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酒泉人口史/酒泉历史文化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孙占鳌
出版社 兰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旧石器时代的酒泉人类,过着以近亲血缘关系组成单元的群体生活,栖息于山崖之下及河流附近的洞窟,或在坡地上掘穴而居。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有群居才能抵御自然灾害并保证人口的繁衍。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工具主要为石器。从酒泉境内早期发现的石器观察,当时人们制作石器的石料大多就地取材,打砸加工,成为生产的主要工具。除使用石器之外,人们还使用木器和骨角器。骨角器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大进步,扩大了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原料范围。骨器的加工方法,一是原封不动地使用破裂骨头的碎片,二是把骨、角在石头上进行加工,形成一个尖形。在多处遗址发现有加工痕迹的鹿角,证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骨角器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使用,大大地丰富了工具的形式,增强了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旧石器时代晚期,酒泉原始人类学会了磨制技术和钻孔技术,也掌握了钻木取火或击燧取火的方法,实现了人类进化历程中的一大飞跃。火不仅可以取暖,驱赶野兽,还可以照明,同时还可以用来狩猎和烹煮食物。熟食大大增强了人类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也有利于消化,减少了肠胃疾病,改善了人类的健康状况。这对于酒泉古代人类体质的增强和大脑的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旧石器时代,酒泉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是采集和狩猎。当时酒泉人类生活在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植物茂密的草原和森林环境中,这里有可供人类大量采集的植物的叶子、果实、根、茎和种子;草原和森林中栖息的大量动物,又为酒泉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肉食来源。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食物的来源,可能主要依赖于采集业。树上结的叶子、果实可以直接攀树摘取,或以木棒敲击;而埋在土中的一些含淀粉量较高的植物根茎、块实,则需要挖掘获得,地面或山谷中生长的一些植物的籽粒,可直接采摘。尖状器尤其是大尖状器,即为使用最广泛的挖掘工具。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以及群体协作能力的提高,人类制作、使用石器技术的增强,肉类在人类食物中所占比重随之增大,狩猎业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人们在狩猎实践中对动物的习性有了一定了解,或用持续追赶的方法或用伏击的方法进行狩猎。随着狩猎技术的娴熟,方法也越来越多,工具也多样化,获得的猎物也就越来越多。狩猎对酒泉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影响。首先,人类在体能上远不如有些动物,使用简陋而原始的工具进行狩猎,必然要求人们之间相互进行协作;其次,狩猎对人们活动的地理范围和生态范围都有影响。狩猎使人们获取食物的必要时间减少,可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因为同等份的肉食比植物性食物能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而且由于技术的进步,狩猎的机会性减小,从而更需要有计划地进行,这与偶然得到的动物尸体,或在天然陷阱中偶然捕获的动物不同,使人群之内和之间有了更加复杂的社会交往机会。

旧石器时代后期,酒泉境内人类文化遗存的发现,说明血缘家族的数量与日俱增,人口繁衍的速度在加快。氏族制度的形成,又必然强化种族力量,提高群体的谋生技能。正是由于具备了这种良性循环,酒泉人类才需要不断寻找新的活动区域,其居址的分布面也在日趋扩大。P5-6

后记

《酒泉人口史》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观论述各个历史时期酒泉人口发展的历程,揭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个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变化规律,引导全社会树立人口优先的理念,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本书的编纂过程中,得到了酒泉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市长康军为本书撰写了前言;甘肃省社科院副院长魏胜文研究员、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尹伟先教授对本书的编纂工作给予了多方面的指导、帮助;酒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酒泉调查队、酒泉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供了部分人口统计资料。借此机会,我们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学识有限,疏漏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2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酒泉人口/1

第一节 酒泉早期人类的出现/1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4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6

第四节 夏、商、西周时期/14

第五节 春秋战国时期/2l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酒泉人口/27

第一节 秦汉之际的酒泉人口状况/27

第二节 西汉中后期酒泉人口的快速发展/31

第三节 东汉时期酒泉人口的下降/38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酒泉人口/47

第一节 曹魏、西晋时期/48

第二节 五凉时期/55

第三节 北魏时期/62

第四节 西魏、北周时期/65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酒泉人口/71

第一节 隋代酒泉人口缓慢增长/71

第二节 唐代积极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增长/74

第三节 唐代前期酒泉人口的快速发展/78

第四节 吐蕃政权统治时期酒泉人口的下降/85

第五节 张氏归义军政权时期酒泉人口的

恢复性增长/93

第五章 五代宋夏时期的酒泉人口/104

第一节 曹氏归义军及沙州回鹘政权时期/105

第二节 甘州回鹘政权时期/110

第三节 西夏统治时期/113

第六章 蒙元时期的酒泉人口/121

第一节 元代的户籍制度/121

第二节 蒙古汗国时期酒泉人口的下降/123

第三节 元代中期酒泉人口的增长/126

第四节 元代后期酒泉人口的下降/133

第七章 明代的酒泉人口/135

第一节 明代前期酒泉人口的恢复性增长/135

第二节 明代中期的酒泉人口状况/14l

第三节 明代后期酒泉人口的下降/149

第四节 关于洪洞移民的历史考证/151

第八章 清代的酒泉人口/156

第一节 清代的人口政策/156

第二节 清代的酒泉移民/158

第三节 清代中期酒泉人口发展的高峰/170

第四节 清代后期酒泉人口发展的重大挫折/178

第九章 民国时期的酒泉人口/183

第一节 民国时期酒泉人口的恢复性增长/184

第二节 民国时期影响酒泉人口发展的几个因素/190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酒泉人口结构/213

第四节 哈萨克族、蒙古族迁徙/233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酒泉人口/243

第一节 新中国酒泉人口发展特征/243

第二节 第一次人口普查/278

第三节 第二次人口普查/285

第四节 第三次人口普查/295

第五节 第四次人口普查/302

第六节 第五次人口普查/3lO

第七节 第六次人口普查/318

后记/328

序言

一、《酒泉人口史》书中的“全市”指酒泉市所辖的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全区”指2002年9月撤地设市前酒泉地区所辖的酒泉市(县级市,2002年改为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安西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安西县2006年8月更名为瓜州县。

二、本书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10年,部分数据延至2011年。

三、本书1912年至1955年10月的人口记述范围不包含高台县。

四、本书纪年:1912年以前采用朝代纪年,用汉字书写,扩注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书写。1912年1月至1949年9月采用民国纪年,扩注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书写。1949年10月以后,采用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五、行政区或、机构、职官、会议、地名等均用当时称谓,古今地名不一致者,加注今名。人物直书其名。各种机构、部门、社会团体、政治运动等,各章首次出现时用全称,多次出现时用简称。

六、本书数字使用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计量单位,1949年前依历史惯例,原则上不做换算;1949年后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计量法》规定。

内容推荐

《酒泉人口史》(作者孙占鳌)书中的“全市”指酒泉市所辖的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全区”指2002年9月撤地设市前酒泉地区所辖的酒泉市(县级市,2002年改为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安西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安西县2006年8月更名为瓜州县。《酒泉人口史》数字使用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编辑推荐

《酒泉人口史》(作者孙占鳌)是“酒泉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观论述各个历史时期酒泉人口发展的历程,揭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个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变化规律,《酒泉人口史》引导全社会树立人口优先的理念,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8: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