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国国安局档案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作者 亚诺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美国国安局,它比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权限更大,地位更高。它庞大的通讯监听网能够窃听全世界。

国安局如此神秘,因此有人戏称它的简称“NSA”是“无此单位”(No Such Agency)的缩写。NSA的内部守则是:对局内人要告诫,什么也别说;对局外人要否认,没有这个局。国安局从来不差钱,它每年的经费高达100亿美元,是联邦调查局的5倍。国安局网罗各类人才,它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数学家雇主。

翻开亚诺编写的这本《美国国安局档案》,进入美国最绝密的窃听风云档案。

内容推荐

NSA(美国国家安全局)是美国最大、最权威的情报机构。

NSA叱咤风云,呼风唤雨,它甚至参与微软Vista系统的研发,构建监控全球的网络信息系统,成为国际情报界最举足轻重的角色。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在NSA面前也只能算是一个小角色,NSA的情报获取量是CIA的6倍之多。

早在1919年,它的前身——美国 “黑室”就已成立,并在一战后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杜鲁门总统的秘密授意下,“黑室” 最终得以转正,于1952年正式挂牌。自成立以来的很长时间内,它一直处于高度的绝密状态,其运作一直都是个谜,直到近年美国官方才公开承认它的存在。

亚诺编写的这本《美国国安局档案》图文并茂,从“黑室”的建立开始,详细介绍了NSA的发展历程、历任局长,以及在二战、中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9·11事件”等战争或事件中的主要行动,真实再现了近百年来NSA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

翻开《美国国安局档案》,进入美国最绝密的窃听风云档案。

目录

第一章 “黑室”的光荣与落寞011

美好的昔日/012

截获总统电报的“黑客”/015

险些“流产”/018

胜利接踵而来/021

被遗忘的和被拷问的/024

最大的“泄密者”/027

第二章 二战的洗礼

一个犹太人的独舞/033

神秘的“紫码”/036

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040

有仇不报非君子/044

089

070

第三章 朝鲜战场那些事儿049

除了尴尬,就是无奈/050

情报一错再错/054

“特鲁迪·约翰逊行动”和“热带行动”/058

中情局被骗了!/062

韦斯班德的告密/066

第四章 史上最强大的“情报工厂”

诞生:总统签发“出生证”/071

侦听站:遍布全世界的“触角”/074

“闪电”计划:装备世界上最强大的计算机/077

难题:情报数量惊人,难以处置/081

招聘:程序令人咋舌/084

第五章 直捣“铁幕”:间谍飞机的生死表演

猎狐行动/090

本垒打工程/092

“使命2013”/095

U-2的绝唱/098

EC-130之谜/103

第六章 与克格勃的较量107

“金唇行动”之笑里藏刀/108

死不认账之趁火打劫/111

“8·19事件”之以牙还牙/114

《五角大楼文件》泄露之反间计/118

“求爱行动”之连环计/121

上智者为间/124

第七章 “自由”号毁灭之中东上空的疑云

中东战争一触即发/130

重蹈珍珠港的覆辙/134

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一切/138

“自由”号遭遇突然袭击/141

“难得糊涂”/145

第八章 古巴&越南&伊拉克

卢尔德斯监听站/151

古巴导弹危机/153

越南东京湾事件真相/158

“沙漠盾牌”行动/160

第九章 “9·11”之后,以反恐为名164

不差钱,海底撒“金”/165

向“黑客”摇动橄榄枝/168

“梯队”:曾经的反恐功臣/170

“梯队”:如今沦为众人唾弃的窃贼/174

第十章 谁是国家的敌人?

失去“贞操”/179

“苜蓿”开始行动/181

寻找帮手/185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189

我们的目标是全世界/193

第十一章 谁在发号施令

卡奈因:国家安全局之父/198

卡特:敢跟五角大楼叫板的局长/201

盖勒:第一个晋升为上将的局长/207

英曼:最年轻的局长/210

海登:裁人最多的局长/215

第十二章 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棋子”218

蒙克洛亚宫对面的美国“游客”/219

多才、风情万种的女间谍/222

第十三章 背叛者的暗黑之“箭”

始终不认罪的物理学家/227

长达三年多的“潜伏”/230

一个“妄想狂”的肆意告白/233

“同性恋”恐惧症/236

试读章节

猎狐行动

随着美苏对抗的加深,五角大楼负责人下令必须对苏联及其盟国领土进行深入侦察。而刚刚成立的中央情报局却发现,间谍人员实际上被排除在行动之外,他的一位负责人说:“共产党集团严格的安全措施确实使传统的搜集情报的方式失去了作用:秘密特工用隐蔽手段传递情报,要求进出目标区域的旅游者睁大眼睛观察并报告他们的收获,用电话线路或其他的方式进行监听、偷取邮件等方式现在都失效了。的确,情报工作的所有手段对付苏联似乎都没用了,而且还找不出其他的替代方式。”

