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洁连所著的《中国字体设计人(一字一生)》收录了十二位中国字体设计人的故事,作者用了超过八年时间进行访谈和资料搜集,记录了从五十年代到现在两代字体设计人的造字故事,还有中国字的结构、美学、和欣赏价值。他们述说的,又岂止文字的故事,还隐含着字体设计人身后所折射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以及发展。在谈到中文字体的设计时,字体设计人的言谈间有一种淡淡的哀伤,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当前国内字体设计行业的忧虑。
前言 廖洁连
序一 吕敬人
序二 杉崎真之助
序三 安尚秀
序四 UtaSchneider
字体设计基本知识
新一代字体作品
中国字体设计人
朱志伟:“汉字字体有太多内涵,跟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社会风尚,以至人的内心世界,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位中国人都应为汉字感到自豪,我也时常为自己创作的字体感到骄傲。”
钱焕庆:“先要练这三个手指头的劲力,拿着一把刀,什么草稿都没有,要刻出字来,那个字,就火柴棒大。”
谢培元:“一个人每天只能设计四个字。一个人最少要设计几年才完成。问题来了,第一天设计的和第一千天设计的,不统一了。”
余秉楠:“友谊体是当年东德送给中国一九五九年国庆十周年的礼物。这套字体的命运,是很惨的。”
柯炽坚:“我相信,俪宋体是世界上第一套繁体汉字外框字,终于在香港研发成功!”
倪初万:“我始终就是一个想法:字体更人性化一些,就是对生命更加关注一些。”
齐立:“当设计师看到自己设计的字体出现在各种场合,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所运用,心中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快乐。”
邹秀英:“字变得飞起来,感觉很活泼。那个点呢,我就用了一颗心,新鲜点嘛。”
徐学成:“我的宋体字,应用了仿宋写法,风格饱满,更加秀气。”
周今才:“我们现在的情况很糟糕、很糟糕,真的很糟糕!”
钱震之:“我是深感痛心。我这辈子跟字拜拜了,但还是很关心的。”
陆华平:“现在我们的感觉是有一点吃力不讨好,字体设计的发展要看以后的市场趋势,好一点的话,还有生存的空间。”
附录
跋