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法律的故事(中国人的法律智慧)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刘峰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通过阅读刘峰编著的这本《法律的故事(中国人的法律智慧)》,我们将会知道古人如何上访、古代如何治理公款消费、古代如何处罚考场作弊、古人如何对待色情业、古人如何应对性骚扰、古代的DNA鉴定、古人如何买卖房产、古代如何对房产征税、古人如何抓环保……其实,这些也是现代生活中的热点法律问题。通过古今比对,本书总结出了中国古人的法律智慧,以资当下借鉴。

内容推荐

刘峰编著的《法律的故事(中国人的法律智慧)》是一本法律文化类读物,通俗说法,通俗说史。本书针对当下热点法律问题,回溯考究古代法律如何处理此类问题,从生动有趣的法律故事中,解读中国古人的法律智慧,以资当下借鉴。

本书涉及的主题有官司、上访、巡视、举报、公款消费、律师职业、考场舞弊、扫黄禁娼、性骚扰、计划生育、滴血认亲、拆迁、城管、房产税、货币战争、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社会保障、虚假广告等。

目录

收入高,风险大——古代律师不好当

笔能杀人,亦能活人——讼师也有正能量

官司也风流——那些漂亮的诉状和判词

见义勇为与见死不救——古代赏罚分明古代

击鼓、拦驾、上书——古人如何上访

御史一出,地动山摇——古代的巡视工作

路标背后的故事——古代的举报箱

吃掉广厦千万间——古代如何治理公款消费

从喝墨水到腰斩——古代如何处罚考场作弊

从官办妓院到禁娼——古人如何对待色情业

后果很严重——古人如何应对性骚扰

滴血认亲——古代的DNA鉴定

保增长是主流——古代的计划生育

少林也当钉子户——古往今来话拆迁

求四邻,托中介——看古人如何买卖房产

应急的房产税——古代如何对房产征税

抓卫生、拆违建、治理占道经营——古代的城管

“火门”——古代的货币战争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品安全三千年

砍手砍脚打屁股——古人如何抓环保

鳏寡孤独皆有所养——古代的社会保障

伯乐一顾,其价十倍——古代名人广告

广告一路走来——古代广告面面观

试读章节

对古代律师负面形象的讲述告一段落。正如前文所言,讼师还有另一张面孔,就是正面的形象。古代讼师身上的正能量是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一个是他们在诉讼中惩恶扬善,锄强扶弱,匡扶正义;另一个是他们超乎常人的聪明才智。为了传播讼师身上的正能量,我们不妨看几个这样的例子。

在一些讼师的身上激荡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侠气。曾经有一个恶霸,将一个无辜的乡民殴打致死。闹出了人命,凶手根本不以为意,蛮横地丢出10两白银,买乡民的一条命。这起惨案刚好被一位讼师遇见,讼师义愤填膺,挥笔疾书——“夫身有纹银十两,已可踢死一人,若家有黄金万镒,便将尽屠城?草菅人命,由此可见!”诉状写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有的讼师则凭借他们丰富的诉讼经验和社会阅历主持公道、锄强扶弱。在清朝雍正年间,有一户贫苦人家迫于生计,将自家的财产典当给一个当铺老板,等手头宽裕了再赎回。可是,这个当铺老板财迷心窍,想要私吞这份财产,于是,他伪造了一份合同,也就是绝卖契约,意味着当主已经把财产所有权转移给他了,无权赎回。双方发生纠纷,在公堂之上,当铺老板以这份假合同让法官信以为真,竟然得以胜诉。

当主无奈,就向当地一位著名的讼师吴墨卿求助。吴墨卿拿来当铺老板伪造的假合同,仔细查看,果然发现了漏洞,原来,当铺里的当票都是用一根木扦穿起来的,否则,成百上千的当票就会“落纸如飞,散同秋叶”。而当铺老板提供的绝卖契约上面没有孔,这张当票显然是伪造的。当主据此提出上诉,当铺老板无言以对,交代了自己伪造合同的事实,把财产还给了当主。