也正因如此,给了当时的武装部队安全局一个表现的机会,因为它下辖陆、海、空三军情报处,尤其是空军的情报优势这时最能体现出来。当时,美国二战时的情报部门已结束历史使命,所以执行侦察任务的都是空军飞机,尤其是那些经过改良的重型飞机,它们还配备了广角相机和搜索苏联雷达站、识别其功率的电子感应装置。最初,这些飞机从阿拉斯加起飞,沿苏联陆上及海上疆界飞行,没有进入苏联领空。莫斯科对此提出强烈抗议,但并未采取任何行动。

不过,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明显,获取的有效情报也十分有限。因此,从1950年初春开始,五角大楼开始允许美国飞机闯入苏联领空刺探情报,但损失惨重,绝大部分被苏联或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击落。据统计,执行飞行任务的美军不少于252人,但幸存者不超过90人。他们或被自己人救走,或沦为战俘,138人至今下落不明。

对此,美国人早就做了两手准备。侦察轰炸机时不时飞入苏联领空的同时,另外一些电磁侦察机也在进行危险的“猎狐行动”。他们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探明苏联的空防系统。为此,它们不惜冒着遭受苏联人反击的危险,匆匆穿越敏感的边界地区。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迫使苏军的导弹连和边防部队开动秘密跟踪设备,从而使美国信号人员捕获宝贵的电子信号。经过分析处理之后的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作战计划人员确定哪里是敌方的薄弱环节,以及用何种方式才能最有效地反击敌方的雷达和火力控制系统。

可以说,间谍战的时间和地点都不一样了——现在用的是穿甲弹和热寻的导弹,而不是鸡尾酒会上的低声细语或者把密信藏在枯死的树干里。和U-2间谍飞机不同,武装轰炸机飞得很低,完全在苏联导弹和侦察机的射程之内。

这种极具刺激性的冒险显然正合美国人口味,他们虽然损失惨重却一如既往。1954年,3架RB-47侦察机又开始了冒险之旅,它们从英格兰起飞,朝苏联北部的科拉半岛飞去。这是一个极端保密的地区,一般认为苏联最有可能从这里发动一次核打击。美国当时迫切希望获得代号为“野牛”的苏联新型喷气式远程轰炸机的数量和驻扎地点的情报。

当飞机抵达距离戒备森严的港口城市摩尔曼斯克大约100英里处时,按照原计划美飞行员在此要实施一个障眼法,其中两架RB-47侦察机按计划调头返航,而第三架却径直继续飞向海岸线。在没有同伴保护和保持无线电缄默的情况下,来自德克萨斯州、又瘦又高的哈罗德·奥斯汀上尉将改装的轰炸机的机头对准摩尔曼斯克,用力推下风门杆。“天气好极了,”他回忆说,“碧蓝的天空一望无际。”他以每小时500英里的速度高速穿过俄罗斯海岸线。

不过,就在他打开照相机和侦听设备几分钟之后,苏联的米格战斗机就呼啸着冲上蓝天。

这次,美国人挑选的好日子显然帮了苏联人。晴朗的摩尔曼斯克上空云量极少,美国轰炸机毫无遮掩地呈现在米格们眼前,一场面对面的空战就要开始了。只听奥斯汀歇斯底里地朝同伴吼叫:“妈的,苏联人的炮弹就在我身边呼啸,快干掉它们。”

就在不远处的空军上尉卡尔·霍尔特显然看到了奥斯汀的处境——他数了数,在没有一丝云彩的空中共有10架米格飞机。他立即把窄窄的坐椅调转了180度,扣下了双管加农炮的扳机。不幸的是,炮弹没有弹射出去。于是,霍尔特在6台喷气发动机的轰鸣声中高声喊道:“火炮出故障了。”

“你赶快把那个破玩艺修好,要不我们就会成活靶子了。”奥斯汀一边吼叫着,一边加大油门向芬兰飞去。最后,一架米格飞机在他的飞机上方开了一炮,炮弹从机翼上穿过,打坏了飞机内部的通信系统,在油箱上穿了个洞。当他们飞入友邦领空时,飞机的油料已少得可怜,但剩下的一个油箱救了奥斯汀和机组人员的命,这次任务总算完成了。

这些轰炸机在冷战的黑幕中穿越苏联领空执行侦察任务的情形至今仍属于保密范围,但在此期间也发生过热战,200多名战士默默无闻地失去了生命,被击落的美军飞机超过了40架。不过,美国人丝毫没有罢手的迹象。

P90-9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1: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