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毛泽东与新中国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作者 李捷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捷主编的《毛泽东与新中国》以史为主、史论结合,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国防建设和和平外交建设等十二个专题,全方位展现毛泽东为新中国的巩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艰辛探索的曲折过程,反映毛泽东卓越的智慧和胆略、忧国忧民的情怀。

内容推荐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为深切缅怀毛泽东同志为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李捷组织编写了《毛泽东与新中国》一书。本书将毛泽东有关新中国发展与建设的主要思想、观点加以编辑整理。《毛泽东与新中国》共分为十二章,每章重点阐述毛泽东同志光辉思想的一个方面。每一章都是用材料说史,用情节说事,用事实说理。重在叙述过程,阐发思想,点评意义和价值。每一章都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二是主要思想论述,三是思想的相关成就和影响。

目录

第一章 毛泽东与人民代表大会

 一 毛泽东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过程

 二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三 毛泽东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第二章 毛泽东与人民政协

 一 毛泽东探索和确立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历程

 二 毛泽东对人民政协理论的论述

 一 毛泽东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的成就和影响

第三章 毛泽东与民族区域自治

 一 毛泽东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探索历程

 二 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 毛泽东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功绩

第四章 毛泽东与农业现代化

 一 毛泽东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

 二 毛泽东关于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 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贡献和影响

第五章 毛泽东与工业现代化

 一 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与战略形成

 二 毛泽东对中国工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论述

 三 毛泽东时期对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建设成就和影响

第六章 毛泽东与科学技术现代化

 一 毛泽东对新中国科学技术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

 二 毛泽东关于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的内涵及其贡献

第七章 毛泽东与国防现代化

 一 毛泽东对中国国防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二 毛泽东国防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 毛泽东领导国防现代化取得的成就与影响

第八章 毛泽东与文化繁荣

 一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历程

 二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及实践取得的成就和影响

第九章 毛泽东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 毛泽东对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的不懈努力

 二 毛泽东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和影响

第十章 毛泽东与祖国统一大业

 一 毛泽东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二 毛泽东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 毛泽东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思想及实践取得的成就和影响

第十一章 毛泽东与执政党建设

 一 毛泽东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历程

 二 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 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十二章 毛泽东与人民当家作主

 一 毛泽东人民当家作主思想及实践的发展历程

 二 毛泽东人民当家作主思想的内涵及其贡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三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和影响

毛泽东作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人,他敢于向美苏两极格局挑战,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与尊严;深谙世界发展规律,敢于伸张国际正义;善于用辩证法指导外交斗争,灵活运用国际斗争策略。在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经受了风云变化的国际外交挑战,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1949年到1976年的28年间,中国先后与110个国家建交,并且开展了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往来。这些成就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30多年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持外交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的方针,始终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越来越鲜明地发挥出负责任大国的积极作用。归纳说,中国对外工作的成就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奉行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积极缔结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关系,努力发展与他们的互利互惠合作,使周边关系长期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中国妥善解决了与北部邻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发展,在安全、经济、人文各个领域进一步密切了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全面改善和增进了与东盟的关系,积极参与10+1、10+3和东亚峰会等合作机制,推动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在安全等领域的协作与磋商,中国与东盟已经形成区域、次区域、双边和多边合作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中国大力促动朝核问题在六方会议框架下的进展,为实现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和无核化进行着持续不懈的努力。中日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与发展,双方建立了战略互惠关系。中韩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中日韩三边合作呈现出新的发展势头。中国同南亚各国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已成为南盟的观察员。中国与巴基斯坦的传统战略关系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继续巩固与发展。中印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两国总理签署了中印《关于21世纪的共同展望》,并就今后一个时期双边关系达成内容广泛的六点共识,标志着两国关系日益成熟。中国支持阿富汗实现国内稳定,以实际行动帮助阿富汗重建。中国与其他邻国或临近国家也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二,中国与世界大国的关系总体良好稳定,各个方面合作并有发展。

