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的风月--只为刹那芳华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曾雅娴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民国就是这样一个可爱又可叹的时代,光明与黑暗并存,豪迈与颓废相和。然而,它的轮廓是可辨的,错落有致,仿佛一张水墨,只是留白处成了稀薄的夜色。在一幕幕或漫长或短暂的历史画面里,那些人那些事都不会苍老。他们像蝴蝶一样斑斓,像浮雕一样饱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国的风月--只为刹那芳华去》作者曾雅娴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她试着用自己的笔触去解读那段历史里曾经发生的事情。

内容推荐

曾雅娴的《民国的风月--只为刹那芳华去》是一本讲述民国历史的人物的通俗读物。

《民国的风月--只为刹那芳华去》共分十章,以民国作家风韵篇、民国刺客杀手篇、民国文化名人篇、民国秘史奇案篇、民国政治名人篇、民国各色悍匪篇、民国倾城名媛篇、民国风华名伶篇、民国电影明星篇和民国神秘间谍篇为主线,介绍了民国最具影响力的名人名事,带我们重温那段烽烟尽处的旖旎繁华。

目录

第一章 民国作家风韵篇

 啼笑因缘只在他笔下

 断送飘零萧红影,只需一个晨昏

 于千万人中遇见所爱的人也就那样

 她是眼前良人,不是心上朱砂

 喝过最烈的酒,写过最美的文

 爱在左右共时光幸福老去

第二章 民国刺客杀手篇

 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我不知道他可曾害怕过明天的路

 盛开在枪林弹雨下的名媛

 民国最可怕的书生杀手

 快意恩仇,了不起的女人

 和戴笠长着一张相似的脸庞

第三章 民国文化名人篇

 莲台才是他最后的家

 一诗一酒一胖子

 他提倡“健全的个人主义”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不拘一格的国学大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南开人

第四章 民国秘史奇案篇

 雨农坠机于雨农之时

 陶唐遗脉五柳名世,自成篇章

 卖国求荣罪有应得的结局

 军统的眼中钉,心中刺

 回头无岸,生命是没有回头的河流

 复辟的闹剧不疯狂不成名

第五章 民国政治名人篇

 初识若见,已期待未来与他同行

 人各有志,不关人品

 此生只为一人来的痴情政客

 军阀里的秀才将军

 他翻译了《国际歌》

第六章 民国倾城名媛篇

 童话里最幸福的公主也曾结婚为“冲喜”

 徐志摩为她写下《爱眉小札》

 比烟花更寂寞的她皈依佛门

 姻缘天定,与年龄无关

 宋子文的初恋,渐行渐远渐无书

 最暖的伴是嫁给最懂的人

第七章 民国风华名伶篇

 梅兰暗香自有芬芳来

 梨园冬皇刹那芳华成永久

 喜奎喜奎卿勿出,肌肤雪白畏风日

 越剧皇后拣尽寒枝无处栖

第八章 民国电影明星篇

 她是霞光却转瞬即落

 挨得住多深的诋毁,就经得住多大的赞美

 人言可畏且将此恨分付门前柳

 她曾是个“奇女子”

第九章 民国神秘间谍篇

 潜伏半生的隐形将军

 安娜是一朵铿锵的玫瑰

 热情豪爽英雄色,小糊涂处假痴癫

 龙潭三杰之首,已化作今后的阳光

 若生命是三万里孤单又如何

试读章节

断送飘零萧红影,只需一个晨昏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坛,萧红的名字一定不可忽略,她的命运与她的才情一样受到人们关注也令人感慨。这位身世凄凉,天分极高,爱情艰难的女作家,她出手如梦的文字是那个年代一个不得不提的异数。

萧红一生悲苦而传奇。她有幸和鲁迅交往,曾与萧军同居,与端木也曾结合,与骆宾基恋爱。生在北方,客死南方。在她三十岁的生命中,不断地逃难,没有在一处地方居住过两年以上。

