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走多久,老农的家人告诉他已经找到了丢失的牛。老农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犯下的错误,于是乘着牛车沿着刘宽等人离开的方向,追上了刘宽一行。刘宽十分感谢老农把牛车送回来,这时,他的随从不小心透露了刘宽的太守身份。
老农听后大吃一惊,立即叩头谢罪。他声音颤抖地说:“我不知道您的身份,刚刚冒犯了您,任您怎么样处罚。”不料,刘宽笑着说:“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老农感激得不知如何是好。后来,这件事被州里的人知道了,大家都很钦佩刘宽的宽厚大度,刘宽在南阳人民心中有了崇高的威望。
后来,刘宽的人格和在南阳的政绩得到了朝廷中一些能臣的肯定,于是他被提拔到京中做官。在京城中,他的宽厚性格使他交到了一些朋友。一天晚上,他邀请一位朋友来家中做客,但是和朋友喝酒喝到一半时,发现酒不够了,于是他急忙派一位仆人到街市上买酒。
隔了好久,仆人才醉醺醺地回来了。原来这个仆人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好友,因而在为刘宽买完酒后,和这位好友在酒家畅饮一番。客人等了这么久十分焦急,见此情景,便忍不住对这个仆人骂道:“畜生!”本来刘宽心里也很焦急,他很担心仆人这么久不回来是不是因为遇到了危险,他看到仆人醉酒的样子也略有不满。但是听到朋友的怒声呵斥后,他并没有继续责备这个仆人,反而担心他受辱后会想不开,即刻派人去探视他。刘宽对身边的人说:“他是个人啊,骂他是畜生,还有什么样的污辱比这更厉害呢?所以我害怕他会去死。”这个仆人听到刘宽宽容了自己的过失十分感动,也更加后悔自己的行为。后来,那个朋友也听说了刘宽对仆人的安慰,十分后悔自己的粗鲁和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也更加钦佩刘宽的人格。
刘宽的夫人与刘宽生活了几十年,深知丈夫的宽厚性格,她也多次听到外人对丈夫宽厚性格的称赞,但是有一天她忽然想试试丈夫到底有多宽厚。这天早上,正当刘宽要赴朝会,衣冠装束整齐之时,她让侍女送上肉汤,故意打翻弄脏了刘宽的衣服,侍女匆忙收拾,准备接受责罚。刘宽神情不变,缓缓地对侍女说:“汤烫伤你的手了吗?”夫人感叹刘宽的性情气度竟能如此,即使仓促之中也能做到和颜悦色。
刘宽的事迹传开后,大家都称刘宽是宽厚长者,他的事迹被当时的人所推崇,更为后人敬仰和广泛传颂。刘宽的宽厚展现了他非凡的精神世界,只有内心平和、精神成熟的人才会有如此之举。原谅他人的过失,不仅对他人是一种解脱,也能让自己得到别人的爱戴和尊重,这是君子的智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决定》精神,创造性地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抓实抓好。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身心健康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子孙后代,党和人民对青少年成长成才寄予殷切期望,时代赋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光荣使命,我们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需要……恬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教育方针中把德育摆在首位。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青少年德育提出明确要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培养“四有”新人,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时期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突出了德育这一重要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进行了重点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为青少年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决定》要求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重要理念和优良传统,是对全党全社会承担立德树人重大任务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持之以恒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从娃娃开始全面提高素质、塑造高尚人格、筑牢思想道德根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亿万家庭和谐幸福,关系到民族复兴火炬代代相传。
从人的成长规律来看,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爱国情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意识,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按照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积极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努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战略性任务
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创新途径方法,完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格局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生动局面。有关调研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度肯定党成立九十年来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热情持续高涨,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美德照亮人生(宽容卷)》编著者韩震。
《美德照亮人生(宽容卷)》以故事的形式出现,可以增强可读性、趣味性,同时也体现了美德价值的实践性。在每篇故事之中,我们穿插了一些栏目,目的是帮助读者认识问题的要义,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引导读者自己分析和判断,让每个读者创造性地塑造自己的美德生活。
一个有德行的人,处处都闪耀着美德的光辉。美德不仅照亮自己的生活,也让人间社会更明朗。身体力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美德之光与自己同在,这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和规范。
我们在丛书中所叙述的内容未必十分全面、生动,我希望青少年朋友们用自己的美德行动去充实和光大之。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们,我希望你们在生活与学习中实践更美的德行,让美德照亮自己的人生!
《美德照亮人生(宽容卷)》编著者韩震。
从人的成长规律来看,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爱国情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意识,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按照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积极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努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