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阆苑仙葩(红楼梦艺术世界)
分类
作者 徐乃为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徐乃为的《阆苑仙葩(红楼梦艺术世界)》内容:上编:红楼赏美,共36篇,每篇都是五言联语为题,五言律诗作结。下编:红楼论艺,共10篇,主要是论述了总括异于他书艺术的美学精华。例如红楼梦的比照艺术、细节艺术、谶隐艺术、语言艺术、衬映艺术、心理描写艺术等。

内容推荐

周汝昌先生尝谓时下所论“红楼美学”者,不外“情节生动、形象鲜明、语言优美、结构谨严”之“十六字诀”而已,语虽辛辣,意却犀利。《红楼梦》确非以故事称胜、冲突见长、结构取巧之书,而在对有意蕴、有情趣、有涵容的生活片段、自然场景、寻常细节摄取与渲染,以揭示情旨、感悟人生、塑造人物。徐乃为的《阆苑仙葩(红楼梦艺术世界)》正摈除周先生所讥套路,或取一事一物、或取一境一遇、或取一颦一笑,刀游肯綮以入、鞭辟入里以出,从而呈现脂砚所说“千皴万染、云笼雾罩”下“映带顺逆、草蛇灰线”之艺术境界;庶几探小说之底蕴,窥作者之心灵,增读者之学养。文笔纵横恣肆,语言畅美逸如。容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炉,读者将或拍案叫绝,或粲然一笑。本书分赏美、论艺、吟咏三卷:赏美,如临花山果海,是美的享受;论艺,犹拥文楼书城,是美的提升;吟咏,若饮陈酒新茶,是美的品悟。

目录

上卷 红楼赏美

 苍天弃才痛红楼怨情深

——《红楼梦》楔子故事赏析

 心印真情旨体贴至爱心

——《红楼梦》情旨赏析

 识博心中意才敏弦外音

——宝、黛、钗第一次会聚鉴赏

 一只金麒麟四副隐心肠

——《红楼梦》中金麒麟故事鉴赏

 细微显个性涟漪起波澜

——“宝钗生辰”艺术鉴赏

 借沟放怨水托故显真情

——黛湘泄怨赏析

 探伤形有别寄意情全同

——钗黛探伤赏析

 冥寿忏深悔阳诞爆丑闻

——凤姐生辰与金钏儿冥寿的映照描写

 花送五人戴品见八钗心

——“送宫花”故事赏析

 神迷蔷丛下情悟梨院中

——《红楼梦》“情有分定”研析

 一只累金凤几许试人石

——《红楼梦》累金凤故事赏析

 夜探真情意夕诔血泪书

——宝玉夜探与晴雯之死鉴赏

 锐眼透厚墙慧心察秋毫

——《红楼梦》中的两处细节描写比析

 左右双字书鼻喉两歌声

——《红楼梦》对比研析

 只字显深意一诗寄真情

——黛钗逞才赏析

 逝水漂落红净土掩风流

——《红楼梦》葬花情事赏析

 戏谑气质雅奇罚品位高

——《红楼梦》戏谑赏析

 尺幅笼千里片语现三毫

——《红楼梦》尺牍解析

 紫衬绛珠艳鹃啼夕阳红

——紫鹃形象欣赏

 诗迷招魔至情纯拒人亲

——香菱魅力论析

 不走华山路亦达罗马城

——赏析小红的故事与形象

 只怨空睁眼枉叹谬托身

——彩云悲剧研析

 假凤祭真意呆人揆痴情

——《红楼梦》另类同性恋研析

 隐恶显识远建言呈心微

——袭人冤评辨析

 声比形先至意从话外闻

——王熙凤出场描写鉴赏

 何如陷其罪反成救人危

——王熙凤的奸巧与贪婪赏析

 鼎足三妯娌才德各异人

——《红楼梦》人物鼎足比赏析

 同类视异物反抗便畸形

——赵姨娘解读

 奉茶路岂有吹汤格焉凭

——《红楼梦》的婢鬟世界分析

 三春品有异三鬟命不同

——“抄检大观园”鉴赏

 藏奸空屈曲守拙徒纷纭

——宝钗冤评辨析(上)

 量容情敌雅德成他人美

——宝钗冤评辨析(下)

 茶品栊翠庵情寄怡红院

——宝玉与妙玉的故事探析(上)

 乞梅蟾宫女飞帖槛内人

——宝玉妙玉的故事探析(下)

