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战争形态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代科技的发展在横扫陆地、海洋、天空之后,又开辟了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和外层空间,从而在传统的作战类型之外,又产生了信息战、网络战、电子战等全新的作战类型,颠覆了以往前方与后方的概念,模糊了军事与民事的界限,横跨了物理和心理的空间,覆盖了社会的所有领域,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已绝非是单纯的指挥职能就可以驾驭,必须充分调动和应用现代管理的理念和经验,才能打赢未来的战争。高冬明编著的《作战管理基本理论研究》翔实地介绍了作战管理研究的意义、理念、要素、内容、原则、制度建设和管理流程。
高冬明编著的《作战管理基本理论研究》讲述了:当管理学理论在社会和企业管理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并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效益时,它的价值也引起了军事界的关注。美军率先在各项军事活动中引入管理理念,促进了军事变革,取得了巨大的军事效益,这一成果给世人以极大启示。尤其是在21世纪,当代科技的发展在横扫陆地、海洋、天空之后,又开辟了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和外层空间,使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除传统作战类型外,又出现了信息战、网络战、电子战等全新的作战类型,颠覆了以往前方与后方的概念,模糊了军事与民事的界限,横跨了物理和心理的空间,覆盖了社会的所有领域,仅靠单纯的指挥职能已无法驾驭战争,必须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充分调动和应用现代管理的理念和经验,才可为打赢未来的战争奠定基础。
我国有着深厚的战争理论遗产和战争文化积淀,享誉世界的《孙子兵法》中就包含了大量有关作战管理的理论。《作战管理基本理论研究》作者在借鉴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以战争史为参照系,对中外古今的作战管理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研究,独创性地提出了作战管理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六个深层要素: “道”“形”“势”“气”“变”“功”。并形象精练地总结出作战管理的八个原则:静以观势、动以造势:合而不僵、分而不散;弱不避争、强不忘存;全不失重,泛不失精;连则成体、断而有序;因于目标、施于奇正;内外一体、软硬并重;制度为体、艺术为魂。全书首尾相连、层次分明、语言简练、结论清晰,颇具启发性和可读性。
前 言/001
第一章 绪 论/001
第一节 作战管理研究的意义/001
一 有利于赢得战争胜利/002
二 有利于加强军队建设/002
三 有利于作战理论创新/003
第二节 国内作战管理研究现状/003
一 历史经典中蕴含着相当数量的作战管理内容/003
二 作战管理的专门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004
第三节 有关国家作战管理情况/005
第二章 作战管理概述/008
第一节 作战管理的含义/008
一 对管理的认识/008
二 作战管理的概念/010
三 作战管理的主体/012
四 作战管理的客体/013
五 作战管理的环境/015
六 相关概念辨析/016
第二节 作战管理的特征/020
一 战略性与战术性/021
二 繁杂性与简洁性/021
三 强制性与艺术性/022
四 持续性与时效性/022
五 对抗性与协约性/023
第三节 作战管理的历史/024
一 冷兵器时代的作战管理/024
二 火器时代的作战管理/025
三 机械时代的作战管理/026
四 信息时代的作战管理/027
第四节 作战管理的职能/028
一 决策与计划/028
二 组织与指挥/030
三 控制与协调/032
四 教育与激励/033
第五节 作战管理的作用/035
一 有利于谋求战略优势/035
二 有利于利用作战环境/036
三 有利于优化作战资源/037
四 有利于提高作战效益/037
第三章 作战管理的要素/039
第一节 作战的“道”/039
一 “道”的含义/040
二 “道”的意义/041
三 “道”的主要影响因素/043
第二节 作战的“形”/046
一 “形”的含义/046
二 “形”的意义/051
三 “形”的主要影响因素/054
第三节 作战的“势”/057
一 “势”的含义/057
二 “势”的意义/059
三 “势”的主要影响因素/062
第四节 作战的“气”/064
一 “气”的含义/064
二 “气”的意义/066
三 “气”的主要影响因素/068
第五节 作战的“变”/070
一 “变”的含义/070
二 “变”的意义/072
三 “变”的主要影响因素/074
第六节 作战的“功”/076
一 “功”的含义/077
二 “功”的意义/079
三 “功”的主要影响因素/082
第四章 作战管理的原则/085
第一节 静以观势、动以造势/085
一 基本含义/085
二 静以观势/087
三 动以造势/089
第二节 合而不僵、分而不散/092
一 基本含义/093
二 合而不僵/094
三 分而不散/098
第三节 弱不避争、强不忘存/101
一 基本含义/101
二 弱不避争/103
三 强不忘存/105
第四节 全不失重、泛不失精/108
一 基本含义/109
二 全不失重/110
三 泛不失精/113
第五节 连则成体、断而有序/118
一 基本含义/118
二 连则成体/119
三 断而有序/123
第六节 因于目标、施于奇正/127
一 基本含义/127
二 因于目标/129
三 施于奇正/132
第七节 内外一体、软硬并重/136
一 基本含义/137
二 内外一体/138
三 软硬并重/142
第八节 制度为体、艺术为魂/147
一 基本含义/147
二 制度为体/149
三 艺术为魂/153
第五章 作战管理的制度体系/159
第一节 作战管理的体制/159
一 作战管理体制的含义/160
二 建立作战管理体制的原则/162
三 作战管理体制的内容/164
第二节 作战管理的机制/166
一 作战管理机制的含义/166
二 构建作战管理机制的原则/167
三 作战管理机制的内容/168
第三节 作战管理的法制/172
一 作战管理法制的含义/172
二 作战管理法制的实践/175
三 作战管理法制的原则/178
第六章 作战管理的内容/182
第一节 作战力量管理/182
一 作战力量的特点/183
二 作战力量管理的特点/185
三 作战力量管理的内容/186
第二节 作战行动管理/190
一 作战行动的特点/191
二 作战行动管理的特点/192
三 作战行动管理的内容/194
第三节 战场管理/198
一 战场的特点/198
二 战场管理的特点/200
三 战场管理的内容/202
第四节 作战时间管理/206
一 作战时间的特点/206
二 作战时间管理的特点/208
三 作战时间管理的措施/210
第五节 作战信息管理/215
一 作战信息的特点/216
二 作战信息管理的特点/218
三 作战信息管理的措施/220
第七章 作战管理的流程/228
第一节 感知作战环境/228
一 作战环境的含义/229
二 作战环境的构成/230
三 感知作战环境的要求/232
四 感知作战环境措施/234
第二节 定位作战目标/236
一 作战目标的含义/236
二 定位作战目标的原则/238
三 客观定位作战目标/240
第三节 制订作战计划/243
一 作战计划的含义/244
二 制订作战计划的要求/245
第四节 配置作战力量/246
一 配置作战力量的含义/246
二 配置作战力量的要求/247
三 合理配置作战力量/250
第五节 部署作战行动/252
部署作战行动的要求/253
第六节 控制作战过程/255
一 控制作战过程的含义/255
二 控制的对象/257
三 控制作战过程的要求/259
第七节 评估作战效益/260
一 评估作战效益的含义/260
二 评估作战效益的标准和原则/262
三 评估作战效益的过程/264
结束语/269
参考文献/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