萧红的出身其实不算清贫,1911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她的父亲张廷举,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再加上母亲姜玉兰1919年病故,父亲张廷举续娶了后母梁亚兰,后母对萧红自然不会有多好。这些童年的经历也都是促使萧红最终离家的诱因。

唯一对萧红疼爱的,是她的祖父张维祯,他经常会教年幼的萧红学古籍,也带她玩耍。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使萧红从小就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1920年萧红进入呼兰县立第二小学女生部读书,1924年升人县立第一初高两级小学。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作文尤其突出,曾多次得奖。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呼兰县也掀起反帝爱国热潮,萧红第一次参加学生运动,上街游行、示威,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爱国斗争。

1927年秋季,萧红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在“东特女一中”,萧红除喜欢绘画外,还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也接触到“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史沫特莱作品的影响,自己也开始在校刊上发表她署名悄吟的抒情诗。但这个时候的萧红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将会踏上文艺女青年的道路,一直以文为生。

1929年祖父去世,世界上最疼爱她的人去了,萧红十分悲痛,祖父去世后,她对家庭已经没有感情和留恋的理由了。

1930年萧红18岁,后母暗中操纵为她订下一门亲事,并逼迫她放弃学业,乖乖就范。在小县城,这是一桩政治联姻,男方王恩甲的父亲王廷兰任呼兰县游击帮统,算当地不错的家境。这个王恩甲是小学老师,却身染一些恶习,是个没有理想喜欢抽鸦片的瘾君子,与萧红理想中的爱人自然相去甚远。

萧红受到表哥陆振舜的鼓励,决心抗拒包办婚姻,她从哈尔滨逃到了北平,并进入北平女师大附中就读。

当时,重获自由的萧红写信给好友沈玉贤,笔调轻快惬意地描绘自己的生活:“我现在在女师大附中读书。我俩住在二龙坑的一个四合院里,生活比较舒适。这院里,有一棵大枣树,现在正是枣儿成熟的季节,枣儿又甜又脆,可惜不能与你同尝。秋天到了,潇洒的秋风,好自玩味!”

这个时候的萧红与来自东北的李洁吾相见恨晚,他们一起看电影,一起谈论理想、时事和文学,天马行空,自由自在。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经济上捉襟见肘,人不敷出,再加上双方家长严词谴责他们伤风败俗,在多重压力之下,1932年1月,萧红回到呼兰,被父亲送到伯父家,受到严密的看管。萧红受够了打骂,看够了白眼,终于忍无可忍,在姑姑的帮助下,逃出伯父的圈禁,跑到哈尔滨,几经颠沛把饥寒交迫所带来的种种屈辱领教了一个遍。正如鲁迅在题作《娜拉走后怎样》讲演中说的:“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最后,在终于熬不下去时,她只好找到未婚夫王恩甲,开始有条件地同居。一个寻找自由和幸福的女人却终于在现实面前妥协,这想来也是萧红的悲哀,因为最好的爱必然是一种平等的状态,互不依赖,各自生活,由此也可以预见萧红此后的生活必然是有苦难言。  

果然,在萧红怀孕数月的时候,王恩甲就喜新厌旧独自离开了,而他们居住的旅馆所欠费用全部都押在萧红的身上……那是一段噩梦一般的生活。

萧红的生活像一件破衣,补不胜补,捉襟见肘。萧红在颠簸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生活时,在哈尔滨遇到青年作家萧军(代表作有《八月的乡村》),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当然,爱情中的小甜蜜小情趣也是有的,过了一段时期,萧红与萧军开始共同生活,两人暂时住在欧罗巴旅馆,生活非常清苦,仅仅靠萧军做家庭教师和稿费维持生计。

同时,在萧军等进步作家的影响下,萧红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33年5月,萧红写出第一篇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

