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学东渐记--容纯甫先生自叙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容闳
出版社 新世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容闳,原名光照,族名达萌,号纯甫,英文名YungWing,广东香山县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外交和社会活动家。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清末洋务运动中,他促成和经理了两件大事而彪炳史册:建成了中国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机器厂——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组织了第一批官费赴美留学幼童。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容闳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西学东渐记》是容闳先生英文自传的最早中译本,1915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这本《西学东渐记--容纯甫先生自叙》根据徐凤石、恽铁樵合译的容闳英文自传,191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西学东渐记——容纯甫先生自叙》,并参以英文原著,即1909年11月,由纽约亨利·霍尔特出版社出版的《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重新作了编订。

内容推荐

《西学东渐记》是容闳先生英文自传的最早中译本,1915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原书名为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译者以近代流行的“新民体”特有的典雅简洁行文,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清末大变局中留学海归,献身祖国近代化事业的精彩人生。书中记录了清末官派幼童留学美国的始末,也回忆了作者坐言起行,心怀天下,劳碌奔波,实践教育救国,投身维新改良运动的传奇经历。从《西学东渐记》附录和传记资料中,我们更可以看到为祖国鞠躬尽瘁的容闳,晚年如何从温和的改良主义彻底转变,支持和参与孙中山先生推翻君主专制的民主革命。因此,《西学东渐记》堪为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和中美交流历史的经典文本。

这本《西学东渐记--容纯甫先生自叙》根据徐凤石、恽铁樵合译的容闳英文自传,191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西学东渐记——容纯甫先生自叙》,并参以英文原著,即1909年11月,由纽约亨利·霍尔特出版社出版的《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重新作了编订。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幼稚时代

第二章 小学时代

第三章 初游美国

第四章 中学时代

第五章 大学时代

第六章 学成归国

第七章 人世谋生

第八章 经商之阅历

第九章 产茶区域之初次调查

第十章 太平军中之访察

第十一章 对于太平军战争之观感

第十二章 太平县产茶地之旅行

第十三章 与曾文正之谈话

第十四章 购办机器

第十五章 第二次归国

第十六章 予之教育计划

第十七章 经理留学事务所

第十八章 秘鲁华工之调查

第十九章 留学事务所之终局

第二十章 北京之行与悼亡

第二十一章 末次之归国

第二十二章 戊戌政变

编辑后记

代跋 容闳: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人物刘中国

容闳生平大事年表

附录

试读章节

予未人耶路大学时,经济问题既未解决,果何恃以求学乎?虽美国通例,学生之贫乏者,不难工作以得学费。然此亦言之非艰行之惟艰,身履其境,实有种种困难,而合此更无良策。计予友在美国人中可恃以谋缓急者,惟勃朗及海门二君。勃朗即携予赴美者,海门则予在孟松学校时,尝受其教育者也。予既无术自解此厄,乃乞二人援手。彼等谓予:“孟松学校定制,固有学额资送大学,盖为勤学寒士而设。汝诚有意于此,不妨姑试之。第此权操诸校董,且愿受其资助者,须先具志愿书,毕业后愿充教士以传道,乃克享此利益。”予闻言爽然自失,不待思索,已知无补额希望,故亦决意不向该校请求。数日后,诸校董忽召予往面议资遗入学事。是殆勃朗与海门二君,未悟予意,已预为予先容矣。校董之言正与勃朗、海门同,谓毕业后归国传道则可,第具一志愿书存查耳。

此在校董一方面,固对予极抱热诚。而予之对于此等条件,则不轻诺。予虽贫,自由所固有。他日竞学,无论何业,将择其最有益于中国者为之。纵政府不录用,不必遂大有为,要亦不难造一新时势,以竞吾索志。若限于一业,则范围甚狭,有用之身,必致无用。且传道固佳,未必即为造福中国独一无二之事业。以吾国幅员若是其辽阔,人苟具真正之宗教精神,何往而不利。然中国国民信仰果何如者?在信力薄弱之人,其然诺将如春冰之遇旭日,不久消灭,谁能禁之?况志愿书一经签字,即动受拘束,将来虽有良好机会,可为中国谋福利者,亦必形格势禁,坐视失之乎?余既有此意,以为始基宜慎,则对于校董诸人之盛意,宁抱歉衷,不得不婉辞谢之。嗣海门悉予意,深表同情。盖人类有应尽之天职,决不能以食贫故,遽变宗旨也。

