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新版)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张军//宋凯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新版)由张军,宋凯所著,内容如下:

蒋介石政府在抗战期间及胜利后,接受了美国政府大量的军事援助,其军队装备水平与现代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至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以前,在国民党先后完成整编的86个师(军)中,有22个师为美械、半美械装备。而其中新1军、新6军、第18军(整编11师)、整编74师以及第5军装备尤为精良,深受蒋介石偏爱。蒋介石曾夸耀他们为“国军之精华” 、“五大主力”。然而曾几何时,国民党军中之军,人上之人,在内战战场上却载倒在粟裕脚下,覆灭于林彪掌中,灰飞在刘、邓头上……

内容推荐

国民党军队有五大主力,是它敢于发动内战的主要资本。蒋介石将这五大主力投放到他认为最关键的两个战场,在东北的是孙立人的新一军和廖耀湘的新六军,在华东战场是杜聿明的新五军、胡链的整编第十一师和张灵甫的整编第七十四师。五大主力之中,整编第七十四师被公认为主力中的主力。

这五支军队,除了十八军成军于内战,其余哪一支不是在抗日火线中呱呱坠地的?是他们以一场场的胜利,才让死硬的武士们领教了中国军人的铁血精神!

纠纠王牌之师,他们怎么就不能保住蒋姓江山呢?将还是那些将,兵还是那些兵,时间也不过相隔三两年,他们怎么就如此不堪一击,倾刻间就灰飞烟灭了呢?

一切答案尽在《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新版)中。

《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新版)由张军,宋凯所著。

目录

第一部 整编第74师——‘蒋家御林军”1

 一、成军淞沪,51师的战绩上了《申报》头版头条1

 二、南京撤退,王耀武泪洒江心17

 三、冯圣法重创土肥原,‘德国将军”弃守兰封城25

 四、智取张古山,田汉把张灵甫写进了剧本36

 五、高安有一段血写的历史44

 六、上高大捷,“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49

 七、喋血常德,余程万仍被蒋介石军法处置57

 八、雪峰山,雪耻山!65

 九、蒋家御林军72

 十、攻占两淮,李延年说:“有10个74师就可以统一全中国!”73

 十一、一战涟水,张灵甫自感‘耻辱’84

 十二、二战涟水,中共部队转移山东87

 十三、兵败孟良崮89

第二部 新1军——“天下第一军”110

 一、诞生在印度的一支抗日新军110

 二、美国军装中国心113

 三、重返野人山117

 四、又一个“仁安羌之围”121

 五、打了两个月的密支那围攻战125

 六、热带丛林中的一对亲兄弟127

 七、“东方隆美尔”传奇128

 八、畹町会师与落日辉煌132

 九、急先锋首吃败仗136

 十、四平之战,新1军占了一座空城143

 十一、孙立人被解除了新1军的兵权148

 十二、浴火重生新7军158

 十三、灰飞烟灭新1军163

第三部 新6军——“受降警卫军”174

 一、缅北丛林中的新生儿174

 二、廖耀湘与新22师176

 三、逐次抵抗大师178

 四、九死一生野人山183

 五、八莫之战,新6军抓到了100多个慰安妇189

 六、警卫受降仪式192

 七、沙岭之战,新6军小胜东北民主联军197

 八、打下本溪,杜聿明拍着廖耀湘的肩膀说:“建楚,你为党国立了大功哩!”200

 九、拉法之败,廖耀湘受到责难204

 十、兵败辽西,新6军全军覆没206

第四部 第5军——国民党第一支机械化部队226

 一、白崇禧请出了蒋介石新组建的“国宝”226

 二、昆仑关大捷,第5军比“钢军”更硬232

 三、同古城的壮士血241

 四、野人山的英雄泪249

 五、“邱疯子”成了内战急先锋256

 六、开封战役,粟裕没钓到“大鱼”261

 七、王牌军遇到了真正的“钢军”268

 八、第五军覆灭陈官庄,邱清泉疯了!277

第五部 第18军——蒋介石第一支王牌军286

 一、中原大战的新“明星”286

 二、草苔冈大败、广昌城逞强,18军和红军打了个平手293

 三、罗店,日本鬼子的“血肉磨坊”299

 四、湖北抗战313

 五、张凤集,胡琏和刘伯承斗了个半斤八两322

 六、南麻血战,胡琏让粟裕吃了个暗亏327

 七、新来的老军长332

 八、黄“学究”钻进了刘伯承的口袋338

 九、覆灭在双堆集343

试读章节

中国女战俘被日本人当作盾牌推上了神来峰

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同时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组织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负责指挥保卫南京的战事。

按照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给74军下达的防守任务,51师被部署在淳化镇,58师负责防守牛首山。这两处要地之间地势开阔,是日军机械化部队从东南方向经江宁到南京的必由之路。