1933年10月,萧军与萧红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自费在哈尔滨出版。这在当时的东北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受到读者广泛的好评。由于《跋涉》集中揭露了日伪统治下东北社会的黑暗,引起了特务机关的注意。为避免迫害,萧红与萧军于1934年6月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到达青岛。在青岛,萧军在《青岛晨报》任主编,萧红完成了著名的长篇小说《生死场》。这一年,萧红与萧军的传奇爱情故事,也随着他们作品的频频面世,传遍了整个文坛。此间,他们与上海的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并得到鲁迅的指导与鼓励。鲁迅先生介绍他们认识了上海著名的左翼作家胡风、聂绀弩、叶紫等人,把他们的作品推荐给陈……

P9-11

序言

站在百年前时光斑驳的渡口嘹望,蓦然回首处,总有一些人如传奇绽放,他们或特立独行,或芳华绝代,如烟花般盛开,又仿佛从不曾离开。

民国就是这样一个很奇特的时代,联系着腐朽清朝的瓦解,又努力推陈出新独属于自己的文化。那么,当我们提到民国,你会想到什么?是张恨水的言情小说,还是你如数家珍的那些才子佳人?

但我相信,你一定会想到张爱玲。一个世纪前的老上海,处处弥漫着沦陷区的诡异和凄迷,她是开在寂寞最深处最姹紫嫣红的那一朵玫瑰,低声耳语里伴着老胡琴的咿呀,她带着清高和神秘,用绝色的文字为自己打上了属于民国最殷红的烙印,她不是曼贞不是七巧也不是流苏,却因为那些个性鲜明的女子让她自己也成为旧上海不能被遗忘的传奇之一。

当然,我知道你还想说林语堂鲁迅庐隐林徽因,不要急,你们慢慢看,我会慢慢写,总有一个人物会让你熟悉或欣喜。

民国当然不止这些,你喜欢看的也许是泛黄的美人月份牌或者是十里洋场灯红酒绿夜上海的风情与各种资本家买办风水轮流转的势力争夺……对,这里是民国,五光十色的人和事,好的坏的统统都和它有染。民国给我们的印象,熟悉而陌生,风情而缭乱。

那时候,各路军阀都野心勃勃地做着自己的黄粱美梦,从北到南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北洋军阀统治不足十六年,头头脑脑过家家似地风水轮流转,从袁世凯,到段祺瑞、张作霖,天下仿佛是一个大戏台,你方还未唱罢我方就赶紧登场。

民国时期,中国民间有一心救国冒死犯禁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故事数不胜数。更有许多令人猜测不休的秘史和事件,比如张勋复辟的丑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戴笠坠机身亡是否别有隐情?西安事变前夕,军统已获张、杨“兵谏”的情报,为什么事变依然发生?

民国还出现了一个对时髦女性全新的称呼——名媛,她们大抵如宋家姐妹一般出身名门,接受了中西方最好的教育,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写一手好的文章,有自己的眼界和理想。

当然,说到民国,我们更不可能忘记的是默片或黑白片时期的电影明星们,厨璇、阮玲玉、胡蝶更成为当时的爆红偶像,她们的海报被人们争相抢购,她们的电影也都有各自最坚实的拥趸。最让你唏嘘的必定有阮玲玉,只要记起她在《新女性》中那声呐喊“救救我,我要活”便心生疼惜。这仿佛是她真实的心境,而她终究人生如戏,在流言里香消玉殒。

民国就是这样一个可爱又可叹的时代,光明与黑暗并存,豪迈与颓废相和。然而,它的轮廓是可辨的,错落有致,仿佛一张水墨,只是留白处成了稀薄的夜色。在一幕幕或漫长或短暂的历史画面里,那些人那些事都不会苍老。他们像蝴蝶一样斑斓,像浮雕一样饱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试着用自己的笔触去解读那段历史里曾经发生的事情。

现在,这里是民国,欢迎你和我一起穿越时空,重回那段短暂却又丰富多彩的过往去看一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