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自身社会角色
要做到善于负责,员工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所谓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社会地位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常言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是什么身份做什么事。京剧舞台上,生、旦、净、末、丑,各有各的腔,各有各的调,各有各的衣着,各有各的扮相,都得按照自己的角色规范来装扮,来表演,不能错位。
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尽管在人格上是人人平等的,但身份是不同的,社会地位也是不同的。下属的身份,下级的地位不能因为人格平等而改变。而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社会地位具有不同的权利、义务和规范。因此,一个人要成功地扮演好社会角色,就需要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履行好义务,遵循好规范。由此而言,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就是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义务。这里讲的“义务”,与“权利”相对,是指角色扮演者在政治上、法律上、道义上应尽的责任。由此而言,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义务,就是要明确自身在政治上、法律上、道义上应尽的责任。它包括两个方面:①必须做什么;②不能做什么。
例如,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作为员工,必须明确自身的义务,并按照义务的要求去做,而不能违反任何义务。如果违反了,就是没有履行好自身的义务,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员工。
(2)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权利。权利,顾名思义,就是权力和利益。
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权力,就是要明确自己在履行角色义务时所具有的支配他人或使用所需的物质条件以及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力。
自己有权力支配他人或使用所需的物质条件,就可以支配和使用;自己无权力支配他人或使用所需的物质条件,就不能随意支配和使用。随意支配使用,就是侵权。
作为员工,工作中不仅具有支配他人或使用所需的物质条件的权力,也有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力。
例如,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利益,就是明确自身在履行角色义务之后,应该得到的物质和精神的报酬。
例如,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待遇:
(一)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二)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
(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