王耀武率部到达淳化镇之后,各旅、团即按照划定的作战区域陆续进入了已建成的国防工事。在王耀武眼里,淞沪会战之所以失利,很重要的原因是工事不牢,那些取沙土而临时挖成的工事往往不堪一击,极大地增加了部队的伤亡,到会战后期,一些士兵干脆将战友和敌人的尸体拖来做胸墙,以抵挡枪弹的袭击。现在有了这么一些钢骨水泥掩体,王耀武认为,51师是可以大干一场、出口怨气了。

但当他刚刚倒在行军床上想休息一会儿的时候,15l旅旅长周志道即在电话里骂道:“妈拉个巴子!修的什么鸟工事,要么被土埋着,要么门被锁着,要么枪眼做得比城墙的垛口还大,掩护他娘个屁呀!敌人一炮打来,不正好要了人的命!听说还是德国顾问指导建造的,国防部的人真他娘饭桶一堆!哪有这样做事的!”

王耀武对手下的两个旅长是了如指掌的,李天霞喜欢邀功献媚,净拣好听的给你说。周志道则是直肠子看不惯就喜欢骂,你不喜欢他也说。就性情而言,他更欣赏没有城府的周志道,因为从周志道那里,他更能了解到真实情况,是晴是雨都写在周志道的脸上。

听周志道这么一说,王耀武感到事态严重。来不及细想,他立马到15l旅的阵地察看了一番,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两年前这里构筑的国防工事勉强可以利用者仅为十之一二!看来,事不宜迟,只能另起炉灶,加紧抢修了。

“饭桶!”王耀武临走的时候,也气愤愤地骂了一句。

12月2日,敌第6师团经句容往淳化镇开来,其先头部队距51师前沿阵地仅30华里。

这是一支由日本南九州海盗的后裔训练而成的军队,海上的风浪与险恶养成了他们祖先的野陛与强悍,这种强悍使他们藐视弱小,轻视他人,使他们把搏击与抗争视作人生的取乐之源,而这种原始的野性一旦与战争的血腥结合起来,则挑起他们杀戮本能的将是那些放下武器的战俘与悚然待毙的平民!

从穿上皇军军服的那一天起,第6师团士兵的骨子里就流淌着他们祖先的这种血脉。

12月3日拂晓,第6师团的先头部队向5l师的天井山阵地发起了进攻,张灵甫所在的305团首当其冲,令人感到有点意外的是,日本人抛开了坦克,想直接依靠步兵把305团赶出阵地,冲进淳化镇。

指挥进攻的是步兵第11旅团旅团长坂井德太郎少将,这个长着满脸横肉的南九州人,在士官学校读书时就有“黑熊”之名,魁梧、健壮而野蛮,他曾在柔道训练课上将与其有隙的同学拦腰掰成对折!

坂井喜欢赤手空拳地单打独干,所以在战斗中他热衷于步兵的冲锋陷阵,而不大希望借助飞机、坦克的援助。他要动用这些重武器,除非到了万不得已之时。

他总认为依凭先进武器取得的胜利算不得是武士的胜利,真正的赢家,他只相信他手中的那把闪着寒光的刀和他的士兵手中那些昭和造的步枪、机枪,加上武士的勇毅果敢,他认为那样得来的胜利,才是酣畅淋漓、完全彻底的胜利!这就是他今天为什么没有使用坦克、飞机助攻的缘故。

站在天井山的主峰上,张灵甫端着望远镜,仔细搜寻着每一股日军的动态,上海之战没有打好,让他窝了一肚皮的窝囊气。如果说那时候作战除了人和之外别无优势的话,那么这时候天时、地利、人和都向着我们,还打败仗怎么说得过去!他渴望着做将军,做元帅,而做将军,当元帅的无不是凭军功累积而成的,如果这样一败再败,还奢谈什么将军、元帅的梦想!张灵甫决定要在这里显一显手段。

“嗖!”就在张灵甫盘算着怎样对付日本人的时候,迎面来的一颗子弹将他的帽子打飞在地,帽顶中间被划开了_条长长的口子!好险!张灵甫捡起帽子摸了摸脑袋,朝身边惊呆了的参谋、卫兵做了个鬼脸,继续注视着日军的行动。

“啪啪啪”左翼妙高山阵地上枪声像爆豆似响起,接着右翼神来峰阵地也响起了阵雨穿林似的枪声,整个天井山周围枪声、喊声、杀声响成一片。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一营通讯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

“团座,团座,敌人占领妙高山了!”张灵甫心里格登了一下,妙高山山

高坡陡,原有工事多能利用,怎么一会儿说丢就丢了?他抽出盒子炮,

打开扳机就朝左翼方向冲去,一班卫兵也随他跟了上去。

守妙高山的是1营的2连和3连,由于这两个连连长有矛盾,交接部位留下了个大空档,致使一股敌人乘隙而人,一下子摸到了两连的背后,两连因此匆忙丢了阵地,张灵甫当然不知道这些,他在半路上正碰上3连连长敞着胸襟,带着100多个部下一边放枪,一边没命地朝天井山跑来!