人生际会,往往非所逆料。当予却孟松校董资助时,为一八五。年之夏,勃朗方至南部探视其姊,顺道访乔治亚省萨伐那妇女会(The Ladies Association in Savannah,Ga)之会员。谈次偶及予事,遂将得好消息以归。尤幸者,勃朗之归,适逢其会。设更晚者,则予或更作他图,不知成如何结果矣。渠对于予之意见,亦深以为然,因语余萨伐那妇女会会员,已允资助。此岂前此梦想所及者?遂束装东行,赴纽海文,迳趋耶路大学投考,居然不在孙山之外。盖予于人大学之预备,仅治拉丁文十五月,希腊文十二月,算术十阅月。于此短促之岁月中,复因孟松左近地方新造铁路,筑路之际学校不得不暂时停辍,而予之学业遂亦因以间断。同学之友,学程皆优于余。竞得入彀,事后追思,不知其所以然。余之入耶路大学,虽尚无不及格之学科,然在教室受课,辄觉预备工夫实为未足,以故备形困难。盖一方面须筹画经费,使无缺乏之虞;一方面又须致力所业,以冀不落人后也。尚忆在第一年级时,读书恒至夜半,日间亦无余晷为游戏运动。坐是体魄日就赢弱,曾因精力不支,请假赴东温若休息一星期,乃能继续求学焉。

至第二年级,有一事尤足困予,则微积学是也。予素视算术为畏途,于微积分尤甚。所习学科中,惟此一门,总觉有所扦格。虽日日习之,亦无丝毫裨益,每试常不及格。以如是成绩,颇惧受降级之惩戒,或被斥退。后竞得越过此难关,则赖有英文为助。美国大学制,每级分数班,每班有主任教员,专司此班中学生功课之分数。学生欲自知其分数多寡者,可问主任教员。予班之主任教员,日白洛及(Blodget),乃教拉丁文者。予在二年级时,自愧分数过少,至不敢向教员探询,私意或且降级。幸英文论说颇优,第二第三两学期连获首奖,故平均分数,犹得以有余补不足。自经两次获奖,校中师生异常器重,即校外人亦以青眼相向。然余未敢略存自满心,以予四学年中平均分数之少,扪心惭汗。若因人之誉己而趾高气扬,抑自欺之甚矣。

第二学年之末及第三学年,学费渐充裕。以校中有二三年级学生约二十人,结为一会,共屋而居,另请一人为之司饮膳。予竭力经营,获充是职。晨则为之购办蔬肴,饭则为之供应左右。后此二年中予之膳费,盖皆取给于此。虽所获无多,不无小补。萨伐那妇女会既助予以常年经费,阿立芬公司亦有特捐相助。此外予更得一职:为兄弟会管理书籍。兄弟会者,校中两辩驳会之一也。会有一小藏书楼,予以会员之资格,得与是选,博微资焉。

第四学年,兄弟会中仍举予为司书人,每岁酬予美金三十元。予既得此数项进款,客囊乃觉稍裕,不复以举债为生。若例以小村落中之牧师,每年薪俸所入,亦不过两三百金。彼且以赡养八口之家而无缺乏,则予以个人而有此,又有妇女会赠予以袜履等物,更不必自耗囊金。于此犹云不足,则亦过矣。

予于一八五四年毕业。同班中毕业者,共九十八人。以中国人而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校,实自予始。以故美国人对予感情至佳。时校中中国学生,绝无仅有,易于令人注目。又因予尝任兄弟会藏书楼中司书之职二年,故相识之人尤多。同校前后三级中之学生,稔予者几过半。故佘熟悉美国情形,而于学界中交游尤广。予在校时,名誉颇佳。于今思之,亦无甚关系。浮云过眼,不过博得一时虚荣耳。

予当修业期内,中国之腐败情形,时触予怀,迨末年而尤甚。每一念及,辄为之怏怏不乐,转愿不受此良教育之为愈。盖既受教育,则予心中之理想既高,而道德之范围亦广,遂觉此身负荷极重。若在毫无知识时代,转不之觉也。更念中国国民,身受无限痛苦,无限压制。此痛苦与压制,在彼未受教育之人,亦转毫无感觉,初不知其为痛苦与压制也。故予尝谓知识益高者,痛苦亦多,而快乐益少。反之,愈无知识,则痛苦愈少,而快乐乃愈多。快乐与知识,殆天然成一反比例乎!P28-33

