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至孝感天动地
舜帝是上古时代的著名帝王,他不仅因德行至大而成为万世垂范的古圣先贤,发生在他身上感天动地的“至孝”故事,也被列为历代孝行之首,在中华民族悠久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广为传唱。
虞舜,本姓姚,名重华,他的父亲叫瞽叟,性情暴躁,既不明事理,又特别顽固,对舜相当不好。舜的母亲叫握登,非常贤良,在舜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父亲再娶,后母是一个没有妇德之人,生了弟弟象以后,父亲偏爱后母和弟弟,三个人经常联合起来欺负舜。
舜对父亲和后母却十分孝顺。即使在被他们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的情形下,他仍然能恭敬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他竭力维护着家庭的和睦,希望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共享天伦之乐。
每当舜面对父母的无端责难时,他心中总是这样想:“一定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才会让他们生气!”于是,他愈发认真地反省自己的言行,尽可能使父母开心。遇到弟弟无理刁难时,他不仅不生气,而是认为是自己当哥哥的没有做好榜样,才使得弟弟多有不满。为此,他内心深处充满自责。为了排遣心中的积郁,他有时跑到田间号啕大哭,总是责怪自己为什么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使父母满意,使弟弟满意。时间长了,人们看舜小小年纪就能如此懂事孝顺,都认为他将来必有出息。
舜的孝子名声传到了尧帝的耳中。此时,正在为寻找帝位继承人发愁的尧帝眼前一亮:一个孝顺长辈的人,必定会爱护天下的百姓,这不就是我苦苦等待的合适人选吗?于是,尧帝开始征求群臣的意见,没想到众位大臣也都异口同声地向他推荐舜。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是把孝行放在德行首位的。尧帝知道舜淳朴宽厚、谦虚谨慎、德才兼备,是治理天下的不二人选,于是便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让自己的九个儿子都来辅佐他。希望由两个女儿来观察他对内持家行孝的言行,由九个儿子来考验他对外治国处事的能力。
娥皇和女英,明理贤惠,不仅将家务农事操持得井然有序,而且对待公婆至孝有加,成为舜的得力助手,也成全了舜始终不渝的孝心。
有一次,舜正在修补屋顶。不料屋子突然燃起熊熊大火,原来舜的父亲瞽叟想置他于死地。眼看着舜就要被大火包围,在万分危急的关头,只见舜两手各撑一个大大的竹笠,像大鹏乌一样从房顶飘然而下——聪慧的娥皇和女英早有准备,她们提前做好了相应的安排,使舜死里逃生。
又有一次,舜的父母想把他灌醉后杀害。可是他的两个妻子事前就给他先服药,舜即使终日饮酒依然谈笑风生。瞽叟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命舜去凿井,当舜下到井底深处时,瞽叟和象就拼命往井里倒土,想把舜埋在井里,让他永远葬身井底。不曾想舜的两位妻子早有预料,在她们的安排下,舜偷偷在井的半腰处凿了一个通道,从容地躲过了父亲和弟弟的加害。当象志得意满地以为舜的财产都将归自己所有时,猛然间只见舜悠然地从外面走了进来。象大吃一惊,慌忙掩饰,不知所措。舜却不动声色,像往常一样平静自如,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不过,此后他处处更加谨慎小心了。
舜到历山,当地的农夫经常为了耕种田地而争夺得不可开交。舜初到的时候,尊敬长辈,爱护儿童,身先士卒,用自己的德行来感化众人。他的良苦用心在一年之后收到了成效,当地的农夫都受其感染,再也不互相争田夺地了。
舜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打鱼。在这儿,他发现年轻力壮的人凭借自身的优势,往往占据着有利的水域,而那些孤寡老弱者就只能望鱼兴叹,空手而归。见此情形,舜就主动把水深鱼多的地方让给老人家,自己则到浅滩去打鱼。年轻力壮的人被舜的行动所感化,渐渐地,大家都互相礼让老人了。
有一个地方叫陶河,此地土壤质量不佳,出产的陶器粗劣。令人惊讶的是,舜在此地治理一年后,连陶土的质量都变好了,所做出来的器皿不仅质量优良,而且十分耐用,人们都认为这是舜的德行所感召的结果。后来,凡是舜所居之处,追随者趋之若鹜,一年形成村落,二年即成为县邑,三年就变成颇具规模的城市了,这就是史上所称的“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舜处理政事二十年,代理摄政八年,二十八年之后,尧帝见舜历经种种考验之后,表现得十分出色,于是才正式决定将王位传给他,足见古代帝王的良苦用心,对于王位继承不敢有丝毫大意。古人深知,倘若一个帝王不能以仁治世,以德治国,国家是不能长治久安的。
舜即位之后国号为“虞”,历史上称他为“虞舜”。舜继承王位后,没有丝毫的欢喜,他经常伤感地对人说:“即使我做到今天,父母依然不喜欢我,我作为天子、帝王又有什么用呢?”他的这一片至德的孝心,莫不令闻者动容,听者动心。皇天不负苦心人,舜的孝心孝行,终于感化了父母和弟弟。
P1-4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决定》精神,创造性地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抓实抓好。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身心健康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子孙后代,党和人民对青少年成长成才寄予殷切期望,时代赋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光荣使命,我们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需要
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从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始终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毛泽东同志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教育方针中把德育摆在首位。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青少年德育提出明确要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培养“四有”新人,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时期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突出了德育这一重要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进行了重点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为青少年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决定》要求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重要理念和优良传统,是对全党全社会承担立德树人重大任务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持之以恒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从娃娃开始全面提高素质、塑造高尚人格、筑牢思想道德根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亿万家庭和谐幸福,关系到民族复兴火炬代代相传。
从人的成长规律来看,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爱国情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意识,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按照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积极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努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战略性任务
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创新途径方法,完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格局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生动局面。有关调研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度肯定党成立九十年来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热情持续高涨,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同时要看到,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更趋复杂,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遇到不少新问题和新挑战。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对青少年产生越来越大影响。我国改革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也反映到青少年头脑中,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受到一定干扰。学校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待增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校内外教育衔接等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为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特点,加大学校德育体系及校内外教育网络建设力度,动员全社会共同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
韩震同志主编并由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美德照亮人生》丛书(8本),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的实际,通过讲述古今中外许多人物美德行为的故事,力求实现对青少年读者的美德激励、情感体验和思想启迪。希望这套道德教育读本能够为提升青少年的道德水平、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有所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
“美德照亮人生”丛书(共八卷)依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从爱国、诚信、好学、自强、善行、孝悌、勤俭、宽容等方面讲述了古今中外优美的蕴涵教育意义的美德故事,使青少年读者分享美德实践的光辉,激发自己的崇高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美德照亮人生(孝悌卷)》为丛书之一,该书以中外许多人物美德行为的故事形式出现,增强可读性、趣味性,同时也体现了美德价值的实践性。在每篇故事之中,编者穿插了一些栏目,目的是帮助读者认识问题的要义,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引导读者自己分析和判断,让每个读者创造性地塑造自己的美德生活。
《美德照亮人生(孝悌卷)》由韩震主编。
百德善为兽,百善孝为先。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善行为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
韩震主编的《美德照亮人生(孝悌卷)》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的实际,通过讲述古今中外许多人物美德行为的故事,力求实现对青少年读者的美德激励、情感体验和思想启迪。希望这本道德教育读本能够为提升青少年的道德水平、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