妈的,这不是把敌人往天井山主阵地上引吗?张灵甫本是个张飞脾气,这时候一股无名之火蓦地从他心头腾起,他一把抓住3连连长的衣领,吼道:‘妈的,你这个贪生怕死的东西,老子毙了你!”说罢,他的枪管已经顶住了这位连长的脑门。

日本人的偷袭已让这位连长屁滚尿流,张灵甫的怒吼更让他魂魄出窍,张口无言!好半天,他才哆嗦道:“团、团座,我知错,我马上带人把它夺回来!”

按照国民党的军队连坐法,此时的张灵甫是完全可以处置这位连长和他的营长的,这与他一年前枪杀妻子大不一样,但考虑到战时用人,他松开了手,命令这位连长立即带领部队收回阵地。

午后时分,当通讯兵告诉张灵甫妙高山已夺回、3连长和其部下大多战死的消息时,张灵甫正在察看地图。他竖起大拇指说道:‘好!阵地在就好!”说完继续看他的地图。

冬天的日子,白昼很短,日本人撤走之后,老天就黑了下来。明天日本人会怎样进攻呢?这天夜里,张灵甫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

第二天坂井的进攻不仅张灵甫想象不到,就连坂井的部下也想象不到:他命令把20多个上海战场被俘的中国女护士捆绑着一字排开放在攻击部队的前头,一步步地推向中方阵地,以迫使中国军队后退。他同时接受昨日失利的教训,调来了6辆坦克助降,但他将坦克都摆在步兵的后面——不必要时他还是不想使用这些武器。

坂井以步兵第13联队佯攻妙高山,牵制中方的兵力,而以步兵第47联队为主力强攻神来峰。因为他知道,经过昨日那场争夺战后,中国人一定加强了妙高山的防守。

20多个中国姑娘的双手被反绑着,上衣衣扣已被日本人强行解开,姑娘们全都低着头,尽力用下巴按住衣襟…… 把守神来峰的是3营的300多官兵。看着那20多个同胞姐妹恐惧、羞怯、紧张、痛苦的神情,想到日本人如此卑鄙、恶毒、下流、无耻,3营营长濮大飞气得头上青筋爆胀,牙巴骨咬得嘣嘣作响。打,打不得;不打,退不得。许多小战士从未见过大姑娘的身体,羞得把头埋在工事里,任凭日本人向我阵地一寸寸地逼来。见中国人无法还手,日本人愈发张狂,不时借助中国姑娘的掩护从人缝中打来冷枪.,一些战士因此倒在血泊之中。

听说有中国女战俘被日本人当作盾牌推上了神来峰,张灵甫大感惊讶,连忙赶来看个究竟。

“东洋鬼子!”张灵甫一把抓下军帽,猛地掼在地上。“濮大飞,叫弟兄们上刺刀,老子今天非要叫鬼子尝尝中国爷们的厉害!”

大约走到离中方阵地30米左右的地方,日本人停了下来,20多个中国姑娘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

忽然,这抽搭变成了惊叫,泪水变成了血水,日本人猛地从背后向中国姑娘捅来,20多朵鲜花瞬间殒落在了冬日的枯草丛中!

“冲呀”随着一声山崩地裂的嘶喊,早已憋得眼睛冒火的3营士兵一个个象猛虎似的从壕沟里跳出来,直扑向刺刀滴血的日本人。一时间,人影幢幢,枪刀并举,钢枪与钢枪撞击的沉闷声,刺刀与刺刀碰击的金属声,刺杀中的怒骂声,叫喊声,刺中后的惨叫声,呻吟声已把神来峰演变成了屠宰场、杀人场!P17-20

序言

历史就是历史,它已定格在那人类写就的星空之上了。

对于后人而言,掀开销烟散尽的历史帷幕,明了那些已为陈迹的历史本真,实在是既迫切而又必要的。况且人事代谢,时移世易,过往的恩怨纠结应该在不断地淡化,宽容与恕道应该升腾于国人的心胸。如此这般,也应该没有必要再去忌谈那些逝去的岁月了。所以,你我所要做的,除了给人以历史本真之外,其余的似乎都是添足之举。当然,如果这些本真再丰满一点,多一些血与肉,那自然就更好的了!写作这本书大约是在追求如此,起码近似如此吧!因此,本书前几次印行后,读者的反响很是热烈,而凤凰卫视据此而制作,不久前于“凤凰大视野”栏目中播出的五集电视纪实片《雄关漫道》,应该是其来有自的吧!

