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访南华街
(2010一05—17)
从督军府径直往东,穿过五一路口。北拐,进一条窄巷。从熙熙攘攘的小商贩摊点“跋涉”过去,东进一处幽静小院,就是省作协的所在地了。省作协在南华街四条,依然是老院子、老样子:窄街窄巷,窄廊窄门,花砖墙围,矮楼小房间,红色木地板,建筑风格典雅而古朴,有着山西古建筑的典型风格。我的感觉是充满了“阎锡山”味。
在我心目中,没有想到引领文学晋军的“帅府”,竞足如此窄矮。尽管是一座典雅、艺术的老院,但我心不安,总觉得该给“作协”一个宽敞的办公地方。文学尽管被“边缘化”,总不该欺负到“无地自容”吧。相比较煤厦、财厦、税厦等官府,作协却显得那样规矩本分。作协的作家们如果也学了“跑部钱进”的招数,恐怕就不会在丌放发展的条件下,依然屈居浅楼,挤在一个小院办公了。
我虽酷爱文学,但距离文坛十分遥远。虽写了近几十年的官样文章,居然没有走进南华街。其实我早就向往南华街,向往南华街的神秘,向往南华街的那些没有官模官样的文人墨客。也特别希望,不,是渴望成为南华街的小卒。终于今年4月9日,南华街接纳J,我。山西作协审议通过我为作协会员。当我接到南华街的通知时,心情特别激奋、也感动。感激张平主席能审转我的申请,感激作协能批准我“入会”。坦率地说,接到做作协会员的通知,我的心情绝不亚于接到政府给我的正厅职任命书!
感动良久,我想了许多。我是真诚地做会员,真诚地寻梦文学、走进文学。心底深处没有沽名钓誉的念头。因为想登上这个平台,继续并开始我童年时的梦想:当作家。
做文学不是名与利的追寻,只是精神极度需求文学的包装与涵养。只有作文才有生命、才有感情。生命才有活力,感情才更趋真切。我厌倦了官场的无聊,特别是摊上一个品质不端的奸佞小人给您做具体领导,那才是一种折磨、一种污辱。好在熬到头了……
我可以做文学梦了,我可以自由了,这是我的一个梦!
接到作协通知的第二天,我就兴致勃勃闯访南华街。南华街四条作协小院入口,一个老翁守护着小巧的传达室,负责着来访者与作协机关的沟通。这儿没有武警执勤,也没有保安站岗,更没有“上访静坐者”。不像督军府门前,今日依然上访者排排坐。传达室一位年近七十的老者,热情并夹杂着警惕与狐疑的神态询问我的来意:“找谁?有事吗?”
我这个在省委、省政府工作多年的老机关,尽管多次因公出人中南海,但在作协我居然语无伦次,唐突问不知怎样回答老人的询问。“不是.不是找谁。”我告老人。找作协办理会员手续这个主题,我居然没有表达清楚。我不知作协内设机构,老人告我要找创联部。其实,作协的部、办机构,是几间紧紧挨着的老屋,并不如政府部门那许多林立的楼群、阔绰的摆设!老人指点我走进“创联”。创联,我理解是文学创作联络的所在吧。“创联”部也是一个无例外的老屋。一位姓闫的中年女性询问:“你找谁?”我说办会员。小同诧异:“不是你吧!”大约是我的气质不太“文学”,她不相信会有如此会员。我恳切告诉小闫:“是我。”
然后,无需询问,我便侃谈我的为文观、我的文学梦,表述我的真诚。小闫相信了我的表述。
她似乎也被我的真实感动。我感觉到了她在瞬间理解了我。毕竟她不俗,懂得有心从文者的胸怀。她说“您就叫我小闫吧。”我反调笑,你个……
P28-29
笔耕者的足迹——石清礼“以文辅政”小记
武华山
孩提时代,就听父辈讲:山阴有个从军营里走出来的秀才叫石清礼。我在省城丁作,从媒体、从视频,断断续续看到石清礼的新闻或报刊文章。特别是他的“从政启示录”杂文系列,在政报连刊,每篇都精彩。喜欢他的语言、喜欢他的笔调、喜欢他的风格。后来间接知道了石清礼,他是山阴少有的几个正厅职领导之一。他曾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台湾事务办公室、山西省工商局任职。为多名省领导服务,经受了多个领导岗位的实践锻炼。然而,我却从未与石清礼悟面一