 红香有隐意绿蜡未解诠

——“红香绿玉”公案辨析

 片言呈脏腑只语显灵心

——红楼梦人物“一句话”赏析

中卷 红楼论艺

 红楼梦的比照艺术

 红楼梦的细节艺术

 红楼梦的谶隐艺术

 红楼梦的场境描写艺术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红楼梦的心理描写艺术

 红楼梦的衬映艺术

 红楼梦的谐谑艺术

 红楼梦饰物叙事艺术

 红楼梦次要人物塑造艺术

下卷 红楼吟咏

 红楼诗词总序四首

摸鱼儿·《大旨谈情》跋

七律·《红楼三论》跋

七律·大观园

七律·太虚幻境

 红楼人物画咏二十首

咏宝玉

咏黛玉

咏宝钗

咏湘云

咏妙玉

咏熙凤

咏元春

咏探春

咏迎春

咏惜春

咏可卿

咏宝琴

咏平儿

咏晴雯

咏袭人

咏三姐

咏纹绮

咏岫烟

咏紫鹃

咏鸳鸯

 红楼梦情恋咏三十首

大旨谈情

 ——红楼题旨

木石真情

 ——宝玉与黛玉

金玉良缘

 ——宝玉与宝钗

有情无果

 ——宝玉与湘云

有缘无果

 ——宝玉与妙玉

悖伦幻情

 ——宝玉与可卿

有始无终

 ——宝玉与袭人

无始有终

 ——宝玉与晴雯

金簪掉井语成谶

 ——宝玉与金钏儿

猢狲亦恋旧家树

 ——宝玉与麝月

岂知木石两无缘

 ——宝玉与紫鹃

皮且不存毛附焉

 ——宝玉与莺儿

情由分定不须嗟

 ——宝玉与龄官儿

王孙公子几真好

 ——宝玉与彩云

秋蕙一对双手簪

 ——宝玉与平儿

亲近不得语惊人

 ——宝玉与香菱

深宫怨情

 ——元春的悲局

狼窟悲情

 ——迎春的悲局

远番离情

 ——探春的悲局

空门绝情

 ——惜春的悲局

礼教应知真吃人

 ——李纨的悲局

村妇原先出贵门

 ——巧姐的悲局

绢帕一方自系情

 ——小红与贾芸

情种种情到寺堂

 ——秦钟与智能儿

人世不容自择郎

 ——柳湘莲与尤三姐

棺材两具证冥苍

 ——司棋与潘又安

滥淫浮情

 ——贾琏凤姐

畸形情恋

 ——乱伦的丑陋

最奇假凤泣虚凰

 ——优伶的同性恋

命舛情弃水月庵

 ——咏十二女伶

 扬州与红楼梦十首

扬州梦

个园

高曼寺

林子洞

天宁寺

瓜洲渡

塔湾宫

盐政院

隋堤

禅智寺

试读章节

《红楼梦》的楔子是我国古今小说中最奇逸、最美丽、最动人的引入故事,可说是用神来之笔引接神话之奇。

故事说,在人类童蒙时代,频遭自然灾害肆虐,淫雨不止,潦水遍野。原来蓝宝石似的穹隆——“苍天”,因天柱折断而塌陷,露出了大窟窿,以致天泉倾泻,暴雨成灾。于是,抟泥造人的女娲炼石补天,拯救牛灵。

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这块当年女娲补天时“剩下的石头”便是我们小说《红楼梦》的男主人公贾宝玉的前身。这青埂峰下“剩石”本是炼成之石,此石才识已具,灵性已通,却弃用于大荒山下。于是便幻化为青年小伙,投身于掌管人世悲情怨缘的太虚幻境警幻仙子门下,成赤瑕宫神瑛侍者。接下来的故事通过甄士隐梦中遇见一僧一道去送这块“剩石”转世投胎的过程中,借和尚之口作了交代: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这段故事交代了这补天“剩石”故事的发展,分三个层次:第一,神瑛侍者在“灵河岸边”“三生石畔”遭遇“绛珠仙草”,并以“_甘露”浇灌、护持,使仙草亦通灵而修成女体,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爱情之芽滋生了;第二,神瑛侍者“凡心偶炽”,要“下凡造历幻缘”,于是,绛珠仙草亦跟着下凡,以自己的眼泪偿还“浇灌之情”;第三,又“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楔子故事的结尾则是:神瑛侍者、绛珠仙草及陪同他们的“多少冈流冤家”下凡,“造幻历劫”之后,离尘归天。“剩石”恢复本相,回到大荒山下,在自己身上刻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而“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定名“石头记”。并有一“偈言诗”: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这刻在石头上的故事被空空道人发现,从头至尾,抄录回来,易名“情僧录”问世传奇。

