮”,一反“尊刘贬曹”的基调,另编故事,借以显示自己编书、说书的民间智慧,显得别具一格。民间口头传说自有其艺术魅力与价值,我们不宜用历史教科书的标准来苛求它。

这本传说选是从二三十种湖北故事传说集中摘选特色篇目编辑而成的。它们有的采录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的采录于90年代直至近几年,是一份积累丰厚的民间文化财富。参与搜集整理这些故事的成员有:郑浩、陈文道、黄耕、尹全生、周扬帆、朱振汉、鲍传华、宋祖立、徐茂阶、冯金平、谢忠告、郑伯成、韩进林等。在这些故事即将成书并走进“农家书屋”之际,编者谨向这些故事的传承人——讲述者和搜集整理者一并致以真诚的谢意。

《三国演义》被文化界认为是一部拥有“百科全书”魅力与价值的奇书,虽是历史小说,却与现代文化息息相通,希望这本从三国事迹中演化而出,同时汲取其艺术滋养的湖北三国传说故事,会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成为一朵鲜活绚丽的山野奇葩。

编者

2010年1月于武昌桂子山

后记

湖北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是中国南北交通的枢纽,号称“九省通衢”。早在七八十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西周时期,湖北地区曾有许多方国,后来其中的楚国兼并群雄,成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问鼎中原,威震华夏,历八百年兴衰,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湖北民间文化的底蕴非常丰厚,除了以江汉平原为主体的荆楚文化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还与周边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秦楚文化、巴楚文化、夏楚文化、吴楚文化等亚文化圈。湖北民间文化传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元素,既保存了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同时也具备多元文化的风格。

湖北的民间文化资源很早引起了学界的注意,许多文化工作者上山下乡,辛勤采录这些民间瑰宝。早在20世纪30年代,北京大学的《歌谣周刊》就曾发表过黄朴搜集的19首武汉蔡甸区的歌谣。50年代,大批文艺工作者深人民间,采录了许多歌谣与民间故事。如《湖北文艺》刊载的苏区革命歌谣,扬子江采录的《洪湖渔歌》等。1955年,中南人民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民间故事集《种桃老人》。宋祖立、吕庆庚、夏昭明等搜集整理的民间长诗《双合莲》和孙敬文等搜集整理的《钟九闹漕》,于1955年和1957年先后推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民歌运动中,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学院和中南民族学院等校中文系师生纷纷投入采风活动,出版了《土家族歌谣选》、《哭嫁歌》、《一人唱歌万人和》等民间诗歌集。

1979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恢复工作后,民间文艺事业进入了新的时期。1981年12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湖北分会正式成立。20世纪80年代初期,省民协在全省各地区举办民间文学骨干培训班,培训了300多名生活在基层、热爱民间文化又懂专业知识的队伍。在这个时期,省民协组织编写了三套丛书:一是《湖北民间文学资料汇编》14种;二是“长江民间文学丛书”——《巧媳妇》、《杜老幺》、《千古风流》、《山川佳话》、《桃花洞》等;三是按歌谣、谚语、故事、传说、寓言、笑话等按体裁分门别类编印的“研究资料选辑”。省民协召开的“全国机智人物故事研讨会”、刘不朽采录的《鄂西情歌》和胡崇峻采录的长诗《神农架<黑暗传)》等,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根据国家安排,湖北民间文化工作者将主要精力投入《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撰工作。据1991年粗略统计,湖北省在普查中共采录故事2万4千余篇,歌谣15万多首,谚语60多万条。编印成书的故事资料本43种,歌谣资料本34种,谚语资料本38种,其中正式出版的有25种。湖北三个集成的省卷本均已完稿出版,受到人们的好评。在民间文学普查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民歌手和故事讲述家。如五峰县的刘德培、宜昌的刘德方、咸宁的仙人爹、长阳县土家族的女故事家孙家香等。还出现了伍家沟故事村、吕家河民歌村、青林寺谜语村等民间文化资源特别丰厚的村庄。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民间文化保护与研究工作揭开了新纪元。2004年中国加入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民间文化的发掘与保护工作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湖北省的民间文化采录与保护工作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展开。到目前为止,湖北省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一批为98项,第二批为66项,第三批为106项。2009年9月,由湖北省牵头申报的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这些非物质文化代表作的发掘,表明湖北的确是一个民间文化资源非常丰厚的大省。

我们的这套丛书,正是在湖北丰富的民间文化蕴藏中精选出来的。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许许多多热爱民间文化的各界人士,尤其是省民协培养的大批骨干,像辛勤的蜜蜂一样,长期在深山老林、田间地头、高山平原、河湖港汊不懈地工作,才把湖北民间文化的精华从老百姓的口头传承转向书面记载,其中许多著名采录工作者,如龚发达、王作栋、李征康、胡崇峻、郑伯成等,还有一些不计名利默默工作的组织者,如江云、李继尧、韩致中、傅广典等,以及长期从事湖北民间文化研究的刘守华、李惠芳等,可以说他们都是湖北民间文化事业的功臣。我们今天在欣赏这些美好的民间文学作品时,理应向他们,还有那些创作和传承这些作品的人们致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慧眼识真金,决定将这些来自民间的口头文学作品精心挑选出一批来出版,这不但传承了民族的文化遗产,还能丰富我们今天的生活,给我们以教育和娱乐,使我们再次享受祖先的精神创造,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是全国五个民间文学博士点之一,也是文化部表彰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先进集体之一,教研室师生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一任务,从湖北20世纪80年代以来编印和出版的大量民间文学资料中,精选出了这些作品。希望能够达到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丰富读者精神生活的目的。当然,由于时间和资料的限制,遗珠之憾可能在所难免,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陈建完

2010年3月7日子武昌桂予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