序言

本书根据徐凤石、恽铁樵合译的容闳英文自传,1915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西学东渐记——容纯甫先生自叙》(下称“原版本”),并参以英文原著,即1909 年11 月,由纽约亨利?霍尔特出版社出版的《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作了以下编订重版:

一、原版本中译为清末民初的“新民体”,译者之一恽铁樵先生曾主编《小说月报》,行文雅、信、达。为方便现代阅读,对原版本中生僻字词或典故作必要的文字注释。

二、补译了原版本中缺译的容闳《自序》。另英文原著之附录:美国友人“吐依曲尔牧师的讲演词”,因本书《跋》中有详尽引用,为避免重复,不再刊译。此附录在原版本中也缺译。

三、精选了相关图片与背景插图。

四、邀请容闳研究者刘中国先生撰写了容闳小传《容闳: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人物》以作本书《跋》,后附《容闳生平大事年表》和本书《附录》文件,为希望进一步了解研究容闳的读者,提供了相关的历史资料。

以上注译、写作、编辑难免有疏漏谬误,敬请读者指正。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谨以此书缅怀伟大的中国近代化先驱,中美文化交流的凿空者,社会活动家和民主革命家容闳先生。

编者

2011年7月

后记

1909年,大清帝国的“国事犯”容闳寓居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阿特伍德街16号。这一年,美国的出版物汗牛充栋,其中就有容闳的一巨册回忆录《西学东渐记》(MY LIFE IN CHANG ANDAMERICA),以及“日不落帝国”诗人、作家吉卜林的多卷本选集。如果把两人作品的片断放在一起比较,人们就会发现十分有趣。

吉卜林在《东方和西方之歌》中宣称:“哦,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两者永不相逢,直至苍天和大地同时站在上帝的伟大法庭前。”容闳在回忆录序言中写道:“设若西方教育不能熏陶变化一东方人之气质,未收一齐众楚之效,使其面对情感举止截然不同者,未生异域之感,岂非咄咄怪事?予情诚然若此。予对故土及同胞之爱长盛不衰,并因恻隐之心与日剧增。”吉卜林1865年生于印度孟买,6岁时被送回英国接受教育,大学毕业后从事编辑工作,开始文学创作,并于1887年至1889年间游历印度、中国、日本和美国。作为“日不落帝国”的子民,吉卜林站在“欧洲中心论”的角度鄙弃东方,为欧美国家对东方的侵略和殖民统治辩护——《东方和西方之歌》只能算是冰山之一角。

……

从容闳辞世那一年开始,人们就不断用各种形式纪念他创下的功绩。

容闳1871年创建的甄贤社学,已于1986年被列为珠海市文物市文物保护单位,最近被辟为“容闳纪念馆”。民国初年谱写的甄贤学校校歌,再也无人传唱,歌词却流传了下来:“我甄贤兮,秀毓南屏。前贤遗训兮,谨守以循。教育乡村兮,史何光荣。甄陶后进兮,贤明是经。甄贤学生兮,相兴鹏城。”纽约曼哈顿唐人街有所“容闳公立小学”,创办于20世纪70年代,为的是纪念首位毕业于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容闳博士。

2004年冬天,由容闳家乡珠海市政府捐赠耶鲁大学的“中国留美第一人”容闳铜像,在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150年之际,静静地矗立于这座典型秀丽的校园。在容闳铜像揭幕典礼上,珠海市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黄晓东、耶鲁大学副校长罗琳达女士、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白彬菊发表致辞,称誉容闳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上开创的丰功伟绩。

在“甄贤学校”和“容闳公立小学”之间,横着烟波浩淼的汪洋大海,但是,容闳通过一生的努力,把东西方世界拉到了一起。容闳热爱自己的第二祖国,曾经报名参加美国南北战争;他终身致力于“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光明磊落事业,吐依曲尔牧师说他:“从头到脚,身上每一根神经纤维都是爱国的。他深爱中国,信赖中国,确信中国会有灿烂的前程,配得上它的壮丽的山河和伟大的历史。”

容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2011年6月6日于深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