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当代合集之二/中国杂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柏杨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旋涡状气流,是太阳物质运动的一种现象。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一个世纪就已用文字记下这种现象,他们自然决不是用什么“资产阶级眼光”看出了太阳黑子的。二十四史中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就多达一百多次。十七世纪之初,德国人刻卜勒和意大利人伽利略,也先后看到了这种天体现象。他们用的也该不是姚文元所深恶痛绝的“资产阶级眼光”吧……”这是来自柏杨等专著的《当代合集之二》的节选部分。

内容推荐

《当代合集之二》收录陈祖芬、游宇明等著名杂文作家的杂文代表作《警察和小孩》、《背景意识与权力走私》、《我们遗漏了什么》、《海外兵团“平反”了》、《死神的账单》、《为什么不让她们活下去?》、《“令”“法”“宪法”》、《推敲推敲》、《〈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翻阅断想》、《过节》。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在柏杨等专著的《当代合集之二》里欣赏他的作品吧!

目录

柏 杨

 没有细菌的病

 所谓“借古讽今”

 酱缸国医生和病人

陈克环

 谈“吃”

恽逸群

 略谈“个人崇拜”

岑 桑

 太阳的故事

陈虞孙

 “还我头来!”

乐秀良

 日记何罪!

 为杂文说几句话

吕 剑

 “悼”议

 论古人未必迷信而今人未必

 不迷信

 照片

黄永厚

 论悲剧

陈白尘

 谈悼词及其他

老 烈

 小花还活着吗?

 假道学古今谈

 杂说“五同”(外一“同”)

 和尚与撞钟

 三杯过后

吴有恒

 《东方红》这个歌

 讥偶像的俗语

 讲圣谕

蒋元明

 龙三精神

 西游后记

 孙大圣像知识分子吗?

 曹兵到底多少万?

 生活秘书花袭人

 朱元璋的“形象工程”

 余秋雨最害怕什么9

廖冰兄

 预立遗嘱放言

公 刘

 论“中庸”与“非中庸”

 正题歪做

 密特朗当过战俘

 中国病人

试读章节

太阳的故事

岑桑

我爱太阳。我唱过太阳的颂歌,赞美它伟大光明,普照万物,赋予我们以光和热,生命和色彩……

太阳是壮丽辉煌的,而关于太阳的故事,却不尽然。在这里,我要说几个关于太阳的故事——

陶铸同志为了提倡虚怀若谷地倾听群众议论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指出承认缺点和错误,无损于我们党的伟大,因而在《太阳的光辉》这篇文章中打了个比方说:“太阳本身上还有黑点。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谁个曾怀疑人类可以不需要太阳呢?谁个曾因为太阳本身有黑点就否认了它的灿烂光辉呢?没有。”

这个譬喻恰当不过,结论也明确极了。在具有正常感情的人看来,陶铸同志这番话是无懈可击的,可是经文痞姚文元那么一“评”,问题就来了:

“‘太阳本身上还有黑点’,这不是赤裸裸地咒骂我们的党和伟大的领袖吗?”文痞以恃宠益骄的洋场恶少的架势,恶狠狠地破口大骂:“在你眼里,它岂但是‘黑点’,社会主义简直就是漆黑一团。用资产阶级眼光看问题的人,光明和黑暗是颠倒的。他们比瞎子还要瞎。”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旋涡状气流,是太阳物质运动的一种现象。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一个世纪就已用文字记下这种现象,他们自然决不是用什么“资产阶级眼光”看出了太阳黑子的。二十四史中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就多达一百多次。十七世纪之初,德国人刻卜勒和意大利人伽利略,也先后看到了这种天体现象。他们用的也该不是姚文元所深恶痛绝的“资产阶级眼光”吧?陶铸同志把这种在千百年前就已成为常识的太阳表面现象顺带说了一下,竟然被姚文元定下了偌大罪名!但这并不奇怪。为什么?因为那时“影射学”盛行,用猜谜的方法来推理并人人以罪,是“四害”横行时期时髦的政治玩意儿。

自从出现了姚文元立下的这个“样板”,全国各地有关太阳的故事便多起来了……

有一位中学教师,曾经向莘莘学子讲解“旦”字的起源和演变。他告诉同学们说,“旦”字是从古代的象形文字变化而来的,它上面的“日”字,原本是有一个圆心的圆圈,代表太阳,下面的一横是代表地平线。太阳升上了地平线,就是“旦”了——这一解说有什么可以非议之处呢?我们想不出来。然而文痞立下的样板却使“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年少有为”之辈深受启迪,他们猛然记起来了:“嗬嗬!老师说过的那个象形的‘日’字,圆圈中间的一点,不就是陶铸所指的什么‘太阳黑点’了吗?对!明明是恶毒的影射!同陶铸共穿一条连裆裤!是陶铸的同党!罪恶滔天的‘三反’分子!嘿,让他快进‘牛栏’去!”