这一楔子不仅奇逸、美丽、动人,而且寓意深长。

长篇小说的楔子由话本的“入话”演变而来。作为引入故事,入话通常是与正话相近而简单的故事。而《红楼梦》的楔子故事却不能这样简单看待。

这一楔子是在女娲的原始故事母题内衍生出的新故事,使读者感到新鲜而亲切。

首先,在我国古老的传说里,女娲抟泥造人;壁画传说中有她与伏羲的交尾图,表明她是“造人”的神,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神。——因而她还是许多部族的民间司事婚姻的女神。因此,《红楼梦》本体故事由此女娲故事发端,表明关涉人类的原本主题,重大而恒远。

其次,女娲作为补天女神,她一共炼了三万六干五百零一块“成石”,用了整整三万六干五百块,“剩”下一块成石。——上文我们用“剩石”一词,从这里开始“正名”,正确的名字应为“弃石”,因为此石是炼成之石,未用而“弃”,因此本质含义是“弃石”。这块石是“成石”而后遭弃之“石”,是“多余之石”;此寓意则表明了对应在《红楼梦》中的宝玉是“成材”而遭弃之“材”,是“多余之材(人)”!这是作者要表达的要旨之一,这是作者创作的契机之一,这是作者要浇释的心中块垒之一。可以肯定地说,偈言诗“无材可去补苍天”是从反面着笔的,正可解作“有材未许补苍天”,这是作者的终生之恨。甲戌本在“无材可去补苍天”旁侧有朱批日“书之本旨”,在“枉入红尘若许年”旁批日“惭愧之言呜咽如闻”。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补天的含义是十分明晰的:许身国家,报效朝廷。被国家、朝廷弃用,是封建士人的最大悲哀。

再次,正是由“弃用”寓意而转入本书的本体主题。——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因为遭受补天之弃,“于国于家无望”(第三回黛玉首见宝玉时的《西江月》),才有生命投注的“转向”,于是,在灵河岸边逍遥来往,得以有与“绛珠仙草”之遇,有甘露浇灌之缘;也因此,有绛珠仙草的跟着下凡,有用“眼泪还债”之说,于是,与《红楼梦》本体故事作了了无印痕的对接!

而假如作艺术分析,实在还有如下妙处。

话本小说的入话通常只是与本话故事的相似性,而这一楔子不仅仅是相似性,更重要的相关性,——女娲补天的弃石就是小说中的一号男主角贾宝玉,绛珠仙草就是小说一号女主角林黛玉,在灵河岸边的神瑛侍者(弃石所化)与绛珠仙草的“缠绵不尽之意”,即是下界宝玉与黛玉的生死恋情。从这一角度看,这个楔子故事甚至可以看作《红楼梦》本体故事的一部分。

P3-5

后记

余红学著作原有四,即《红楼梦探真》、《甲戌本石头记辨误》、《红楼三论》、《大旨谈情》。此其五,与《大旨谈情》姊妹篇也:“大旨谈情”语出空空道人,“阆苑仙葩”语出《枉凝眉》;《大旨谈情》有副题“红楼梦情恋世界”,《阆苑仙葩》亦有副题“红楼梦艺术世界”,其书名相类而各有侧重焉。稿起于《大旨谈情》书竣,初成至今殆近十年,原拟仅今之卷一“红楼赏美”,并拟配画;另拟专撰“红楼艺术论”,规制当大于此书,奈诸遇所囿,遂成十单篇而成卷二之“红楼谈艺”,心因或有怅怅者,亦无可如何也。所幸余几位学生将其中相关观点深入拓展,敷衍成硕士学位论文,斯亦稍慰。而此期间渐积有“红楼吟咏”数十首,本拟附卷一之后。今出版社董志新将军以为数量尚属可观,因建议另立卷三,倘合卷一各篇结末诗,亦逾百首,差可鼎足;因欣然诺之,遂成如今模样。

斗转星移,茫茫尘寰弥新;晨兴夕替,匆匆人生渐老。绛帐固眷,应思或负青衿;林泉可期,当知所待夕阳。此世人之殊途同归者,亦慨而不慨者也。因以一诗作结:

对镜何须嗟白头?晨风夜露积春秋。

悲欢事境随云散,新旧诗文逐水流。

今世如惭惟绛帐,来生若欠仍红楼。

朱阳道是西山好,一卷残书一瓦瓯。

是为跋。

癸已,年岁来徐乃为干霄囊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