过去十多年,中俄关系从友好国家关系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又进而提升到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连续上了三个台阶。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中俄边界问题已经全部彻底解决,两国战略互信与合作不断增强,多领域交流合作深入发展,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和配合。

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发展符合中美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美间存在各种分歧,但更存在重大共同利益。中国坚持在中美间三个公报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扩大和发展共同面,妥善处理分歧。中美建交30年,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以及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都有新的发展。两国建立的战略对话和经济战略对话等多种磋商机制对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中欧关系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发展比较顺利,欧盟先后发表过六个对华关系战略文件,前五个总体基调是积极的。双方在2003年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欧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取得显著的成果,各层次的对话与磋商不断深化,高层交往频繁。1998年开始的中欧领导人会晤对推动双方关系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迁和中欧力量对比的变化,中欧关系中的矛盾和分歧被欧方凸显出来,特别是在经贸和人权等问题上。但中欧之间没有地缘政治和基本利害冲突,经贸互补性和依存性较强,双方关系的基本前景还是好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与发展中大国的关系日益加深,合作不断增强,参加G8对话的发展中五国、金砖四国和中俄印三国间,都已形成协商机制。新兴大国间加强协调与合作,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三,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和团结合作有了新的发展。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命运与共,利益相通,始终不渝地维护他们的正当要求和共同权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是中国持之以恒的国策。

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南南合作。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同倡议成立了“中非合作论坛”,成功举办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取得积极的效果。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同成立了“中阿合作论坛”,密切了中阿关系,加强了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中国与拉美、加勒比和南太平洋等地区国家的合作,也在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第四,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有影响的积极作用。

中国是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人类的命运和世界的安危负有重大责任。发展好中国自己,使中国人民享有尽可能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本身就是对人类社会进步事业的巨大贡献。中国始终积极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合作,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在许多方面展示出多边外交的积极作用,认真参与国际热点问题的审议和解决,认真对待国际体制的改革,公正参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承担越来越重要的国际义务。总之,中国多边外交活动已由点及面、由局部到多方面、由经济到政治、安全、人文等各个领域全面展开,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

P313-315

序言

毛泽东是一代伟人!回顾20世纪的中国历史,没有哪一个人比毛泽东更有资格被称为“伟人”了。从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到1976年逝世,在长达40余年的时间里,毛泽东始终处在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位置上。新中国所取得的一切重大进步和发展,几乎都与他的领导分不开。毛泽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纪伟人。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他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早在《共同纲领》中,毛泽东就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上,为新中国制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国里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他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要求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对我们要建成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提出了初步的总体构想。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在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在毛泽东主持起草的第一部共和国宪法中,始终贯穿着人民民主这一原则。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人民当家作主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新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保持先进性的探索,始终焕发着青春活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新中国走上了世界舞台,奠定了其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新中国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新中国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为深切缅怀毛泽东同志为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我们组织编写了《毛泽东与新中国》一书。本书将毛泽东有关新中国发展与建设的主要思想、观点加以编辑整理。全书共分为十二章,每章重点阐述毛泽东同志光辉思想的一个方面。每一章都是用材料说史,用情节说事,用事实说理。重在叙述过程,阐发思想,点评意义和价值。每一章都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二是主要思想论述,三是思想的相关成就和影响。

事实上,毛泽东各方面的思想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它们是和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毛泽东思想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了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毛泽东思想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吸引着人们去欣赏,去学习,去钻研。

当然,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所著恐怕有力不从心之虞,难免挂一漏万。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6月

后记

这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李捷同志策划的,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组织中青年干部集体编写。

本书各章编撰者分别为:第一章:王敏玉;第二章:王平;第三章:李红喜;第四章:李平;第五章:李凤龙;第六章:唐斫;第七章:麻伯颜;第八章:高阳;第九章:王翠;第十章:史全伟;第十一章:毛胜;第十二章:郑国成。

唐斫同志做了大量协调、统筹工作。湖南人民出版社章红立同志为本书的出版也付出了很多努力。感谢为本书出版提供大力支持的同志。欢迎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编者

2013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