是的,那时候要进“牛栏”,这就已经很够资格了。有一位从前曾经在演剧队当过小演员的语文老师,上课时向同学们念过话剧《日出》里陈白露的一段著名台词:“太阳出来了。……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不幸得很,虽然业已事隔两三年,这台词还是被人记忆起来了。当他人“栏”并被迫做“燕子飞翔”状的时候,人家是这样子指着他的头盖臭骂的:“对极了!太阳当然不是你们的!你们是牛鬼蛇神!你们害怕太阳!你们憎恶太阳!你们对太阳刻骨仇恨!所以你们要躲开太阳!你们不过是借陈白露之口,说出了自己阴暗的心里话罢了!嘿嘿……”

太阳在无边无际的宇宙间悬浮了五十亿年,不停地进行着规模宏大的热核反应,每秒钟发出……

P25-27

序言

《中国杂文》(百部)

总序

刘成信

人类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社会的推进、发展,其分门别类日益精细——从最初的歌曲、舞蹈、神话、故事等逐步演绎出诗、散文、小说、戏曲、直到二十世纪初,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融合,又有了电影、电视剧等。

有一种文学艺术虽然在中国问世两千余年,由于后人未给予“名分”,以致到二十世纪初,才从文学艺术谱系中分野出来,这就是古老面年轻的杂文。

人类和自然界大体都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萌芽、生长与消弭。两千多年来,杂文本应与小说、诗、散文、戏剧、音乐、电影等蚌妹艺术一道,繁花似锦、根深叶茂。然而,它没有像先贤们渴望的那样,而是纤弱的,时生时灭,时有时无,同其他汗牛充栋的文学艺术作品相去甚远。

时序到1915年,十华文学艺术宝库迎来新曙光,一个精灵出现了——杂文在多灾多难的十华大地,被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接受了!

杂文这个新成员一俟来到华夏,其特性便与众不同——首先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它主张顺应历史潮流。它不重复生活,不还原历史,不演绎过去,而最突出的展示将来,预期社会走势,判断人间是非。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便告之,它向往和平、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人道、富裕及真善美;杂文憎恶专制、昏聩、愚昧、野蛮、特权、贪婪、奴性、虚伪及假恶丑。杂文与其他文学艺术既相通又有自己的特性。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就融于文学大家族,与各种文学艺术形成天然的血肉联系。它不像小说那样刻画人物,而是粗线条勾勒人与事:它不像诗、散文等那样纤细、抒情、而是明白如话,开诚布公。但杂文能够调动各种姊妹艺术如寓言、故事、说唱、戏曲、元杂剧等“为我所用”。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它就友好地“拿来”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多种文化元素。它不是政治学,但只有不迷失政治选择,才能解析身边社会的变数;杂文不是社会学,但只有掌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才能适应人间丛林法则:杂文不是历史学,但人总应拨开历史雾障,略知历史长河的走向;杂文不是生理学不是心理学,但它能解剖人性、解读人生,理顺人际关系;杂文不是方法论,但它无处不闪烁着思想方法的光芒;杂文不是文艺学,但它评价文艺现象既深刻又形象:杂文不是美学,但每篇优秀杂文无不抨击假恶丑,无不向往美、赞扬美……

理解杂文、认识杂文,才能与杂文为友,才懂得杂文的大爱。杂文真的是半部百科全书。

杂文打捞历史风尘,知耻近乎勇。杂文对于文化批判,社会批判,历史批判,人性批判,世世代代惹来不知多少是非。

嫉妒杂文、讨厌杂文者,甚至欲将杂文从百花园中斩草除根,所以,杂文往往难以长成大树,多少代都不能像其他文学艺术那般枝繁叶茂。有人说杂文偏激,有人说杂文片面,有人说杂文招惹是非,更有人对杂文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以至于把杂文称为乌鸦,恨不得把一切不祥之物都推到杂文身上。

杂文,曾为作者“惹”下多少祸根,有人曾因杂文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多少代杂文人曾为自己带来难以洗清的污秽。

然而,实践证明,杂文确能为民众造福,世世代代多少志士仁人,曾为杂文洗刷了一切不实之词,它为人们启蒙,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本书作者共计三百八十位,分当代、现代、历代。

我们试图把1915年《新青年》“随想录”诞生前的杂文划为历代,1915年到1949年划为现代,从1949年到当今划为当代。

1915年“随想录”之前称之为杂文,主要是根据作品性质、特点,而不是按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谈的“杂文”。

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

当代五十位杂文作家大体是根据五点遴选的。

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二十多年来,我曾在助手们协助下选编各种版本杂文集五十余部,选编如此大型杂文丛书,对我是一种尝试,深知其难度。这部《中国杂文》(百部)整整花费我四年时间。杂文作品浩如烟海,读数百册杂文集、数百万篇杂文作品,难免挂一漏万,特别是这部大型丛书在国内尚无参照系,错讹在所难免,恭请诸位指正。

选编者2012年11月10日

于长春杂文选刊杂志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