我自幼喜文,大学毕业后在省城作文化公司。心底始终有个愿望,想在文化事业方面得到我的老乡、我心同中的老师石清礼的指点。恰好,县政协委托我编印《山阴人文》。刊物有个栏目,要求反映山阴籍厅领导的状况。前几期刊发了刘高官、何令祚等领导的专题。我想这期《山阴人文》把石清礼“以文辅政”、笔耕不止的故事介绍给大家。
今年初春,我向石清礼约稿,不料他在海南,完成国家工商总局的一个课题。因为他是国家总局少有的几个特约研究员之一。无奈,我只好通过QQ号要他传文稿过来。我在QQ视频第一次见到石清礼。他热情、文雅。豪放、大度,居然没有一点“官架子”。我称他石哥,他很真诚的默许了。应我的邀约,他把一篇“乱云已不再飞渡“的纯文学类游记传来。其文笔之美,思想蕴含之丰满,让我叹为观止!接着,我和石清礼进行了视频聊天:他在电脑前,向我展示了他不同寻常的文稿。秀气而整洁的钢笔草书,写满了桌面大的宣纸。用宣纸、大纸写草稿,石清礼的解释是可以”一览无余“、把握全局!用大宣纸写草稿,这大约是石清礼的写作风格。后来,我在太原,有暇采访了石清礼和他的同事们,粗略的知道了我们的老哥、老乡、老师石清礼。
石清礼是个“笔杆子”,“以文辅政”是他“宦海生涯”的主色调。在“五号楼”(省政府)与“十八层”(省委),石清礼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了数位省主级领导。我从电脑和陈旧的手稿中,作了概率统计,他在省委、省政府“两办”工作期间,每年至少都要生产二十六万字的丁作文稿、领导讲话、新闻报道稿。十多年间,竞有j百六十多万字的文稿产出。如果加上在原雁北地委以及党校作老师时的文稿,要有五百余万字的文稿写作。这些文稿多以发表或编入专著。多篇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山西日报》以及中办内刊、省委、省政府办文件刊发。
据同事介绍,八十年代末,风雨初靖,石清礼踏上了“五号楼”的红色地毯,开始服务省政府分管财贸工作的副省长的文稿起草工作。那时,他应对繁重的“写材料”,无怨无悔、殚精竭虑。完成了省政府“治理三乱”在全罔会议上的典型发言材料,完成了省政府领导对财政、金融、商业、工商、物价、旅游、外经贸、供销等多部门一年一度的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在工作之余。还编著了近三十万字的《流通纵横论》。
几十年代初,石清礼在省政府“三办”负责调研和联系外贸。一个偶然的机会,石清礼被安排带队进行全省财政赤字调查。于是,他遍访忻、吕两区.向省政府写了全省财“赤”调查。这个调查,分析了一些县区发生财赤的普遍性原因和个性化、或特殊性原因,然后提出了扭赤建议。初稿送上后,人家说,“财赤不能有特殊原因啊”!石清礼无语了,他心中第一次感到了面对浅薄的无奈!于是,他越权越规了,把文稿直报分管财贸的省领导。省领导很肯定石清礼的文稿,当即批转发省政府“参阅件”。并且表扬他肯钻研、善吃苦。石清礼“以文辅政”的动作在继续着!到了九二年,适逢中国“人世”的大背景,山西作为内陆省,对外开放面临新的选择。石清礼会同省外经贸厅,草拟了“山西省扩大对外开放、外商台商投资优惠办法”的政府文件,接着,省政验交流会,原雁北地委的典型发言都是他起草。后来我们才知道,关于党的团结、领导干部素质建设、干部交流、党员信仰问题以及企业改革、改制等,石清礼都有很多研究成果。
