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优美动人的言情传奇小说。作为剧本,它与《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一起被誉为“四大名剧”,它们体现了我国古代戏剧作品的最高成就。
《西厢记》是一座辉煌的艺术殿堂,只要一走进去,就会流连忘返。
《张燕瑾讲西厢记》为“名家讲堂”系列中的一本,在书中,作者张燕瑾对《西厢记》进行了有关深入地解读。
《西厢记》及古典曲学“经典研究”(代序)/1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爱情是什么/3
告诉我爱情在何方?
——人类心灵的叩问/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秦时期的情爱观/7
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汉魏六朝的情爱观/9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隋唐时期的情爱观/12
多情却被无情恼
——宋代的情爱观/16
心顺处便是天堂
——金元时期的情爱观/17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莺莺传》/21
心不自抑,出之翰墨
——假他姓以自避的元稹自叙之作/23
儿女之心难以自固的高才绝艳女
——崔莺莺/30
始乱终弃的忍情负心汉
——张生/35
夜夜望天河,无由重沿诉
——铭心刻骨的恋情/40
社会挤压下的爱情哀歌
——《莺莺传》的意蕴/44
文备众体的传奇名篇
——《莺莺传》的艺术/45
最恨多才情太浅,等闲不念离人怨
——唐宋文人笔下的崔张故事/49。
才子施恩,佳人报德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61
风流稍是有声价
——《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63
此身虽异姓名同
——《董西厢》的人物/65
生不同偕,死当一处
——才子张生/66
顾甚清白,救才郎
——佳人莺莺/67
治家严肃,朝野知名
——家长老夫人/71
若非足下,定应难见花容
——红娘、法聪/72
从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
——《董西厢》的婚恋观/74
最善叙述与精工巧丽
——《董西厢》的描写手法/79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元·王实甫《西厢记》/83
士林中等辈伏低
——《西厢记》的作者/85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西厢记》的创作主旨/90
千古来第一神物
——《西厢记》的人物/102
爱女反而害女的威严老母
——“即即世世老婆婆”老夫人/103
封建家庭的“不肖女”
——“多情的小姐”崔莺莺/115
一往情深的“傻角”
——“志诚种”张生/132
崔张姻缘的“擎天柱”
——“撮合山”红娘/142
其他人物
——惠明与郑恒/157
词与事各擅其奇
——《西厢记》的艺术/161
开传奇之先声
——矛盾冲突和戏剧结构/163
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
——有情人终成眷属/182
婉曲细腻的恋爱心境描写
——把握人物吐露心迹的契机,使人物“出声地思考”/188
无声语言的传神塑像
——描绘人物的形体动作,使人物“有形地思考”/199
化美为媚的心灵写照
——鬼斧神工的肖像描写/203
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运用相反相成的原则,刻画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211
以蕴藉婉丽易元人粗鄙之风
——绮丽当行的语言艺术/216
咀嚼不尽,传之永远
——《西厢记》余论/237
案头场上曲中无双
——《西厢记》的演出与刊刻/238
天地妙文与淫书辩难
——围绕《西厢记》的两种思潮之争/239
下作心态的虚伪本质
——《西厢记》的禁毁与改编/242
家传户诵濡养曲稗
——《西厢记》的深远影响/246
附录:西厢故事的说唱传播/253
走向极致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255
后世演绎
——明清时期的说唱西厢/257
当代诠释
——弹词本《西厢记》/260
新潮的思想/260
新设的主角/265
新异的人物/267
新增的情节/270
小结
——文人西厢与艺人西厢/271
后记/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