谈到这五大主力的兴亡,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只能说,其兴,运也;其亡,命也。

何以如此?你扳着手指数一数,这五支队伍,除了十八军成军于内战,其余哪一支不是在抗日火线中呱呱坠地的?哪一支不是与我们民族苦难的运势相拥在一起的?国难军兴,这就是他们应运而生的时代环境。你再扳着手指数一数,它们之成为主力,除了蒋介石的眷顾之外,是不是与它们打下的无数硬仗有着必然的关系?它们肩章上的荣光与辉煌,是不是在与我们民族的敌人血战拼杀中铸就的?

白云苍狗,时过境迁。六七十年了,也许淞沪罗店那地方的泥土还会不时渗出当年兵士流下的血污,也许南京中山陵的墓道旁还挺立着他们持枪的魂灵,也许常德的德山上还回响着他们冲杀呐喊的吼声,也许野人山的丛林中还游荡着他们孤魂难归的身形,也许昆仑关的山脊边还裸露着他们匍匐向上的累累白骨,也许巍巍石牌下还簇拥着他们森林般的姿容……他们是无名的。也许他们中某些人的名字在当时还被人知道,但记住他们名字的人,后来与他们一样,也殉了国难,如今人们能够提起的,就只有孙立人、廖耀湘、杜聿明、陈诚、王耀武、张灵甫等寥寥数人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啊,古来如此,只是有这么几个符号,也算聊胜于无吧!

那时的苦难今人恐是难以想象的,也许正是这家国的不幸,成就了它们,说来这本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咏叹,一种历史的反讽,但就国难而言,五大主力曾经的辉煌是否也是家国之幸呢?不管你从什么角度去看这一段历史,你总得承认,是它们一次次的英勇,才让骄狂的日本侵略者吃尽了苦头,是它们一场场的胜利,才让死硬的武士们领教了中国军人的铁血精神!这难道不是一个血性民族所需要亮出来的吗?!

当时间的和风吹散历史云翳的时候,夜空星际的辉光,不由得是会让人抬眼仰望的。

说到“其亡命也”,事实很简单,道理却深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政权腐败了,它们能独幸?当然不可能!否则,这些赳赳王牌之师,它们怎么就不能保住蒋姓江山呢?它们不是有美械装备吗?它们在日本人面前不是有着气壮山河的威武和英勇吗?这些都到哪里去了呢?将还是那些将,兵还是那些兵,时问也不过相隔三两年,它们怎么就如此不堪一击,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呢?

用人心向背这句话来诠释,大体是不会差的。也有一些“偶然”因素,说出来供大家思考一番。

孟良崮战役打响前,老蒋召集国防部第三厅(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和第二厅(主管情报)厅长侯腾汇报战况,完后传达作战意图道:以汤恩伯兵团攻营城、沂水,以欧震兵团攻南麻,以王敬久兵团攻博山,犄角合进,绞杀“共军”于鲁南。时郭汝瑰为中共地下党员,他将此一一记下后,很快就抄录了一份,通过秘密战线,交给了我党中央。到大仗打响时,郭更以国防部的名义,命令整编74师撤往孟良崮地区。孟良崮为军事“绝地”,草木不生,山石嶙峋,崇山峻岭,无水乏粮,入此险境,这队伍焉有不败之理?!

淮海大战前夕,何应钦在国防部召开作战会议,提出“守江必守淮”的主张。“守淮”即集中兵力于徐州、蚌埠之间的津浦铁路两侧,何责成郭按此计划制定作战方案。郭依此而行,只是方案尚未实施,他即将正本递到了人民解放军的指挥机关了。几十年后,蒋纬国说,战争未打,(作战方案的)副本在我,正本送人,这仗还赢得了吗?

据说杜聿明对郭汝瑰是早有怀疑的,杜曾到过郭家,见郭家装饰朴素,连沙发都打补丁,遂回来对老蒋说:“校长,我拿人头作保证,郭汝瑰是共产党!”老蒋听后摇头一笑,置之不理。

事隔多年后,杜聿明和郭汝瑰同为全国政协委员。1982年,杜聿明患病住院,郭汝瑰去看望。谈及前尘往事,杜问:“你那时就和共产党有联系?”郭答:“是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杜说:“山东方面。”“谁?”杜笑而不答。“那你为什么不告我呢?”郭汝瑰追问。杜长叹一声:“我拿不出真凭实据呀。”讲完后便默默无语。

也许这点历史的边角余料算不得什么吧,也许没有郭汝瑰,还有李汝瑰、王汝瑰等等,也许王牌军不在甲战场被消灭,还会在乙战场被打败吧,因为民心一旦丧失,别说外部的汹汹而逝,就是在内部,也会秦楚易位的。“人在曹营心在汉”,岂是关云长才有的心态?而这又岂是五大主力所能维系得了的?!

其兴,运也;其亡,命也。

张军

2011年3月1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