在石清礼的“宦海生涯”巾,尽管服务过多位省领导。“幕僚”角色特别突出,“笔杆子”名扬三晋,但也不失为山阴籍·位优秀而清廉、博学而多能的领导者。在省委办、省政府办宫作时,他的勤奋、吃莆、善良、严紧是有目共睹的。在省委台办,他受国台办委派,率团访台,灵活地应对各种情况,圆满完成任务。一九九七年“几八”厦门洽谈会,他作为山西团副闭长,出色地组织了对台商的经贸洽谈活动。在山西省工商局领导岗位上,先后分管企业注册、市场监管、消费维权、外资管理、食品安全以及消费者协会、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工商行政管理协会等工作。在他的主导下,完成了全省煤矿的注册与建档工作,结束了山西县乡村煤矿,解放以来、开放以来无照、无档、无注册的历史;创立了“工商主导、部门协调、执法保证、群众参与”的消费维权的工作格局,建设了“12315”消费维权工作平台;创造了“全民创业、为一切市场主体服务”的企业注册环境,制定了“注册资本100万”冠省名的低门槛人市的规定。特别是在食品安全方面,他亲自编写了贳彻《食品安全法》的“三字经”在报刊刊发。至今许多食品经销店还是粘贴着石清礼草就的食品安全监管日标、格言。履职中,勤政清廉,严紧负责是他的工作个性。前几年,应对“非典”、处置“禽流感”、治理“三聚氰胺”,市场监管一线、发生问题的第一时间,石清礼总在场、总在岗、总在位、总在前。
作为领导者,石清礼思维敏捷、决策准确。同事们说,他讲话、部署工作,很少或者根本不用讲稿,而是靠成熟的思想创意、独特的语言风格、严谨的的逻辑思维、准确的工作目标,去完成自己的领导行为。和石清礼相处中,感觉到了他的善良与忠厚,我问他“为官之要”是什么?他诙谐地说:“为民”;“为官之耻”?他说:“避事”;“为官之能”?他说:“哲学的成熟”;“为官之苦”?他说:“遇奸”。虽然在调侃,但我觉出了石清礼坦朗善良、“靠本事”吃饭的“官格”,但也窥得见他内心深处“遇奸”、遇辱、遇欺的悲哀,特别是“为官难为事”的无奈、“逆向淘汰”、公道难寻的愤懑。但他的为官实践中,却能做到“穿小鞋也能走大路”,无论遇到怎样的曲折,为公众负责、不放弃社会责任的选择不改变。石清礼与人相处是小设防的,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坦率到不知“出卖自己”,直爽到不知“伤害别人”,是他的性格。前几天,浏览他的博文,发现他的文学功底了得,那篇已发表在《山两文学》的散文《云的遐思》,纯义学,很美!有博友链接:建议编入中学课本。我问他,“怎么有功夫做文学?”他告诉我,文学是他的酷爱,怀恋文学是他永恒的心结。他说:“哲学培养理智,义学唤起激情,文学与哲学的揉合,培植我的性格。”他告诉我,追梦文学,是他未来的选择。
(原载《山阴人文》杂志)
《流浪的生命(散语集)》为山西省工商局原副局长石清礼同志退休后在博客创作的散文、“散言”、“散语”集合。石清礼同志文职工作出身,爱好文学,目前正在创作其首部长篇小说《情葬》。《流浪的生命(散语集)》为他博客上的诗文精选,他概括自己这部文集为:一个领导者的顿悟、一个思想者的忧思、一个文学酷爱者的追寻。
“感动良久,我想了许多。我是真诚地做会员,真诚地寻梦文学、走进文学。心底深处没有沽名钓誉的念头。因为想登上这个平台,继续并开始我童年时的梦想:当作家。
做文学不是名与利的追寻,只是精神极度需求文学的包装与涵养。只有作文才有生命、才有感情。生命才有活力,感情……”这是来自石清礼的《流浪的生命(散语集)》的节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