古代的讼师久经历练、阅历丰富,造就了他们机敏的头脑和老辣的文笔。所以,在关键时候他们往往能出奇制胜、扭转乾坤,令人拍案称奇、自叹弗如。在清朝末年,有一位姓何的律师,智慧过人,声名卓著。当时,浙江将军与一位知县结怨,这位将军向知县的上司浙江巡抚施加压力,逼迫他惩治自己的下属,可是却遭到巡抚的拒绝。所以,浙江将军一直对知县和巡抚耿耿于怀,伺机报复。

机会终于来了,浙江的各级官员进京朝贺。典礼结束之后,这位将军马上向皇帝上奏折,说与他有怨的这位知县在朝贺的过程中有“大不敬”的行为,而巡抚身为直接领导,要负连带责任。浙江巡抚受到弹劾,束手无策,一时间没了主意。

这件事偶然传到了何律师的耳朵里。何律师不以为然地说:“这还不简单,我有办法。”巡抚的手下向他讨教,律师的服务自然不是免费的,何律师当即开出价码——白银三千两。巡抚知道后也不含糊,“成交!”何律师挥笔写下八个大字——“参列前班,不遑后顾。”也就是说,在朝贺的过程中,巡抚和将军这样的高官是排在前面的,根本就没时间东张西望回头看,哪里会注意到位卑职低、站在后排的知县的不敬举止。

巡抚看了这八个字,拍案叫好,当即写进自己申辩的奏折里,呈给皇帝。事情很明显,巡抚聚精会神地朝贺,没有走神;而将军同样位列前排,怎么会看到后面的知县“大不敬”呢?朝廷的旨意下来,没有处分知县和巡抚,反倒是浙江将军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何律师的八个字可谓一针见血、反败为胜,足见其非凡的洞察力和过人之处。

在清人曾衍东的小说集《小豆棚》里,记载了一位外号“疙瘩老娘”的女讼师,办事老辣,相当有手段。由于江北地区遭遇自然灾害,粮食匮乏,粮商就到江南去收购粮食,贩运到江北出售。可是,江南百姓担心粮食都被运到江北去了,本地的粮价会上涨,所以阻止粮商贩粮。双方为此发生纠纷,闹上了公堂。

粮商们慕名向“疙瘩老娘”求助。“疙瘩老娘”开价白银三千两,代写了一纸诉状,上面只有两句话——“列国纷争,尚有移民移粟;天朝一统,何分江北江南。”在这里,“疙瘩老娘”用了一个历史典故。《孟子》中曾经记载了战国时期魏国是如何救灾的:如果河东闹灾荒,就把老百姓迁到河内,把粮食输往河东;反之亦然。当年的诸侯尚且知道体恤灾民,周转救济;如今天下共主,怎么能画地为牢,搞地方保护主义呢?寥寥数语,让人根本没有反驳的余地,当地政府二话不说,下令放行。

古代讼师的风采不禁让人神往,今天的律师大概不会有如此的风范和气度了。说到这里,有必要理一理讼师与律师的异同。在前文里,出于行文的需要,我们是两个概念混用的。在《清稗类钞》一书中有这样的说法:“讼师之性质,与律师略同。”实际上,讼师与律师“略同”的背后还隐藏着很大的不同。

讼师与律师的区别除了体现在两者的法律地位上,还体现在两者办案程序和方法上。在古代,讼师没有什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观念,即便是在为弱者主持正义的时候,采用的手段依现在的法治观念看来也是有瑕疵的,也就是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以牺牲程序正义为代价追求实体正义。下面的这则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脚。

清代有一个叫杨瑟岩的讼师,他办过这样一宗案子。有一个孤苦无依的老人打算卖掉自己的房产,买主是一个当地的豪强。按照市价,这处房产价值白银100两,可是,这个豪强仗势欺人,只肯出50两,而且是强买强卖,不许讨价还价。老人走投无路,就向杨瑟岩求助。杨瑟岩把手一挥,“依他便是!”

P14-1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